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铱星陨落(序) -- r33300
看完唯有一声长叹
忘记是哪一年了,只记得改名前那一句摩托虽好,还要骡拉,当时的motorola手机确实给人一种与时代脱节的感觉,好像只有中年人士才会使用。改名后,hello Moto,动感十足,一下回归时尚潮流,印象深刻!这个应该也算一个经典案例吧,不知河里有哪位了解内情的也给说道说道?
是固定电话的延伸。印象中既不可以漫游,也不支持数据。被认为是没落的技术。华为当时在这上面也狠栽了一把。不知道现在的小灵通是否有改进了。
上文说道铱星决策者的短视,实际上有点冤枉他们,铱星决策者们不乏商业精英和产业精英,大家都能看出来的事情他们怎么会错过?
这个恐怕是铱星公司的另一问题了。铱星的管理决策架构使其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管理。董事会28个成员说的是多国语言,每次开会就像是出席一次小型联合国会议,人人必须带着耳塞,收听5种语言的同步翻译。
联合国开会的场面,想象中的铱星董事会开会也是类似的场景
这个恐怕多多少少受Motorola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自从Motorola成为一个跨国公司那一天起,管理就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出身于一个家庭手工作坊的Motorola一直以大家庭自居。他的口号是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员(这里面有个笑话,可以参见我的一篇文章你咋还没那什么)。这种风格对于一个企业进行管理,这当然有利有弊,其作用当然也是见仁见智的,但是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通信公司,当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在有的时候往往就会变成一个灾难,尤其是在公司决策的时候。
铱星公司的基本组织结构是一个联合体(合伙人结构),由世界15个地区性的"闸口"(gateways)组成。所谓"闸口"是指地面上的信号传输系统,可以收发和转送铱星电话讯号。各地区"闸口"负责在本地区范围内行销铱星的电话和服务。铱星的市场运营构架无法建立起一支整体的销售队伍,设计完整的行销计划,建立各地区的分销渠道,形成统一有效的行销攻势。很多合伙人严重缺乏电讯业经验,比如委内瑞拉的投资者除了从事手机业务之外,还经营着奶制品(买手机送牛奶,亦或买牛奶送手机???),不幸的是,作为合伙人,他在铱星的管理联合体中也有发言权。
铱星运营总部,不能过多地向地方"闸口"施压,因为"闸口"的主人都是董事会成员,。在运营的过程中,铱星的行销计划受到了个地区闸口的质疑,因而也就难以指望获得很好地配合。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情景:某地有一个帮会,下面有28个分舵。某天,这个帮会的总舵主想就帮会最近的工作进行一下调整,具体说来就是去抢占被另一个帮会占据的“码头”。于是他召集手下所有分舵打算倾巢出动去“抢山头“。可是,他的手下各个分舵却因为和另一个帮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或者对“抢山头”的重大意义压根儿不理解,所以这个“倾巢出动”只能停留在总舵主的口头上,从来没有机会得以实施。可想而知,这个帮会的地盘被另一个帮会抢走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如果一个帮会的总舵主无法支配他的分舵,那么这个帮会离散伙不会远了,简单到市井帮会都明白的道理,铱星公司竟然搞不清楚,还是当年的决策者选择性失明?
由于手机的种种缺陷,加之由于价格昂贵带来的销售力量不足,以及上面所提及的公司的种种管理层面的弊端,铱星公司在其开业的前两个季度,在全球只发展了1万用户(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部用户,例如作为礼物送给Motorola的各级中高层老板),到申请破产为止,这个耗资50亿美元建立的通信网只有5万多用户,而一些分析家估计该公司要实现盈利平衡至少需要65万用户。要建立一个忠诚的用户基础,所费的时间远远超过铱星的估计和许诺。而没有一个用户群支持的产品,它的繁荣只能是短暂的。
铱星计划,从它开始那天起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系统的市场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呢,是各自做,还是统一做,各堂口之间的收入结算恐怕也是很麻烦的吧?
借holycow的一个帖子说明一下,当时他们是搞铱星系统的开发。
系统开发就已经如此了,那么市场开拓恐怕就更麻烦了。真不知到当时的带头大哥是怎么想的。
对于布达佩斯摆地摊的中国人来说,税?
结果是电话越多的人越欢迎小灵通。我记得一个工程公司的经理等小灵通一出来就搞了一个,然后身上挂着两个手机一个小灵通四处乱转,告诉所有认识的人有事先给他打小灵通……
事后一起聊天,他得意的告诉我虽然身上又多挂了个物件,但是每个月可以省下少说100,多到300的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