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虎史闲谈:乾坤手 -- 京虎子

共:💬38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真真好文, 请虎子兄把链接更新
家园 同意京虎子,历史上自恃长算却败于一时冒险突击的不在少数

盖所谓长算者,往往都过于集中注意于物质力量而忽视双方士气的消长.可谓长于筹建而短于奇变.

武田信玄有句名言,大概是说有百分之五十的胜算就足以决战了,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想在战前就算精算足,胜已胜之敌只不过是一种设想而已,历史上并没有人做到过.

战前财政准备只是胜利的因素之一,过于依赖它是一种偷换概念,使人下意识的认为没有它好像就不会赢一样,使人觉得好像没有打下江南就不会有充足的财政准备一样.

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汉朝有几乎仅靠北方财赋就打败匈奴的先例,契丹割据燕云,有农田之利,有人以为比之以前的北方异族是一种先进,其实舍弃游牧选择定居恰恰是放弃了一直以来北方异族对中原的飘忽来去的军事优势,以城而守使他们几乎等同于汉人割据政权,可一战灭之也,无烦深入穷追,战于汉地,根本不需要大量财政后援,可掠而食也.

但其兵稍强耳.能抵消契丹唯一剩下的骑兵优势的办法是汉人军队内部团结一心,勇猛向上的精神(武器一直是汉方先进),等南方统一,天下大定,军人皆思归田,契丹又不见得如何来骚扰(他们有农田,经济不会受草原天气太大影响),此时欲驱百战疲惫之士卒攻守家卫国之悍努,殆矣.

所以等待南方的统一不是为汉方增加了一个决胜因素,而是消磨了自己的锐气,长了敌人的威风(你没有钱就不敢打它嘛).

王朴的想法不错,但可惜过于小心,反而漏算了财政根本不是这场战争的决定因素,花太长时间去准备反而对契丹整顿民心有利.也是石家灭亡给中原人士太大打击,太深印象,过高估计了契丹人的实力---------我看简直是神话了(我的天,又是游牧民族,又有城居怎么打?!).

此后契丹对宋战争一直占上风,更误导儒士妄自菲薄,对之心理阴影一再扩大,更加之于女真蒙古,中原之事,遂不可复问也.

家园 恢复燕云根本就不事一场持久战,所谓以南方财赋养北方精兵完全没有必要
家园 恢复燕云根本就不是一场持久战,所谓以南方财赋养北方精兵完全没有必要
家园 说得好,建议版主加精

推荐老兵认真学习,用不着我再回他了。

家园 我觉得近年来历史研究的一大误区就是过分强调经济的因素

国力是一个决定因素,但绝对不是一个唯一的因素。不光历史研究,军事、自然都是这样。象一直奉为柱石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被灾变论取代,同样历史进程突发因素占的成分非常大。

中外历史有不少一弱胜强的例子,当然有识之士又会举出这个那个原因。问题是那一个是主要的,不能一会儿经济决定论,一会儿现状决定论,反正谁胜了谁有道理。可惜历史无法重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罢了。

家园 回京虎子

如果光凭国力就可以解决一切的话,那大家都不用打了,把gdp拿出来比一下,少者割地就完了.

名将存在的意义,就是强行改变国力的对比.

另:什么都要讲个决定论,是对辨证唯物主义的庸俗运用.;

家园 GDP不等于国力,国力应该指除维持生计之外可以有效支配的部分

具体例子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的GDP远比英国的高,但是能够有效支配的却没有多少。

另外,名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力差距的影响,但是不可能彻底改变它。具体例子就是抗日战争的早期到中期,中国不管是由哪个军事天才来指挥,都不可能在大规模的阵地战中战胜日本军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