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鳕鱼邪恶之最:为文革唱赞歌?----兼致北宸等台湾网友 -- 鳕鱼邪恶

共:💬428 🌺1002 🌵1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最喜欢这两句.

人家的“天赋人权”,是自己抢来的,是枪杆子建立起来的。

最有价值的是道德与智慧。无德则无行,无智则无能。。。

家园 【讨论】這一套,用于分裂是綽綽有余,對和平統一是根本無益。
家园 小伙子愛國熱情有余,謀略不足

你在我的主貼里的回復,我給你送花了。

你以為我是臺灣人,錯了。我是大陸人。

關于我的方案,你要從實施后的后果來看問題。

水風大哥的回帖比較到位,你不妨一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说的太棒了
家园 错了错了

1。我对你的身份没有兴趣。妙想天开也非台湾人的专利。

2。我为大陆说话,不可说是爱国。至多只是好管闲事。

3。你的方案对我来说,纯属娱乐,我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4。阁下贵为(秦)相国,(蔡)太师之流,谋略之评,实在担当不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发现自己又陷入到这个周期性的话题了。

前后看似矛盾,但线索是相连的。

至于文化断层,实话说直到现在也不觉得文化脱离断层状态了。

文革中,一个以文学闻名于世的国家,大家只能偷偷看手抄本的毒草,比如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之类,8部样板戏看了10年。80年代,那么多人如饥似渴地看好莱坞经典电影,台湾校园诗歌,散文,琼瑶的言情,金庸的武侠,打开电视都是港台电视剧,听歌都是港台歌手。当然楼主也不觉得文化被摧毁了。一个13亿人的团体靠两岸三地的作品充饥的时代。

如果要抓住剧团下岗来否认现在随手可以看50多个电视台的节目,而且近年虽骂声隆隆,但毋庸置疑大陆的电视,音乐作品水平都在上升的文化现实。我也无话可说。但就更深层次的文化,哲学,思索,依然是断层。

太忙,多写帖子要以牺牲睡眠为代价,另外据我观察辩论从来无法让人真正信服,我就不多说了。

家园 你所谓的无法让人信服,只不过是你一意想着说服他人却不成功

自己又不想去信服别人的观点,所以才得出那么个结论。但我很不客气地说一句了,以你表现出来的水平,又怎么让人信服呢?至少我信服不了。

对文学作品的态度,文革主要采取的手段是批判,不是禁更不是烧。可能有些采取极端的做法,但我所知道,尽管某一部作品被批成大毒草,你仍然可以在图书室借到甚至买到。当时的图书借阅室是很普遍的,工厂有学校有街道有~很多作品,与其说是文革被禁,不如说是文革被批的好。

批判只是一方面,文革真正要达到的目标是创造出符合自己价值观为本阶层服务的作品。主席曾经批评中宣部是“帝王将相部,老人死人部,才子佳人部”,你看看现在还是不是这个情况?

文革前期文艺界进行了整改,从1972年开始大批成果浮现,另还有很多译制片。

  

  《艳阳天》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8

  《红灯记》(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0

  《智取威虎山》(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0

  《红色娘子军》(舞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1

  《沙家浜》(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1

  《白毛女》舞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2

  《海港》(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2

  《龙江颂》(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2

  《奇袭白虎团》(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2

  《海港》(京剧,重拍)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3

  《青松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3

  《战洪图》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3

  《半篮花生》(越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创业》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杜鹃山》(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渡江侦察记》(重拍)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钢铁巨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火红的年代》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金光大道 下集》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南征北战》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南征北战》(重拍)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平原游击队》(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平原作战》(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沙家浜》(粤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4

  《闪闪的红星》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无影灯下颂银针》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向阳院的故事》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一副保险带》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园丁之歌》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74

  《侦察兵》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阿勇》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75

  《碧海红波》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75

  《草原儿女》(舞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长城新曲》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车轮滚滚》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春苗》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第二个春天》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渡口》(河北梆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太多,不贴完了。文革期间还制作了17部动画,现在没有一部国产动画能赶得上当时的制作水平和艺术成就。

有一部片子我向大家推荐一下,那就是《决裂》。《决裂》在文革后被禁演,对照现实,你会有非常讽刺性的发现。

说到样板戏本身,我倒想问改革三十年,京剧方面出了什么成果可以超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芭蕾舞剧方面又出了什么成果可以超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方面又有什么可以并肩《沙家浜》的?有多少作品做到了样板戏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土洋结合?

我不否认文革在具体执行中出现偏差,造成很多问题,但文革取得的成果也不容否认。文化大革命,没有文化成果,叫什么革命呢?文革之后不思进取,搞全盘西化,什么东西都敢引进,将文化领域拱手让于人,反倒怪起了文革。

你连这些问题都理不清,想说服谁呢?

前后矛盾,东拉西扯,不知所谓,自己都把最初说的“文革破坏了良心,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建议你有时间多读读毛泽东选集,提高一下水平再出来辩论。

家园 其实所谓文革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是一个没有任何有力科学证据的臆测。

这属于一个社会学论断,试问有没有什么社会学的研究支持这样的说法呢?社会学也是一门科学,也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没有经过科学的研究,下的这个结论只是一些个人的感性认识和人云亦云。我记得我父亲在八十年代到徐州办过一件事,没有任何熟人,没有任何送礼,完全靠原来都不认识的人们的帮助,他经常说那时候(八十年代)人心还是好的。当然,这也是一个例,也不能说明什么。

家园 被你这么一说才想起来没有送花呀,去送一个花吧
家园 八十年代人心确实相对不错。。

刚刚从大难中挣脱出来,人人向上,都有股子把时间抢回来的劲头。。。走后门之类的,远远没有今天这么理直气壮。公家的工程吃回扣,更加是大忌讳。。。俺当时就在一家国营单位搞工程,买材料都是一个人出差。。。三十多万的材料,乙方就是请吃了一顿饭,80块钱而已~

家园 您的帖子里的电影整理

把对道德文化破坏的论述先不提,在网上学习了一下,把您的帖子里的电影整理了一下。

另外,顺便说一句,毛选我是通读过的。

文革期间:1966-1976

----------------------------------------------------------------------------

1966-1969

似乎没有电影。《艳阳天》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8 应该是1973年拍

----------------------------------------------------------------------------

1970-1976

1.首先把样板戏,样板电影,以及传说中的“8部样板一个作家”的作品列出来

样板戏的定义:

1967年5月29,黨中央發表了《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創作座談會紀要》,把五齣「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 濱》、《奇襲白虎團》、「革命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和「革命交響音樂」《沙家浜》標榜為「樣板」,全國的表演藝術都要仿傚這八套「樣 板戲」。其后又陆续加上的京剧《龙江颂》、《平原作战》、《磐石湾》、《杜鹃山》,芭蕾舞剧《沂蒙颂》及《草原儿女》,钢琴伴唱《红灯记》等,也得以侧身样板戏之列。

样板电影的定义

“文革”后期,“四人帮”把《春苗》、《决裂》、《第二个春天》、《战船台》、《难忘的战斗》五部影片树为样板电影,

一个作家的定义:

作家浩然,据说文革中只有他的小说能出现在书店里。

----------------------------------------------------------------------------

样板戏(12)重拍的没有重计算

 # 《红灯记》(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0    

 # 《智取威虎山》(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0   

 # 《红色娘子军》(舞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1

 # 《沙家浜》(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1

 # 《白毛女》舞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2

 # 《海港》(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2  # 《海港》(京剧,重拍)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3

  《龙江颂》(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2

# 《奇袭白虎团》(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2

  《杜鹃山》(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平原作战》(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 《沙家浜》(粤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 1974

  《草原儿女》(舞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

一个作家的作品(2)

《艳阳天》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8 应该是1973年拍

《金光大道 下集》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样板电影 (2)

 《春苗》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第二个春天》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5

---------------------------------------------------------------------------- 

2.重拍类:

《南征北战》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拍

《南征北战》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南征北战》(重拍)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渡江侦察记》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4年拍

《渡江侦察记》 (重拍)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平原游击队》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6年拍

《平原游击队》(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

3.这以外

1973 (2)

 《青松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3

 《战洪图》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3

-------------------------------------------------------------------------------

1974 (11)

  《半篮花生》(越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创业》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钢铁巨人》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火红的年代》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闪闪的红星》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74

  《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无影灯下颂银针》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向阳院的故事》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4

  《一副保险带》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4

  《园丁之歌》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1974

  《侦察兵》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4

---------------------------------------------------------------------

1975 (5)

  《阿勇》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75

  《碧海红波》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75

  《长城新曲》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车轮滚滚》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5

  《渡口》(河北梆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 1975

-----------------------------------------------------------------------

貌似很繁荣的文化局面。另外1974年毛泽东第一次定义了四人帮,1975年邓小平第一次恢复职位。

世界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人性也不是除了好就是坏的脸谱式。除了用来怀旧,看不出文革这些作品的生命力。

家园 支持对文革的理性分析

本人以前就说过,如果太祖发动文革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打倒刘少奇等人,这种层次的权力斗争根本不需要兵权在握的太祖发动群众。文革的深层意义正是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舞台,自下而上得掀翻了中国历来的等级观念。

家园 【文摘】英国学者彼得·沃森关于文革的描叙

六十年代开始,冷战的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不过,这个10年的后来一些年份经历了发生于共产主义国家的表现了对于自由、平等和正义的截然不同态度的另一些事件。

1965年11月10日,上海的一位名叫姚文元的年轻的文学批评家在《文学评论》期刊上发表文章抨击一部名为《海瑞罢官》的剧本,这部剧本四年前由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撰成。这部剧本讲述了一位正直的明朝官员对于皇帝的土地政策持有异议,由此就仅仅因为他的直言不讳而惩罚了他。

虽说故事被放在多年以前的过去,毛泽东却将这部剧本当作对他本人的攻击,并以此为借口发起了大规模的变革。被称之为文化大革命的事件有两个方面:其一它是由毛发动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其二它也对中国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和学院派产生了一种重要的、灾难性的影响,他们被骇人听闻地剥夺了思想和行动的自由。

毛的妻子江青被任命为军队的“文化顾问”,正是这个步骤被证明为是决定性的。江青被一帮年轻的积极分子簇拥着,首先攻击了她称之为“学术界反动权威”的人物,批判他们运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试图使阶级斗争沉寂下去。更糟糕的是,她说大学通过强调“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谬论”来使他们逃避辩证法的斗争。虽说一开始她还碰到了一些困难(《人民日报》拒绝发表她的声明),不过到了1966年5月她就谋取了一种新兴现象的支持——“Hung Wei Ping”,即红卫兵。这些人主要是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抨击那些被称为“戴眼镜的人”,也就是教师和其他的学院知识分子。

他们成群结队地走向街头,首先冲击了清华大学,接着冲击了其他学校,攻击了大学权威。后来,街头暴力爆发了,红卫兵抓住任何他们不喜欢其发型和衣服的人。商店和饭馆被勒令改变西方风格的橱窗或菜单。霓虹灯被捣毁了,街上燃起了巨大的火堆,焚烧像爵士乐唱片、艺术作品和奇装异服这样的“被禁止的商品”。咖啡馆、剧院和马戏团被关闭了,婚礼被禁止,甚至于握手和放风筝也被禁止了。一位京剧女明星回忆了她是如何被放逐到乡村,在那儿她被迫每天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吊嗓子以保证没有其他人可以听到她的声音;她还将戏服和化妆品埋藏了起来,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过去。

P·约翰逊有关这次灾难的阴郁叙述是这样的:“图书馆被关闭,书籍被焚烧。”

在一个家喻户晓的例子中——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只有四位科学家有勇气使用图书馆。江青陶醉于她的角色中,组织了无数次大规模的集会,在其中她轮番声称“爵士乐、摇滚乐、脱衣舞、印象派、野兽派”,和其他任何现代艺术的“主义”,加上资本主义本身毁灭了艺术。她所要反对的是特殊化。到1966年下半年为止,事实上中国所有重要的文化机构都受到了军队的控制。在那年的12月12日,许多所谓的“人民公敌”,包括剧作家、演员、电影和戏剧导演、诗人和作曲家被一律押往拥有10000名观众的工人体育场,每个人都在他或她的脖子上挂着木制的布告牌。接着,江青夺取了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没收了其设备、手稿、乐谱、电影,将后者加以重新改编并以修订过的版本重新发行。她命令作曲家撰写后来配合于“大众文化作品”的作品,并根据大众的需要改编。

在芭蕾舞领域,她禁止了“兰花指”和向上翻转的手势,而与此相反地要求舞蹈者运用紧握的拳头和暴烈的动作以证明他们“对于地主阶级的憎恨”。对大学和艺术家的攻击带来了暴力行为,在大学中派系组织纷纷成立。其中相当有名的是成立于北京地质学院的“东方红”组织;航空学院的“航空派”组织是另一个有名的组织。许多科学机构的教授们被下放到农村和农民一道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做更深入的实践。在北京的遗传学研究所中(中国1949年前没有遗传学研究所),李森科的理论流传得比在俄罗斯还长,这部分要归因于红卫兵的作用。也许由文化大革命产生出来的最特别的观点要数改变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红卫兵对红色感到忧心忡忡,因为他们认为,作为革命颜色的红色理应意味着变化,意味着进步——用另外的话来讲,就是意味着“走”而不是“站住”。

周恩来用一个笑话砍掉了这个观点,他说红色在雾中能够很好地被看到,因此是最安全的颜色。不过文化大革命本身并不是一个玩笑。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在这个方面让人禁不住想起斯大林的严厉镇压。(〔英〕彼得·沃森 朱进东 陆月宏 胡发贵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家园 safa
家园 从这句话,俺相信了您不是台湾来的

但問題是臺灣的護照在全世界照樣通用,在許多地方還比大陸護照得到的待遇高。

跟一个台湾商界人士直接请教过,是个偏绿人士;其愤愤不平的就是台湾受大陆打压,搞到台湾护照越来越不好用;当时俺很诧异,也是以为台湾护照比大陆护照牛一些,实情完全不是这样;用那位商界人士的话说,“毕竟没有邦交”。。。现在来讲,台湾人到美国旅游,要上台北面谈,以前只是旅行社拿去盖个章而已。来加拿大也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