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了朋友的天津是天堂 -- 荷子

共:💬77 🌺8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百度到的东动

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天津设卫建城600 年,决不是说天津只有600年的发展史。从秦汉到宋元,历代在天津地区挖渠开河,运粮建寨,设官建制,发展鱼盐业生产等活动。由于金、元两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显重要。但是天津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都市却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文继位,史称建文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由于建文帝平庸无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1400年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

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

在军事部门设立的同时,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

天津建成以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明清两朝多次重建,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土城墙也换成了砖墙。清朝雍正3年(1725),天津改卫为州,雍正9年(1731)又升州为府,并另设天津县,天津城也成为了地方行政中心。

为了加强防卫,同时兼顾防洪抗洪,天津城在雍正年间重修时将原来3丈5尺的城高降低为2丈4尺,将城基宽由原来的2丈5尺扩建为3丈2尺,使天津城城墙成为一个梯形。重建后的天津城不仅扩大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还在城墙上设置了守望塔和炮塔等防御设施。至今天津还流传一首民谣说:“天津市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这些建筑也是在天津城重修中建设的。

建卫筑城后的天津各方面都有较快发展,特别是粮、盐两个经济支柱更为显著。永乐帝建都北京后,南方的物资都需经天津转运,天津的航运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等众多河流均在天津交汇。海河全长73公里,它穿越天津市中心,东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海河作为天然河流,就成为中国北方人民的水运通道。(东汉时期曹操开挖河渠工程,将海河平原上的300多条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为众流归一,初步形成了成扇面型的海河水系),隋朝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了全长1400多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与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的联系,奠定了天津四通八达、航运枢纽的地位,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今,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的总部就设在天津。

金、元以后,漕运开通,不论海漕还是河漕,江南的漕粮都要经过海河运抵京都,永乐帝建都北京以后,天津转输漕粮的任务更加繁重,到明朝宣德十年(1435),明朝政府专门在天津设置管理漕运的专门机构,当时大运河上粮船上万艘,转输漕粮500万石,繁荣景象另人叹为观止。

漕粮的转输带动了天津的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海河、南运河、北运河三河交汇的三岔河口逐渐形成了许多商业区,货栈、钱庄、会馆等行业应运而生,集市贸易也随即兴旺,十集一市的轮转也使当时的天津人有天天赶大集的感慨,商业的繁荣昌盛使天津也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时的天津已远远超出单纯军事要地-“卫”的地位。

清初史学家谈迁经过天津时发出了“城镇百货交集”的感叹。清朝顺治12年(1655),荷兰使节哥页在天津被“人烟稠密,交易频荣”的景象所震惊,他命随从人员将海河两岸的景象绘图带走,并把天津和广州、镇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港口。

明清时期的天津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而开放的城市。

家园 花蟹!
家园 据说有一年的焊接专业是37:1来着……

有一个笑话,辗转听来的,不知真假。那年校运会,该女生去跑800米,别的班一般出一两个男生在圈里带跑,他们好几个男生给这一个女生带跑,刚跑下来,立即有人送上毛巾擦汗,“还行吗?那边标枪开始了……”

笑话不知真假,96级的焊接的确只有三个女生。

不知道地主婆是哪个专业的啊……

家园 看到这张图真亲切啊

看来河里校友还挺多的,现在最惦记的就是43斋楼下卖得鸡蛋灌饼了。

天大的四个湖真是印象深刻啊,尤其是青年湖。真是个晚上幽会的好地方啊

家园 怎么地主婆说是“鸡蛋大饼”

号称和煎饼果子各有所长,下次去天大我也要尝尝

家园 急着去吃饭,手一哆嗦就打混了

43斋楼下吃的是“大饼鸡蛋”,“鸡蛋灌饼”是上自习时常去天南街那边吃的。现在人在北京,鸡蛋灌饼还能吃得到,大饼鸡蛋却没有了。

大饼鸡蛋和煎饼果子确实是各有所长,煎饼多用小米或绿豆面摊成,薄薄的一层透着米香,而大饼鸡蛋的大饼为小麦面烙成的葱花大饼,大口吃才香,典型的北方吃法。大饼鸡蛋的做法:两个新鲜鸡蛋煎成鸡蛋饼,抹上特制的面酱、辣酱,配以海带丝或生菜,拿新烙的葱花大饼一卷。拿在手里,沉重厚实的感觉,大口咬下去,香,吃完抹抹嘴,饱。玩游戏到半夜的时候,来上一个,确实是又好吃又抗饱啊。

家园 鸡蛋大饼

实在是太亲切了,麦兄哪届的?

家园 楼主说的什么时候不清楚,不过

不过我自己的经验,直到05年的时候,半夜从41斋楼下的狗洞钻出去,外面西湖村及其以北还是有得风流快活的。

当然拉,最繁盛的时候应该是在非典前,那个时候,天大夜间快活的地方:南有天南街,北有北五村。要是你愿意,在店里闹通宵都没问题。九七年那会儿,兄弟我和同学常驻科学楼上网,晚上九点电子阅览室关门后,下楼右拐就是月梦,那时候还是女老板当家,人热情,火锅味道也霸道,大家都还是老乡,一来二去的混的熟了,在那儿吃火锅都打折。01年那会儿本科毕业的时候,月梦已经做大了,霸了整个天南街,味儿却越来越北方化了,于是就改到北门外面北五村边儿上的羊肉串一条街去了,各类烤串、啤酒、免费的肉头汤,更对男生们年轻张狂的胃口,那儿的新疆老板也都人来熟,吃到半夜里老板要睡了,就把钥匙交给哥儿几个,嘱咐说肉串啊酒啊在哪儿哪儿,你们搞完了自己去拿,最后帮他锁门就是,一般都是喝的一塌糊涂,一群男生爬着回寝室,也不愁付帐的事情,回头下次去吃串的时候再一块儿算都可以。

sigh,后来05年走的时候,天南街已经拆了修楼,北边儿北五村那块儿也拆了,好像修了个文化市场,原先一块儿喝酒吃肉的朋友也都远走高飞,好多都已成家立业,我也不再是从前的我,再也没有三朋四友狂欢通宵的心情。不过偶尔路过老地方的时候,想起以前那些荒唐岁月,还是会会心一笑。

还是高连长说的好啊,

“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看突击的时候蓦然间听到这句台词,我尼玛老泪纵横啊我。

家园 “兄”字真不敢当

估计河里没几个比我小的吧。加兄也是天大校友?我是2000届入校的,电信学院计算机系是也。

家园 倦客兄一席话,引起不少思绪啊

怀念科图,怀念月梦,怀念鞍山西道路北的大胡子烤串。匆匆四年中,非典那一年却是过得最爽的一年,那阵子学校理直气壮的停了很多课,我们也理直气壮的不用上自习,最后期末很多科也理直气壮的不考试直接给分数,所以基本上都玩疯了。唯一不爽的就是天南街给封了,少了很多乐趣,而且要天天带着个“非典证”,我们称之为“狗牌”,去操场踢球都要挂在脖子上。后来非典过去,我特意保留下来作了纪念,现在大约找不到了吧。

04年我考研到了北京,隔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直到05年110校庆的时候才又回天大待了三天。一年不见,天大就改变了不少,东门进去那一片地面喷泉给了我不少惊喜。那三天,我基本上就没睡多少时间。少不了和当年哥们儿的胡吃海喝,少不了整夜不睡挑星际魔兽。校庆晚会那一夜,我从人家队伍里拣了个小马扎坐在操场的最后面,边看晚会边看mm,手机完全打不出去,心也跟着飘荡。夜空中烟花闪耀,映得不少mm的眼睛扑朔迷离。冲动中几乎就要上去搭讪了,但想想自己已不在这个城市,还是作罢。晚会结束,和同学去永强豆浆坊吃夜宵,回来继续挑星际魔兽。战至黎明,耗尽最后一丝精力,吃了个很早的早饭后,睡熟在回北京的大巴上。

家园 en....

虚长几岁,2001我就毕业啦

家园 hehe,我至今还收藏了好几个狗牌儿

有学校的,有我们实验室的、、、、说不定哪天中国发达了,想要教育孩子们忆苦思甜的时候,我还可以拿出来拍卖呢,呵呵,也算是非典那场风波的一个小小文物。

家园 请天大的朋友捧捧场啊

俺在申请认证会员泥,哥几个帮忙推一把吧。

家园 呵呵,桥牌,高雅娱乐。

当年我们通宵都是拱猪或三/四副牌的红五(拖拉机的浙江变种?)。因为到了后半夜,头脑很难保持清醒。拱猪通常附带刺激的惩罚手段,如拱牌,顶枕头,贴纸条,等等,外带旁观者起哄,很提神。

红五嘛,呵呵,根本不用脑子。完全看手气:四个人半梦半醒之间抓牌;抓完了比谁常主多;然后嘛,就看谁出牌(往桌子上摔牌)的气势大。记牌?呵呵三四副呢!真能记住三副牌的主儿估计根本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玩红五上。经常是打了一晚上,抓牌的时间比出牌多。运气不好的,一晚上都不一定轮到坐一次庄(光享受过程了)。更惨的,几轮下来尽跟牌了。上手的机会都没有。

家园 高不高雅不重要,重要的是和朋友在一起,呵呵

给您送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