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出了这种丑闻,质检总局局长到现在还不引咎? -- 刘信闳
掌握着乳制品行业质量监控的重大权力的部门首长,应该对这种震撼性的丑闻负担相对的负责。无论事件调查的结果如何,部门首长难咎其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如果他们没有隐瞒,没有受贿,作为一个检查监督部门,你怎么让他们承担生产厂的责任呢?
此前三聚氰胺一直不在相关的食品工业国标检测目录上,就算是质检部门在工作中没有检出,你也没有理由说人家玩忽职守……
质检部门肯定需要改革,比如如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强度,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有效惩罚违法厂家等等。
职能,就食品卫生安全来讲,简要的说是预防和控制对食品卫生安全的任何危害,从而获得相配套的各种权力。所以部门就必须对其职能和权限之内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危机)负责。
这次的奶粉丑闻,完全是在质检部门的职能权限之内,这里讨论的不是受贿或者渎职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不单单是引咎的问题了),是部门到底是否称职的问题。而没有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住问题的出现,最后发展成这种重大的丑闻,主管机关就是失职,部门首长就必须负责。
国家质监总局对各省局是业务指导关系,所以套用你的说法,该引咎辞职的还是轮不到总局一层——类似的例子就是,山西尾矿坝垮塌事故,不可能由国务院总理引咎辞职,因为事情还扯不到那一层。
立法是需要人大的,最少要人大常委才可以。
至于加强监管的强度我赞成,不过如果不在制度上想想办法如何加强日常的食品安全管理,靠质检局来搞累死了恐怕也没用。
这次的事件,本身的出现就说明了我们的质检体制和环节中存在问题。而这种问题是全局性的,是产生了很坏的国际影响的丑闻(Sky的新闻已经是滚动播出医院里面家长茫然的抱着输液的baby的画面了)。而检测出的问题,是全国性的,遍及各个省区的,这种情况说明了,质检机关作为主管部门,是需要负整体责任的。因为质检总局代表着我们整个国家的质量控制机关的形象。
你提出的国务院总理为矿难引咎的例子,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无关。负责煤矿采掘业生产安全的是煤矿生产安全主管机关,该辞职的是该机关的首长。
改革质检部门不是仅仅改革他们本身,而是一整套的相关机制,包括法律等等。这需要国家从最高层面来进行。
山西尾矿坝事故,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了——知道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了吧?如果要用扩大的思路来讲,是可以扯到国务院总理身上的。类似的,这次问题奶粉事件会不会导致质监总局层级的行政处分,也要看具体情节了。
1 讲标准问题,这是善后工作,事后制定法规,标准的自有法规司等制定规则的部门负责。
2 预警工作,这是写在某司工作手册的职责组织实施国内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及预警,负责调查处理国内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这才是各司其职。
把水搅浑,逃避责任,你比某总局的人员脸皮厚。
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公共关系战术。现在采购商对中国造产品的质量问题是非常敏感的,在这种敏感的时期在这样敏感的领域出现这种丑闻,主管机关首长引咎辞职是对公众和外界表明政府态度的重要行动。
如果不是作了风险分析2007年5月质监总局干嘛在宠物口粮污染事件以后组织了针对饲料和食品的检查,而且检查标准包括了三聚氰胺,检查结果是食品里面没有发现。这个算不算人家“司其职”的表现?
痛心啊!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分散的农民和大工业化的食品生产的矛盾。
国外控制的比较好,主要是农场主有规模效应,一家牧场几百上千头牛,既可以和下游厂商砍价,也有抗风险能力,一头两头牛的品质有问题也可以接受,相对于这种收益对安全问题不会轻易放松。
国内厂商自己控制的牧场看来也没有安全问题,而散养的奶农就不一样了,家里就几头奶牛,没有议价能力,如果奶品有问题厂商拒收,可能前期投入就打了水漂,这点钱未必多,但是有可能就是几年的积蓄,有铤而走险的动力。
散养农户人数众多,厂商和质检就是累死也查不过来。花样还挺多,这次是三聚氰胺,下次也许又变了法子,保安总是在强盗之后行动的,这是天然的慢一拍。
这么想的话似乎太远了点,首先还是把厂商这一块先控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