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4)说邓公之第四集 -- 史文恭
东西其实公开出版物都有,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东一点西一点散在不同的角落里,如果留心把材料串起来,对看清事件全貌就很有帮助。
毛更习惯去基础作实际工作。三大后也很少在中央担当秘书工作,而是去搞国民党基层改组。
顺便提一下,高岗拉拢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位元帅就没有警惕性,没有向中央汇报。。。)
为什么不能说出来呢?
这场斗争并不只局限在薄的经济领域。
也就是安子文拟的那个名单。
那个名单简直是大逆不到,本来安作为一个副部长,就根本没这个权力,而且饶还完全不知情,这件违反组织纪律的事情没什么可辩护的。但高因此事而直接想要再此对刘开火,又进而野心膨胀开始拉拢搞小团体,想要一举做掉刘周,终致覆亡之祸。
本来安在此事上肯定要负责任,但经后面一搞,刘系诸大将不仅安然无事,而且开始逐渐进一步掌权。
当然,这个事情后来就被奇怪得淡化成了一种“意向”,可笑,一个副部长也敢拟什么意向?
那个名单,现在公布出来的,基本都认为不是原件,因为上面人数众多,且明明有林彪等人的名字,又与之后的人事安排比较吻合。而高找林等人谈话时,明确提到有几个必需要有的人的名字却不在上面。
当时中央内部虽然在传他已经出问题了,但他的待遇,比如什么在保健名单,都没有变化。
本来毛就在保他,如果不死,以后未免不能复起。好像文革时毛就说过这样一句话。
而是其中疑点很多,安子文副部长再笨也不会笨到私拟中央政治局名单,然后呈现给饶部长看。
这么多年的老革命,不可能脚法怪异到这个地步。
一般的说法,都是高岗,或者饶授意安起草名单,然后又倒打一耙,栽赃给安的。
但就这样,也还是有疑点,---不过还好,俺的帖子,只写邓公,高岗不过是分量比较重一点的配角而已,所以这件事儿,俺就跳过去了。
当然,还是谢谢您的提醒。
不过你这个栽赃说,我倒是第一次看到。
因为不论是事件中还是事件过后,安都未提到这个是由高饶授意(当然,这要提了,在那种情况下可能反对他不利),至少我没有看到这方面资料。
特别是饶的授意更不可能,因为所有的资料里,都提到此事是高通知了饶,而令饶大怒的。
如果是被高饶指使,此事安子文自然知道关系重大,不可能不让刘知情,除非他是个高级的双面奸细,因为弄不好就成“死间”了。而以刘的手腕,估计也决没有主动发出安这个大诱饵的能力和魄力。
张聿温的《死亡联盟》,作者是中央党校教授,不是“纪实文学作家”,比较可靠,:-)
该文有网络版,查找很方便地。
成为党史里面悬案之一。也就是“高饶”,还是“彭高”的问题。
太复杂了,而且两者都是东哥提出来的,俺没有看过这事的原始材料,做人又比较厚道,所以,就没有点名了。
而是春心萌动。。。。
里面唯一提到的疑似高饶授意的就这两句:
“上次您向我转达了毛主席的意图,我作了些考虑,想向您汇报一下。”
安子文指的是前不久,高岗找他谈过一次话。高岗向他转达了毛泽东同他高岗的谈话内容,说中央政治局成员要改组,要加强中央各部机构。
安子文说:“刚刚拟出,不见得合适,因此就谁也没有给看。不过,我向饶部长谈过。”
但后面呢?
马上
政治局委员名单分成两组写出。一组写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以上书记处成员)、高岗、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邓子恢(以上各中央局书记);另一组写有董必武、林伯渠、彭真、张闻天、康生、李富春、习仲勋、刘澜涛。
对中央各部,列了组织部、宣传部、政法统战部、农村工作部、财经工作部负责人名单和中央正副秘书长名单。
高岗盯着名单反复看了好几遍,心想:“你安子文好大胆,竟敢拟定政治局成员名单!这个名单,准是刘少奇授意安子文来向我进行试探的。”
饶漱石接过来看罢,脸上顿时失了颜色。
高岗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声音低沉地问:“你以前看到过吗?”
饶漱石连连摇头:“没有。我这是第一次见识这个神秘的宝贝名单。”
高岗“噢”了一声,不再吭气了。他等待饶漱石讲话。他断定饶漱石对此无比恼火,是会发泄一通的。
没有想到,饶漱石却表现得异常平静。他端起茶杯,细细地品起茶来。但是由于激动,他端茶杯的手却有点微微发抖。这一切都没有瞒过高岗的眼睛。
高岗心中一乐,想道:“我看你能故作镇静到哪里去。”也不慌不忙地点燃一支香烟,慢悠悠地吸起来。
他们两个都深知这个名单的分量,也都想先知道对方的态度,因而不敢贸然表态。
客厅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最后还是高岗性子急,首先打破了沉默:“漱石同志,你觉得这个名单正常吗?”
“正常个屁!”饶漱石恼怒的引信终于被高岗点着了,他的火气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他安子文是个副部长,怎么能瞒着我这个部长,私自拟定政治局委员的名单呢!谁给他这么大的权力?毛主席知道吗?中央知道吗?他想干什么?简直是胆大妄为,无法无天!”
不然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天真还是深思熟虑,或是阴谋,刘肯定有份,至少他肯定是知情的。
他对这种两个人之间的讲话,并不是那种生硬捏造的做法。----当时东哥的确提出,要在中央分“一线”,“二线”,所以高岗对安子文提出要求,安子文当然照办,----那个时侯,高岗和东哥简直象是穿一条裤子的,安子文也不知道高岗的授意到底是他本人的意思,还是东哥的意思。
还有,您可以看到,就在您所引的几段,矛盾很多。先是说,安子文拟名单是因为高岗授意,接着又说安子文的名单先给饶漱石谈过,再接着就是高岗说安子文私拟名单,然后又是饶漱石说自己根本没有看过该名单,---当然,在俺看来,这就是这本书好的地方,因为没有一条清晰,完美的主线。
对于可怜的俺们这些钻在二手资料的爱好者们,俺并不看重安子文的名单的来源,而看到了这份名单被高和饶两个人大肆渲染,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当然,安子文的名单本身,也有奇怪的地方,他的第一份名单合情合理,而第二份里面,林伯渠和刘澜涛未免太突兀了,俺很是怀疑这个名单是否是政治局候补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