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母亲的知青岁月 -- 成奎花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其实钟阿城在谈论《棋王》的时候,也有这样类似的观点,大意也就是最后那几句话,
我们知青在农村的这几年,就觉得苦成这样那样的,委屈的不得了,
那么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乡亲们,又该怎么样呢?
相对于他们来说,知青还是幸福的,至少还有城可回。
哎,头痛,难怪美女起名偏跟大傻哥拉亲戚,原来是有个同样如画似玉+精灵刁钻的土司小姐妈
结尾深刻却略显偏颇。伤痕文学确实感觉有点像纪录片,缺乏深刻的思考和剖析。
献花恩。
虽然俺也是下乡知青,可就是不待见那个伤痕文学,您算是说清楚讲明白了。
我错了,当时我没想到阿城,不过我一直没把阿城的作品当伤痕文学。
我母亲是土司小姐,我不是,我父亲家可是几代贫农。
而是态度问题。
强奸女知青的畜生,没有女知青他们就不做恶了吗?不,他们强奸农民家的女孩。知青因为缺医少药难产、病逝,没有知青悲剧就不发生了吗?不,照样年复一年发生在老乡们身上。如果没有上山下乡,这些老乡会和他们祖祖辈辈一样默默吃苦,不会因为自己吃苦就要求城市里的人也吃一样的苦。可是上山下乡毕竟发生了,知青们有机会体验这些老乡的苦难了,然后呢?我无法评述这个然后,那么多知青,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作为,各有各的选择。可是再然后,伤痕文学出现了,我只看见作者们的眼光轻飘飘从老乡们头顶掠过,永远的停留到自己身上。
母亲的回答让我意识到她和文学伤痕作者们的不同,对她来说,做小姐太太的苦和上山下乡的苦是一样的。那些作者如果不离开城市,也是要吃留在城市里的苦的,可是对他们来说,城市里的苦和乡下的苦不一样。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再也不看伤痕文学了。
小学时候有一次穿去上学忘了看课程表,当天有体育课,我正好还是体育委员,老师让我带同学跑步,自然是跑不起来的,于是我就带着同学一圈一圈违者操场走
俺的经验在小城故事里都送完了,最后一朵还是等了好久才有滴
同意你,强奸,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环境下,都是犯罪。
我也不待见那些伤痕文学,没有天生的高人一等,真正能够让我低下头颅的,是那些尘埃中开出来的花
有的人当做在学校操场上跑三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