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血战.元帅.集结号 上 -- 萨苏

共:💬141 🌺63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么比就不公平了

彭总在西北是内线作战,有陕甘宁边区的群众做基础,有边区政府和地方武装全力配合,有晋绥根据地的粮食支持,虽然十分艰苦,但通过充分发挥这些内线作战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胡宗南在数量上的优势。

而刘邓是深入国统区的外线作战,一没群众基础,二没地方政权,三没有后勤补给,作战难度和内线作战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其实看看进军大别山之前,刘邓依托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一系列漂亮仗,就会了解内线作战或者依托内线作战中野能打成什么样了。

说句题外话,林彪在东北打的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依托根据地作战,而东北根据地的人力、物力、财力能支撑住他的这种作战法方式。即使到了辽沈战役前,林彪的优势已经那么明显了,但面对毛泽东的深入敌后夺取锦州战略,林彪仍然犹豫了多半年,可见这种深入敌后无后方作战,军事家们是多么慎重。

就千里跃进大别山而言,当时无论换了谁都好不了多少,刘邓敢打,还能打成那样,可以说是殊为难得了,也难怪老邓多年后提起来还激动不已,说是中野挑了重担,此言确实不虚。

del
家园 不知道。

当时被反包围的是59团(晋士林团)2营3营、58团(吴忠团)3营、团特务连、62团一个营。吴忠所在团的政委没有跟进去,62团的那个营长牺牲了。

据说晋是和他所在团的政委刘权研究以后一起跑(两人突围时都受伤),好像没有通知58团和62团(自顾自突围的由来)。

家园 比之塔山的惨烈如何?
家园 林彪的根据地也是他自己打下来的

刚去东北的时候,他可没这么阔气, 黄老所谓”七无”的电报就是部队刚进入东北时的写照, 那可是比刘邓进大别山更艰苦, 可人家不都挺过来了吗?

总是强调客观,为什么不能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同样是面对上级不甚合理的命令, 同样是一方大员的林和粟是怎么做的呢? 彭在抗战中和后来的朝鲜又是怎么做的呢? 不能说都是别人不敢挑重担吧?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人家是对的!

家园 这个就要说到毛泽东识人用人之能,及其军事天才之所在

毛泽东的军事天才,不在于其先天自知自明,而在于其对军事原则的创造性发挥。

举个例子。游击战十六字诀是朱德早年在云南山地丛林剿匪时总结出来的。毛泽东慧眼独具,将游击战上升到战略高度,与持久战相结合,最终打败日本人。

而刘伯承独创了一套外线作战的理论,叫“敌进我进”。乍一听好像是跟十六字诀的“敌进我退”唱反调,然而毛泽东十分准确地把握住了这套理论的精髓,并将之发扬光大,才有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宏伟战略构思。

正因为如此,刘伯承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不二人选。也因为如此,刘伯承在接到任务后,尽管十分清楚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和挑战性,仍然欣然受命。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他,才能最好地理解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只有他,才具备最好地执行这个战略计划的能力。

同意
家园 从49年到现在,梦还没醒呢
家园 给老萨送花才是真正的人性。
家园 参加革命就要时刻准备牺牲

这话绝对没错, 可也要讲个方式方法不是? 轻易就牺牲了, 那不是便宜了敌人!

紧要关头, 扔下部队撒丫子走人的事多了, 远的不说, 晋的长官刘司令和邓政委都干过, 刘司令还干过不止一回, 可并不影响人家继续革命,继续升官. 关键还是要有拿得出手的业绩.

晋的不走运是倒在了天亮前, 如果他能熬过这一劫,前面还是一片坦途的,席卷西南时说不定也来个什么惊人之举, 55年也星光闪耀一下.

家园 还是要做具体的分析对比

林彪初到东北当然很困难,但别忘了两个有利的条件:一是东北面积辽阔,人口众多,比较经济发达,且没有经过大的战争破坏,创建根据地的条件极为优越。辽阔的土地决定了有广阔的回旋空间,可以以空间换时间;人口众多则既利于组织生产,又可以充分补充兵源;经济发达又没有战争破坏可以提供充足的粮食、被服甚至军火,如果这些这些物质条件缺乏,部队如何能发展壮大。二是国军进入东北不仅时间晚,而且兵力不足,只能一面平推,加之南满的牵制,使得国军打到松花江边就已经无力推进了,不得不停战半年,这使得林彪可以腾出手来建立和巩固根据地。而这恰恰是大别上缺乏的,这也是刘邓付出那么大代价的客观因素。

我们做比较,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对象所处的不同环境和拥有的不同条件,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关公战秦琼之类的问题了。

至于毛泽东的命令是否合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争论的也很激烈,在此不再赘述了。

家园 西北野战军有部分是晋绥军区调过来的。

194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晋绥军区第1纵队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所辖新编第4旅、教导旅、警备第1、第3旅,共6个旅2.8万余人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

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所有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统归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同时,成立西北野战兵团,撤销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番号。彭德怀兼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副司令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任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任副参谋长。下辖第1、第2纵队(3月17日由晋中入陕归建)、教导旅和新编第4旅,共2.6万余人。

8月初,晋绥军区第3、第4纵队入陕拨归西北野战军建制。西北野战军总人数达4.5万人。

l0月11日, 由教导旅、新编第4旅组成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罗元发任司令员,徐立清任政治委员。至此,西北野战军已发展到5个纵队和1个直属山炮营,共7.5万人。

1948年7月,以晋绥军区独立第10、第12旅,组成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彭绍辉任司令员,孙志远代政治委员。同月,以晋绥军区第1 1、第14旅和骑兵旅组成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姚喆任司令员。

1949年2月1日,遵照中共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颁布的《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和1949年1月15日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阎揆要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参谋长,张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军,骑兵第1、第 2旅改称骑兵第1、第2师,总兵力l5.5万人。第7、第8军继续留晋中和晋绥地区作战。5月,第8军与绥蒙军区合并为绥远军区,隶属华北军区。为加速西北解放战争的进程,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6月,第18兵团(周士第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60、第61、第62军)、第19兵团(杨得志任司令员,李志民任政治委员,辖第63、第64、第65军)由晋入陕归第一野战军建制。第7军亦随同归建。同时,第一野战军原属6个军组成第1、第2两个兵团。第1兵团,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l、第2、第7军;第2兵团,许光达任司令员,王世泰任政治委员,辖第3、第4、第6军。第一野战军总兵力已达34.4万人。

家园 难说。

这话绝对没错, 可也要讲个方式方法不是? 轻易就牺牲了, 那不是便宜了敌人!

这得由组织决定。当时,刘邓离他们并不远,当时战役整体态势是中野进攻。

紧要关头, 扔下部队撒丫子走人的事多了, 远的不说, 晋的长官刘司令和邓政委都干过, 刘司令还干过不止一回, 可并不影响人家继续革命,继续升官. 关键还是要有拿得出手的业绩.

准确讲,他这叫扔下共同奋战的友军,在国军里这事不算啥。但在共产党的军队里,这事可不是容易被人接受的。特别是整体上己方还在进攻。另外,以后谁作他的友邻部队不得留个心眼,被抛弃的感觉可不好。这不影响打仗?

席卷西南时说不定也来个什么惊人之举, 55年也星光闪耀一下.

二野在四川打过什么仗?净接受投诚的国军了。据说,唯一激烈的居然是和18兵团的冲突(因为双方开始都以为对方是国军),收编的队伍啥水平的都有,帮助他们整训的50军(原滇军60军)都直摇头。范哈儿的部队纯属就是他拼凑出来提高自身身价用的(起义以后,立马全扔给TG,自己跑到河南享清福去了)。这种情况,晋还想露脸,除非他运气好去朝鲜打老美,还得别在2野里第一倒霉蛋韦杰手下。

家园 简单地说,一个是敌占区,一个不是

这区别就大了去了。

下围棋有“金角银边草肚皮”之说,盖因背有倚靠,得免腹背受敌。延安可谓“银边”,东北可谓“金角”。

大别山强敌环伺,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孙子谓之“挂形”者是也。

东北,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家园 为英雄献花
家园 谢谢 GUOGUO

1947年一年,不算调入的3纵4纵,相比起始的兵力,西野还是发展了不少.

中野跃进了一下,损失的人马超过了西野47年10月的全部兵力.

后来的18,19兵团, 跟西野关系不大,在老彭手下也没几天.

家园 嗬嗬,那个坑要是小,就成了“燕窝”了。

老萨,俺也忍不住放炮了。链接出处

要是文革时期的成就都是文革成就,哼哼,满清入关初期的英雄都成了清朝的成就了?没这样的逻辑吧。要看看文革到底是促进了还是减慢了某项成果才好下判断,不是吗。

等俺有心情时再把下一段续上吧,这两天先去填坑。

俺的坑品还有待提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