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申明】我为什么要做个质疑者 -- 昔杨今雨

共:💬65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不相信,不代表3家不相信。

李家有死人可以施压,那3家没有任何手段可以对公安施压。

所以那3家只能用最朴素的手段对付李家。

家园 从舆论的角度

滴水不漏恰恰犯了大忌。

如果和别人的预想不符合,人家嘴上不说了,心里还得犯嘀咕。

漏一两个馅,恰恰是请君入瓮,余意无穷,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预想去模拟一个真相出来,皆大欢喜。这么多不同版本的真相一出来,旁观者绕两绕就糊涂了,最后只能“眼不见为净”了。

阁下不妨继续质疑下去。

换个角度,真相往往是最单纯,也是最不可思议的哪个版本,所以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漏洞百出。

作为旁观者,我们本着人的良心应该可以做到这两点:

1。尊重死者。

2。体谅生者。

我不想在行为准则上画上什么标准。自己过得了心里的那关就可以了。

家园 我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我现在的态度

我现在的态度

我现在也没有啥质疑的兴趣了,事态的发展让我觉得各方都已经找到了最优解。既然已经是我认为的最优解了,咱也见好就收吧。

不过以上话并不能解释为我就此停止拍砖,看到机会,我还是会继续拍砖的,不过拍砖的目的已经不是这个案子的结论,而是被拍者的论据了

家园 我还是不明白,这条新闻咋证伪啊

我已经说了,无吹哨的照片再多,也证不了伪啊。就算有摄像资料,一直对着政府大楼,全程记录,发现没有吹哨,撰写本条目击者采访的记者也可以说,发生吹哨的地方不在这里,在另外那个啥XX局。您回头再让我举证证伪,我还不得吐血啊。

宁信官媒的谣,不上网络的当,您直接这么说不就得了。

家园 呵呵,这种不出三句就定性的讨论到此为止吧。
家园 科学是可证伪的,但是可证伪的不一定是科学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关系您应该了解。因此你用可证伪来区别真相和谣言,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我的意思不过如此,如果前帖里面有什么让你觉得乱定性的地方,我致歉。

家园 证伪的说法可能不科学,不过这种三无消息由于根本无法

查证,所以很难让人对它给予关注。

相比之下,最初那些县长子女杀人的消息(无论最后是真是假)至少可以去核实,所以值得关注。

家园 再说所谓杀人痕迹

李家亲属在第一时间感到现场,并且亲自将受害人打捞上岸。如果有什么他杀的痕迹,比如血迹,掌印等,为什么在家属的诉状里没有提及?

家园 1、天黑 2、捞起点不是入水点 3、第一时间是救人悲愤而不是察案
家园 申诉书又不是当场写的。
家园 没看见的东西也敢写?

写的时候案件现场早就完蛋了

家园 你确定?

第二天,刑侦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勘查,李秀华还随同刑侦人员去了女儿租住的地方。

可见公安勘查现场时,李家是有人在的。

家园 而且,3个证人当场已被带走,留在现场的只有李家的人。

要说伪造或者抹去现场痕迹,也只有李家的人可能。

家园 你能确定入水时间和报案时间里现场没发生任何事?
家园 不能确定。入水时间是几点也不知道,报案事件到有据可查。

但是,你的“1、天黑 2、捞起点不是入水点 3、第一时间是救人悲愤而不是察案”显然不是意图说报案之前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了说明为什么李家没看见

没看见的前提是,现场有痕迹而不是没痕迹。如果没痕迹就用不着你用“1、天黑 2、捞起点不是入水点 3、第一时间是救人悲愤而不是察案”来说明为何没看见了,对不对?

请坚持逻辑的一贯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