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游正记 -- 科大胡不归
刘半农曾经送给鲁迅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前一句说鲁迅的思想是托尔斯泰的博爱主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的融合,后一句说鲁迅的文字风格取法魏晋文章的高洁峭拔。这一对联得到了鲁迅的认可。
尼采和阮籍还真是有相似之处,至少通过鲁迅联系起来了。
搞笑的是,第一眼看到这副对联,反应很可能是:Tony是谁啊?……
六耳猕猴那段
啥都吃啊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想当年偶第一遍看西游记和水浒的时候,只觉得痛快,一点没有觉得吃人肉和砍人有什么不对的。
后来长大了,看世界的眼光突然就不同了。看《西游记》:555~妖怪啊~~~;看《水浒》:变态~~杀人狂~~5555~都是坏人啊。。。
知不善之为不善,斯不善矣。智慧果吃多了,偶是再也回不去了吧。
哈哈
倒是蛮般配的哦
不知胡不归意下如何?
老弟也算精通文史了
原来您也想到了女神MM。。。
您贴的这段,明明是六耳猕猴变化的“假行者”么。
孙悟空甚至连马肉都未必吃的,二十七回那段“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的言辞,更像是编个谎话吓唬唐僧。后文如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中,就有这样的段落:
“那八戒上前就要度气,三藏一把扯住道:‘使不得!还教悟空来。’那师父甚有主张。原来猪八戒自幼儿伤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浊气,惟行者从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为生,是一口清气。这大圣上前,把个雷公嘴噙着那皇帝口唇,呼的一口气吹入咽喉,度下重楼,转明堂,径至丹田,从涌泉倒返泥垣宫。呼的一声响亮,那君王气聚神归”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这篇文章是不是跟嵇叔夜长得有点像啊,
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我看到孙猴子做妖魔想吃人肉于是变女色迷人时,觉得十分有趣,荒郊野岭劈面而来了一个女人,该女月貌花容齿白唇红,多么浪漫主义,在这个足够无聊的世界中就显得尤为诗意了,你走近她,最后发现这个美女其实是一只猴子,一只男女不分只想吃人的猴子,,好啊,也许这就是真相,看起来春花秋月风姿嫣然,其实四季变化生老病死冷酷无情,有趣啊。然而幸好孙悟空毕竟不同于画皮,这位老兄还是有点人性的,这很令人高兴。
被迷倒的痴心的,被吃了,也没必要难过,这位披着美女皮的猴子其实也没什么恶意,他只是想吃人呀,他并不是非要吃你,碰见谁就吃谁,谁叫你愿意上当滴呀,
我们现在没讨论孙猴子吃了没吃。
我震撼的是小猴子们吃了没
孙悟空和他的子孙都是猴子,吃不吃人都很正常,不过是生存的一种方式,跟吃普通动物肉没有多大差别。在小说里那些被猎户捉去的猴子不也有上餐桌的么?为什么只允许人类吃猴肉就不能反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