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聊影视剧里的机枪 -- 忘情

共:💬115 🌺1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闲聊影视剧里的机枪

        

从小到大,战争题材的影视剧看过无数,但影视剧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轻机枪却非“捷克”式莫属。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但凡有较大的战斗场面,这捷克原版的ZB26及其衍生品(诸如布伦式、加拿大造)都不可或缺。

现在的影视剧里,动不动让英雄们抱着捷克机枪狂扫,简直把这轻机枪当成了重机枪用,全管不管不顾它那二十发的弹匣能扫射几秒钟。非但如此,现在的导演们还特别热衷于让英雄们抱着捷克机枪打冲锋,就差给它上刺刀了。你还别说,当年的小鬼子还真这么玩过,设计之初就给轻机枪配备刺刀的也就只有小鬼子这一家。

相较之下,早期的影人们就严谨得多了,非但鲜有让捷克机枪狂扫的镜头,而且打开托肩板、装弹匣、拉机柄、短点射,一切是那么地从容不迫,极符合战场上的真实场景。非但如此,对一些细节也非常讲究。

在早期的电影里,机枪手们的肩膀上都围着用几层帆布缝成的垫肩,那帆布垫上一圈圈的缝纫线都清晰可见。行军时,机枪手们将捷克式架上右肩头,要是没有这种护垫,就凭捷克式那9公斤的重量,时间一长非把肩头磨破不可。

当年看黑白战争片,对捷克机枪手印象最深的除了这帆布垫肩,就是他们胸前的弹匣袋了。那弹匣袋尺寸可真大,胸前只能安排下四个弹匣袋的位置。在黑白片中,这弹匣袋的上盖颜色明显要比袋体要深得多,估摸着是材质不同。

而现在的影视剧里,捷克机枪手的垫肩和弹匣袋几乎难觅踪影了。

这捷克机枪的堂弟,日不落帝国的布伦式轻机枪是二战英军的标准配备。在《遥远的桥》、《阿拉曼》、《紧急降落》等诸多影片中时常见到。我对英军使用布伦式的技术水准印象不深,印象深的反而是他们的弹匣袋。在中国,捷克机枪的弹匣袋是胸前四个,尺寸不小,但厚度不算太厚,估摸着每个弹袋内放置一个弹匣。而约翰牛胸前的弹匣袋只有两个,一左一右放置在胁部。最让人惊异的是它们的厚度非常夸张,估计每个袋内能装进三个布伦式的弹匣。

除了约翰牛,其他反映二战的西片中捷克机枪露脸的机会并不多。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部罗马尼亚电影,片名记不起来了。只记得男主角是一名罗军中尉,影响反映的是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罗军眼见得形势不妙,立即反戈一击,与驻罗德军在布加勒斯特市内激战,中尉奉命率部保卫大楼,那挺捷克机枪在他手里打得相当够水准。

讲到捷克式,就不能不提提抗战时它的死对头-小鬼子的歪把子。在影视剧中,那歪把子怪异的造型倒是很吸引眼球。记得《小兵张嘎》里中,嘎子被武工队员七拐八拐引入一间民房,屋内全是头扎白毛巾的民兵在收拾手中五花八门的枪械,屋子中央的八仙桌上摆着一挺歪把子,小嘎子好奇地伸手想摸一下,却被正在仔细擦枪的民兵将手打开。当年对这个镜头印象极为深刻。

歪把子的怪异,不仅仅是它那歪到一边的鱼尾形枪托,还有它那极富东洋特色的漏斗式弹仓。不过,在数不胜数的影视剧中,往那弹仓中补弹的镜头却极其罕见。记忆中有一部反映抗战的电视剧,鬼子用歪把子威逼村民们说出八路下落,众人默然,小鬼子用歪把子扫倒一排村民,然后拿着装好弹的五发桥夹在血泊中蘸上中国人的鲜血后,再往漏斗里一放,顺手关上弹仓上的压弹盖板,继续威逼村民。乌黑的枪身,黄澄澄的子弹上蘸着中国人殷红的鲜血,灰暗的天空下,鬼子军官雪白的手套,闪着寒光的指挥刀,穿着蓝襟大褂,默然无语的村民,这一切一切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不禁气冲斗牛,血往上涌。。。。。。

西片里最令人神往的轻机枪莫过于德制MG34、MG42。说起来这两款机枪系出同门,后者是前者的改进型。严格地讲,这是通用机枪,但我看过的西片里这两款机枪大部分时候都只配两脚架,因此我将其归入轻机枪类别之中。

MG42的理论射速每分钟近千发,打起来火力威猛,让人听在耳中有一种“撕亚麻布”的感觉。最早领略这两款德国机枪的风采,是在南斯拉夫经典战争片《桥》中。游击队员们在桥上用几挺MG42打得德军屁滚尿流。那种连续扫射的声音听在耳中就一个字-爽。还记得“老虎”在桥中部的掩体中用MG42阻击桥面上德军的镜头吗?“老虎”同志身着德国军装,未戴军帽,满头的乌发在晨风中微微飘逸,那坚毅的面部表情,鹰一般锐利的眼神,手中的MG42喷吐着仇恨的火焰,拨撒着死亡的种子,桥面上冲锋的德军被打得人仰马翻,让人拍手称快。当年看到这个特写镜头,感觉“老虎”真是酷毙了(虽然当年还没有“酷”这个词)。记得当年《桥》的电影海报上就印有“老虎”的这个大幅特写。

点看全图

“老虎”在桥上操控MG42的雄姿

讲到《桥》,顺便提一个小BUG。两个游击队员在炮楼楼顶用机枪和德军对射,其中一位中弹倒地,在一旁的“飞刀”立即丢下手里的机枪去查看他的伤势。注意,“飞刀”丢下的那挺机枪是MG34,明显特征是枪管外的套筒是圆型,套筒上开有成排交错的圆形散热孔,因为这套筒,使得MG34的枪身显得比MG42的要长,要纤细一些。二位刚刚诀别,这时有个德军乘隙摸到炮楼底下,向楼顶扔去一颗长柄手榴弹,“飞刀”立即起身接住手榴弹反投回去,接着马上抓起先前放在沙袋上的机枪继续扫射。注意,这时“飞刀”手里的机枪已经变成了MG42,明显特征是枪管外的套筒是矩形的,套筒上的散热孔是狭长的矩形,并倒有圆角,这使得枪身看起来比MG34要短粗一些。

点看全图

此时,飞刀正用MG34扫射

点看全图

注意,此时“飞刀”抛在沙袋上的是MG34

点看全图

这时,“飞刀”手中的机枪已经变成了MG42

真正体现MG34超强威力的,还得算那部世界电影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之作《拯救大兵瑞恩》。开头反映诺曼底登陆那段,德军的MG34疯狂扫射,子弹敲击在登陆艇的舱门上叮当作响,听在美国大兵耳中是那么地恐怖。MY GOD,这是死神之手在敲响美国大兵的地狱之门呢!果然,舱门刚刚放下,众大兵还未来得挪窝,就被MG34扫得血肉横飞,小小的登陆艇上顿时成了血肉磨坊。眼见前面死路一条,侥幸未中弹的美国大兵纷纷从艇舷跳入海中。没成想,这水里也不保险,但见MG34扫出的子弹成串飞入水中,在水中划出条条弹痕,撞上美国大兵的躯体后,水中顿时冒出一串串血泡,血泡溶于海水中,就象一片血雾在水中慢慢扩散、升腾。可怜的美国大兵来不及吭声就去见了上帝。

讲到美国机枪,就不能不提《兄弟连》,那里面美国伞兵用的是M1919A6,性能上未见得有多出彩,倒是体形硕大,外形怪异。那枪托形状前所未见,说是鱼尾形,却又不象,倒象是拱桥的桥墩,自下而上向两边作弧形伸展;小握把形似左轮手枪;扳机突出在枪身后端下方,居然没有扳机护圈,这可是轻机枪中唯一的例外,这一切怪异的造形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讲到苏联轻机枪,那当然得数我们俗称“转盘机枪”的杰格佳廖夫轻机枪。在反映卫国战争的众多前苏联战争片中,几乎部部不缺。在苏联电影中,此枪给人印象并不深刻。反倒是在反映抗美援朝的国产电影中,此枪显得体型格外大,火线特别高,尤其是那47发的圆形弹盘显得横向尺寸极大,这或许是因为东、西方人种体形体型差异太大的缘故吧?还记得那部《上甘岭》吗?志愿军战士将它扛上肩头时,还得将枪身向外倾斜一个角度,以免那硕大的弹盘碰到自己脑袋。讲到这个弹盘,影视剧中对其如何装弹鲜有涉及,只有《上甘岭》中有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志愿军退守坑道后,在坑道口架起机枪与敌对射,坑道内双目失明的指导员眼睛上蒙着白纱布,摸索着往弹盘里一发一发地压着子弹。寻常弹匣装填,是将子弹从弹头向底火方向推,同时往下压,而给转盘机枪的弹盘压弹,是将子弹从底火向弹头方向推。瞧着电影里指导员压弹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是往这种弹盘里压弹是件特别费劲的事。

聊完轻机枪,就该重机枪出场了。而要说重机枪,首推马克沁机枪。它和它的各国仿制品充斥了影视剧的屏幕,猛烈的火力、可靠的性能,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然而在众多马克沁中,我却对苏俄的仿制品M1910印象深刻,原因是它配装了轮式枪架和防盾,包覆枪管的散热水筒上压有许多纵槽,外形特征非常明显。这玩意儿从苏联内战的茫茫草原用到莫斯科的皑皑雪野,从斯大林格勒的废墟到柏林的国会大厦,到处都是它的身影,甚至二战时苏军将四挺M1910并联,作为高射机枪使用。

  说到M1910,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苏俄内战中,红白双方都将它装上轻便马车,车上垒好沙包,当成机动火力点使用。《第一骑兵军》、《夏伯阳》里,这种机枪马车在原野上飞奔,车上的M1910喷吐着火舌,好似一条飞奔的火龙。

在《保卫察里津》里,未来的苏联第一元帅伏罗希洛夫独自一人卧在铁轨边打着M1910,上来一位小伙子向他传达军长的命令(其实他本人就是军长),传完命令,一老一小聊起了天,小伙子顺口询问老同志的职务,伏罗希洛夫同志手中不停,百忙之中微微扭头答道:“军长”。

说到马克沁系列,那是早期的水冷式机枪,要想长时间持续射击,除了冷却水筒内必须装满水外,还得准备循环水箱。但在众多影视剧中,表现这一点的却廖廖无几,倒是《太极旗飘扬》中,最后那场山地攻防战,朝鲜人民军手里的M1910保持了原貌,轮式枪架,枪身左侧放有一个循环水箱,通过两根水管连接到散热水筒上,不过令人婉惜的是没有把防盾一并装上。

点看全图

注意枪身散热水筒外连接的水管

点看全图

注意枪身左侧循环水箱和水管

讲到轮式枪架,那是极富苏俄特色的东西。除了俄版的马克沁,还有苏制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使用这玩意儿。在《上甘岭》里有许多郭留诺夫的特写镜头。表面阵地争夺时,张连长一挥手,一个郭留诺夫重机枪组就从高地反斜面鱼贯而出,打头的扛着枪身,第二位扛的是它的轮式枪架,第三位背的是它的防盾,第四位肩上扛着弹药箱。跃进到发射阵地,放下轮式枪架,架上枪身,插好防盾,掀开上机匣盖,放入弹链,合上机匣盖,坚起立框式表尺,拉动拉机柄上膛,就可以“突突突”地开打了。尤其是张连长亲自上阵操纵机枪的那个特写,面对密密麻麻蜂涌而上的美军,张连子急红了眼,把军帽往后脑勺上一推,挽起袖子,抓起D形握把,猛烈开火。在猛烈的枪口焰映衬下,张连长浓眉紧锁,虎目圆睁,眼前竖着那立框式表尺,随着那空弹壳纷纷滚落,正在仰攻的美军顿时纷纷中弹倒地。让人不由得赞一声:好一位勇猛的连长。

讲到重机枪,日本的92式那得说上几句。那玩意儿是侵华日军的标准配备,土八路们也常有缴获,并根据其外形特征和射击时的声响戏称其为“鸡脖子”。在近年来热播不休的《亮剑》中,多处有92式的特写,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却莫过于独立团突围那场戏。李云龙正指挥部队突围,突然发现掩护部队突围的92式哑了火,回头一看,正副射手都中弹倒地。于是李团长返身亲自操纵92式,并大声呼喊弹药手。原因是92式采用30发弹板供弹,火力持续性能远不及采用弹链供弹的马克沁。待到有人帮他推上一个弹板,扭头一看,却是赵刚。赵刚劝他快撤,李大团长呼喊着舍不得这挺92式,可最后仍不得不忍痛扔下两颗手榴弹,炸毁了这挺不知付出多少生命和鲜血才夺来的“鸡脖子”。在这个桥段,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是92式那枪身上密密麻麻,一圈接一圈的散热片,颇似斗鸡发怒时脖子上竖起的一圈圈鸡毛;二是92式的握把独具特色,马克沁是两个D形握把,美制M1917是一个左轮手枪式的弯握把,而92式却是两个呈八字形的圆柱形握把,且安装位置在枪身后端下方,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李云龙的操枪姿势非常别扭。这第三嘛,就是92式的射击频率极低,声音是那种慢吞吞的“咯、咯、咯”,极似老母鸡,怪不得中国军民管它叫“鸡脖子”,看来还真象那么回事儿。作为重机枪,这么低的射击频率真会让人急死,回头一查资料,92式的理论射速仅有每分钟450发,这种射速在二战重机枪中恐怕得排倒数第一。第四就是李云龙射击时,92式的枪身跳动得很明显,按理说理论射速那么低,全枪又重达63公斤,日式7.7毫米机枪弹的威力并不很高,所有这一切加在一块儿,连发时射击应该相当稳定才对呀,但在电视剧中却发觉抖动得太厉害,看来其在战场上压制效果恐怕好不到哪里去。

谈到大口径机枪,就得说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防空排的女战士们第一回参加夜间战斗,就击落了一架德军侦察机。飞机员跳伞后,伞衣张开,在空中缓缓降落,众女战士欢呼雀跃。这时,朱丽娅(好象是叫这个名字,记不太清了)仍然坐在四联装14.5毫米高射机枪战位上,缓缓转动手中的的高低机转轮,将正在空中缓缓降落的德军飞机员牢牢套在瞄准光环内,这时候众女战士都明白了她想干什么,排长大呼她的名字,试图劝阻。然朱丽娅对此充耳不闻,稳定瞄准后毅然踩下击发踏板,但见那四根粗壮的枪管仰望夜空,喷吐着夸张的火舌,降落伞下的德军飞行员身上被打起了火苗,在漆黑夜幕衬托下分外醒目。不过我看这段时却有个疑问,夜里那么黑的背景,四管14.5毫米高机夸张的枪口焰恐怕会导致射手的眼睛暂时致盲吧?

最后,聊聊《太极旗飘扬》中那挺奇怪的大口径机枪。

在最后一场山头攻防战中,镇锡混上人民军坚守的高地四处寻找镇泰。此时韩军的进即将开始,空中大批美海军的F4U对准人民军阵地俯冲扫射。这时,镜头一转,人民军阵地上有一挺大口径机枪正对着F4U猛烈开火。第一眼看到这挺机枪,我没能立即认出它的型号。此枪枪管硕长,枪口有防火帽,枪管下有另有一根稍短的管子,用一铁片和枪管固定在一起,离枪管甚远,且前端突出固定片很多,看来怎么也不象是导气管,枪身架在轮式枪架上,上面还卡着一个防盾,从比例上看,这面防盾显得偏小。正是这枪管下用途不明的管子和枪口的防火帽让我一时无法判明该枪型号。直到镜头转到此机枪侧后位,一看枪身我才恍然大悟,这不是美制M2型12.7毫米机枪吗?美制机枪装在俄式轮架上,枪管下还加了根管子,看来韩国人还挺有创意的。只是不知在真实的战争环境下,是否真有这种改装方式?按说在山地作战,轮式枪架架枪极为不便,M2原配的三角架要更适合山地地形。

点看全图

这个镜头让我颇多疑惑,注意枪管下那联接的管状物,从连接方式看,不是导气管,还有那枪口防火帽

点看全图

从这个角度看,原来是美制M2大口径机枪

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履虎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那在晨风中微微飘逸 乌发,那坚毅的 表情,那鹰一般锐利的眼神,

那在晨风中微微飘逸 乌发,那坚毅的 表情,那鹰一般锐利的眼神,cool !

家园 先花再说

捷克造似乎是30发的弹匣,美造的BAR好像才是20发的.

家园 好文

再写点冲锋枪

家园 Radovan Karadzic
家园 欢迎忘情兄,谢宝

忘情兄消失了一段时间,忙呢吧。送花得宝,谢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花,镜面盒子炮刚走,机枪就来了.

.

家园 貌似有个小Bug

我军口中的92式,一般是指92式步兵炮

而把日军的机枪称为“歪把子”

家园 太极旗飘扬

太极旗飘扬,好看么?是否是棒子的YY片?值得一看否?

家园 带92的有两件武器

92式重机枪,92式步兵炮。

家园 可惜看不到相片!花!机枪

自古知兵非好战

家园 不能不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忘情兄看电影还真仔细呀!

好久不见,原来是陪女友去啦!

家园 兰博在阿富汗,咱的德什卡露过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