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油价一高,开源节能的主意都来了 -- 晨枫

共:💬59 🌺3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油价一高,开源节能的主意都来了

油价在130-140美元一桶上下波动,估计沙特增产和OPEC调低耗油预期都不可能使油价下跌到一年以前的低于100美元(?)的水平,弄得美国人也开始注意开源节能的事情来了。《大众科学》这一期连刊两篇文章,一篇讲能源的事,另一篇讲城市的事。有点意思。这里是链接:

外链出处

在题为《挽救地球的10大主意》里,有几个蛮有意思:

- 到2030年,日本计划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在太空中用1.5英里长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发电。由于在同步轨道,可以24小时受到太阳的照射,也没有大气损耗。电能按微波发射到地面,地面接收站的2英里见方的天线阵接收能源,送入电网。预计一套这样的系统可以发电一百万千瓦,足够供50万人的城市使用。问题是,要是微波束瞄偏了一点……另外,高能微波束对大气物理的影响不可预测,过路的鸟儿可能要鸟过留烟了。

- 用核能电解水制氢,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后合成石油。洛斯·阿拉莫斯的科学家估计,这样合成的汽油价格大约4美元一加仑,这已经很接近现在的汽油价格了。好处是碳平衡,坏处是消耗核能。要这样舍近求远的话,还不如直接用氢能。

- 正常人不动的时候,发热量为60瓦;剧烈活动时,增加到100瓦。瑞典科学家把火车站人们身上发出的热气通过换热器加热水,输送到邻近的办公楼,作为取暖。这个主意不错,不过要人们都不吸烟才好。另外就是成本,这点热气的温度不高,换热器要巨大才能捕获热量,系统热效率很糟糕。

- 俄勒冈Eugene市打算用城市生活废水发酵,产生沼气,驱动公共汽车。不过生活废水本身还不够,需要加饭店下脚和秸秆。将这些废料和秸秆运送到沼气厂本身也需要耗用能源,净产出可能有问题。

- 从猪尿中提取尿素,制造生物塑料。这一方面解决猪圈卫生问题,另一方面省下石油。不过生物塑料和“石油”塑料不大一样,回收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 东芝在研究用微型核电站为边远城镇供电,节约下输电损耗和架线费用。这是一个全封闭的核装置,埋入地下30年不用维修,中间也不用添加核燃料,一次用完,起出报废,再换一个。问题是这东西在地下30年不能出任何问题,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这样的可靠性。由于是全封闭的,要维修只有整个起出来,送回东芝,那样成本就太高了。

讲节能城市的那篇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概念:

- 在高速公路两旁建立立式风车(像藏族的转经轮一样),汽车开过的气流带动,可以发电回收能量。

- 建立高层农场,用垂直的玻璃塔楼,按曾种植各种作物,从上至下,从喜水到厌水,自然下流。高层农场有效地增加了同样土地上的光照面积,可以实现城市居民就地种菜。

- 在人多地地方,铺上压电地板,用人流走动压动地板发电,在火车站这样的地方,足够照明还有余。

- 风力、波浪、潮汐、太阳能发电当然不在话下。

家园 压地电板好玩,有现成产品了么?贵么?
家园 应该不贵

就是可靠性不知道怎么样,维修成本怎么样,扫地、冲地会怎么样。这些都是实用中的具体问题,只有真的有人弄了才知道。但在理论上和基本技术上是可行的。

家园 所以说,油价高收益的还是很多的

以前谁会想到要用这些方法节约能源?

人只要想,还能有很大的节能空间。节约了,那么花在油上的钱也并不会比以前多很多,还可以创出大量技术性的工作,长远来看对谁(除了石油公司)都有利。

家园 20多年前,

看到一篇文章说,美国有个发明家,创意在马路上安装重力发电装置,利用重型卡车经过产生的压力,喷射水流,从而驱动转子发电。

前一段时间,CCTV有个新闻,报道日本有个地铁站已经开始用乘客走过的压力来发电,似乎效果还不错,网上找不到此新闻,只找到这个老文,说的是:

尽管创意独特,但实用性却令人怀疑。即使东京车站的每个出口都摆上橡胶垫,每天76万人次的庞大人流产生的电能也仅够一只100瓦的灯泡点亮约10分钟。

外链出处

不知道这个创意的前景将会怎样。

家园 昨天在登山机上锻炼的时候还琢磨呢

每天去登约400千卡的热量,这些能不能用来发电。400千卡大概是160万焦耳,大约半度电。如果所有登山机跑步机上的人每天都发半度电并且能够收集起来,不知道能作出多大贡献。

在日本曾经有个电视节目,介绍了一位土法利用太阳能的人。他家屋顶上布满了几千个饮料瓶,利用水管首尾相连,然后盖上黑色塑料布。白天日照的时候出来的水就有40到50度,到了晚上还有余热,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的热水需要。不结冰的地方真不妨试试看。

家园 Popular Science上的说法发电量比这个要大很多

具体数字忘了(网上版本没有,在店里扫描的时候看的),不知道是技术进步的关系,还是两家中一家有误?

家园 应该把登山机和电视机连起来

不登山就看不成电视。说真的,确实有人在琢磨把健身和发电连起来,不过要美国人都动起来才行。看看满街的巨胖子,要他们动起来还真难。

Alberta这两天老下雨,但一般说来日照还是很充足的,已经有人在做太阳能热水和发电的生意了。现在还是在场院宽敞而又比较抠的农村,会推广到中小城市然后大城市的。要是所有房子的屋顶都铺上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太阳能热水器,那该节约多少能源啊。要是所有街道、高速公路的路面都可以转换成太阳能发电用,那就更厉害了!

家园 我感觉尚书大人是说到点子上了

电能存储是关键。

发电的方式很多,但现在的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的设计都是基于实时电力平衡的,发了就得用。跑步机肯定能用来发电,但送到电网里肯定不现实,又存不下来,就不能用。

热能好办一些。以前在国内就见过在房顶上放个黑色的大包,里面存水,晚上就可以洗热水澡了。

家园 有踩单车带动洗衣机的
家园 这个挺厉害的

正着骑两圈,倒着骑两圈,正着骑两圈,倒着骑两圈,正着骑两圈,倒着骑两圈,正着骑两圈,倒着骑两圈。。。

甩干的时候怎么办?动画片的干

家园 后面这招儿俺琢磨一阵子了

太阳能是多好的东西啊!

不过德州这烂地方为了保护自己的石油工业,不鼓励使用替代能源,可惜了大好的“德州阳光”了。

在德州,取暖费基本转移到降温用了。用太阳能发电,大屋顶下强制换气,能省不少空调费吧?顺便把热水器也省了。

家园 像德州这样的地方

要是弄双层屋顶,两层之间周边敞开通风,屋脊处排出,上层假屋顶只是这样,下层才是真正的屋顶,这样屋顶可以节约很多冷气的。

家园 就这也能当新鲜事上电视???

日本曾经有个电视节目,介绍了一位土法利用太阳能的人。他家屋顶上布满了几千个饮料瓶...

我们那里一度家家户户都这样,居民楼顶上全部是巨大的黑色水柜,晚上洗澡全指望白天的太阳...

可惜后来因为水柜经常漏水,搞得顶楼居民叫苦连天,最后被市政府一道命令取缔了事...

没成想这类事情居然在日本还能上电视...

家园 现在虽说是单层屋顶

但普遍屋顶比较高,一层的就相当于北方两层的顶高。屋脊基本都有排风,不是密封的;屋沿也有进风口;也有安装排风扇,强制换气的。

但自然换气和强制换气功率不够的,实际降温效果不是很好。再加上现在室内净空(天花板)都比以前高,冷气是少不了要多费一些的。

双屋顶暂时还没见,如外层是用太阳能电池板做的,就更牛了!

这电池板的成本高不高?如果能找到散件自己DIY什么,会不会很麻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