主题:“集结号”与“色戒”的比较、评价 -- 黄金狮子
一个华人导演能在好莱坞拥有一席之地,实属不易。
我认为他还是在为西方人拍片,叫座始终是第一位的。不然不会有人出资继续让他导了。
导演在好莱坞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好像是他说的。事实的确如此,否则中国人谁会去看断背啊。
谁的色,谁的戒
昨天看了电影《色戒》,网上找的未删节版,并不是为了看什么色情镜头,只是有点所谓原版癖而已。不是看过原版,说话都必须降低八度。
看这部电影很有趣,出奇地符合我事先对它的期待。我从未对这部电影抱有什么太高的期望,拿了一个不太高的标尺去量,恰到好处,既不多一点,也不少一点。与我预想的如此相似,反倒令我有点吃惊。
谈《色戒》,还是首先从张爱玲的小说谈起比较好。这部小说据说张爱玲改了十年,看来是重要的作品,可是在文学上它并不十分出色,比起《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等等来说,无论从文字的营造功夫还是意境上来说,都显得略逊一筹。不过,张对它居然反复改了十年,说明了它对张爱玲的重要。这重要并非文学的重要,而是人生的重要。
张爱玲后期的生活中,文学并非她最深刻的人生问题,真正纠缠她的是如何对自己在日据期的上海生活给一个适当交待,胡兰成恐怕才是她内心最大的隐痛。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读明白《色戒》那晦涩的文字和隐隐绰绰的情节。
王佳芝是谁?这是个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很多文章说她的原型是郑苹如,如果真是如此,郑苹如女士估计会从坟墓中爬起,与说这话的人搏斗了。郑女士是大女人,骨头比许多男人更坚硬的爱国女人。王佳芝是小女人。她是有一点爱国热情,但是更期待在男人那里寻找意义的女人,比如邝裕民,或者易先生。王佳芝是要杀易先生的,然而这却不过是“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一切?”女人的一切,女人一切是什么?“事实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女人的重要性在于使自己与男人的关系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东西,一个目的。或者是“爱国”,或者是“爱情”。差别大吗?都是爱而已。
王佳芝只是女人,不是政治家。王佳芝最后背叛国家,但是那一刹那,知道“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总归只是爱而已,爱国或者爱我,或者爱你。区别有那么大吗?女人最重要的只是爱吧。男人则不是,男人如易先生,如邝裕民,或者如汪精卫,如蒋介石,都是政治斗争的动物,女人不该趟这趟浑水,这只是男人们的浑水。女人进行只是牺牲品啊。无论王佳芝帮助杀了易先生,或者放了易先生,她都是牺牲品和工具而已。无论如何,政治请不要为难一个女人。
这就是张爱玲的王佳芝,也是张爱玲的女人。
张爱玲通过王佳芝,把女人从政治中摘了出去。女人是弱的,武力上不是对手,精神上也只知道要一些可怜的“真爱我“而已,别的,她们都不懂。张爱玲似乎在哀叹:“女人嘛,何必拿政治的眼光看女人,用女人?”
自然,把女人从政治中摘出去了,张爱玲也可以把自己摘出去,她给自己一个交待,也给所有读者一个交待。
只是不知道郑苹如女士是不是同意她的观点,也不知那些死去的地下工作者是不是同意她的观点,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女人都同意她的观点。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份自我辩护。对人不该苛求,对死去的人不该苛求,更不该苛求张爱玲,责难她没有付出牺牲。只是那可敬的郑苹如女士已经牺牲,并且她的牺牲与小说《色戒》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到一丝残忍和悲哀。
下面再说说李安的电影《色戒》。
首先讲讲电影的好处。
这是一部大制作的电影,技术非常到位,李安的剧组能人不少,摄影和镜头的安排都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服装和道具也都是一流。李安本人在技术上也相当出色,故事的衔接,安排都有相当水准,李安一贯也具有这样的水准。
不过,这部电影如李安的其他电影一样粗俗,尤其是技术的精巧和他超出常人的聪明让电影本身显得更加粗俗。
先看看这部电影的英文翻译,lust caution。我猜想,如果由张爱玲自己来翻译小说,会用什么字呢?肯定不是电影的翻译。我不是张爱玲,只能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来看《色戒》,如果是我,我会译为《womanring》。张爱玲小说的“色”当然是“女色”,而不是男色(小说中,易先生是个矮胖子,与电影中的梁朝伟是完全不同的形象)。那个戒虽然有caution的意思(张爱玲的双关语),不过她更多的意思就是指“戒指”。倘若我们不轻忽标点的话,“色戒”正好构成一个对称,在张的小说里,王佳芝有的是色,易先生给出的是“戒”。
李安先生改成lust,意义大不相同了。在电影中,有“色”的不是王佳芝,以“色”来征服的是易先生,果然就是那句著名的“阴道论”,可惜这是张爱玲的戏弄和嘲讽之语,居然被李安当作了宝贝和精神指导,贯穿全片。因此他说,色情情节是表现电影所必须的,这还真不是骗人的话。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王佳芝对易先生的性是没有任何兴趣的,但是在电影中,性成为易先生最强大的武器和表现。那些色情情节不是表现“女色”的,而是表现“男色”的。整部电影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一个有身体魅力的大汉奸通过女人阴道征服了一个爱国女青年,粉碎了一次暗杀行动。这个lust是易先生的法宝,而不是王佳芝的。似乎易先生更应该充当用“色”来收集情报的特务。
而王佳芝为“性”丢了性命,也成了叛徒。因此作为lust对称的词,caution则应该是归女人那一边的。这恰好与张爱玲的小说颠倒过来。这也可以解释,戒指这个东西在小说和电影中截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戒指是中心环节,易先生是靠这个戒指打动了小女人王佳芝,救了自己的命,王佳芝也是因为这个戒指丧了命,表现出男人的钱与势(戒),女人虽然有色的武器,却依然不过只是男人的玩物而已。而电影中,戒指只是一个情节的道具而已,因为打败王佳芝的不是戒指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戒指是钱势更是感情),而是不断往阴道钻的东西,通过阴道钻入心里(电影中王佳芝对老吴说的话)。
李安的电影据说是表现“人性”的,当然不错,既然阳具和阴道是人的一部分,表现阴道自然可以说是表现人性的。然而,要想知道李安的眼睛是不是只能看得见阴道,这不得不让人颇费心思了。我们所知道的是,人的身上除了性之外还有别的器官,我们不知道的是李安能不能看得见。倘若他能看得见肚脐以下三寸之外的东西,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一定认为爱国就不是人性,理性就不是人性,勇敢坚强就不是人性。也许李安所知道的只有男性和女性,而并不一定清楚什么是人性。
蔑视女人的文学艺术从来就不少,但是现代社会以这样的声势大张旗鼓地污蔑女人,并且还受到很多女人的喜爱,确实一个奇观。
张爱玲的小说,曲折婉转,为了替自己的“小”处辩护,不得以哀叹:女人都是小的。张爱玲不是伟大的作家,而只能是优秀的作家。她有小的聪明,没有大的智慧。
李安的电影则是,越精致越粗俗。
刚刚看了新闻,连普京这样的硬汉都步萨科齐的后尘,在任上离婚了,传闻是要娶体操运动员出身的小女友,李大导演这种心仪阴柔审美的人要是出了柜也可以理解,毕竟还有断背山的前科嘛,人家说不定会说这是自己当初的“爱情宣言”哩
導演顏還是很正的,不Gay出不了國門呀,英雄從來都是美帝的,不是他們種族的都得閹了 - 看最近一期的《經濟學人》封面,其心可誅唉
没有看过张的原版小说。但是看你的描述,应该是花了不少时间了解小说,和小说以后的背景的。。
第一次看色戒是在大学里,当时看的也是一头雾水。之后一个人在国外又看了一次,有一点感受到你所描述的“小女人”。。
哎,看来我周星驰90年代片看了太多了,境界就上不去了。
还是有“caution”的意思。
只是不应该忘记,比人性更高大的,是一群人的人性。
哪怕两个人的,也比一个人的更高大
也许如冯小刚等参过军的导演看到过一些丑恶的事,这方面其实大家都有同感,问题在于他们接下来就把这个当作理所当然,乃至在自己的拍片实践中加以宣扬和阐发,那就有问题了
看看是哪些媒体在炒作所谓的华人之光?我X,如果这东西可以叫作华人之光我宁可自己不是华人!
不谈情色。这种政治倾向有严重问题的电影凭什么可以通过审查?
所以至今为止我对李安,对张爱玲都抱着滚一边去的态度
我无法不爱。
每当我看到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史,我都恨不得直接跳到土共出现。每当看见左宗棠李鸿章独撑危据,我都恨不得这个伟大的组织早点出现。甚至每次看宋末明末的历史,我都在庆幸还好天不绝我汉族终于不用再经历那些。
不喜欢这个,我喜欢什么去?去喜欢哭哭涕涕的伤痕文学?喜欢同性恋电影?还是喜欢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超级英雄?喜欢打不死的兰波?
同样经过八年抗战,老毛和他的团队被炼成了精钢,老蒋他们被锤成了渣。
主旋律这一套,是有真实案例打底的。我们有抗日根据地,有周总亲自织布,有朱德熬粪取盐,有彭总忆苦思甜,有孟良崮,有淮海战役,有上甘岭,有过一群坚信为国家付出一切都值的人。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世界上有很多被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民族,很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的中华民族暂时脱离了这种危险。这都是脊梁的作用。
你呢?在这里面你处于什么位置?嘲笑我们喜欢看主旋律很好玩吗?显得你很有品位是吧?
有真实发生过的人和事打底的电影,再怎么也比第一滴血可信,您怎么就能看吐了呢?莫非您喜欢看本民族英雄被人按在地上打的电影?您真重口味。
建国大业怎么了?我看建国大业的时候比看火烧圆明圆开心多了。
您能容忍瞎编乱造的《勇敢的心》,却一定要攒到看主旋律的时候吐?
电视上看到的一些台湾人
给人的感觉总是怪怪的
时间久了才明白
这些人都是旧式儒家培养出来的
要么看起来温文尔雅的
要么是咋咋呼呼的
要么娘娘腔
要么色厉内荏
现在觉的吧,打到孔老二把儒家扫到垃圾堆里是无比正确
毛确实重塑了中国人的精神
至于那些说中国传统在台湾的
我从来都嗤之以鼻
让那些垃圾留在台湾吧
“这块土地是中国人的,只属于中国人,有没有党,都一样。什么样的鬼子敢来,中国人都敢拼。”
异族入侵,拼肯定会拼一下。没有领导的话,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