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关于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一点回顾与分析 -- 润树
生产有三大要素: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对象。
集中就是这三大要素的集中。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不用解释,机械是农业生产工具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种,生产对象就是土地。
在生产对象或者总产值需求不变(这对农业是不可能)的情况下,而劳动力与生产工具就是一个反比例关系。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组织制度的提高,必然导致劳动力效率的提高,劳动力的需求下降。这对于中国众多人口来说,是个灾难。
其实我们农业最终都是要创造更多的农业产值,至于投入劳动力,还是投入生产工具,结果都一样,但对社会的影响却大不一样。这个过程并不是只有提高劳动效率才能实现。
保持劳动力与机械适当比例的变化是必需的。
老铁奖你一个宝。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很多人担心效率的提高会带来失业的增加,所谓的机器夺人饭碗。这么多年过去,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电脑夺了一部分饭碗,但是创造了更多的饭碗,并有了一个新的行业:IT业。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农机业必然发展起来,可以吸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与之配套的产业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效率的提高,释放的劳动力可以从事三产,从事文化事业等,农村将会繁荣起来。
还有,下面润树兄提到的:
农民工为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
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的分工进一步细化了,以前看到个资料说,尽管美国的农民在数量上只占总人口数的3%(?),但是为这3%农民的农业生产进行配套工作的人口数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然会有从事农业但不种田的农民出现,比如现在大力提倡和鼓励发展的农村经纪人,这批人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外,把农民从手工劳动的艰辛中解脱出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了,全世界都如此。
你担心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人类应该可以找到出路,而这条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这就是在全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使人类在自然条件的制约下,能够进行有节制的适度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不能节制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给人类的持续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
机械化同时要考虑因地制宜,特别是对于山区和丘陵地区而言。这也是可以体现社会主义统筹安排的优越性之处。比如,这些地区可以专门从事一些经济作物的生产,而把粮食生产集中在那些机械化的优越性能够得到更大体现的平原地区。
当我们开始担心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造成劳动力过剩之时,人类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究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也许,一个能够使人类在文学艺术这样的精神领域获得全面和高度发展的时代就要来了。
其实我觉得以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小农机应该是重点。
毕竟很多地方大型机械施展不开。比如俺老家,地都在山坡上,那地方大机械绝对上不去的。
如果是小农机,连推带拉就能弄上去,或者弄头骡子驮上去,很方便的。
山区的农业如果推行这种小机械,是不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呢?(说实话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个劳动生产率的意思,是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每亩地出的粮食就多了么?还是同样的时间里能种更多的地呢?可是能种的地就那么多,没处开新地了,而且现在退耕还林,更不可能新开地了。那这个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到底是是么意思呢?)
不过起码能减小劳动强度,比如翻地、松土什么的。虽然不敢说省下来的时间能创造多少GDP。起码农民不那么累了,终归是好事。
不过现在汽油涨得厉害,成本也不低,不知道农民能不能负担得起。
只不过要因地制宜罢了,正如你所说的那样。
劳动生产率指产出与单位劳动力的比值,是衡量生产力高低的指标。
真正衡量生产力水平,还应该是广义的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这个投入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的全部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与他相接近。
全部要素的生产率(TFP)无法从总产量中直接计算出来,故只能采取间接的办法:
TFP=总产量-劳动、资本、土地要素的投入量
劳动生产率指产出与单位劳动力的比值,仅仅是生产率中劳动力的投入,没有计算生产资料的投入。
这个构想太理想化了,其中有许多细节上的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一个劳动者,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和社会需要他干什么,这三者之间是不统一的,这就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巨大的困难。
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之间,还能通过教育、社会培训等解决,而社会需要和个人意愿之间如何协调呢?
如果三者协调了,一个人处于他擅长的工作岗位,他又感兴趣,社会还需要,这个人往往会作出巨大的成就,他们对工作注入热情,也往往最后成一大家。
但这种理想情况只能是极少数人。
大多数人从事的是社会需要的,而个人却不情愿,甚至是不擅长的工作。对于这种情况,至今有两种解决方法:
1、一种就是市场方式,通过利益驱动。大多数人都是为生活而奔波,处于利益绞杀的战场中。显然这种方式最终人们只是为了利益和生存奔波,正如你所说体现不了自身价值。
2、二是荣誉方式,通过信仰和荣誉驱动。但这种方式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或者叫有个指路灯塔。雷锋精神和铁人精神,大庆石油和大炼钢铁,就是这种形式。
显然这两种形式,都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自身价值。
从直觉出发,机械化当然是越快越好。在计划经济式的“投入产出”体系中,机械化也是越快越好。改革开放前对工业化速度的迫切追求,是一种自然的思维方式。
不过,这些道理虽然直觉上容易吸引人,但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这在思想上,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一大冲突所在。
文中的结论是:
“以上分析表明,1981年在中国农村实行的分田到户,给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造成的阻碍和损害是不容置疑的。当然,这不足以评价分田到户给农业生产以及国民经济带来的整体效应。笔者以为,即使当时需要暂时解散公社体制,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引导与自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且,至少保留某种程度的集体形式,像互助组,合作社,农协等,特别是在那些已经实现或易于实现机械化的平原地区。现在,人们总结50年代的集体化,找出的一个弊端就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管地域差别,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遗憾的是,1981年的分田到户重复了同样的错误。”
我以为润树是指,分田到户时,可以采取更好的办法,从而使机械化进程比80年代要快。但我觉得,这带有某种计划经济理想控制的意图,实际上难于执行。分田到户,它是一个实践结果。不分田的也有,当初甚至要大力排阻碍推进分田。分田到户,它不能算是“行政命令强制执行”,应该算是农民自发选择的程度居多。可以想象,如果率先分田到户的村子,产量却比不上集体化机械劳作的邻村,分田到户是推广不下去的。
为什幺没有实践出“农业机械化继续快速度发展,分田到户与集体合作完美结合”的结果?这个原因,从计划经济思路出发,容易总结成“操作不当”,“改革时短视了”。我认为这是一种政治性的总结,从经济学上是不需要的。用经济学道理很容易解释,把“比较优势理论”说一说,“分田到户”就是会比“机械化集体劳作”更能打粮食。机械化成本高,还不如解放人的种田积极性管用。
至于说机械化结合可以做得更好,直觉上也许是可能的。但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需要给出成本论证,不能直觉。在什幺模式下,机械化会干得比分田到户好?文中说,“至少保留某种程度的集体形式,像互助组,合作社,农协等,特别是在那些已经实现或易于实现机械化的平原地区。”那这需要给出论证,真有这样的地方,干得比分田好,或者有一个理论成本模型。我的印象是,分田的初期,也有不分的地方,互相合作农协都有,但却干不过分田的。从严格的经济学逻辑论证来说,这是一个关键。
润树的结论“1981年在中国农村实行的分田到户,给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造成的阻碍和损害是不容置疑的”,我认为是可靠的,数据很扎实。但如果认为“分田到户”阻碍损害农业机械化进程,所以有部分“错误”,这个逻辑就不可靠。并没有一个可靠的理论说,农业机械化进程快就好。我实际认为,这种“机械化理论”的缺陷是明显的,实践中很容易出问题。还有“当初应该想办法在分田到户时避免这个错误”,这个结论,逻辑根基也不足。理论可行性,现实的可操作性都会有很大问题。
在“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中,“机械化”是比较优势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包括了机械化理论,但得出的结论会不一样。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都会有冲突。到现在,两个理论的导向一致了,“分田到户”很可能不再是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方式了。
我再说一下经济学思维,可能有些违反直觉。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寻求各方面都过得去的完美的解决方案,往往没有什幺进展。常用的经济学思路是,给出几种有现实可行性的简单解决方案,然后评估各方案的总体效益。所以,现实方案往往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却在实践中成功并维持下来了。
润树兄,我们打桥牌合作的不错。我就是从经济学角度评论一下这个文章,供参考。
第一,你说“分田到户,它不能算是'行政命令强制执行',应该算是农民自发选择的程度居多。”你这一论断,也是没有论证支撑啊。照你自己的要求,你就得给出数据,多少地方“甚至要大力排阻碍推进分田”,多少地方农民欢天喜地分田拆拖拉机。
第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分田到户”了,打得粮食就多了,这同样是你的直觉而缺乏事实和数据的支撑。用良种、水利作为增产主要原因就不必说了,毛左们一再强调的,分田先进安徽的粮食生产并不出色,你怎么解释呢?
第三,分田时期,对于小农思想深重的农村来说,分田政策会影响不分田公社的积极性。不分田要干得好,带头人无私能干是一个必要因素,而分田政策的推行,就会让干部们想:“反正过两年要分,那我那么为集体干啥,自己先把自己家田搞好再说。”就跟ZRJ卖国企,本来能搞好国企的头头就故意把企业搞坏一样的。
第四,分田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分掉相对容易,特别是高层动用组织力量的时候,而重新组织起来就很难。因此“如果率先分田到户的村子,产量却比不上集体化机械劳作的邻村,分田到户是推广不下去的”也只是你的直觉。南街村搞得够好了吧,可还是有很多分田死硬派想把它分掉呢。因此你不能用“分田到户推广了”反过来论证“分田到户搞得好”。
第五,分田对机械化进程的破坏,是对中国社会组织过程破坏的体现。机械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用了新的生产工具,更在于机械化生产中,生产者必须是高度组织的。而社会的发展程度和组织程度是一致的。破坏机械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反动。
它是专门用于国际贸易的。
要对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与手工作业进行比较,应该以下面海纳兄提到的综合劳动生产率,而不应只是粮食产量,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同时,还要计入由机械化而节约的劳动力转入其它生产活动所带来的效益。世界上各先进农业生产国发展的历程,早就证明了前者的优越性,中国不大可能会例外。这是中国上世纪60年代提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所在,并非凭直觉。至于速度,日本的农业机械化从1949年起步到1979年全面普及,整个过程是30年完成,可以作一个参考。当然,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人口,工业发展程度等),中国各地区也有差别(平原,山区等),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时机和速度都必须符合这些客观实际。如果从60年代末算起,中国到现在搞了40年,整体农业机械化程度只达到约40%,是快了还是慢了,让那些懂“经济理论”的人搞个理论模型来计算验证吧。在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70年代的农业机械化速度太快了的前提下,我只能认为80年代的分田到户阻碍和损害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具有负面效应。
有观点认为分田到户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更加精耕细作,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提高。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但与土肥水种四大因素相比处于次要地位。农业机械化与精耕细作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相反,由农业机械化所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在不能用于其它生产活动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加强精耕细作。机械化的耕地,耙地,播种与比手工作业相比不但效率高很多,而且效果也更好,机械收割还能减少粮食的损失。
可惜西西河的桥牌比赛没搞起来。
从亚当斯密开始,比较优势理论就可以用于分析生产分工交换,无论是一国内部还是国与国之间。
在科大胡不归:【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四)中,有一个违反直觉的例子。甲每年能够生产100斤土豆或者60斤牛肉,各占一半劳动时间,乙每年只能生产80斤土豆或20斤牛肉。甲比乙种土豆厉害,但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是乙专门生产土豆,一年160斤,甲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生产25斤土豆,四分之三时间生产90斤牛肉。这样,分工以后总产出,土豆与牛肉各多了几斤。
另一个例子是日本公司与比亚迪生产电池。日本公司靠自动机器,效率高,比亚迪靠大量劳力搞人机结合。最后是比亚迪的生产方式胜利了。
具体到分田到户,可以设定这样一个模型。国家大搞农业机械化每年农机增长20%是一种方式,小搞每年增长10%是另一种方式。小搞比大搞,能够省出每年100亿的资金去做出口加工挣外汇。相当于国家组织生产,就是生产土豆与牛肉都厉害的甲。但是,国家小搞农业机械化,并不会使农业产出减少,因为还有农民“分田到户”提高劳动积极性的办法来补农机投入不足。要注意,这时的中国劳动力相当过剩,劳动力基本不值钱,有“人口红利”。这种生产方式就能比大搞农业机械化多一些出口加工的外汇产出。
你说大搞农业机械化能节省劳动时间,这恰恰是不需要的,中国缺的是外汇与资金,不缺劳动时间。日本当时就不一样,它农业人口大规模转移到工业生产,完全可以大搞农业机械化。
我就是简单说明一下,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大搞农业机械化反而不如小搞的总产出多。
因为你大概也不好意思说把这100亿拿来做别的什么事情。但这100亿是怎么来的?是从减少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投资来的,真是农民好欺负。国家在工业化时欠了农民的账,时机到了不但不还,趁分田到户还把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怎么会不出现后来的三农问题?不过,我们现在倒也不知道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是不是真的像你这样算的账。
政府搞经济就和打仗一样,拿老百姓当士兵一样的工具。
如果它要这样来算“经济账”,就是这样用比较优势理论。我不是说这样的方法“有道德”,而是解释一下这种方法可能的决策依据。也许当时的领导没有这种明确计算,但他们会想到,让老百姓努力种田干活,省出钱来干别的。
如果要算“政治账”,那就要说三农问题等等。这是另外一回事,我也觉得确实农民受不少苦。我主要是解释行为动机,这个需要一些思考。道德评判相对争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