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一)南充青年救灾志愿队 -- 一直在吹
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一)南充青年救灾志愿队
前段时间从网上收集了一些抗震救灾的资料,主要集中在茶坪、姊妹桥一带,现在把这些资料分类发上来,尽量少文字,多图片。都是些普通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机会对记者说:“请不要宣传我”。
(一)南充青年救灾志愿队
2008年5月14日到21日,南充----绵阳----绵阳安县----安昌----桑枣----千佛山-----晓坝----姊妹桥----北川茶坪----秀水----汉旺----东方汽轮机厂----绵竹----什邡----广汉----成都(结束) 。八个南充的年轻人自发组织参加了震后的救援(其中有2人为新婚不到半年多的夫妇)。
14日深夜从南充出发到达绵阳时的集体照
15日,进入安县晓坝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的道路
到达姊妹桥营地,在一座还没完全垮掉的房屋前堆放装备,稍作休息。
15日晚,食用自备干粮,不给灾区增添负担
4人突击队去10公里外山区救个受伤的老大娘前的合影
"这个小孩起初不肯让我们队长背,后来队长用他的水壶给他喂了一口水喝,他才肯了。在队长把他背下山的途中,他反复说的只是一句话:房子,垮了。房子,垮了"
大量的物资运来了。
紧张的一下午,几乎没有一丝空隙。
紧张的一下午,几乎没有一丝空隙。
安县新安中学大本营, 久违的肉和饭
第2次进灾区集体照
帐篷捐了出去,白天晚上只能睡外面,没有最冷只有更冷.
前置救护点
他们的名字
相关网址: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不说不行,俺意外获得通宝一枚,多谢楼主!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二)德阳无名大学生
他们16日上午随驼峰越野俱乐部运送救灾物资的车前往安县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16日中午到达,16日下午4点背负救灾物资步行前往附近山里的村庄,16日晚带了3位分别60,70,81岁的老人回到姊妹桥营地。17日上午帮助在姊妹桥营地装卸物资,17日上午由在茶坪的内江军分区预备役部队经北斗卫星发回肖家桥堰塞湖即将溃堤的警报,姊妹桥营地紧急疏散,该大学生在17日下午也撤退回德阳。
跟随驼峰车队出发去姊妹桥
五福村的死亡人员统计(该志愿者24日第二次去五福村时拍摄)
安县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远景
背进山给灾民的部分物资
村庄旁山的塌方情况
村庄的受灾情况
村庄的受灾情况
他们家已经没了 他们的家在海拔一千米的高山...没有食物
结婚的新房瞬间成了危房
可爱的小女孩在废墟中认真学习
遂宁运送物资来的两部车
消防官兵和志愿者在搬运物资
姊妹桥营地收到了很多救援的物资
防疫措施一点也不松懈
营地一所学校的瓦房(这个房子没有垮)
红十字和志愿者的帐篷
消防官兵的营地和帐篷
在绵阳到德阳的途中看到志愿者用矿泉水洗手
本文稚气未脱的主人公
年轻有为的小伙子。
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三)铁人康华
康华,昵称老康,在驼峰越野俱乐部的代号为540,业余无线电呼号:BG8BFB。他是是驼峰越野俱乐部的志愿者,因救灾中连续三日三夜不睡而被志愿者称为铁人。康华是姊妹桥红十字救助站的负责人。
5月13日凌晨,康华电话联系了一些朋友开始筹措物资和人员,并迅速前往四川省红十字会报名,一个小时后组成四川省红十字会搜救一队,被派往安县进行救援。
5月14日晚,康华等人组织了30多个志愿者,准备了最紧要的医疗、生活物资和两顶帐篷冒着余震、塌方的危险深入到了姊妹桥该队在姐妹桥设立红十字救助站。
5月15日,凌晨1点救助站设立完毕。从5月14日晚至5月18日该救助站撤离的4天时间里,这个救助站来过5百多志愿者,救助从茶坪下来的灾民超过5千人。
5月16日,康华等人把医疗救治点向前推进了4公里,设立了前置医疗点,对下山的灾民进行第一时间的治疗和消毒,并与安县医院合作抢救伤病员,当天救治伤病员200人左右。这个时候的姊妹桥救助点已经成为周围7个乡的救灾物资发放点。康华等人分头通知了各乡村干部带着乡村社的证明和印鉴来基地办理物资领取的手续,同时派出志愿者前往各乡村社了解受灾情况并辅助村社干部发放物资。
5月17日上午,在茶坪的内江军分区预备役民兵传出肖家桥堰塞湖即将溃堤的警报,大部分志愿者在17日下午都撤离了这个救助站,而康华等依旧坚守在救助站。
5月18日姊妹桥附近灾民基本疏散完成。
6月5日之后,康华带领的四川省红十字会搜救一队参与了搜索失事直升机的行动,最终首先发现直升机并协助解放军将遇难官兵遗体运送下山。
姊妹桥红十字救助站的建站人员为:
驼峰车队:康华(领队)、耗子、176、618
圣爱特殊儿童援助基金会:徐斌(领队)、王丹阳、杨师傅(司机)
省红十字会:王晴(领队)、王应、胡毅鸣、龙前发、龚华贵、黄培同、章兴仁、李强、周游、胡室丽
北京今朝装饰(集团)成都分公司:高军、苟志平(领队)、李学峰、刘济贵、钱小杰、刘怀洙、姚永全、陈忠平、秦勇、张松林、王权遇、张磊、朱文峰、龚立程、朱振余、万小庆、章仪斌
友谊医院:廖西(领队)、刘小波等5人
华西都市报:郑常莉
小胡子是康华的特征
姊妹桥营地
姊妹桥营地
康华和徐斌(圣爱特殊儿童援助基金会)
康华和徐斌以及王晴(省红十字会志愿者领队)
康华和洞穴爱好者组成的搜寻队合影(最右边为法国洞穴救援专家“让.波塔希”,这个救援队后来最先发现了坠落的直升机)
康华和南通青年救灾志愿队合影
16日晚康华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商议17日早晨上山架设超短波中继电台的方案
相关链接: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四)志愿者王晴
王晴14日参加四川省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工作,作为第二批进驻重灾区北川的自愿者第一小组组长,于14日下午17点到达安县,14日晚23:30参与设立安县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红十字营地。之后一直忙碌于该营地与安县中学医疗点之间的伤员运送,直至18日该营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该营地撤离时茶坪尚有1000多人被困。
小插曲:
而当地姊妹桥附近的老幼因为道路被地震毁坏已经2天多没有进过盐米了、看到物资不知道那是带给伤员以为是卸给她们的,于是拿了一些走!而我们到达后甚至还没来的及清点物品,就有当地的村民知道了那不是给他们的,于是只见两个老太太,搬来拿走的食物,一边下跪,一边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对不起,我们不知道这是你们来救人用的,家里小孩子已经饿得不行了,我们错了,我们错了……”
志愿者王晴
早期设于安县老中学操场的医疗点
五福村的损毁情况
前置救护点,这个救护点由2顶帐篷组成,距离姊妹桥营地约3公里,步行约20分钟,在这里由茶坪下来的灾民接受消毒和初步的治疗,伤势比较重的由这里抬到姊妹桥营地经救护车送走
这两顶帐篷是防疫和急救的第一道防线
带灾民下山的消防队员和进山的内江预备役民兵
红十字的帐篷和消防的帐篷
营地物资充足
山东消防和志愿者卸载新到的救援物资
王晴和法国洞穴探险专家"让"
志愿者们,这个营地来过近500个志愿者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五) 山东消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紧急启动跨区域应急抗震救援预案,地震灾害救援队紧急成立。16时30分,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命令省地震灾害救援队全体人员自5月12日17时始进入二级战备,确保一旦接到命令就能迅速出动。
13日凌晨,总队副总队长周志军带领总队抗震救灾救援大队第一批53名官兵紧急入川,辗转到达都江堰。
14日凌晨,总队副总队长陆长春带领第二批403名官兵驰援灾区,入川后兵分两路,分别赶赴汶川县映秀镇和彭州市小鱼洞镇展开抢险救援行动,其中260名官兵成为第一支徒步抵达震中映秀的队伍。
15日凌晨,总队副政委张家双带领第三批救援队315名官兵奔赴绵阳市安县,救助、转移被困群众。
在灾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内,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先后投入771名官兵,7条搜救犬和搜寻、救生、破拆、防护等23类1431件(套)救援器材,在都江堰、映秀镇、彭州市小鱼洞镇和绵阳市安县4个战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救援战斗。
16日上午烟台消防支队50名官兵和泰安消防20名官兵到达安县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安营扎寨,中午12时许济宁支队救援队36人的突击队也到达此地。17日山东滨州消防也到达增援这里。
16日午12时许,到达的山东消防官兵向茶坪进发,进茶坪的山多数路段的坡度在60度以上,个别的达到了80多度。山东消防用腰斧劈出一个个台阶,在5公里长的山路上开辟出一条“血路”,利用随身携带的安全绳,连接起8条总长约5公里的绳索扶手,在悬崖绝壁上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快到山顶时,迎面峭壁挡住了前路。聚集在山顶的大约2000名群众,正缓慢地从仅能容1人通过的山路下山。这段山路近千米长,外侧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旦发生拥挤,悲剧随时可能发生。
情况万分危急!温振义和几名队员立刻上山,用消防器材在峭壁上架起3条绳索,5名队员站在悬崖边上充当人墙,同时组织被困群众抓住安全绳缓慢滑下陡坡。正是这3条绳索,为疏散被困群众下山架起了“生命通道”。
长青山上,每隔几十米便有一个救援队员,一直延伸到山顶,形成一条“爱心通道”。
山东消防在崎岖的山路上,经过近40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转移2780余名被困群众。
乘飞机紧急赴灾区
抵达绵阳机场
到达灾区
在营地搭帐篷
埋锅做饭
向山上进发
山中的那一些小小的红色是山东消防员
转移灾民
连夜转移灾民
深夜里悬崖边上的是消防兵
深夜悬崖边上的救援
深夜悬崖边上消防官兵组成人墙,防止群众受伤
史上最温暖的肩膀
叔叔从此夜里我不怕黑
烤烤我战友又湿又臭的袜子
搜救犬都累倒了,前面是特制的狗鞋
疲惫的队员倒头就睡
帐篷里盛不下,就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2008年5月13日晚,公安部消防局急调山西省消防部队前往四川灾区参加抢险救援。山西省消防总队迅速调集太原、晋中、大同、阳泉、忻州、吕梁消防支队共214名官兵组成应急救援队,配备有生命探测装备,抢险破拆装备,5只搜救犬等30多种器械装备,于14日凌晨3时半奔赴四川灾区支援救灾工作。
5月14日,山西省公安消防部队赴川地震紧急救援队受命前往安县茶坪镇执行救援任务。因为道路损毁严重,周围环境恶劣,人员和装备器材行进困难。下午3时救援队指挥部派遣第一分队向茶坪镇徒步行进,沿途山体滑坡严重,不时有山石滚落。经过近10个小时的艰难行军,当晚23时20分第一分队35人首批翻山抵达茶坪镇老望村,此时官兵们已连续24个小时行军,许多队员都出现了晕厥现象,部队必须休整,救援队临时选择了一片相对安全的空旷地,大家在草地上铺上雨衣就地躺下,许多队员连背包都没来的及放下,就已经进入了梦乡。
5月15日7时山西消防到达茶坪镇,展开救援工作。随后,山西救援队又陆续派出六批救援队开展救援和疏散群众工作,据统计,截至到19日山西救援部队共转移疏散群众5000余名。
抵达姊妹桥
5月14日凌晨5时救援队抵达绵阳市机场。根据四川地震救援指挥部的要求,救援队立即赶往安县千佛山一带进行救援,目的地茶坪。当日7时许,救援队乘车抵达了距茶坪乡还有20多公里的路段。受到地震的影响,山体滑坡,造成大面积塌方,救援队只能背负个人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徒步前进。
简单分解装备后,10时整,队伍分为三个组前进,打前站的探险组行至距茶坪乡8公里的晓坝镇五福村姊妹桥时,发现前方路段情况复杂,滑坡严重,立即向指挥部报告了情况。经指挥部人员研究,决定把这一地点作为大本营暂时休整,同时打探进军路线。
“你们千万不敢去啊!”
这是他们进入安县以来,遇见的第一个茶坪百姓。此时的茶坪,已与外界隔绝48个小时。
35人突击队进山
五福村一位幸存老人提供了线索,但据说小路已多年少人走动。“那就翻山过!”救援队决定由太原支队组成35人的突击队,在向导的带领下,带两条搜救犬,先行进入茶坪乡侦察情况并展开救援。
官兵们每人携带两天的干粮,包括一些御寒的衣服,负重在35公斤以上。同时,因山路重型设备无法展开,很多兵还抬着简单的破拆工具。
上山路十分地陡峭,并且由于受到地震影响,许多山路出现了裂缝,走在山路上不时地还伴有余震,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战士们被要求一排纵队,每个人间隔5米”。“头顶不断有碎石往下滚,打在头盔上,噼里啪啦响。”杨珑说,但没人敢乱动,因为身后是近百米的悬崖。“一边走一边打绳结!”王鹏飞说,考虑到疏散群众要从这里经过,这样能好走一些。攀登时,他滑了一跤,爬起来的时候,他面前的岩石就塌了下去。
“还有200米就要到山顶了!”向导喊道,战士们开始有人欢呼。但就在这时,行军进入僵局,山体滑坡导致7米左右的塌方,不时有碎石掉落,现只剩近90度的直角滑坡面。搭人梯!现场指挥马上决定:把人送到其间一个小平台,由前面两位同志协同将绳索固定至上方,让其他人沿绳索通过。手相携、肩相扛,多方尝试,人终于送上去了,然后凭借经验和过硬素质,两人携手进行攀岩,成功搭好绳桥。被山内百姓称为“高山救生通道”的线路全部打通,在接下来的几天通过这条绳索转移的疏散群众超过了5000人。
当突击队到达山顶后,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困难,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因为道路艰难,大家体力消耗巨大,饮用水已经严重匮乏,经过收集统计,全队只剩了3瓶矿泉水,此时距目的地茶坪还有2小时的路程。指挥部决定实施配给制度,35人共同喝了一瓶矿泉水后继续前进。
此时天已漆黑,山顶升起浓雾,按照山里人说法这时不能下山,但考虑到山体到处滑坡,并且山下有群众被困,突击队迅速决定冲下山顶,到山下扎营。经过两个小时的泥泞下山路,23:30,突击队到达茶坪乡老望四组宿营,距茶坪乡还有3.7公里,约1个小时的路程。但是由于路途险要坡陡,多处塌方,并且突击队员们已经连续行军13个小时之多,出于安全考虑,突击队决定休整后,于15日进入茶坪乡。
进入茶坪
5月15日凌晨5时,突击队开始出发,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艰苦行进,于7时到达受灾严重的茶坪乡,总共行军60华里。虽然已经人困马乏,但突击队立即投入了救援。很多老百姓往回走,和他们一起动手开始挖掘废墟。
茶坪受灾相当严重,乡镇上90%的房屋倒塌,已经确认死亡59人、失踪200余人、重伤47人,当地群众严重缺少药品。食物和水实行配给,每人每天仅1两稀饭,镇医院的医务人员由于体力消耗太大,后来增加到2两稀饭。有些村民在乡镇的街道上搭起了塑料帐篷。逐渐腐烂的尸体被统一用火焚烧,即使如此,仍然臭气熏天。酒精用完了,就用商店里的白酒代替,一些来不及处置的尸体腐臭可闻。
15日凌晨6时,山西消防派出第二分队55人再次向茶坪乡出发,于当晚18:30与突击队35人成功会合。
16日8时许,根据救援队实际情况,现场指挥部决定重新整合两支队伍,第一组为43人的精干搜救组,第二组的47人返回指挥部反馈情况,同时负责疏导1000名群众下山。
在返回途中救援队人员疏通山路,通过增加绳索、补修道路等措施,成功将被困山中的2000余名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其中包括3名孕妇、500余名老人和小孩。
16日下午18时第二救援队成功返回总指挥部。留守的救援队继续进入茶坪乡老街进行搜救。在茶坪乡搜救的3天里,抢救埋压105人,其中47人生还,救助伤员500余人,营救老弱、重伤的被困人员42人。
17日上午,救援队成功救出被困群众后返回,并在山顶疏散被困群众2000余人。
17日下午,经救援队联系的直升飞机降落在茶坪乡运走11名重伤员,截止到18日,47名重伤员被全部空运出茶坪乡。
准备出发
5月14日5时42分到抵达四川绵阳机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山西消防抵达晓坝镇
山西消防到达晓坝镇时,从晓坝镇指挥部到五福村姊妹桥的道路还未开通,消防官兵只能靠人力运输装备向茶坪靠拢
山西消防向茶坪进发
五福村姊妹桥营地
抵达姊妹桥营地
在茶坪内简单的宿营地
向茶坪进发
疏散
茶坪内灾民开始向上下疏散
茶坪受灾惨况
茶坪内灾民用草席搭简单的帐篷
从坝底把这个老人抬到坝顶后,几个消防官兵直接趴到地上了
怀抱刚出生5天的婴儿,后面搀扶的是产妇
灾民的临时住所
抱孩子下撤
在废墟中搜索
山路的坡度一般在60度个别的达到80度
灾民到达前置救护点,在等待消毒
护送刚生产5天的产妇下山
抱着孩子半跪半爬往下撤
茶坪内受灾情况
茶坪内废墟中救出的被埋90多小时的六旬老人,救出时山西消防下意识的把安全帽戴到了了老人的头上
背负灾民到达姊妹桥营地
其实已经不是路了,但是必须进去
艰难的抬着重型装备向姊妹桥进发
废墟中搜索生还者
在废墟中搜救
上山的路十分陡峭
灾民简单的帐篷
累
实在累,直接在废墟旁躺下休息
茶坪灾民夹道欢迎最先进入的山西消防35人突击队
【原创】救灾中的无名英雄 (七)内江预备役民兵
2008年5月14日13时,四川省内江军分区民兵应急分队615人,奉命前往茶坪乡抗震救灾。14日21时30分,突击队到达绵阳市安县晓坝镇中心村,因地震导致山体滑坡,通往茶坪唯一的公路阻断,部队无法继续前进,官兵就地待命。15日晨内江民兵96人突击队携带物资向茶坪乡进发,于15日19时32分,历时10小时30分达到茶坪乡。突击队为茶坪乡送去了药品236件、食品181件、棉被162件,并组织解救护送灾民800多人走出山区到了晓坝镇。突击队到达后利用卫星电话向外传递了茶坪灾情。16日7时由于灾民供给不足部队不能驻扎,突击队留下20名体壮身强的战士执行通畅电源的任务,其余人员协助灾民往山下撤退。16日早,第二批内江民兵也开始从姊妹桥往茶坪运送物资。16日18点,第二批内江民兵到达茶坪乡,放下物资后,震后首架军用直升机飞抵茶坪乡。
在5月15,16,17,18短短的几天里,他们先后为茶坪受灾群众运送物资4.3吨、药品42箱,使46名重伤员脱离危险,500多名轻伤员得到治疗。
凤凰台记者令狐列这样报导内江民兵的:
“每进去一次单边的路程要走8个多小时。所以说,他们这些突击队呢,每一天只能走一趟,原来规定,是每个人负重10公斤,里面可以有医药,或者粮食,还有饮用水。但是呢,因为这些战士呢,都担心灾民的情况。所以说,他们每个人都负重15公斤到20公斤。
完全是没有路,纯粹就是凭自己的身体,去开辟一条路,现在可以说是打通了一条叫做生命线,一条暂时的生命线,就是他们用绳索,从山那边把绳索调下来,然后呢一些受伤比较严重的或者说是急需要抢救出来的人呢,他们就把这些人从上面背下来,或者让他们自己从绳索上调下来。”
一位母亲对自己参加内江军分区民兵应急分队的儿子的描述:
"儿子是属于80后这一代,以前在家时,拿一顿没有肉食之类的就都不想吃饭。他们没有经历过任何磨难,可以说是属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公子哥儿。在这次救灾行动中,他们能够背着几十斤重的药品和食品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而且是自己开辟道路步行进去的,苦和累没有吓倒他们,他们中也没有任何人因为贪生怕死而畏缩不前。
从他们的行动中使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中国的未来,我坚信,儿子他们经历的这次磨难,必将成为他们终身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内江农行的民兵
内江预备役大学生村官--文国云
在途中
14日晚在晓坝的晚餐
夜宿晓坝镇农田
夜宿晓坝镇农田
生死翻越
16日第2批突击队上山途中
进入茶坪
第一架降落茶坪的直升机
内江军分区抗震救灾突击队正在茶坪老街清理废墟
内江军分区抗震救灾突击队正在茶坪老街清理废墟
夜宿茶坪乡
带领灾民突围
忙了一天,官兵们拿着志愿者送去的干粮吃得津津有味
这名小军人,在山上抬伤员时把自己的脚扭伤了,但是他还要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c5ODM0MDg=/v.swf[/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