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垮掉的财政平衡 -- 万里风中虎
很多从事低附加值行业的企业指望出口退税过日子,他们没有产业升级的动力。应当低出口退税压一压这些企业,促进产业升级。
刚从父母那里得到消息,说深圳市政府出台一项针对家庭空巢现象的福利措施。对于年满65岁以上的老人,只要能证明其子女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同市也行),就能得到每月200元的福利补助。
感觉这项措施是鼓励年轻人搬出去住,刺激房产市场。但不管怎么说,地方政府手里有钱是肯定的。我父母也很开心,退休帐户上每月又多200。
福利连英美都不如,钱到哪里去了?...
看看衙门的官员的派头就知道了
我觉得还是来自预算外收入的使用权。
这实际上也是所有制、经营权分离,而且经营权不受约束的典型情况。
扩而广之,我国的立法、执法也是如此。
一方面,你税收指标不减。
另一方面,你消减税基、税率。
作为税收执行者,你会如何做?
所以,说到底,是利益各方的博弈机制还没搞好。
比如研发费用税前全额、或倍额扣除等。
主要是基于两点:
一是:现在的高新技术企业,未必就是高新。很多是编个软件就算高新了。
二是:传统企业也有技术创新,产品换代。
70年的土地出让金,虽然不叫税收,难道不是类似税收的东西?这东西和香港学的吧,可香港政府收了这个金,可是免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进口增值税的。我们可是一样没拉下。
没有独立的税收,没有独立的税收立法地位,都是主子的产业奴才管,能这么搞,当然要这么搞了。
也算是比较优势吧。 呵呵
前提是高考不能正确的反应一个学生的全部,相对的背诵能力强的人有高考优势。
城市里的孩子刻苦精神确实不如农村孩子,但是他们的早期阅历比农村孩子高,这点对成年的工作成绩是有重大影响的。
既然高考不能反应早期阅历的优势,那么城市相对低分,就是一种弥补。
在一个大前提出问题的情况下,追求绝对公平,是要吃大亏的。
倒不是财税政策不该调,而是运用何种手段调的问题。
财税政策历来是政府的职权范围,在中国的背景下就是计划经济、人为直接干预经济。
在现在的情况下,应把此种情况作为一个机遇,建立市场化、或曰中央银行的主导调整机制。
重回财税调整、或过重的依赖财税调整,会造成要走回头路的一种势力抬头。 而且国企与政府的亲子关系,会导致财税调整,实际是关照国企的情况。
当然,以中央银行主导,通过金融市场影响实体经济,也面临国企的亲子优势问题。 但银行的商业运作,会明显好于政府拨款、财政刺激支出。
把自家产业捐了,换个少交税啊?
国家这么搞,实在和封建时代逼农民做皇亲的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