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喜人呀,改良的中国风格民居重新出现 -- 晨枫
即美观又节能
建这样的townhouse群是不是合算。
或者自己的detached house?
绍兴的房子也要1万?吓了一条,这么贵啊。
毕竟那个时代和现在的生活方式太不相同。改良就是形式与功能的新的统一,为了拘泥于传统形式而放弃有用的功能,那就失去意义了。现代住宅建筑中的开放空间、sun room、阳台都是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采用呢?
我的古文是文革中的中小学水平,以后再无长进,惭愧,呵呵。 国内现在大城市房价如何?我是一点概念也没有。在我们这里,新的高楼和连体公寓大概在1000到1500加刀一平方米的样子,独立住宅大概在1500-2000。
明年春天计划回国一趟,看那时有没有机会吧。
就现在的技术、成本来说,普及还有问题。在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维修、清洁怎么办?寿命多长?是否经得起雨雪风霜甚至冰雹、沙尘,都是问题。太阳能电池发出的是低压直流电,如何和交流电并网也是问题。每家每户自己装置流变交流还是小区集中进行,这也是问题。
过去主要是给低收入的人的,现在的新趋势是给喜欢居住在市中心的时髦人,价格不菲。
在中心城区造detached house不大现实,除非特别好的地段正好有本来就该拆除的老房子,否则连房带地买下来,拆老房,建新房,这个代价不得了。
在加州被森林大火烧掉的就更不谈了。
只是觉得房子的外形用了些白墙青瓦,不算作什么,恐怕老祖宗用这些东西,与其说是要追求这种效果,不如说是手头可用材料的局限使然.而建筑师往这个方向上使劲,不过西学为体,添了些"中国元素"罢了.(当然有这个意识,至少反映了建筑师还是有些思想的,而市场中也是有这种需求的)
但这不是追求中国气派的好路子.真正的好路子在哪里呢,不才也没什么见识.瞎说说:中国人是有些祖宗崇拜的,如果一套房子里连个放牌位或遗像的空间都没有,未免太不中国了,古人说"登堂入室",房子够大的话,空间上能有个堂室之分,现代中国人未必不买账,而"开放空间" 则似乎一直不太吃得开,见得些地皮够大的房子,总还是喜欢把"开放空间"变成私家小园林.不过更多的中国人是不用考虑"开放空间"的问题的,他们常有些郁闷的是,从小就听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搬进小区几年了,一个单元的邻居都还没认全呢,这怕不是在楼顶上盖个大帽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吧,恐怕单凭建筑师都没法解决这问题.
窃以为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看得见中国的风格是什么样子的(当然,很可能我们是可以从传统中汲取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上海老石库门是借鉴了英国泰瑞斯的式样发展的中式建筑,天井,厢房(不一定全有),楼层,后阳台,山墙(防火)等元素是特点。 早期石库门原始,厕所厨房处理非常原始,没有抽水马桶和像样的食品加热加工区。 上海有几本书专门研究石库门。 后期石库门被抛弃,新式里弄取而代之,如四明村等,比英国的泰瑞斯有更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