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尉迟恭的玄武门 (1) -- 史文恭

共:💬600 🌺31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家园 多谢指出。。。

俺错了。。

家园 说实话,我佩服李孝恭胜于李世民.
家园 尉迟恭的玄武门(7)

一个人,无论是如何伟大的人,在他的危急时刻,总难免要显露出他本色中的软弱。二十七岁的秦王李世民,曾经是天下无双的名将,曾经是身披黄金甲,押着昔日的霸者王世充和窦建德凯旋回长安的天策上将军,但在此刻,他陷入了命运奉送的残酷的战栗之中。他所能指望的唯一的能够解脱他面临的生死威胁,进而达至九五之尊的解救之道是一条几乎剥夺他所有亲情也是违背他所有最基本人生准则的通道,这条通道的严酷,甚至能让他怀疑他所获得的,是否能抵消他所要失去的。----------但这一刻,尉迟恭用一个直接的办法来给李世民做出了选择。

做为一个从枪林箭雨中幸存下来的军人,由于他的职业生涯过于险恶,以至于他们无法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因此只能考虑离他们最近又最合理的一步。对于尉迟恭而言,李世民的选择无论好坏,只有一个。因此,他非常直接地给出了他的忠告:“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宗庙社稷何!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尉迟恭的发言虽然在理论上没有突破,但在压力上给了李世民一拳,他的意思是如果李世民你再不动手,那么连俺们这些部属要和你白白了。--------值得说明的是,尉迟恭的威胁并不像他所说的那么恐怖,因为显然无论尉迟恭现在是否能够成功逃亡,在将来的某一天,他和其他秦王的部属都会一一归案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对于逃亡者而言,是最为麻烦的。------但尉迟恭的威胁在此刻,对于李世民而言,却是最有震撼力的。因为尉迟恭从归顺之日起,就是李世民的警卫营营长,在多次把李世民从危境中解救之后,他在心理上,无疑成了李世民安全感的象征。而当尉迟恭提出这样的威胁时,他无疑将李世民最后的安全感也踏翻了,------因此,李世民不得不回过身来,面对尉迟恭的这一最后通牒,----而这时候,他的小舅子,长孙无忌,也乘机进言:"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敬德等必不为王有,无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世民曰:"吾所言亦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畜养勇士八百馀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内外交困,别无选择。----当他的命运之车在进入夺嫡之战的轨道后,这个情景,其实迟早总要发生,在这一刻,纵然李世民怀着弑父的恐惧,也无可奈何。-------而恰在此刻,尉迟恭的人生开始了一个微妙而深远的改变。----他本是在李世民从刀口下救出的降将,因为自己的生命是对方赐予,而对李世民有一种敬畏的忠诚,在很多时候,尉迟恭几乎忘掉了他的主人是比他年轻十四岁的青年,而恪守着对主人牢固的忠诚。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征伐王世充的时候,两军对阵之时,李世民看到对方主将的马很漂亮,随口赞了马几句,结果尉迟恭立马就带了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贼军,抓住敌将,拉了马回来, 这固然说明了尉迟恭的英武,但也可见他对李世民极端的忠诚。----然而,同样是尉迟恭,在这个时候,他居然用离开来要挟李世民,作为曾经极端忠诚的他,这样的要求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要力促李世民下定决心,而另一方面,曾经英明果断的秦王陛下此时变得犹豫而敏感,这让尉迟恭的心理起了微妙的变化,他的主人的软弱让尉迟恭曾经牢固的恭顺出现了一丝的动摇,尽管此刻,尉迟恭自己还未曾察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抢座位,分果果
家园 safa
家园 来晚了,呕血啊。。。
家园 花送好文!
家园 尉迟恭的玄武门(8)外篇之尉迟恭发言的挖掘及中国正史传统

上面的篇中引了一段尉迟恭逼李世民造反的话,在玄武门之变中,这段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这段话同时也是很值得玩味的。俺在做功课的同时,觉得正史里关于这段话的记载很有趣,顺便也给大家推荐一下,先把相关的正史引一下: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 尉迟敬德 秦叔宝 程知节 段志玄 张公谨

。。。会突厥侵扰乌城,建成举元吉为将,密谋请太宗同送于昆明池,将加屠害。敬德闻其谋,与长孙无忌遽启太宗曰:“大王若不速正之,则恐被其所害,社稷危矣。”太宗叹曰:“今二宫离阻骨肉,灭弃君亲,危亡之机,共所知委。寡人虽深被猜忌,祸在须臾,然同气之情,终所未忍。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之,公意以为何 ?”敬德曰:“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以臣愚诚,请先诛之。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且因败成功,明贤之高见;转祸为福,智士之先机。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太宗犹豫未决,无忌曰:“王今不从敬德之言,必知敬德等非王所有。事今败矣,其若之何?”太宗曰:“寡人所言,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请自决计,其如家国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 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敬德又与侯君集日夜进劝,然后计定。

《新唐书》列传第十四屈突尉迟张秦唐段

“敬德与长孙无忌入白曰:“大王不先决,社稷危矣!”王曰:“我惟同气,所未忍。伺其发,而后以义讨之,如何?”敬德曰:“人情畏死,众以死奉王,此天授也。 天与不取,反得其咎。大王即不听,请从此亡,不能交手蒙戮。”无忌曰:“王不从敬德言,敬德亦非王有,今败矣。”王曰:“寡人之谋,未可全弃,公更图之。 ”敬德曰:“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今自计如何?勇士八百人悉入宫控弦被甲矣,尚何辞?”后又与侯君集等恳熟劝进,计乃定。”

《资政通鉴》第一九一卷

世民叹曰:“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夕,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敬德曰:“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宗庙社稷何!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无忌曰:“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敬德等必不为王有,无 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世民曰:“吾所言亦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畜养勇士八 百馀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上面这三段都是中国古典史书中赫赫有名的典籍,《旧唐书》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始奉著名汉奸石敬塘之命修撰,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成。这部史书花功力最多的为张昭远和贾纬,只是因为书成时刘昫正在执政,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了。《旧唐书》由于保存了大量的唐朝第一手资料,所以记录要详细的多。我们看到关于尉迟恭的这段发言,在《旧唐书》里面,是最长的。而且和《新唐书》,《资政通鉴》比起来,里面有一句重要的话,被保留了下来,那就是“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这句话说明了尉迟恭是当时逼迫李世民造反的主要团支部书记。因为他是领头的,所以他会告诉李世民,你不造反,不仅俺要逃走,连你的小舅子也要跟我走。----但在《新唐书》里,由于该书的作者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宋祁和号称儿童节居士的欧阳修,他们本来是就是著名的文学家,讲究文字的洗练和简洁,所以,尉迟恭的这一段话被删的干干巴巴的,----这个做法,从俺们现在的标准衡量,其实是相当有问题的。---还好,到了人称“司马牛”的司马光编辑《资政通鉴》的时候,他好歹往里面加了几句,和《新唐书》比起来,最关键的一句是“大王纵自轻,如宗庙社稷何!”---这一句加上去,就拔高了李世民夺嫡之战的高度,变成了为国家平定叛乱的正义行径了,而在此处,欧阳修就没有加进去,大概他认为这段话过于冠冕堂皇了,而且前面提了一句“大王不先决,社稷危矣!”,为了文字的节约,他就不多重复。------以上,是辨别了三部典籍记载的详略不同,俺是一个喜欢挖坑的人,所以在这里特别扒拉了几下,俺认为其中的几个异同是值得同学们注意的。

接着再说一个更加好玩的问题,那就是尉迟恭的这段话,是怎么到正史的记载里去的。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国的正史是一个极为让中国人自豪的文化传统,因为从孔子修《春秋》以来,自司马迁《史记》一下,到俺们现在要修的《清史》,中国的官方修史是中国行政机构的一个职能,也是中国文化道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官方修史一方面保证了史料的准确,另一方面,保证里历史记载的延续不绝。----尤其是后面一点,在世界其他文明里,是没有的。考虑到时间无法倒流,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是中华文明最可以自傲于其他文明的地方。其他的文明,纵然要修,也是不可能了。

但话说回来,俺们的先人固然设立了专门地历史记录人员,每一朝都有实录,起居注等等原始资料,但这些原始资料是否就是完全忠实于历史真实,还是需要辨别的。就是尉迟恭这段话,值得探讨的地方就很多。

首先,尉迟恭说这段话的时候,他是在谋反,-----那么,当然他不可能在谋反的同时,邀请当时朝廷的历史记录者现场进行采访。----也就是说,他的这段话不是被当场记录下来,而是后来才塞进历史的。

接着,第二个问题出来了,是谁,在什么时候把尉迟恭这段话赛进正史的。----显然,答案不可能是后晋时期的《旧唐书》作者,而只能是在贞观时期国史的编撰者。因为只有后者才可能去“采访”当事人,以获得这些细节。贞观三年,唐太宗置史馆,由宰相监修国史,首任监修官是名相房玄龄。到贞观十四年,李世民要房玄龄编写实录,按惯例,当朝是不修实录的,房玄龄将国史删减,写成编年史,高祖,太宗实录各20卷,于贞观十七年送给太宗,实录的时间从创业开始到贞观十三年。太宗看完后很高兴,赏赐房玄龄1500段绢物,修撰许敬宗男爵,赏赐800段。-----考虑到《旧唐书》几乎就是在唐朝修的实录上成书的,那么,我们大概可以假设,尉迟恭的这段话应该是出现在房玄龄监修,许敬宗修撰,李世民审阅的唐初实录之中的。-----于是,这个问题就很好玩了。因为主要的作者许敬宗,是一个声名狼藉的家伙。他的儿子娶了是尉迟恭儿子尉迟宝琳的孙女为妻,所以从辈分上讲,许敬宗要叫尉迟恭亲家爷爷。《旧唐书》记载“敬宗为子娶尉迟宝琳孙女为妻,多得赂遗,及作宝琳父敬德传,悉为隐诸过咎。太宗作《威凤赋》以赐长孙无忌,敬宗改云赐敬德。”所以我们看到在《旧唐书》里,尉迟恭的这段话,文采好的惊人,对仗工整,辞藻华丽。许敬宗是名列李世民弘文馆中十八学士的名士,所以把尉迟恭的那段威胁话语修饰的颇为文雅。

而且,值得玩味的是,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尉迟敬德请求回家养老。二十五日,朝廷任命尉迟敬德为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尉迟敬德名列其中,位于第七名。这时候进献的实录里,浓墨重彩地记录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的功劳,也是很合时机的。-------当然,我们说许敬宗在此处可能对尉迟恭的文辞加以修饰,但是否对尉迟恭的话语本义进行扭曲,则是更加玄妙的问题,因为这个实录还有一个至上的审阅者,他就是被尉迟恭威胁的当事人李世民。----但,我们看到,这样一部实录还是通过了。----另外一个值得遐想的问题,就是许敬宗当时编史的时候,是否亲自采访过尉迟恭本人,甚至,是否也有可能是尉迟恭特意把这段话讲给许敬宗听,并嘱咐他将之记入历史,昭显他的功绩。老干部在写回忆录时,往往有万种风情,这一点,俺在当代史的阅读中,已经见过很多了。

最后,顺便说说许敬宗这个家伙,作为一个老色狼,他晚年发现自己的儿子和他的女人私通,于是许大怒,以不孝罪名要求流放其子。死后,朝廷议论他的谥法,大家的公论是许敬宗‘名与实爽曰缪’,请谥为‘缪’,就是表扬此公的虚伪。许敬宗的孙子太子舍人彦伯不胜其耻,到朝廷信访了好久,终于改为‘既过能改曰恭’,请谥曰‘恭’,当然,这个谥号还是肯定了许敬宗是有过的,但加了个“能改”,算是把他遮掩过去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俺对中国史常常持疑~

常常见到这种没头没脑的话:

敬德闻其谋

这么一句话,简直可以演绎出一场间谍大戏~

家园 感觉《旧唐书》这段描写有拔高尉迟的倾向

漏洞就在尉迟敬德的那段话上,这段谈话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三人都在场,以尉迟敬德的身份再高也是外臣,不过是许褚典韦之流,而长孙无忌却是李世民的内弟,哪个身份高不言而喻,尉迟敬德有什么资格在长孙无忌在场且没有发言的情况下说“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完全不合人情,反过来如果是长孙无忌说这句话就合情合理,司马光在这段话的处理上就是把这句话放在尉迟敬德表态之后。而且在这段对话中明显尉迟敬德的谋略要比长孙无忌出众,也更有光彩,长孙无忌像是个应声虫。如果他只有这点水平,也不会成为太宗托孤的重臣。这段描写出笼固然如史兄所言,跟许敬宗是尉迟敬德亲家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实录在太宗后经过蓄意修订的,高宗即位后和武后联手打压长孙无忌,许敬宗在这一行动中是站在他们一边,作为辅助的政治工具,三人没有可能容许历史记录中长孙无忌的光辉过于耀眼,对于这段历史的修改也就在所难免。用尉迟敬德压过长孙无忌就可能有这个考虑。

家园 这个嘛。。俺略有不同意见。。

1.尉迟恭并非外臣,而是亲兵首领。所以,他先开口是正常的反应。----其实劝李世民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发言者没有足够的忠诚度,是会弄巧成拙的。

2,俺已经指出了,该实录成书于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此时恩遇正隆,许敬宗恐怕不敢贬低长孙。

3,非常关键的一点,(唉,也是你逼得俺剧透了。),玄武门事变成功之后,尉迟恭和长孙被封为首功。-所以,尉迟第一个发言的可能性极大。而长孙无忌并不是应声虫,而是先让尉迟打头阵罢了,---历史还有记载,长孙无忌曾经和房玄龄商量过夺嫡之战来硬的可能性。---但长孙无忌属于谋臣,所以他一般不会先开口的。

家园 嗯,俺觉得不是持疑的问题,而是多看,多对照的问题。

俺们国家的历史传统,实打实,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足以自豪的文化遗产。。。。。持疑可以,但如果是看了很多史书之后,再去琢磨,可能效果还要好一些。。

家园 党说!那是封建迷信,是反动反人民的东西!
家园 【你很可爱】简直是胡搅蛮缠 哈哈

以前这种逻辑很常见。这二十几年来不大听见这种论调了,所以挺亲切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