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鹤之旅 -- 晨枫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网上流传的那张厕所照片实际上是联盟号飞船或是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厕所
这么多年没有真正的照片,很值得怀疑
自南昌放枪第一次。。。
九七年104团转场,机毁人亡好几架。
首先明确一下,电流始终是从高压流向低压的。所以避免甲板油气遭雷击的解决办法不是给它们接地,相反应该是隔绝地。不能形成高压到低压的通路,电流打死也不来。要不电线上的麻雀怎么没事呢,你给他接个地马上就能吃烤麻雀了。
在隔绝地不可能的情况下——譬如航母不能搞一层橡胶船壳,盖房子也没听说打橡胶地基的——要防雷击通常是使用避雷针。避雷针的作用不是为了防止带电空气到航母的击穿,而是改变电流的路径,从一个比较安全的渠道尽快把它引向大地。避雷针干的工作有点像80年代冬天单位供暖站刷的标语,“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有雷电的时候电流从他这里先走了,更重要的地方譬如人员设备就安全了。他起一个泄洪渠的作用。
空气击穿这个现象现在还没有研究透。不过从实验现象上看,击穿现象的发生概率是跟局部场强有密切关系的。由于场强是电压在空间上的偏导数,所以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越尖的东西越容易被雷击。高电压研究中把空气击穿分成三种电极两两之间的排列组合:棒、球、板,这里面棒最尖,击穿电压最低,所以一般保护点目标的避雷针通常是一根长杆。
回到航母这个问题。如前所述,既然把航母隔绝地不可能,那么防雷击的工作就是树避雷针。回到三种电极模型,航母顶部基本可以看作板电极,他上空的带电空气等势线也基本可以看作平的。用高电压专业的话说,这是一个板板间隙,电场线均匀,击穿电压最高。但是边缘的电线他是一根长杆,他形成一个棒板间隙,电场线在杆顶端特别密集,局部场强特别高,他的击穿电压比板板间隙低很多。这样在同样电压情况下,边缘的电线比航母顶部平台更容易受雷击,这样就形成了避雷针的保护作用。
听惯了 歼7那中有点啸叫的发动机和那圆头的我们,第一次见到那弯弯下垂的鹰头和AL31的低沉但是威武的27,真是惊诧的很啊.后来还偷偷滴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偷偷的跑去机场呢,估计就是第一批"爬墙党"吧
PS: 我家就在27第一次到中国的地方,呵呵,河里还有老乡呢, 大家估计都还熟悉哦 ^_^
只有能够证实的才能肯定。还有一个就是那个有名的苏-35的后视雷达和后射导弹,始终无法证实,也没有试验,所以我根本没提。
一篇贴不了,才分上下。
好像是为了避免电磁兼容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通讯天线
在这一点上,F-18的设计思路和米格-29才更相像,不是简化版,而是短程版。
说,俄罗斯人曾经在美国人面前展示过后射导弹,不知道可信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