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苏两七的德国脚丫子 上 -- 萨苏
所以缸体是主要部件而不是杆件。估计s27的原设计用的是合金钢或钛合金做的,结构强度行,但表面硬度不行,来回拉几下,表面就毛糙了,把O型圈给弄漏了。
不能电镀只能是哪类材料?或者和铬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太大?
至于表面必须电镀铬然后经过镜面磨削达到硬度和光滑度,不然密封圈会擦破造成漏油。要电镀铬还得先镀铜吧。
唯一发的一张照片手白得跟藕似的,还黑?
你知道为了那张照片西河众狼留了多少口水?多少人半夜三更睡梦中被揪下床跪cpu?
另外晨枫看不起是怎么回事?找了半天没找到原贴....
印度s30装备在中国之后, 越南的话国家小,估计当宝贝放机库里,问题不大。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很官僚, 苏式飞机以前虽然基本不出口,但是米格满世界飞,这个问题肯定早就解决了。
卖给你的就是经常漏油,你得买新的起落架液压部件,好赚钱。
在商业上卖整机不赚钱,卖零配件赚钱的例子比比皆是。
~
老萨啊老萨
看到这个 我都要流眼泪了
~
但是千言万语不能说不好说不愿说
~
贼贵。
我们没要,自己开发。
我们出口以后,苏霍伊把钛合金换成了德国铸件,价钱还是一样 -- 卖给某些国家,然后中国人和老毛子分钱。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厂子是军工厂,做航空仪表的。su27所谓十号工程我厂承接一些仪表,都是与高度空速攻角相关的
图纸有多少?猜猜?一吨!
回到题目吧,理论还是经验。
我所在的研究所是做振动筒压力传感器的。
学过传感器的很多人都知道,振动筒压力传感器就是两个特殊合金做的筒子套在一起,夹层抽真空,里边接上压电陶瓷感应片输出电频信号。内筒中间接通大气,变化的气压会反映到电频信号上来。大概就是这么个原理。
95年左右我厂振筒传感器是国内绝对的大拿。十号工程中为了减小体积,要求把原设计筒子的尺寸减小一半左右,精度等要求不减。
就是减小尺寸这个要求,在此前已经搞了几年来,硬是搞不定。原来的唯一尺寸硬是用无数次的经验数据试出来的,换个尺寸就怎么也达不到原来的线性了。
后来组织了一批人去俄罗斯学习和交流(兄弟也学了几个月俄语,可惜落选了),到了一个厂家互相交流。回来的同事说大开眼界。人家的振动筒压力传感器从拳头那么粗的,直到铅笔那么粗的,几十种型号一应俱全。
问:为什么他们能做出那么全的来?
回答:无他,人家有理论依据。根据公式输入参数电脑算一夜就差不多了,要啥尺寸有啥尺寸。
顺便提点好玩的,俄罗斯的高工之类来我们厂交流,有待两三个礼拜的回去的。据招待所的服务员说,送他们的水果都不吃,收好了要带回国去。那大概是95底96年的事。
大家别以为我们厂招待所规格太低。很多来这个城市的指定要住这里。住的条件还可以,主要是吃的好:-)
再说说俄罗斯的技术员。同事说这些技术员收入确实低,和TG交流确实改善了些生活。但是等去了人技术人员住的郊区白桦林中的别墅,我们的技术员就傻眼了。梦中才有的大house啊.
还有,老毛子招待他们吃烤肉串,一个肉串大半米长,怎么也有半斤肉在上边。呵呵,这个是待遇比较高的一类了。
毕竟不是当事人,下次见到大高请教一下
谢谢 回帖 宝就我吞了
国人有点 技术本事 都喜欢藏着掖着 这点不光在制造业 平时不拿出来交流 称之为 “绝活” 经验这东西只要做这行 或多或少 都会接触到 但如果不拿出来汇总交流 汇编成册 哪来那劳什子理论呢。整体水平怎么会提高呢。兄弟我没接触到啥高新技术 见的世面也不大 但早年干过几天制造业 曾经接触到 日本的一些个 具体产品的设计手册 看后 惊叹啊.....那玩意简直就是技工和技术人员的精华 难怪他们基础制造业那么强 所以我才会在上贴中 说出“中国的制造业永远也不可能达到 德国和日本的那个水平”这句。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培根说过:写作使人精确。
还有你在做你的工作时,你能确信把有关方面的书都看过?在国外做项目时,公司有资料情报部门来提供援助,从专利搜查到基础理论都有。
广招会员,定期举行集会交流。凡是公民社会都有这种冲动。
如果是一招鲜为什么不申请专利?不自己开个公司?
国外好像比较多吧? 国内还没听说过这一类 就是有也很少吧 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 有点犯忌讳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