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高考不平等,中考更加不平等 -- 假日归客

共:💬2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高考不平等,中考更加不平等

每年夏天有那么几天,全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批年轻人的身上,那是高考的季节.由于这一考试全国同时进行,大家争的又是同一锅饭,所以高考的公平性经常被许多人质疑,在西西河也不例外.我个人认为目前高校录取名额分配不合理.

但是更加不合理的其实是高中招生,既所谓的中考.中考基本上由各省自行组织,各地区自行负责阅卷和录取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大中城市的考生往往能得到更好的继续受教育机会.我以我当年考高中的招生情况为例说明.

在1989年,我作为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县里某一乡中学的毕业生参加了浙江省的中考.

首先介绍一些当时的基本情况.温州当时总人口在600万左右,我所在的县大约70万,中心市区鹿城当时的人口也差不多这个数.浙江当时的重点中学分两个级别,一类重点每个地区基本上有一所,杭州宁波多一点,而温州有两所,分别是温州中学和瑞安中学,而其他县中学几乎都是二类重点,所以差距极大,既有东阳中学这样的牛校,也有每年高考替光头的.

温州的两所省一类重点,只有温州中学在全市招生,但不是全部,而仅仅是十分之一.当时温州中学每年招十个班,其中九个班在中心市区招生,而仅一个班45个名额在全市招.温州当时下辖两个区,一个市,七个县,所以每一县级单位可以分到五个.当年最后的分数线是这样的,温州中学市区线525,在我们县是568,我们县中学的分数线505,我估计考上我们县中学的人里面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可以去温州中学,而去温州中学基本是上大学的保证了,这在九十年代初期可是很有诱惑力的事情.当然能上我们县中学也不差了,总还能捞个20%到35%的升学率,比我们邻近的几个贫苦县的情况好多了.

这是我当年的中考情况,年代有点久远了,但是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很多人在过高考这一不平等的独木桥之前已经走了很长的不平路了.

最后欢迎河里的XDJM分享一下你们当年的中考情况,来点纵向和横向对比.

家园 天津当年考高中也挺难的

87年中考。

天津的高中分几等。最好的是市五所,就是市直属五所重点,当时一届招生总共应该在1500人的样子。我记得我的学校5个班,一个班50-60人。进了这样档次的学校,95%的可能性上大学,我的班上当年正式学生都有大学上的。天津中考好像640满分,进这样的学校需要580以上,个别学校要590。我那届,最高分应该是610出头。当然,保送的不参加中考。

然后是区属市重点,数量不清楚了,我在的区有三所,六个区,都是三所区属市重点的话十八所,招生人数大约是五六千人。这个档次的学校,大约有80%能考上大学。然后是区重点,市内六区大约有二十几所,七八千学生,大约40%-50%能上大学。

普通高中当时已经少了不少了,大约也一共有二十几所,七八千学生。这个档次的学校,上大学的不到1%,连续几年没人考上也不新鲜,所以后来上普通高中的人越来越少。其实考上大学的,大部分也都是到其他重点学校借读的。

这么计算一届高中的学生大约总数在两万出头。初中毕业生的数量就没概念了。我在的初中是一个很普通的学校,属于普通中学里面比较好的。两百多个学生里面,考上重点高中的,十几个而已。考上市五所的,两个人。感觉应该能代表平均水平。我的印象里面,整个天津市区平均下来,能够考上重点高中的,不超过10%。

不过大城市里面的学生,初中毕业考不上好高中,还有很多其他出路。比如各种各样的中专,职业高中,技术学校,解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技术教育问题。但是在当时,上了中专职高技校,就不能靠大学了。后来又一些变动,放松了很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