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美国兵,请允许我喊你一声“brother!”
如果招募志愿者,请你第一时间通知我!
假如有来生,当兵只当美国兵。
假如今生注定死于战火,http://www.talkcc.net/article/1577532.html
就作美国精确制导炸弹下的亡灵。
让火炬熄灭的次数更多一些吧!链接出处
维族回族和藏族啊!据说目前新生儿童中,汉族只占一半多一点点 了
十年后呢 ?
人口结构是经济和政治局势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这点我在唵啊吽:【原创】科索沃的独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中谈到。以色列在中东建国一直是以提高以色列人口比例为原则政策。白人统治美国,和排华法案、禁止异族通婚等政策实现的(1967年美国最高法院在裁决各州制定的禁止异族通婚违宪,当然那时白人人口已经是绝对优势了http://caselaw.lp.findlaw.com/scripts/getcase.pl?court=US&vol=388&invol=1),而且一些州明文规定禁止白人与华人通婚。对比之下,南美没有禁止异族通婚,所以有了今天的lattino混血族。但这种基于种族的政治政策显然是与今天全球经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必将延续全球战争冲突。这种政策,是种族主义。套用今天的强权话语,美国两百年的种族政策清洗和灭绝了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而南美则将印第安人与两牙族人融合了。
人口政策,要规划得非常长期。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依然是当今世界各种暴力冲突的根本根源。现在许多能源开发受阻,原因之一是新能源开发资本投入要高,投资回报率低,即不是现代科学技术无能,而是资本运作不可行。这涉及到地租理论。即如果新能源投资回报率低,旧能源就有租金,但中东能源的租金被美军打掉了,所以美国科技开发新能源资本运作不可行。随着美圆衰落,中东俄国石油租金的抬高,美国和世界能源开发会再上一个台阶。
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单参数模型,就是人均资本量。一个直观的结论是人的生活改善在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即少劳动,多产品。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如果把人均资本存量作为横轴,人口做为纵轴,那么就可以画一条发展路径曲线。这个关系不是线性的,而且有一个不可逾越的结点,发展到这个结点就会回落,这也是第三世界为什么人口增长单经济难以发展的原因。发展经济三参数模型应该是人均资本存量,人均可利用资源和人口增长率。突破发展结点的原始积累完成,应该是中国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成功。
以前成功的政策,不一定保障以后持续发展的政策。同样,如果目前中国人口政策不正确,不应该攻击中国此前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
亨廷顿文化冲突的理论,将种族和文化放在冲突面上,这或许是现实的写照。但现实的写照与解决全球人口资源矛盾问题是两码事。如果现实是人口多有国际政治优势,维护各族冲突,必将导致人口竞争。个族理性导致全人类不理性。所以,我还是主张文化和种族融合的唵啊吽:【原创】跨国婚姻是人类和平的希望。
殖民者对当地原住民政策的三个典型政策,是南美种族通婚,南非种族隔离,北美种族灭绝。结果是北美成为现代文明中心,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人认为中国维族和藏族人口不是问题,论据是人口比例太低。但是,美国在华人人口不到白人千分之一的时候,通过禁止通婚法律,通过排华法案,极力压制北美华裔人口,这就是现代文明中心崛起的路径。
中国曾经占有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华人现在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一个族裔(虽然很快就会被印度超过),但这个族裔人口的发展历史,是文化和族裔融合的历史,而不是种族清洗和纯化的历史。华夏文化延绵两千年不绝,吸收世界各族文化是原因之一。文化冲突是现实,不是解决方案,文化融合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道。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确实有很大风险,但坚持人道正义和文化融合正道依然是中国崛起的原则,这是中国历史的智慧。
十年后应该还是现在的数据啊?这个变化没那么快。
1。这些问题的确存在。是全球的问题。在中国,集中于城市,而中国的主体是农民。
2。你的第二点好象和其他的有点矛盾。第二点说明女性的生育欲望不低啊?而且,吉林的情况正好说明国家的政策在松动。
单身母亲带孩子,现代社会抚养孩子的压力,是很重的。大家都生活在现实里,谁都不会不管不顾的。
一个女性可以生育一个孩子,就数量而言,是持平;可是计生办却不允许的。吉林省的创新,呵,尚需是吉林省人士。全国有多少独身女性有生育一个孩子的欲望却限于制度的麻烦而不能实现呢?
若是50-60年代,这些人不能生,也就算了;可是如今,育龄女性在许多国家都是珍贵的资源!计生办出于利益的固执守旧,我们将来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不妨可以看看这个帖子:聚焦:独身女性的非婚生育问题
本文作者对经济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葡萄先生引起的,在此谨向葡萄兄致以诚挚的谢意。热诚欢迎葡萄兄莅临指导!
苏家父子三人都写过《六国论》,不过我没看出其中任何一篇有我印象中的词句。请问葡萄指的是哪一段?
此外,我记得葡萄有计划经济时代的GDP增长数据,请问在哪里?出自何处?是否官方权威数据?
谢谢!
我是头一次听说中国有单身女性希望生孩子的。你说的完全正确,现在育龄女性在许多国家都是珍贵的资源,--其实从远古就一直是这样,只是在现在世界范围内富人少生、穷人多生的背景下变得更加突出了。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一人一票的普选制度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着看欧洲怎么收场吧。
不过就中国而言,我担心这么两点。
一,单身女性能不能养好孩子?我能够理解她们的母性,但是总有疑问:如果母性真的这么强烈,为什么不找男人结婚呢?难道说,对结婚的恐惧比对孩子的渴望还大吗?如果对孩子的感情只有这种程度,那么我很怀疑她们能否给孩子好的环境。比如说,她们会不会更多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宠物而不是感情(这里没法谈爱情了)的结晶?她们会不会把这种对男人的恐惧(姑且不用仇视这个词)教育给孩子?再形而上学一点,可以问:未经孩子允许,就把他生了出来,强加给他一个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家庭模式,这合理吗?不过为了温柔敦厚,这种哲学我不想多牵扯,毕竟这个问题跟“堕胎是否合理”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但即使不管三七二十一让哲学一边凉快去,也有必要回答上面的现实问题哪。
二,如果允许她们生孩子,会不会诱导更多的女性采取独身主义?你看,学经济学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我这就在活学活用“激励与反应”的原理咧!我怕会出现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珍贵的资源”,育龄女性,对婚姻采取消极的态度。亲友们催促她们的时候,顺嘴顶一句:哪天我想要孩子了就去生一个,反正我不结婚!可是拖着拖着,终于是对象也没找、孩子也没生,育龄就过去了。制定社会政策是件很危险的事,政策经常会导致和原意南辕北辙的结果,例如对少数族群的过度保护、对多数族群的逆向歧视。
请问陈mm怎么考虑这些具体的问题?谢谢!
东兄,说你是反计斗士你还不承认,自称什么反独斗士,人家还当你反台独的呢……
每次一提计划生育就跳出来长篇大论,这样的革命觉悟,非志士仁人,孰能为之?
让那些官老爷多取几个老婆多生几个加不用怕计划生育找麻烦想出来的东西!
--------------------------------------------
但是TM的冠于人性的口号.没钱有力的想生个都难,这就是中国.
其实这些东西是先想出来再找借口的.要是中国有王法的话,这可能是行的,但中国没王法.
一些欺男霸女的官们为多讨几房老婆又名正言顺于是就找文人呼吁,大家鼓动就成了这样的样子!
其实科级以上的没几房老婆人家叫他废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要是说这是什么好的事的话老贼鄙视拿这东西说事的人.要是真的有人性那就不限制计划生育,说TM 的都知道一个民族没有了人就灭亡了.象陈MM说的那个计算法,中国的人口已经到了不能承担持续发展了.但计划生育还不放松这说明什么?
说都知道,这个社会用体力劳动的人口要占总人口的二成,老年的和失去劳动力的人加是脑力劳动的加起来比例至少得体力20%脑力15% 老年23%少年28.其他的9%这样的比例,但中国现在老幼占58,没劳力的5%.脑力的25$(包括那些股海,公务员和那些骗子)那还剩多少是体力劳动的?
象现在的劳工荒就说明是中国的劳动力紧张和社会结构不合理.
要是说什么人口和资源有矛盾.今天我们何尝没有,但今天中国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取得了很多的资源补充.
说到中国的人口密度和资源的矛盾,中国比英国日本等国好的多.英国人口增加不多是他们的文化等东西够成的.
其实中国人口的问题不是计划生育就少增长了,反正我们这里三十年来人口至少增加了50%,也没见有多大的问题.
当然要是把人圈在一个地方那当然人口不能增加的太多.当要是放开了人口的流动,那增加的人口还是问题吗?
再说计生在中国的主要也就是对付农村那些相对稳定的那些人.计生工作的目的除了因为创收而造成千万个冤枉外有什么成果?
其实到了今天,为什么不能放开计生,主要就是计生那块的创收吧!
一个这样的制度成了中国不能质疑的东西.真TM的荒唐!
说到底,中国的事情.那里体现出人为本的东西.那里体现了民族利益?
不说了!
1.单身女性能不能养好孩子?
河里的采薇姐姐是最好的说明。当然养孩子对于单身女性是有一定要求的。
咱们还是从吉林立法说起,人民网专题
单身女性养孩子需要:1.经济条件2.心里素质
如果都具备了,你还不让人家生孩子?真主动选择这条路的,相当一部分是具备条件了的。何况如果因为女性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或抱持独身主义,在育龄女性无比珍贵的时候,于国于个人而言,应该剥夺她的生育权吗?
若问资格,难道底层一些人“养一个孩子不过多添双筷子”只管生不管养的思想,这些人就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了吗?我们没人争论他们的生育权,为什么揪这些人的生育权呢?
就个人体验来说,孩子最重要的是:感觉自己不缺乏无私的爱,父母为了自己会牺牲自我利益。只要是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即使是单亲,亦多半勇于去爱也乐于去爱的。
实际上,传统家庭中养育孩子,向来是女性负责大头的。孔子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岳飞的母亲……这些母亲都是做过单亲妈妈的啊;孩子也没教育坏啊。
在中国,其实存在着25岁以上便被讥笑为“老女人”处境的。相当一部分甲女找不到合适的甲男。不是不想找,也不是出于恐惧,甲男择妻一是重年轻,二是选一个乙女丙女好处多多(兄台自然明白),相当一部分甲女找不到相伴一生的伴侣,是客观情状而非拧巴较劲的。可是甲女找乙男找丁男找猥琐男便好吗?说起姜岩的悲剧,我还宁可她不嫁人,当单亲妈妈的。找不成器的自私甚至是卑劣的丈夫,实际上是加重自己的负担,这负担远比养育一个孩子超重,极端些的,真是自寻死路啊。
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五四大家、毛公,一批自我强大的精英男性深知女性成长对男性世界是大有益处的,男性也可以减轻很多压力。外柔内刚的女性对男性的好处太大了。太祖1927年写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便把“夫权”视为应调整的关系;建国执政提倡“半边天”的说法,可见其自信。中国的GDP大进,与女性劳动力的奉献也不无关系的。好的男子永不会缺乏伴侣的。如今多元社会,你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换位思考能力强,那么这样的男子怎会没有市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若有些人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你肯定不希望你的姐妹嫁给这样的人的。:)好男子于女性的好处多多,只要是异性恋,没人会主动放弃的。无需太过恐惧女性会不会只要孩子不要男性了?只是,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男女共同努力,单向要求女性凑合,也是不合理的。说起来,同性恋家庭出生的孩子,要面临的挑战比单亲家庭的孩子还多;但不让同性恋生孩子,这是当下中国最坏的选择。何况独身女性?
多元社会,保障每一部分小众的权利,便都是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
ps:至于如何区别二奶和单身女性的权利,很简单,以30岁为限,满足30岁想生育又无伴侣者,不需交纳15万元。这就能卡住70%-80%的二奶了。目前大家都需缴纳15万(这些钱都到哪儿去了?!超级厚黑超级冗员的计生办),单身女性找人工受精,法律上又不允许,唉,中国往往没保障应保障的权益,为了鞋子不惜把脚砍了,太可惜了。
说实话,有经济实力也下定了决心选择独身主义且愿意当单身母亲的主儿,其基因多半是很强大的,这样的基因不能流传下来太可惜了!允许这些人生孩子,我们这代人将来的养老才更有保障啊!!!
想不到观兄的血如此之热,真是慷慨激昂啊!
说的太好了。在反计划生育问题上需要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向麻木不仁的体制冲击。让我们振臂高呼:打倒万恶的计生委!
楼下的请保持队形……
这个道理听起来非常漂亮,以前我也会大力支持的。不过,你不是在读亨廷顿的《我们是谁?》吗?刚好我也在看。老亨撕下了温情脉脉的“精英”面纱,露出了“愤老”本色,大棒向多元文化主义挥去。这是因为他看着美国越来越趋向分裂,急眼了。1998年美国队和墨西哥队在洛杉矶举行足球比赛,居然满场都是墨西哥国旗,谁打出美国国旗谁就被攻击!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中国,你怎么看?小众的权利真的是那么神圣的吗?从亨廷顿的语气中看来,他现在最恨的就是美国的“精英”了。
如果都具备了,你还不让人家生孩子?真主动选择这条路的,相当一部分是具备条件了的。
你说得很好,可是我还是“花岗岩脑袋”。只管生不管养固然不好,可是有可能生出来之后就父爱母爱大发作、变成模范父母了。再说这样的小孩至少是有双亲的。而单身女性,我实在不敢相信她们的心理素质能好到哪儿去。最简单的一点,真要这么喜欢小孩,就做出点牺牲去结婚嘛!在适龄男子比妇女多三千万的情况下,如果连这点代价都不愿意付(如果是代价的话),我真是很怀疑她们对孩子究竟有多深的感情、以及是什么性质的感情。出于同样的理由,我乐于承认同性恋婚姻,但反对同性恋家庭领养儿童:你们结婚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放弃生育权的选择,现在又想鱼和熊掌得兼,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对领养的孩子公平吗?
这些例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啊,她们都是不幸丧偶的呀!古代如果能找到一个如此前卫的主动单身生子者,我就服了你了。当然,我本来对你就很佩服……
汗一个,我不明白,不要栽赃……我相信优秀女生在找对象时往往遇到更多的困难,这确实是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但是也不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吧?找不到最优秀的男生,找稍微差一点(其实不见得差,也许更顾家、更会生活呢)的好不好?找不到最优秀的,就找最差劲的吗?这没道理嘛!所以我觉得优秀女生应该加强心理建设,增强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的大潮中自由搏击……还是那一点,男人有三千万要打光棍,所以好女人怎么可能嫁不出去呢?
派发高帽子也不解决问题呀,你还是没有回答我原文中提出的“激励效应”。或者你的意思是帮我宽心,让我不要因为有更多女生采取独身主义而担心自己卖不掉?这个,某虽不才,心中还是装着全体人民(至少全体男性人民)的,绝对没有只装着自己……
但是观望者的强帖一出,我才发现读书可能会把人读得脱离现实,我想到的激励效应远不如观兄的观望锐利啊!
我倒了。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请问陈mm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