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话风险之摩根黑手党 -- 厚坤
250个sigma其实是一个事件,就是经济危机到了。
一个模型将一个事件当成250个独立事件,风险概率自然不会算对。
我倾向认为那些打高尔夫的银行家被那些建模型算概率的WSN忽悠了。擅长交际的金融大亨们数学明显都没学好,他们一般是靠直觉。
早在次贷爆发前一年,我参加一次会议的时候就有一位老绅士指出:非对称性的市场震荡(asymmetric shock)是造成社会财富流失的主要原因,他无法理解CDS和CDO滥觞的现象,因为两者无疑加剧了非对称性。
后果可想而知,年轻一代的金融精英们带着看老恐龙的眼光而不屑回答他的指摘。
投行里的普遍现象是,哪管死后洪水滔天,因此交易员们不断PV未来的收益,换取今年丰厚的奖金,全不顾这未来的“收益”中,大部分实际是风险的补偿,必须存留起来以备“比索事件”的发生。
做投行的心里都清楚,发财的永远是投行里的人,投资投行的长远看都是loser:破产了的投行,银行家们可以改换门庭,股东的损失是永远无法补偿的。所以我一直不明白雷曼的员工身为局内人为什么持有公司30%的股份?
玩到全面救市,事情不会像前两次小衰退那么轻易了解。投行业务估计会长期受限,那30万高薪一族没有几百万亿的业务规模,也养活不下去。
刚入行的和还在读金融的有很长的苦日子要熬了。
据说很多华裔会来中国发财,不是国内的炸弹何时引爆。
米尔肯在很多人心目中还是英雄呢,呵呵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虽然CDS不是保险,但是你说的那些东西其实和保险公司是差不多的道理。自然界的大灾害,很多时候也是一串一串连着的,那时保险公司一样也告急,再保险公司也不顶用。
金融的风险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集中的,这个人人都知道。只是,某些金融产品依靠的历史数据很难支持准确定价,也很难做准确的stress test,再加上人太贪心,有些事情肯定是故意的,比如记帐的问题,最后导致了这样的崩溃。
衍生品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发明是因为有需要而已,最后的规范使用才是该讨论的。不能因为环境污染就不要工业化吧?
“所以我一直不明白雷曼的员工身为局内人为什么持有公司30%的股份? ”
猜测部分是股票分红的原因。
不过,很多人对自己的公司、或自己的国家,都有些错觉,认为自己是INSIDER,比如,认为A股在6000点上还泡沫很少的都是中国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们。
这种错觉是不理性的,有点类似home bias。
呵呵,只缘身在此山中。
保险业在财产险方面,一般不涉及的两个领域是战争和地震。一般条款中都将这两种情况视为不可抗拒力加以排除。保险业不做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领域的索赔事件发生频率难以估计,风险更难计算,一般情况下大的索赔十年以上才会发生一次,但发生一次就可能将保险公司拉破产。基于稳妥考虑,保险公司一般不从事这一业务。
而重大气象灾害险,小型赔付每年几次,大型赔付几年一次,但需求量够大,保险公司勉强可做,但操作上需要将大量非灾年的盈余保留至灾年赔付。但遇到大灾年,很多根基不好的保险公司还是纷纷倒闭。
一般财产险,由于索赔事件一般相互独立,在各年份的波动不大,一般可以保证年年盈利,不用特别大的资本公积。
从索赔频度上看,CDS更接近于战争、地震险。而在利益分配上,却类似一般财产险,当期风险盈余在当年被瓜分一空,没有留下多少资本公积,只剩下一堆三类资产。这种先天上的故意留下的漏洞,即使没有所谓“历史数据不足”问题,这迟早会拖所有人下水。
另一点就是流动性问题,即使CDS发行者做到了资本公积,但由于集中索赔和业务量波动过大,在其实际资产被消耗干净前,也会由于挤兑导致提前破产。
这两个先天不足,不是定价者和购买者的错误使用错误,而是CDS这类产品的设计问题。
呵呵,什么东西都这样。出错的时候,人人踩,年景好的时候,没见几个人出声的。
“CDS更接近于战争、地震险”—— 说说你的数据吧,说说事先怎么能看出来公司和银行default会是类似战争和地震?
事后,人人都看得明白,可是事先呢?
纯粹的经济萧条引发的系统风险,和现在这种金融海啸,根本是没法比的。
如果你说大家都低估了系统风险,这是肯定的,人人回过头来看都在说 —— 低估了类似LTCM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现在的情况百年一遇,然后,叹气,然后,感慨,然后,......
可是,事先谁知道会有这样的海啸?海啸用这样的方式来,当初作空次贷的人,如今都无法独善其身,难道所有人都是傻子?
我和CDS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怪罪金融创新的本身是莫名其妙的话。
“先天上的故意留下的漏洞”本来就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有贪婪有无知有纵容,如果有强有力的监管就应该针对这些漏洞。
金融的历史就是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创新的动力就是赚钱,和任何行业一样。任何产品都有缺陷,但是不到玩惨的时候,根本没几人想得到,想到了也没几个敢大声说出来。人被任何金融产品玩惨,不过是人性自找的。各色衍生品其实都一样,因为某些需要和赚钱而产生,然后......
杠杆比例太大,损失几个百分点就可以把一个投行的资产全外婆了。
这是个OTC市场,没有人来监管clearing的风险
当市场不够大的时候还没啥,但一旦持仓都大大超过underlying的时候,风险就来了。
CDS还是很好的工具,希望CDS的exchange能尽快建立起来
固定资产如果价格大幅度下降,并不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我也不清楚。
俺也沾光。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衍生品不应该作为主要盈利工具,只应该作为辅助,现在的金融真是玩得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