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40军在朝鲜 -- 小成
我认为这位英雄的胜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独来独往。 你想啊,米军飞机不大可能事先知道我军车辆出动的时间,肯定是选择固定的区域派飞机巡查,逮到谁就打谁。 这位孤胆英雄就一辆车,天上的看到了肯定不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打了几次打不着估计也就算了,接着找下一个目标了。
要是一个车队就不同了,飞机肯定使劲打,打不着也不会轻易放弃,很可能还会呼叫更多的飞机来。而且一个车队目标大,随便扔个炸弹打一梭子机枪,本来瞄的车没打中没准打中了后面的。 而且车队里有车被打中会成为路障,妨碍后面的车,使得他们成为更容易的目标。这一进一出差别就大了。
不禁联想到二战时米军的横跨大西洋的运输线屡遭德国潜艇的攻击,是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后来有数学家出来说如果把小股船队编成大舰队,虽然舰队目标变大了,但因为茫茫大海没有固定路线,敌人是分散随机搜索,平均每艘船被潜艇发现的几率却大大降低了。 此法施行之后被潜艇击沉的船数大大减小。 我军在朝鲜遇到了刚好相反的情况。
记得看过一个美军进入巴格达的纪录片。印象深刻的是,在没有什么实质性抵抗的情况下,美军的坦克部队行进的速度比想象的慢得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加油,坦克可真是油老虎啊。
从沙伊边境到巴格达最近也有两百多英里,需要多少油料,算吧...
看了老兄的文章,觉得战争确实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考验,要赢真的不容易
(十七)冷枪冷炮运动
40军在后方休整期间,前线的战斗依然十分激烈,1951年9月29日到10月22日,联合国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向志愿军发起全线攻击,史称“秋季攻势”。联合国军的目的是将正面进攻与空中绞杀战结合起来试图突破我军正面防御,将战线北移,逼迫我方谈判人员接受美方提出的索要1.2万平方公里土地作为“海空补偿”的条件,求得在军事政治都对其有利的情况下实现停战。而我军一线部队依托野战工事于敌军反复争夺,目的是保持现有战线,大量杀伤其有生力量,迫使其接受在三八线停战或就地停战。美军采取逐步推进的战术,进攻志愿军连排阵地时都以飞机反复轰炸,且日发射炮弹1-3万发,并集中20-60辆坦克引导步兵反复冲击,这种战术被称为“坦克劈入战”。我军战术是,在前沿以少量兵力疏散部署,在二线保持强大的预备队,与敌人反复争夺。经过一个月的激战,敌军在255公里的前沿共夺得467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推进不到2公里,而距离鸭绿江直线距离还有400公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讥笑李奇微说:“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此时,朝鲜前线的美军有7个师,占其陆军部队三分之一以上,已无力继续增兵。10月下旬,李奇微下令全线转入积极防御,恢复谈判,寻求政治解决。
在这次作战中,我军在战术上取得重大突破。68军在文登里作战中摸索出一整套防御集群坦克进攻的战法,13昼夜击毁坦克28辆,彻底粉碎“坦克劈入战”,此后美军再未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作战。同时一线部队少量修筑的坑道掩蔽部在战斗中发挥重大作用,使我军掌握了在敌人绝对优势火力面前守住阵地的有效方法。
此后朝鲜前线出现了难得的平静,双方在战线上都采取守势,前沿阵地上只有警戒,侦察以及带有侦察性质的小规模攻防战斗。美军一面集中空军主力在志愿军后方实施绞杀战,一面大力扩充韩军,逐步以韩军接替美军的防务,使美军主力可用于机动。而志愿军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抢修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到1952年5月,第一线防御阵地的坑道工事基本完成。
此时,40军在后方已经整整休整了一年。前线虽然战线已经稳定,但战局依然不很明朗。志愿军总部当然不会让这支兵精粮足的主力军总是留在后方看海景。1952年4月下旬,40军接到上级命令,接替64军防务,重回三八线。
40军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了1307人的先遣队到前线了解情况。5月4日,40军下达了“全军动员起来,为完成坚守防御任务而努力”的作战命令。5月10日,军主力开赴前线。情绪高昂的官兵在前进的路上,看到公路已经平整加宽,桥梁也修复加固,防空哨兵在路旁修起了小花园,甚至还能隐约看到天空中巡航的米格机群。这一切让他们十分振奋,那些经历过前五次战役的老兵们更是感慨:形势变化的真快,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40军到达前线后,开始与64军交接阵地。应该说64军的交接工作做的周到细致,坑道内到处点着蜡烛和油灯,立柱上贴满了“‘预祝老大哥部队创造新胜利”的标语。空油桶了装满了澄清的饮用水,坑道侧壁挖出的休息室铺上了缴获的毛毯和鸭绒被,上面放着糖果罐头和扑克牌。每个阵地都有专门的干部详细交代驻兵位置,火力配系以及敌军的活动规律,具体交点了留下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用品。随后,40军的部队换下了哨位上64军的值勤人员,各种枪支和火炮都明确了目标指向了敌人。1952年5月19日2时20分,交接完成。64军撤下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40军和64军后来都隶属于沈阳军区,军部也都在辽宁,1998年裁军时这对难兄难弟双双落难。64军军部撤消,不过好在三个师都保住了(192师成了预备役),40军幸免于难,不过全军师改旅,也是元气大伤。2003年原属64军的191旅转隶40军。据说191旅是百色起义红七军的后代,这资历可是抗战起家的118旅和119旅比不了的。
40军一上阵地,就打了几个小仗。几次伏击前来袭扰的小股敌军,零敲碎打的杀伤了几十人,对空射击也取得了战果,上阵地7天击落敌机2架,击伤一架。对面的英军警觉了起来,很快就知道正面的志愿军换防了。英军在前五次战役和40军交过手,心有余悸,指挥官在广播中提醒手下的士兵,说老对手40军又回来了。哪知手下的英国绅士们这回豪气冲天,压根就不当回事。原因很简单,现在已经是阵地战时期了,联合国军阵地坚固,炮火猛烈,把志愿军的阵地已经来回炸了N遍,放眼望去,40军的阵地寸草不生,弹坑累累,阵地的浮土有一尺多厚,抓起一把土,很难分清里面究竟是土石多还铁屑多。再看英军的阵地,那是草深树茂,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这还不算,英军把坦克开上前沿,机枪架上阵地,这边一有个风吹草动,那边凶狠的火力就打了过来,又快又准。因此64军把不要主动惹事作为一条经验,把不准随便开枪作为一条纪律,也是很有道理的。交接防务时,40军也接受了这条经验,一时间,双方倒也相安无事。结果英军更嚣张了,三五成群的从潮湿阴冷的地堡里跑出来晒太阳,还有的跑到两军中间的河沟里洗澡,发展到最后,还把一些穿红带绿的朝鲜姑娘带到前沿阵地,唱歌跳舞,打情骂俏,把这边40军的官兵们气的够戗。
40军这边有人不干了,谁呢?119师355团9连副连长徐世祯,这位是有名的愣头青,看到英军这么嚣张觉得受不了了,违纪就违纪吧,豁出去了。他脱光了膀子,全身涂满黄泥,提着一支水连珠步枪,潜伏到离敌人最近的2号阵地的山腿。
徐世祯用的水连珠步枪是俄国的莫辛纳甘式步枪,这种枪型号很多,志愿军1951年装备了151865支,大多数是1944式。该枪抢身较短,出入战壕方便,精度也不错,很受欢迎。志愿军朝鲜战争头号杀手张桃芳就是用这种抢以442发子弹狙杀214名敌军。我军对这种枪高度信赖,1981年9月我国首次参加军事五项锦标赛,射击场上运动员庞红云使用的就是改装的水连珠,结果以192环技惊四座,让这种老枪又一次大出风头。
那么徐世祯的水连珠步枪表现如何呢?还是不错的,他埋伏的时候英军这边一点防备也没有,他刚一开火就撂倒一个,徐世祯挺讲战术,趁敌人混乱赶紧转移阵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英军发觉有人在打冷枪,可是弄不清徐世祯在哪,只能盲目还击,瞎打一气。徐世祯琢磨着打一枪也是违纪,打两枪也是违纪,干脆多打几个吧,到时候受处分也不觉得冤的慌。这下他干脆放开手脚,左一枪右一枪,连续打倒了六七个,折腾到晚上彻底出了气才扛着枪回到坑道。回来了也不麻烦别人,自己给营长打电话检讨:“营长啊,我是徐世祯啊,我向你检讨我今天违反纪律了。。。。。。”他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最后还特别声明:“这件事我个人负责,跟连长指导员可没关系呀!”犯了纪律还这么理直气壮,把那边的营长气的够戗,“你这个愣头青,乱弹琴”。营长倒没批评他,可又觉的这也不是小事,把情况报到团里。团长挺重视,让值班参谋打电话询问徐世祯出去打冷枪的情况和经过,徐世祯感到这回真是把事闹大了,团里这架势是要抓住不放啊,估计这回轻则通报批评,重则罢官撤职了。他硬着头皮等团里发落,结果最后只等到一个指示:前沿连队选拔神枪手在阵地前沿隐蔽机动的狙击敌人。接到这个通知,徐世祯可是把悬起的心放下了,而且觉得这个通知简直就是自己立功受奖的证书。
这个指示一传达,就在部队掀起了热潮。9连2排副排长陈思广带着几个优秀射手上阵地,几天就打死11个英军。几天下来那边英军也学乖了,再也不出来活动了,把2排的战士急的要命。后来陈思广发现平时英军挺老实,但到了敌人的炮兵和空军轰击我军阵地时还是跑出来看热闹。果然,过几天几架英国海军的战斗机扫射轰炸40军的阵地,对面好几个英军跑出来看热闹,看到高兴的时候又蹦又跳,又喊又叫,在阵地上埋伏的战士董先宝抓住机会砰砰两抢又撂倒两个。思路一打开就好办了,阵地上专门有观察员观察英军的活动规律,他们发现英军时不时从地堡里窜出来透透气。一天早上大雾弥漫,一个英军出来透气,陈思广抓住机会将其一抢撂倒,没多久,观察员报告,说地堡出来三个人猫着腰把那个倒霉的家伙抬回去了。后来40军在全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没几天,对面的英军全老实了,整天缩在地堡里不敢出来,往日喧闹的阵地变的死水一样寂静。
冷枪冷炮运动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战果统计上就出过这样的笑话,有一回下面报上来的歼敌数字把对面敌人的编制都打光了,当然敌人也在不断补充兵员,但数字肯定是不准确的。这主要因为双方距离很远,我方无法精确统计战果,后来专门规定必须要有两个证人,敌人被打倒后15分钟没有起来才行。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实战的磨练,40军的官兵们战术越来越高,枪法越来越好。有一天354团的战士吕中和发现对面阵地有一个钢盔在晃动,他没有轻举妄动,果然,十几分钟后,那个钢盔不动了,跟着旁边伸出一个脑袋朝这边看过来,刚一露头,直接被吕中和一枪打碎了。这个英国狙击手好象水平还是差了点,狙杀对方狙击手岂是这么容易的。还有一次吕中和的战友严柏林发现有两个敌军扛着锹,一起提着一个很沉的东西。他估计他们是要去埋地雷,干脆一抢把地雷打爆了。两个敌人的脑袋和胳膊被炸的飞了起来。严柏林赶紧换了个阵地,没走,为什么,等着抬尸体的人,不久,果然过来一个士兵收尸,又被他撂倒了。
步兵越战越勇,炮兵也不甘落后。迫击炮抬到前沿,封锁敌人的公路。他们总结出规律,专打上坡走的慢的汽车,一打一个准,最后整条公路再也见不到敌人的汽车了。无后坐力炮也在前沿阵地抵近射击,专打开到前沿的坦克,打的坦克也进了工事,只露一个炮塔,后来干脆躲到山后面再也不出来了。小口径高射炮也到前沿打游击,118师高炮6连一天打下2架炮兵校正机,119师高炮营4天击落敌机7架,击伤9架,打的这些飞机再也不敢低飞。
大口径火炮也大逞神威,有一回他们发现敌人纵深12000公尺出现了82顶帐篷,停着40多辆卡车,这应该是一个营的驻区。炮兵们秘密的把火炮推到前沿,伪装隐蔽一整天,黄昏时突然开炮,集中火力急袭,然后迅速撤走。敌人的汽油库被击中,一片火海,汽车被炸翻,帐篷也上了天,估计杀伤敌人在200人以上。
经过40军官兵这么来回的折腾,对面的敌人彻底没脾气了。一个俘虏曾说:“我们每天都躲在地堡里,看不见阳光,过着老鼠一样的生活。”低下头来!成了敌人阵地最流行的语言,也是老兵告诉新兵的头一条注意事项。敌人有些地段交通沟很浅,换岗时士兵只能爬着走,在靠近我军阵地的前沿,敌人连大小便都不敢出地堡,只能用空罐头盒往外扔。
据统计,1952年4月-8月,我军狙击歼敌13600人,1月-8月游动炮击歼敌8900人。联合国军全线昼间活动基本被我军控制。更重要的是,我军在冷枪冷炮运动中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射手,同时极大的打击敌军的士气。联合国军的士气降到了冰点,我想,这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战吧。
有时看着电视里经济节目报道高速车辆超载,这转念一想,这车都没改装就往50吨、60吨上,这要是装坦克,那不也没问题吗!
有一个连临时替换E连一天,结果E连回来发现自己挖的散兵坑里被人拉了屎。
高下立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