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8)邓公往事第八回-上 -- 史文恭
直接插手,事情就容易黄。
和你前几篇讲事实摆道理的帖子不能同日而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没有饿死人,但是每年矿难死了多少?四川的地震有多少孩子死于不合格的校舍?广东的血汗工厂断了多少手指,火灾烧死了多少人,中国现在有多少妓女?为什么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上不起大学而上吊?
外汇储备和鸡的屁是白来的还是用一些以前我们自己很珍惜的东西换来的呢?
我和我周围的同事同学朋友们的个人收入没张多少,却感觉物价在飙升。股票也赔了三分之二,今年买不起房了更别提车了,有个哥们因为没有房子女朋友又分手了,我很气愤。
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太正常了。
我们其实也不喜欢文革大跃进,北朝鲜的现在并不等于中国的过去。
前面一段愤怒的排比句事实上压根没什么意义,你理想中的完美社会从来就不存在,今后也不会出现。你说得这些排比句完全可以套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段历史。
我觉得真正让你愤怒的是这一段:
从80年代以来我眼看着周围几乎所有人包括俺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机会,你肯多付出就能比别人多收获。个人一时的经济困难肯定是存在的,但你不能否认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你和你周围人的生活水平普遍是在逐年上升的,至于物价飙升,今年再困难再飙升也比不过92年,我90年代大学毕业时学校食堂的菜价比我入学时涨了整整10倍,今年这点小风浪实在算不了什么。而你要是在拉美国家生活过,相信你对“物价飙升”这个概念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理解,中国比起来强太多了。股票嘛,嘿嘿我就不说啥了。
另外再说说你的哥们,那个女人是想和房子结婚不是和人结婚,我觉得分手对双方都是一件好事不是一件坏事。正巧今天上午和LD打电话还说到这个问题,因为她的两个女同事一直抱怨找不到有大房子(无贷)的男人结婚,我说要总抱着这种心态,她们一辈子也别结婚了。我7年前结婚的时候什么也没有,那会儿工资很低也没什么存款,更别提房子了,俺家LD老实,也没啥要求。所以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有足够多的机会,少抱怨,多做事,社会会给你丰厚的回馈。
好吧,坚持一下,把这个上,中,下写完。----
首先说明一点,俺迄今为止,仅仅指出东哥对于大跃进的错误是在发起这一块,而这一块里,最大的错误不在于发起本身,而在于他粗暴地发动反反冒进,打击周公和陈云的结果。---但对于大跃进本身的巨大危害,东哥在事前没有料到(也没有那个必须的知识储备),事中,他虽然开始也欢天喜地,但后来逐渐地醒悟过来,并的确进行一定程度的纠正,至于事后吗,由于第一次庐山会议的突变,事态发展已经从如何发展经济这个领域跨入如何保持团结和领袖权威这个政治范畴了,因此,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等等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但就大跃进的灾难形成原因来看,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和继续大跃进是最致命的。)
而对于大跃进运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和随之带来的重大灾难,需要再一次指出的是,广大中,基层干部存在的极大问题是一个主因。-----大跃进饿死了多少人,具体数字至少在数量级上是没有争议了,但大跃进饿死了多少村长,支书或民兵队长,我们闻所未闻。-----而这就是灾难能够蔓延的原因,因为错误政策的执行者们,他们中的大部分(尤其是积极分子们),活得好好的。----灾难之后的调查,发现基层干部里面多吃多占的现象十分严重,----在那个每个人都前胸贴后背的时代里,多吃多占的罪恶并不亚于现在的贪污受贿,----正因为如此,后来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一个“四清”运动,其初衷就是要清查这些多吃多占干部的账目,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吐出来。胡服同志甚至认为,有超过30%的农村干部是有问题的,。
因此,现在很多简单地把三千万和东哥联系起来的说法,不是因为头脑简单,就是因为别有用心。-----东哥在大跃进中的责任是第一位的,但这个第一位并不意味着他在主观上有让农民饿死的愿望,不承认这一点,就丧失了把握这段历史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东哥推动大跃进这个决策,无疑暴露了他在经济方面的缺陷,而他的诗人气质般的激进更让他的错误火上浇油。这一点,同样也是事实。
好了,回到历史吧,1959年,中国的历史在“左”的狂热之路开始下滑时,因为庐山会议,引起了一个更为猛烈的反弹。这个过程是很大,也纠葛很多的过程。---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后来的评论者而言,也是一个眼花缭乱而又奇峰迭起的过程。---因此俺很早就注意起这个过程的方方面面了,之前本来准备写一个系列的,但后来为了西西河的稳定,(无论是对外的存活问题还是对内的和谐问题。)俺不敢拍键。-----但最近俺看了几次西西河里的争斗,恍然发现,河里的争斗大多都是因为参与者的急躁,不理智和知识储备太少,而不是因为题材的原因。----就像公牛的雀跃不是因为看到了红布,而是看到了布的抖动。-----于是俺释然了,和谐与否是一个参与者的互动过程,就像在佩林美女和拜登老爷在辩论,看起来他们象是在讨论国事,其实只是互相挑错贬低罢了,----和论题无关。-----另一方面,写邓公的过程让俺痛苦,资料极少,而且这个题材显然对于勤劳的网管叔叔们来说,要比庐山会议还要敏感。
所以,俺谨慎地决定,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将是一个独立的系列,那就是第一次庐山会议。而邓公的故事,就随缘吧。
先花后看。
老邓是个人物,厉害,但是。。。
没有争议?数量级是多少?三千万?
这个说到点子上去了。庐山会议各种资料出得已经很多了,所以题材不是什么问题,能成一家之言的,在西西河肯定站得住。
官僚的利益了。。
只不过,他是按照规律来发展经济。与主席的动不动就在经济领域整个“神来之笔”相冲突罢了。。
敢问:他什么地方官僚了。。
怎么不讲讲他的功绩啊。炼钢炼铁饿死人,那件事看不到他踪影??最后要推给老毛被黑锅。
再说了,大跃进除了土法炼钢,其他那件事没办成??你要不要翻翻书??张口就胡来,也是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