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回煮酒兄:抗战、台海、科索沃兼及满清(上):全文完 -- 葡萄

共:💬178 🌺1513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有人说是陶希圣捉刀的?

先跟汪精卫曲线救国去上海和日本人谈判,然后高陶事件跑回来的那个陶

家园 治理香港这个试验田,还不如治理整个大陆呢。。。。

中国人可不能再好什么面子了。

家园 理性的分析

送花感谢!

家园 中国科技的发展, 要抛弃这种心态:

"有关专利保护问题,我们处于不利地位,那就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专利保护的游戏规则是西方制定的,不公平的! "

家园 美国人直到1900年还是专利剽窃大王。

大国之间势力消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争夺技术优势,已占据优势的技术发达国家捂紧口袋、而相对落后的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则设法偷学,这也是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剧本。1215年,当时还是个落后国家的英国在《大宪章》第42条中规定,每个自由人都有权在和平时期内离开国土;到1381年却又补充规定:弓箭手和技术兵不得出国旅行,以免他们传授给外国人,这一限制直到1606年才被废除;然而继续限制熟练的纺织技术工人移民欧洲大陆达200年以上。1718 年英王法令规定,凡劝诱英国技工出国传授技术者,最高可判处两年监禁;技工如在6个月内不回国,则将被剥夺一切财产继承权和公民权,没收一切国内财产。中国历史上对铁、丝绸等技术的外传常常也有诸多管制,并将之视为与游牧民族较量的重要政治手段之一。

这种情形在现代自然更为普遍。在里根时期,美国认为苏联指望通过非法购买或窃取西方技术来弥补其工业和军事领域的不足,于是要求所有欧美国家限制技术出口,其严厉程度甚至让英法盟国也大为不满。其结果,美国对苏联贸易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由1975年的32.7%下降为1983年的5.4%(《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与此同时,白宫却宣布放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以作为中美联手对付苏联的象征性犒劳。当这个短暂的蜜月过去,我们当然也不必吃惊欧美对中国“工业间谍”和“技术抄袭” 的指责调门越来越高,无论是“李文和案”或是其他。

然而在历史上,从来难有永远的领先优势,一个有所创新的国家只是在它还垄断着这项新技术的时候才具有相对的优势,然后就会首先扩散到最内行的模仿能手那里,最后甚至遍及全世界。而且,“技术领导地位的丧失通常是全面性的。”(《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在这种追赶的过程中,其激烈的程度常常是让人无视通常的道德观的。西方现在为中国树立了两个形象:即积极抄袭技术和伪冒产品——前者集中描述东方人令人恐惧的模仿能力;后者则是令人厌恶的盗版劣质品。两者互为硬币的两面,都是仿造,区别只在于前者致力于技术的提高。

这种领先者的义愤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同情的。不过无情的事实是:这可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这一现象只是以更大规模在中国出现罢了。1600年前,英国还是一个欧洲进口技术的落后国家,其纺织业的发展是依靠托马斯·洛姆比爵士根据其弟从意大利偷来的图纸,才在德比建造了一座缫丝厂。美国也一样, 1810年Francis Lowell到英格兰通过关系四处参观纺织厂,当时英国严禁出口机器设备或其设计图纸,Lowell凭借极强的记忆力,回美国后“再发明”了英国的纺织机。这位盗版者由此成为美国的英雄,以至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工业小镇至今仍以他的名字命名。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当属日本。明治维新打开国门后,日本痛感与西方的巨大落差,不遗余力地追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产品是廉价、仿冒的代名词。在1918-1940年间,日本“凭借剽窃或从国外窃取的技术”,大量制造仿冒产品,一度使西方既担忧又反感。1937年元旦,美国驻日大使Joseph Grew在日记中写“日本廉价商品在美国市场泛滥,长此以往,我们将不得不出于自卫而予以抵制,这就必定会引起国际间的忿恨和倾轧。”

日本人当时采用了一些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可笑手法,例如注册Seagar冒充名牌Singer,据传一些劣质品厂商还创建了一个名为Usa的城镇,使美国的原产地标志规定混淆不清。Edward Said回忆,1950年代末在埃及,“最受嘲讽、最惹人发笑的品牌是日本货”,其中有一种很像派克笔的廉价货色,使用的人很多,嘈杂的小贩沿街兜售,笔夹上刻着P.Arker字样——不过它总算还提醒某些细心的消费者:它和正宗的Parker笔其实不是一路货。

家园 不要轻视印度,印度将来光是靠输出人口就有很不小的发展.

而我们光是20年后人口危机就能造成不小的损害,到时候就是想挽救怕也至少30年后才能有起色.

家园 再想出爱尔兰饥民?到哪去找食?

不要轻视印度,印度将来光是靠输出人口就有很不小的发展.

家园 印度是个很匪夷所思的地方,他们的老百姓非常的能忍,而且非常多

素食者,这为他们和世界节省了不少粮食.而且现在欧洲和北美的印度裔势力越来越强,而欧洲和北美也是粮食输出的重要地点.谁敢保证印度裔游说团体的势力永远比犹太裔差,尽管犹太裔势力强,生育率高,但是目前是比不过印度裔连生育带移民.而就我所在的英国来看,英国的印度裔势力似乎要远远大过其他少数族裔,据说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有不输给美国的印度裔比例.

他们的消极性的宗教在非战争时期对经济的帮助是非常的大的,当然了,在战争时期他们实在不咋样.

家园 真雄文也,不得不花。
家园 花早就送了

不过还是来冒个泡,套句老话,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能站错队。

家园 同意

了解对手,但不轻视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更何况印度人的智慧和中国人不相上下,还有巨大的语言优势。对印度如此,对日本也应如此。有很多人以前对日本的航天业很不屑,然而,日本依托庞大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投入,很快赶了上来,不少领域已经超越了中国。谦受益,满招损。值得警醒啊!

家园 这并不说明中国也要重复这一条路, 至少, 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

应该如此.

立足于创新,才是必由之路.

家园 好文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再花

葡萄说的太对了。一个大国,只有自立才能自强。TG建国坚持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方针,奋斗了几十年,才打下了今日的基础。当然,大国的发展离不开吸收国外的新知识新技术。怎么吸收是一个问题。买流水线买工厂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创新。美国人早就有了一个共识:二十一世纪的战争是争夺知识产权的战争。

现在中国正面临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世界工厂已经建立起来了,制造业已经打好了基础,下一步是建立科技创新的体系。这一步,跟西方国家的差距还很遥远,中国的基础还相当薄弱。是买技术还是培养人,如何给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如何让他们多出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依靠国有企业,走不通;依靠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还太遥远,等不及;依靠高校科研院所,资金有限。这些都是问题。最关键的还是企业缺乏真正的科技带头人。我的看法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应当组建干实事的智囊团,对企业科技发展进行规划并付诸实施。或者政策扶持一些高科技技术开发和服务型的小企业,和企业运营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缩短转型过渡期,极大限度地利用人才,尽早实现技术飞跃。扯远了。呵呵。

家园 对印度应该多赞扬多鼓励

越多越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