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以色列的总参谋长们 -- 晨枫

共:💬162 🌺4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再砸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原创】后记

《以色利的总参谋长们》系列终于写完了。以色列是一个打出来的国家,最高军事首长自然是国家和民族的精锐,以色列的总参谋长们确实也是以色列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不仅在军事上,也在政治上、文化上甚至经济上也卓有成就一群人。这个系列是围绕着以色列的五次中东战争时期的总参谋长写的,所以很多总参谋长没有写进去,比如最先冲进耶路撒冷的莫德凯·古尔,指挥恩德培营救行动的丹·肖姆隆,参加贝鲁特袭击巴解总部的阿姆农·利普京-沙哈克和埃胡德·巴拉克,当然还有2007年的这次黎巴嫩战争时期的总参谋长丹·哈鲁兹。哈鲁兹是以色列总参谋长中仅有的空军出生的两个之一,另一个是也不大有名的海姆·拉斯科夫。

哈鲁兹的战斗经历不是太清楚,但应该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因为他1969年从航校一毕业,就加入了当时以色列空军中最精锐的F-4鬼怪式战斗机中队,参加了67年六天战争之后阿以不战不和以及斋月战争期间的空战,击落过至少3架敌机。86年时,他被调任负责领导研制“幼狮”(Lavi)战斗机,2000年开始担任空军司令,除了大举购买新的F-15I和F-16I外,哈鲁兹大力推广无人机的应用,但他最大的成就是很抓飞行安全,曾有2年半内无一事故,在整个任期内没有严重飞行事故。2005年担任总参谋长后,赶上了2007年的黎巴嫩战争。战争结果令以色列上下大失所望,矛头直指哈鲁兹,前总长丹·肖姆隆主持的检讨委员会对哈鲁兹的表现严厉批评,哈鲁兹被迫辞职。

以色列军中还有很多没有当上总参谋长的名将,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阿里尔·沙龙。沙龙被一些人尊为战神,被另一些人贬为机会主义者,事实或许在两者之间。沙龙从米特拉山口之战就开始显现出急于功名而不惜牺牲将士的倾向,个人英雄主义是一回事,把将士性命当儿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长于策划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战术行动,但对行动的作战弹性很少考虑,从不考虑万一进展不顺利怎么办的问题,常常把偷袭变成强攻。在六天战争中西奈的阿布·阿盖拉战斗和73年抢渡运河时的中国农场战斗中,都表现出这一点。阿布·阿盖拉战斗转成强攻还是攻下来了,但是中国农场就要别人来擦屁股了。沙龙或许是以色列将军中最像巴顿或者隆美尔的,“你们只管往前冲,后勤自然会跟上来的”。作为小部队指挥官,这或许只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作为战区指挥官,这就是拿国家民族的性命豪赌了。沙龙最有争议的战术决定是73年斋月战争中的渡河作战。沙龙强烈要求在战争第三天就渡河,他的部队或许已经接近出发位置,但在整个前线尚且摇摇欲坠的时候,在预备队动员尚未完成的时候,他和阿丹的两个师是阻挡埃及大军长驱直入特拉维夫的最后有生力量。历史证明埃及并没有打算利用初始胜利来扩大战果,沙龙对埃及意向的估计是正确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情报支持的个人感觉。在以色列已经对埃及的意向判断严重错误导致斋月战争初期被动的情况下,将国家存亡寄托在对埃及下一步意向的判断上面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如果以军渡河作战失败,或者陷在东岸而后援不继,埃军面对空无一人的西奈很难说不会“忽发奇想”,那时谁来拦截埃军呢?沙龙在后来的渡河作战中的行动也很成问题。一方面,以军伞兵旅和坦克分队偷渡成功,在东岸如入无人之境,这是向敌后扩展的大好时机;另一方面,这也是以军后勤跟不上,部队调动和安全通道尚未建立的时候,盲目把所有兵力全部往前调,既可能直插敌人心脏,也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没有可靠的浮桥,靠浮筏渡过去的坦克在几个小时里就会耗尽燃油和弹药,然后呢?事实上,即使在大部队渡河延后两天之后,沙龙、阿丹、梅根三个师都靠简易浮桥和浮筏渡过去了,但滚筒桥还没有建立起来,前线部队已经快要油弹不继了。沙龙主张的“只管往前冲,后勤自然会跟上来”的理论在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沙龙从来不是帅,最多只是将,这当然和他没有得到机会有关,但他的个性和在军中的声誉使得他不可能当上总参谋长,总参谋长不光要是杰出的战术家,更要是杰出的组织家,说得难听点,要能做和事佬。至于他当国防部长和总理的事情,国防部长和总理都是军队的政治领导,不负责作战指挥,所以沙龙对黎巴嫩战争中屠杀难民富有政治领导责任,但对以军在军事上的胜利不能邀功,那是埃坦的功劳。

以军的预备役是很奇特的一个东西,以军可能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预备役比常备军更能打仗的国家之一。以色列人人必须服兵役,男女都一样。但犹太人从军的热情也不都是很高涨,很多有才华的犹太人服完兵役,不愿在军中发展,而是早早回到社会。这些人都是预备役,他们离开军队的原因不是因为军事素质不好,而是因为地方上有更大的发展机会。以色列是一个小地方,这些预备役回到地方上后,每年依然要回到军队中接受强化训练,军事技术并不放松。另一方面,同村、街坊邻居在同一个预备役部队服役,整个连队经常一起退入预备役,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之间互相熟悉,配合默契,团队和从属精神也更强,在战斗中表现更好也就不奇怪了。

以色列军政界里人物能上能下也是世界上较少有的,拉宾前后当过两次总理,中间给别人当国防部长,巴拉克在和沙龙的竞选落败后,现在给奥尔默特当国防部长,很难想象小布什从总统退下来,给希拉里当国防部长或者国务卿。

不过以色列军队近些年来的战斗力似乎有下降的趋势。生活水平高了,容易滋生娇气。早年犹太人为犹太民族的生存而战,现在一些人已经不再这么想,以军以前特有的拼命三郎的劲头也大减了。军官中间也是,拉宾、埃拉泽尔、埃坦这一代帕尔马克打出来的老将退出之后,新人马似乎缺了一点灵气和狠劲,而和西方一般的职业军官无异了。

对以军的评价在很多方面可以有争议,但对阿拉伯军队的评价差不多总是在恨铁不成钢和轻蔑中间打转转。本来想穿越一下,但是掂掂自己的斤两,还是算了吧,就一般地谈谈。阿拉伯军队在历次中东战争中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比抗战中的国军还不如。如果以军不是被国际政治所困,很多次都有机会长驱直入打进开罗或者大马士革。或许这种国际政治的束缚使阿拉伯国家产生了虚幻的安全感。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把战争等同于政治,那是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独立战争期间,约旦和埃及军队是阿拉伯军队的主力,但双方各怀鬼胎,都企图鲸吞巴勒斯坦的土地,巴勒斯坦人的死活反而没人在意。苏伊士战争和六天战争前,埃及忙于口号和雄心壮志,摆兵布阵也是为了好看。斋月战争时,埃及和叙利亚已经没有胃口“把犹太人赶下大海”了,埃及只想在西奈站住一只脚,叙利亚只想收回戈兰高地,结果除了战争的第一天,两家各打各的,失去了牵制和摧垮以军的机会。黎巴嫩战争的时候,除了巴解和半心半意的叙利亚,其他国家都袖手旁观。这使人联想起抗战中的军阀和土顽。

在战术层面上,阿拉伯军队有刚无韧。阿拉比官兵不乏不怕死的,但缺乏心理稳定性,一旦打成逆风仗,很容易兵败如山倒。以军在战场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埃军在沙丘上的阵地在开始时猛烈抵抗,但当迂回到背后的以军坦克出现时,埃军就扔掉武器,甚至放弃坦克,徒步逃散。以军经常缴获完好的坦克,这也是六天战争时以军坦克在突破杰拉迪山口时没有主动射击没有反应的埃及坦克的原因,以军以为这些坦克已经被埃军放弃了,没想到这只是埃军被突如其来的以军坦克吓昏了。这个问题在黎巴嫩战争期间有所解决,而阿拉伯军队(如果游击队也包括在内的话)中心理素质最稳定的反而不是正规军,而是真主党游击队,在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中和以军硬抗了一个多月,这是所有阿拉伯正规军没有做到的。

阿拉伯军队的另一个问题是战术素养很糟,缺乏独立作战精神、主动精神和应变能力,在战斗稍微偏离预定计划时,就手足无措,很快导致溃散,难怪达扬、拉宾和沙龙都喜欢打乱阿拉伯军队的作战节奏,用直插沙漠中的十字路口和其他重要节点的办法来动摇阿拉伯军的防御体系,常常获得四两拨千斤之效。阿军的战术素质问题不光在中下级军官,在高级军官中也有。斋月战争的前几天,埃军成功地占领了苏伊士运河东岸,迅速建立了稳固的阵地和浮桥,但马上就按兵不动,等着以军来进攻,希望以军进攻失败后,会主动来谈判。埃及空军虽然也试图利用空中有利于埃及的形式,发动攻击,但一出防空导弹保护伞后,就被以色列空军像打靶似地打下来,埃及飞机的损失比六天战争中在地面的损失还高。但是埃及的萨姆-6防空导弹是具有良好机动性的,及时萨姆-2也是可以机动的,占领运河东岸后,完全可以机动靠前部署,提供滚动掩护。但埃军没有,说不定是出于保护运河上的浮桥的目的。但这不是打仗的正道,不消灭敌人,哪来保护自己?在以军渡河之初,埃军的第二军、第三军在渡口的两侧,他们不是没有动作,而是撞上了以军的铁板。但这里在埃军的防空导弹保护伞内,埃及空军为什么不攻击浮桥和渡口呢?埃军的有限炮击给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沙龙就是在这里负伤的,如果埃及空军和炮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猛烈攻击渡口,不是不能一搏的。

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这边也有问题。叙军把大批坦克向人海战术一样往戈兰高地上涌,坦克的射界和机动都成了问题。这不要紧,但为什么不把坦克和装备反坦克导弹的步兵配合使用,乘夜暗和以军坦克没有夜视装备的机会,打近战呢?利用地形地物的掩护,把反坦克导弹组靠前部署,用坦克作诱饵和掩护,攻敌所必救。以军就那么几辆坦克,根本没有可能隐藏或者保存实力,不怕打不光它。另外,叙军坦克已经打进埃坦的师部,竟然意外地停下来了,被埃坦乘机组织预备队,把缺口堵上。叙利亚对此从来没有解释,一般估计叙军作战计划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真的打开缺口或者在意外的方向上打开缺口后怎么办,指挥官在等待命令呢。要是以军坦克有了这样的机会,肯定会发挥主动精神,乘机打乱仗,扩大战果。另外一个可能是叙军坦克没有油了,被迫停下,那样的话,也真是可惜了。

中东战史是现代战争中很有意思的一段,对未来战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不必过于夸张,毕竟这只是不超过集团军规模的战争,和真正的大战还有距离。

最后多一句嘴:不知道多少人是通过刘亚洲了解到以军、沙龙和中东战争的。我承认:我受过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我对以军和中东战争的浓厚兴趣的开始。不过东西看得越多,就越发现刘亚洲满嘴跑火车,他对沙龙十分崇拜,但他对沙龙战绩的描述很多是错的,在米特拉山口空降根本不是沙龙的主意,这一仗也远远谈不上胜仗;73年的渡河也不是他的主意,而且他的很多战术决定有极大的争议。希望他作为空军副政委,在给空军和军委决策层写东西的时候要严谨一点。

家园 刘亚洲就算了,不觉得此人如何

以前么,当个文书鼓舞鼓舞士气,估计还行。

现在么,感觉比焦国标之流的强的有限。

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人能当上中将,还能做到副政委......

家园 他早期的几篇论文还是有看头的

网上以他的名义流传的,有些是假的.

作为他这样的高级军官,后期往上走,看的不是能力而是能不能玩转政治了.

家园 是台面上的人了
家园 埃及也不是小国家,怎么就...
家园 看完之后忍不住说一下

del

家园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不是成了李家的上门女婿了嘛。

家园 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而且几乎没有正确答案,除非有时间机器

只要存在大国冲突的可能,大国军队必须保留这个能力;但中小冲突和反恐之类的低烈度冲突是最难定位的,到底是暂时的对大国冲突战略的偏离,还是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冲突形式?这个事情只有事后诸葛亮才清楚。事实上,在代理人战争的情况下,如果一方定位错误,另一方背后的主子乘虚而入的可能是存在的,那个时候怎么办?

家园 不是有很多文章都说大规模的,死伤百万人以上的战争发生的

机率很小很小吗。因为有核子武器摆在那儿撑着,死伤几十万以上就会打核弹,参战双方或几方都承受不起的。当然,如果搞成象非典型肺炎那种超限战的模式,也是可能的,死伤也可能会上百万。大国打小国,是打人家的民用设施,把人家折磨死。小国打小国才是标准的军备竟争,得分析你有多少坦克飞机,我有多少石油储备,血浆供应够不够。大国跟大国打,不战而屈人之兵。如金融,支持对方敌对势力,改基因等。

似乎,以后朝着不战的模式行进。因为现在大家是在地球争夺有限资源。耐心等一百几十年吧,大家都大规模地开发宇宙,有了无限资源,还打什么呢。你留在银河吧,我去搞仙女了。

家园 晨老大还是穿越了啊。

埃军在沙丘上的阵地在开始时猛烈抵抗,但当迂回到背后的意军坦克出现时,埃军就扔掉武器,甚至放弃坦克,徒步逃散。

意大利坦克?是M15/42吗?埃及人看到了从没见过的坦克,出现恐慌也可以理解嘛。

家园 那是在考你呢

看你看得仔细不仔细,呵呵。已经改过来了,谢谢指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