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林彪问题研究主线《1-2》 -- 潘涌

共:💬147 🌺207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哪来什么感性认识?还理性认识呢,站着说话不腰疼

那时中国本来就是落后国家。人家有飞机航母,中国这边不少人连电灯都没见过,看个汽车还问它吃不吃草,毛泽东除了苏联哪个外国都没去过,你叫他对现代化工业化的一切事物有认识?上哪变出认识来?你以为是现在呢。小高炉大炼钢铁之类的事确实很遗憾,没认识也没办法,这是生活经历问题,能力再强脑子再聪明也得受客观环境和知识范围的制约。你把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周武王姜子牙秦皇汉武刘备曹操诸葛亮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刘伯温,再加上成吉思汗皇太极和康熙什么的全从坟里拽出来,让他们讨论一下政治体制改革,坦克战术,对航母的作战策略,国家电网改造,杂交水稻研究之类的问题,绝对什么都说不出来。这些人不如老胡老温聪明?未必,生活范围决定的,没辙。

家园 总是相对最安全的地方

战场上最安全的地方。即使遭到那次袭击,

精明一点点也能躲开了。

家园 事后诸葛亮们总是高明的,早就看出来抗美援朝能打赢
家园 跟输赢有什么关系?

胜败与否,战场上司令部都是相对最安全的。

家园 容易吗俺~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防空纪律白纸黑字:天亮后白昼不准冒烟;白天人员都到猫耳洞去工作

杨迪的回忆录写的明明白白:"三是都要在拂晓前做好早饭午饭,烧好开水,天亮后白昼不准冒烟;四是白天人员都离开住的房屋到猫耳洞去工作;"

看清楚没有?你敢否认吗?难道杨迪也成了磨黑毛岸英同志的敌对势力?

杨笛回忆录写的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亲眼目睹了毛岸英吃鸡蛋炒饭的情形.

王天成当年只是个十几岁的小毛孩,他的文章是他采访当年的一群首长写出来的.

"为了了解毛岸英之死,王天成当年走访了志愿军总部的许多老同志,包括时任志愿军副司令的洪学智、作战处副处长杨迪、情报处副处长李世奇、作战处科长孟昭辉、参谋赵南起、龚杰、田胜、苗杰、成德益、翻译宋保华等,大家对毛岸英殉难之事记忆犹新。但遗憾的是,经过这么多年,这几位当年曾与毛岸英在志愿军总部工作的战友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因身体原因,已无法亲笔撰文或接受记者采访。所以既采访过这些当事人、又对美国战史有研究的王天成便成了讲述这段历史的最佳人选。"

看清楚了没有?

对于几十年前的细节,一个是自己的回忆,一个是对记者谈他采访得到的材料,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很正常,那来的什么矛盾?

比如杨迪详细介绍了防空纪律的具体内容,王天成对记者的谈话就很简略.根本就说不上什么矛盾.

比如杨迪回忆录说:白天人员都离开住的房屋到猫耳洞去工作,

王天成说的是司令部工作人员在25日拂晓前疏散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既然是防空疏散,当然是从容易受空袭的地方疏散到隐蔽的地方,这是常识了.居然有人以为疏散就是到没有隐蔽,一炸就着火的的办公楼?这是什么认识水平?

这白天的岗位当然就是猫耳洞这类防空工事,留在办公室的是少数几个值班人员.

王天成的谈话很明显是引用了杨凤安的说法,他自己并未亲眼目睹.而且杨凤安和杨迪肯定也不会同一时间到的办公室,看到的人有不同,有什么奇怪?更何况是事后N年的回忆和转了几手的谈话?

王天成的谈话和杨迪的回忆,都证明了毛岸英到办公室是吃蛋炒饭去了.而且王的谈话也明明白白地说清楚了:当天在办公室值班的肯定不是毛岸英,值班参谋是要交接班的,那个时候军务繁忙,那有天大亮九点多才来的道理?而且向杨凤安报告的是成普和徐西元,人家报告的时候,毛岸英同志大慨还在吃炒饭,谁是干正事,谁是吃闲饭,岂非一目了然?堂堂志愿军司令部,肯定会有负责煮饭的炊事班,那有值班参谋自己煮饭的道理?分明就是吃不惯大灶,自己拿彭总的鸡蛋改善伙食.

违反纪律是板上钉钉确凿无疑的.有人连不准点火的防空纪律也想推翻,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连点常识都没有.

家园 再安全有远离战争安全,有国外安全

20年代去苏联,80年代去美国

只有老毛50年代将儿子从苏联送到朝鲜

家园 怎么会没有矛盾?你又少引用一句话,而且你把矛盾之处来回说

王天成当年只是个十几岁的小毛孩,他的文章是他采访当年的一群首长写出来的."为了了解毛岸英之死,王天成当年走访了志愿军总部的许多老同志,包括时任志愿军副司令的洪学智、作战处副处长杨迪、情报处副处长李世奇、作战处科长孟昭辉、参谋赵南起、龚杰、田胜、苗杰、成德益、翻译宋保华等,大家对毛岸英殉难之事记忆犹新。但遗憾的是,经过这么多年,这几位当年曾与毛岸英在志愿军总部工作的战友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因身体原因,已无法亲笔撰文或接受记者采访。所以既采访过这些当事人、又对美国战史有研究的王天成便成了讲述这段历史的最佳人选。"

你引用的文章前面还有一句呢,怎么忘了?看看这个:

1980年,根据彭德怀夫人浦安修的指示,[SIZE=3]王天成与杨凤安[/SIZE](朝鲜战争时期彭德怀的军事秘书)编写出版了《北纬三十八度——彭德怀与朝鲜战争》一书。为了了解毛岸英之死,王天成当年走访了志愿军总部的许多老同志,包括时任志愿军副司令的洪学智、作战处副处长杨迪、情报处副处长李世奇、作战处科长孟昭辉、参谋赵南起、龚杰、田胜、苗杰、成德益、翻译宋保华等,大家对毛岸英殉难之事记忆犹新。

这本书是王天成与杨凤安合著的,怎么到你这里就变成王天成自己转述来的二手材料了?主要是你只引用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来回说而已。王天成回忆录中提到过前一天晚上的经历:

毛岸英是在1950年11月25日早上牺牲的。

就在前一天晚上——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大规模进攻。这天晚上,彭总与司令部其他首长讨论战况,非常紧张。毛岸英和办公室其他人员一样,忙到大半夜才休息。当天是参谋龚杰在办公室值班,大家都休息后,龚杰和杨凤安留在彭总办公室。毛岸英与一周前刚到朝鲜的参谋高瑞欣两人在志愿军政治部的山洞里休息。

我对了一下战史和两篇文章的矛盾之处,觉得网上的那个“杨迪回忆录”有一个不可靠的地方。(我并非怀疑杨迪这个人,但我怀疑这篇文章)再引用一下杨迪的文章,外加一段战史说明:

第二天(即11月24 日)拂晓前,我派参谋分头去检查防空落实情况, 我自己也准备到重点地方去检查,这时,邓华副司令员派人来找我, 对我说:“你到彭总那里去看看, 看洪副司令是不是已把彭总拉进防空洞了?”我迅速跑向彭总的防空洞,正看着洪副司令推着彭总进防空洞, 并说:“老总,我和您下三盘,今天非赢你不可。

11月24日,"联合国军"在全线发起圣诞节(12月25日)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为进一步使敌人产生错觉,继续以部分兵力实施运动防御,至25日将"联合国军"诱至预定战场。

毛岸英是11月25日早上牺牲的(杨迪原文是24日,贴过来时没有改动)。对于杨迪回忆录我为什么说他不可靠,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整个志愿军总部怎么干闲事的那么多?按他的说法,毛岸英等3个人在干闲事也就罢了,怎么彭德怀和洪学智也在干闲事?这哪里是消遣下棋的时间?王天成回忆录和战史里都写得很清楚,麦克阿瑟就在24日晚发动大规模进攻,司令部人员包括毛岸英好多都忙了大半夜。第二天早上还在开会商议和了解战况,前面打的死去活来,总司令和副总司令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思下什么象棋?这根本就讲不通,我怀疑全文包括那个白纸黑字在内的真实性。

所以说加上战史旁证,明显对“杨迪”那篇文章是不利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前一天忙了大半夜,成普他们肯定是值的夜班,早上正好毛岸英他们来换班,热点饭吃了就该接班了。9点钟来和这时候吃饭你还觉得不正常,这可不是和平时期,正因为军务繁忙吃饭睡觉的时间才没那么有规律,到底谁在睁眼说瞎话?

家园 没关系吗?如果没打赢哪来的金可以镀呢?

再说,毛岸英在朝鲜怎么使用又不是他爹安排的。

家园 aglee!
家园 邓世昌败了,还是英雄啊

面对强敌,勇敢战斗就是英雄。胜败是次要的。

败仗就不能镀金?

毛,彭开始的估计和目标还是挺乐观的啊。

家园 亩产百万不需多少常识也该不信的

下面的官员要'政绩',瞎编,毛也鼓励这种行为

就不该了。

家园 邓世昌的级别低了点吧,怎么也得看打了败仗之后慈禧、李鸿章

是一副什么狼狈相吧。另外,不知毛、彭是怎么乐观的,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家园 站着死和跪着死怎么一样

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目标是歼灭美国师级部队,

还不乐观吗?

家园 慈禧、李鸿章打完甲午战争就死了?不至于吧

仗打输了,谁光荣决策者也不会光荣,毛泽东做为战争的决策者,无论是为他自己还是为别人从一场失败的战争中捞本钱都是不可能的。

歼灭美军一个师的设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在美军对我军入朝一无所知,继续分兵冒进的时候。毛泽东、彭德怀不是神仙,不可能预计到麦克阿瑟如此给面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