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报国欲死无战场 – 记东北军名将黄显声 -- 萨苏
再合作也是国民党开的学校么,德国国防军也派人去苏联实习,可是并没有实习成“红色纳粹”啊。
看来您对黄埔军校里面“发红”的比例并不太清楚,只是认为共产党在其中影响大罢了。殊不知,黄埔军校的学员几乎每个都和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没有思想上的联系,也有亲戚上的联系。包括后来老蒋的大多数嫡系黄埔将领,而。。。国共合作,共产党那边可没有太多人在国民党这边有如此的联系。
要真是一个国共合作造成黄埔军校的国军将领“发红”,那共军将领也应该有些人“发蓝”才对吧。就算共产党理论先进,比国民党优秀,这个比例也相差太大了!
史料中对此有些纪录,您有兴趣可多看看。
两位公子都是洋G派,老大是苏系,老二是德系,整到台湾后才发现手下居然全是土系的,结果二位公子被彻底雷到鸟
他去苏联看过,当时就看不上,所以老蒋虽然喜欢加仑将军,却不亲苏。
唯一适合中国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而且还是和其他各国不同的社会主义.他看不上苏共是正常的,当时的苏共已经完全背离了列宁路线,不过为了保险还是把大儿子放在苏联,一是为学习考察,二也是为将来留条路
您写了蒋雄奇关押,杀害东北军抗日将领黄显声的故事,俺接着说,要抗日蒋雄奇靠不住,东北军若想抗日得靠共产党。
您接着大谈什么“殊不知,黄埔军校的学员几乎每个都和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没有思想上的联系,也有亲戚上的联系”。您要是定义听了共产党教官的课就是“和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俺不反对;您要是定义参加青年军人联合会就是“和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俺同意;您要是定义参加孙文主义学会跟共产党对着干也是“和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俺没辙。
您要是定义“亲戚上的联系”是未出五服,俺无奈;您要是定义“亲戚上的联系”是五百年前是一家,俺无语。可是您接着说:“而。。。国共合作,共产党那边可没有太多人在国民党这边有如此的联系。”俺就不明白了,怎么您这“亲戚上的联系”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还是共产党人都大义灭亲了?
扯了这么半天,您是不是想说杀害黄显声的那些人“和共产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联的贡献巨大。如果宁汉分流是蒋反共的开始。但我们也看到那个时候不管是中共。苏联,和国民党都不太愿意那个时候分手。
他并不适合斗争。汪蒋是一个混混,自然混混的手段比书生更丰富也更容易成功!
随口问一个历史问题罢了,和黄将军的事情没什么关系。
您提到孙文主义学会,孙文主义学会的灵魂贺衷寒是什么人?
从共产党这边过去的阿!
那您有没有想一想,为何国民党这边,灵魂人物都要找个共产党过来的?为什么不是国民党的“亲生儿子”呢?周恩来厉害,戴季陶也不是饭桶 -- 当然,您也可能认准了国民党都是饭桶,那。。。
亲儿子怎么也比过继的强吧,难道国民党对参加过共产党或者共青团的人有瘾?
这恐怕不算高深莫测的问题,历史上明摆着答案呢。
和亲。。。
历史老师告诉俺们,从来都索落后滴出姑爷,先进滴出姑娘
泪奔..............................
男女都一样
书生造反固然十年不成,可纨绔子弟造反,恐怕百年也不成
其实1931年的中国,若是东北军拼死抵抗,无论胜败,都不会让后人这么惋惜吧。
不过说到蒋的角色,其实我觉得很多人有些苛责了。 这一点,看看 1929 发生的中东路事件处理就很清楚了。 其实蒋也不是不懂“攘外促安内统一,用外争压抑内争的策略”,29年的中东路事件, 蒋就是希望看到出现某种举国一致的对外冲突局面,从而迫使其他异己势力屈服于举国对外的压力之下就范于南京的号令,但实际情况仍旧内乱不已。在东北军和苏军开打的时候,关内内战一样如火如荼。
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况,蒋介石及其南京政府不仅不具备动员全国对外抗战的能力,甚至还不具备这种公共号召力。
至于走到1937年,这里不仅有日军的进逼威胁中国腹地,所有的人都感到威胁的形势,至少,蒋已经有足够的公众号召力来领导全民抗战了。这个时候蒋的固执,或许就有些过头了吧。
想当初五四运动时候的老蒋也不是只泡堂子的浪子,人家也曾埋头读书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来着。
翻翻蒋介石1919年时期的日记,看看老蒋有一阵猛啃些啥书?一本是《新青年》,那时上面在登《共产党宣言》那嘛还有一本,老蒋也反复诵读,在日记里感言好书啊好书启发啊启发,啥书?先扶好眼镜啊---是老共鼻祖马大大的《资本论》怀疑蒋读《资本论》会不会比毛还早些尼?只是,23年去苏联一游,看来对老蒋的确有了很不好的刺激。
后面还指望谁跟他一致抗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