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运十,和程总及其支持者商榷 -- 忘情

共:💬101 🌺8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抱歉,不是同样那么多钱,会多很多,生产几十架和生产上百架以上

不是一回事。各种工装设计试飞一类成本都要摊进去,所以我认为其实全世界只容得下一家大飞机制造企业。当然还要竞争和保险,免得出DC-10,有两家也凑合了,但就需要政府补贴了。

家园 我们这个行业

90年代的时候,石油便宜,国家基本上不关心替代油品的研究项目。没项目科研人员吃什么呢?干别的去了不少,出国了不少。

00年代初,国家终于开始重视了,一共投了几个亿。可惜这点钱不够。再投入,国家的确有困难,找企业,企业基本上都不愿意投。这玩意技术风险太大,打水漂的可能性很高。

终于有出了国的人说了,俺这里有偷来的技术,于是有企业投了,又花了几个亿。果然比自己闷头搞的好,不过还是不大可靠。

然后就买技术吧。真有人愿意卖,保证能干活,一开价,技术转让费十亿美元一个厂子。要建两个厂子,二十亿。还不是最新技术。并且,刚谈判的时候,整个国家找来找去,连个真正了解技术发展能够客观评价技术趋势的人都没有。

家园 看到大家聊运十,我也聊几句

网上关于运十的争论,也有几年。本人也陆续看过一些,产生了一些疑惑。最近,由于地震的缘故,把我的父母都接来了家住,又看到了有关运十的讨论。顺便就问了一下我的父亲,他虽然不懂飞机,毕竟也是那个时代的人。

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运十飞机已造出来了,后来项目下马。可是,现在好象有关资料去向不明。这个是我最大的疑惑。我父也算是那个年代的技术人员,他就收着一些他当年的技术资料,那都是他的心血啊。这些东东,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又经历了几个城市的迁徙,现在老头子已退休,可他都保存着,甚至经历了这次八级地震的考验,依然如故。那运十这么重要的设计,资料怎会没了?

当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后,老头子似乎有点吃惊。他想了一下,忆起当年他参与的一个枪械设计的程序,先设计生产出样品,然后通过工厂内部的检测后,上报国家。国家委托有关部委来进行鉴定,鉴定通过之后开始试生产,同时全套图纸除企业要保存之外还必须上报国家相关部委保存。所以运十如果通过国家相关鉴定,其图纸丢失的概率是相当低的。于是我追问那为何现在图纸没了?他想了一下,说,我不是当事者,只能从一般情况分析。从我所经历的来看,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根本就没有总体图纸。因为当时提倡“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三边”工作法,所以,某种情况下已有了飞机还没有图纸,也不是不可能的。二是,该项目根本就没有通过国家的鉴定,而企业内部技术资料管理也不完善。

我说起民航不买,所以导致项目下马。老头子显得不屑一顾:民航购买应该是在国家鉴定之后。如果国家鉴定都没能通过,那民航怎么敢买?拿人命当儿戏么?

我又说起了一件疑惑我很久的事:运十下马后,国家并没有放弃大飞机,而是搞了一个和麦道的合作,当时该企业还派人去麦道学习过。可是,好象这种学习对我国的大飞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老头子看着我,有点……目瞪口呆。半晌,才叹一口气:指望人家象老师那样教你?想得倒美。这世上有几个那么好的人,会把那么重要的技术教给你?当年国家组织我国的技术人员去东欧那些友好国家参观学习,那是怎么学习的?根本就没人理你,全靠自己去看人家怎么操作,记下来,再回国来试验。这就是学习,这就是收获了。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如果那个企业真的设计出了大飞机,与麦道的合作,不会没有收获。一般看一个月就会有收获,没人教自己都要想办法找些东西来看来学。只是,老头子笑了一下:只怕出国去的,和当初设计的人,根本就不是一批。那能学到多少,就不好说了。

我说起可否用“两弹一星”的精神,持续投入,那今天的大飞机很可能不是这种状况了。老头子冷笑了一下:不要只看到两弹一星的风光,也要看到人家的付出。两弹一星,有多少科技人员累死在沙漠里,连名字都不能宣传。宣传他们是几十年后的事了。想要国家按两弹一星来投入,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那样的牺牲。还有,运十的战略重要性能与两弹一星相比吧?两弹一星研发成功后,我国可以完全自主。而运十就算持续投入,他们能保证发动机那关也不受制于人么?

后来,老头子打开了话匣子,还说了些话,带有他的一些主观看法了,未必正确,权当笑谈吧。他说,上海人有厉害的,可也有专擅长吹嘘的。七十年代,冶金部组织了一个上海的企业到鞍钢去传经送宝,介绍上海的炼钢经验。等上海人表演过了,鞍钢的不服气,就说那我们也表演一下。表演结果是:鞍钢居然打破了上海的记录。其实,上海的技术水平,鞍钢并不是达不到,只是工人在为待遇闹情绪,才没达到。所以,老头子笑着说,上海人吹嘘他们的技术,是有历史传统的。有时他们说很先进,未必就真的那样先进,要认真鉴别。

老头子还说起,在他们那个年代,项目上马下马地折腾,是很平常的事。甚至有上马又下马又再上马的。他们都习以为常了,经常在开始设计时就要准备多种方案。可最多就私下发发牢骚,没有人为这个公开指责的。现在这个事已过去了这么多年,却翻出来炒作一番,其用心可疑得很,只怕为国家的成分少,为自己利益的成分多哟。

家园 那么80年代以来,买波音空客花了多少钱呢

按照我的理解,您是认为买飞机花的钱会比自己造飞机花的钱少,我的理解正确吗?

家园 是,别看国内各航空公司买了那么多飞机,多数是不能用国产飞机替代的

,飞国外人家不发适航证,在国内非要是拉外国人,也有个上座率的问题。前面我已提过,由于订货少,制造加研发成本会很高。所以总算下来,我认为停掉运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航空工业铺的摊子太大,要保的东西太多了。壮士断腕吧。当然我不像楼主那样对程老先生评价那么低。

家园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在一定条件下还是有道理的。总这么玩就没意思了。

估计这个道理都明白,不过究竟什么时候合适,什么时候不合适,看法差别就大了去了。

争这个没啥意思。

家园 有一点认为过了,就是关于上海人的,运十总装虽在上海,但人员都是各

地调的,当时上海没有大的航空企业,上海根基浅我想也是先停运十的原因之一。

家园 y10的图纸、工装、价值几千万的进口航材被上飞自己毁了

上海航空办当时不归3机部管,当时3机部要上飞保留资料,他们一转脸就自己把东西全毁掉,理由还冠冕堂皇“彻底消除4人帮的残余”……

家园 其实了解一下西方公司设计飞机的必要步骤的历史演变就清楚我们当

这就是我一直问:

设计飞机需要什么来设计

我的意思是说:

当时我们是怎么来设计,而美国波音麦道法国达索当时是什么程度?

今天我们拿什么设计,美国波音法国达索是什么现状?

那我们接触西方的窗口是什么时候?

家园 这个大概是在拍邓core的马屁

运十的消息,这两年从网上陆陆续续的看了不少。我的感觉是,一是赶上邓core清理三种人,十号作为王洪文工程的代表是躲不过这一刀的,接手的人为了政治上表忠心又干了过火的事情。二来当时大概实在是缺钱,听说连核潜艇的研制都被停掉。核牙尚且如此,何况运十。连军队经商这种祸国殃民的事情都能干出来,历朝历代有关军队军阀化的教训都顾不上了,可见实在是穷极了。

家园 有点好奇当年苏联的民航机有没有FAA的适航证

觉得大型客机还是应该拉着老毛子一起干,到时候就算没有FAA的适航证,中俄两家拉上一帮第三世界的小兄弟,也能混个温饱。

家园 不是,是上飞有毛病

三机部是明确要求保存好资料的,上飞怕别人来分功劳,拿走有油水的md项目

家园 明白人

家园 靠,这种事都干的出来。

可以拉去枪毙了。

家园 上飞这帮子没一个实在人

以前大家这么说我还不信,现在越看越是这么回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