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官办经济”: 几句也许不该说的话 -- 晓兵

共:💬142 🌺270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股场当然也是多数相对贫困化.

苏共垮台, 老美许三多兄弟们吃亏了.

老美许三多饭碗被苏共保尔, 中国许三多们抢去了。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 当然首先是资本家们的胜利, 包括红色资本家们, 所以, 世界资本主义体制不能变, 允许改良,不允许革命.

中共下一步要适当考虑放开宗教, 鼓励各种没有"组织性"的宗教, 让许三多们多想一些其他出世的参考系, 各种各样的宗教, 像印度那样;

讲相对贫困化太多, 不好办, 毕竟实践上中共也解决不了。

所以, 理论上, 中共也不宣扬甚么中国式先进文明, 甚么中国领导人类世界, 让爱国愤青们喊喊也就差不多了. 中共比较谦虚, 低调, 闷声赚大钱.

中国股民们开始明白了一些, 中国经济成长不等于你的股票帐户也成长, 两码事.

中国股场当然也是多数相对贫困化.

家园 土改,土地实际上的私有化: 胡温的平津战役,没有退路

中美经济竞争: 差不多就是中共小米加步枪, 打老美飞机大炮, 打不是真打, 目前看.

欧日, 老美的"小红"映像.

1. 中共小米加步枪

常规战争, 许三多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毛林统帅, 雅尔塔会议, 西柏坡, 西山, 中南海, 也就四年时间;

常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许三多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许三多常数, 基本不变

邓统帅, 差不多到92年南巡, , 右风吹来满眼春, 差不多把中共左路军彻底打垮了,大概可以看做抗战, 延安整风

江朱:

一九九四年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

开始境外作战, 基本上打败亚洲四小龙,低端, 剿匪, 小试牛刀.

2001: 雅尔塔会议=美“911”, 入世贸, 国内大批量打造二奶,

算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胡温

2004开始

基本上是维持会, 大奶有所增强, 国际市场, 高端还是不行, 还有退步

“商务部研究报告,说中国28个主要产业其中有21个落入了外资之手“

2.老美飞机大炮

老美精英统治实际上是盖茨期望, 只有盖茨们的出现才能解决生产力问题, 缓和生产关系问题.金融精英看来不行, 政治精英所以换人了, 靠拢生产资本.

问题是, 盖茨们天生就是娇骄二气, 神出鬼没, 成建制, 成规模, 兴风作浪, 也是概率, 可遇不可求.

但老美盖茨培养机制成本很高, 人本主义, 市场经济, 国家“公平“, 青少年也不能当乞丐, 各种法律官司, 残废人受保护, 女人也不能调戏, 更不用说马杀鸡, 二奶了.

理念上, 老美资本主义已经"进步"到把每一个经济人都赋予盖茨人权, 盖茨概率了, 差不多是男女老幼.

男女老幼, 拖家带口, 拖泥带水, 这也不行, 那也不能, 成本上天, 效率落地,

所以老美汽车也不行了, 不是技术问题, 是成本问题.许三多相对贫困化问题.

老美打造建制盖茨们, 是时间问题, 时间也有成本. 老美压力很大.

老美短期内也玩生产关系, 美元世界货币, 世界生产关系, 通货膨胀, 适当冲销国内外

债务, 债权人适当向债务人财富转移.

搞成通货紧缩就不好办了, 所以要做活经济, 宁可通货膨胀.

3. 不用说, 中共学不了老美: 体制, 成本

许三多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小米加步枪, 不能变

颜色革命就是民选, 就是许三多福利那一套, 俄罗斯; 俄罗斯历史上占了中国领土, 占了石油.

“支部建在连上”, 许三多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小米加步枪, 优势不能丢;

劣势也是明显的: 最多打到敌人的中端, 再往上打, 就不是许三多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能办到的了.

4. "板门店谈判", 所以中国代替日本, 买老美国债, 老美第一哥们

老美许三多要喘息, 债务松绑, 国家给点汤水, 不能死, 死了资本家玩谁?

所以不提老美中共人权, 不提台独. 老美中共是哥俩, 互补多过互掐.

中国也一样, 小米加步枪也要喘息

农民许三多每年进城至少几百万, 劳动技能也就是推小车, 城市许三多要推荐盘, 还要化钱读大学

中国要内需, 内需还是要搞房地产, 学老美搞房地产, 不能学日本, 日本住房低价福利, 类似欧洲, 内需起不来.

内需, 房地产带动.三中全会土改, 至少要解决土地供给问题. 粮食, 如果有问题, 以后向老美买吧, 至少目前是哥俩.

当然, 办法也是不争论, 实践推着理论走, 右派推着左派走.

于光远: “既要抬头向前看,也要低头向钱看”

毕竟, 地球目前还是一个资本主义引力场, 时空被钱弯曲了, 想看太远, 物理上还没有太多办法, 忽悠例外

许三多继续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小米加步枪, 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农村变城市, 中共有经验, 目前看, 中国继续经济发展, +8%, 也没有别的路子. 即使换一个“党“来领导.

中国今后二三十年的春节晚会节目应该问题不大.

中国股市, 也应该是有钱赚的

中共土改, 实质上的土地私有化, 胡温的平津战役, 没有退路.

家园 将来 炸药科学奖,大陆留美生;最有钱:大陆"女"生

大陆"女"生=大陆"二奶", 非国企企业家, 最有钱=世界华人最有钱.

按爱因斯坦相对论, 时空关系, 很多物理量, 都是相对的, 挂钩, 可以搞洛伦次变换;

但本质上都是相对的, 都受观察人, 受场影响,只有光速是绝对的.

"真理", "智慧","财富", "权力", 物理量;

社会"科学"里面, 甚么是光速? 还没有吧?

-----------------------

ZT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着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

  整个节目中的两个环节因为中美学生表现的强烈对比,令人震撼。

  ■他们几乎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我们选择了财富和权力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

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中国学生直奔权力和财富这样的结果,忽视了如何实现的过程,不去思索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我们文化中的官本位在他们的观念里已根深蒂固,社会上对于金钱的过分热衷追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孩子的选择清楚地映照出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一些劣根性。

  ■我们吟诗弄赋,他们脚踏实地

  接下来的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首先由中国学生阐述。我们的孩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会又是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整个感觉是一个大扫帚,后面拖个小尾巴。

  有一个留美的华裔作家发问,你们募捐,要我掏钱出来,首先你的整个援助计划得打动我,我还要知道我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我捐出去的每分钱是不是都真正发挥作用了。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

  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都想不到的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家园 中共党内, 毛邓乾坤"能级"的领袖很难再有了

再有至少是小概率.

集体维持会是大概率, 当然是右倾》左倾, 至少是数量,惯性运动, 越来越右;

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引力场, 左倾分子差不多都转丢了, 除非有奇迹出现.

家园 资本主义内需的本质: 许三多住房信贷带动消费信贷

房价不能太低, 大奶二奶才有利润;

许三多要买没钱, 钱能贷不能给.

2001: 日本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比重20%,美国超过40%,

所以, 日本内需起不来, 日本欧洲给了许三多低价住房, 福利, 就收不回来了, 何来内需?

资本家有钱是要钱生钱, 是投资不是消费, 消费还要靠许三多;

许三多消费内需带动资本家投资内需, 没有别的办法.走一步看一步.

-------------

ZT

“24号文”难称完美,国外经验有得学!

  “24号文”标志着我国住宅保障的再次转型,但把保障目标仅限于低收入群体,覆盖面未免偏小,把保障产品仅仅设定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手段未免简单。

  1998年住房改制之后,住宅产业市场化的速度很快,但在开发投资和房价连续高增长的同时,许多问题和矛盾开始暴露出来。根本的矛盾应该是住宅商品化、市场化的过快与住房保障过于滞后之是的矛盾,同时也反应出我国住宅政策在由福利分房向货币化分房的转变过程中,转速过猛,转弯过大,没能很好的完成制度的过渡。中低收入群体被逼购买纯粹的高品房,必然感到房价高得难以承受,各种矛盾由此衍生。

  应该说,从2005年的“新老国八条”开始,中央开始加强调供应结构的调整,更加向住房保障倾斜。2006年的“国六条”及“十五条细则”,更把住房保障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不惜以行政手段推出“三限制”(限比例、限套型、限价格)政策。各地出台的《住宅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中,也都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70/90”产品作了规划。但总体而言,我住房保障制度还很不成熟,远未形成健全的体系和完善的机制。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下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下文将重点分析一下几个国家住房保障之道。

  新加坡:偏重于政策化的解决之道

  新加坡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在住宅消费保障制度方面,政府干预和介入的很深。由于政府实施了积极的住宅保障政策,新加坡成为全世界住宅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当然,这也与其是城邦型的地理特征有关。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住宅。政府于1960年成立了建屋发展局,制定了“五年建屋计划”,大力发展公共住房,即一般所说的“组屋”。1968 年,新加坡政府又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计划,从出租廉租房为主向出售廉租屋过渡。受到英国的影响,新加坡近年来也倾向于住房私有化,通过推行住房私有化计划,新加坡一方面成功地把原属国家所有的住房逐步转让给个人,另一方面对经济收入不同的家庭,实行不同的政策。对收入高的居民,国家不包其住房,使其住宅完全商品化;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准商品模式,由政府投资建造社会住宅,然后再按优惠条件出售。梯级消费加上公积金支持的购买力使新加坡80%以上的的居民购买了组屋居住。

  第二,实行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于 1955 年建立的一项强制储蓄制度,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以解决雇员退休生活保障问题。1968 年,新加坡政府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问题,允许动用公积金存款的部分作为首期付款之用,不足之数由每月交纳的公积金分期支付。这项规定使低收入者既能购房又不影响生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低收入者购房的积极性。该项规定最初只针对最低收入家庭,1975 年后政府才对中等收入家庭放开了限制。公积金制度成为新加坡国民储蓄的主要组成部分,新加坡也成为东南亚地区解决住宅问题的典范。

  第三,根据收入情况分级确定住房保证水平。分级提供公有住宅补贴要求严格按家庭收入情况来确定享受住宅消费保障水平。在住宅短缺时期政府规定只有月收入不超过 800 新元的家庭才有资格租住公用住宅。政府对购房补贴也采用分级的办法。例如,一室一套的,政府补贴 1/3;三室一套的,政府只补贴 5%;四室一套的,政府不仅没有补贴,而且按成本价加 5%的利润;五室一套的,政府按成本价加 15%的利润。由于房价上涨,出售公有住宅所赚得的利润必须向房屋开发局缴纳一部分。

  第四,公有住宅的合理配售政策。自 1968 年新加坡大力推行公共住宅出售政策以来,购房者日益增多,搞好公房配售,让购房者觉得合理公平,成为房屋开发局的重要课题。起初,政府采用登记配售,以登记的先后顺序出售,后来改为定购制度。每季度公布一次建房计划,定购并申请房屋的人就进行抽签,中签后经过购房审查交付订金,后随即签订购房合同,并交付房价的首付款。一般等两年多就可以住上新房。这种办法缩小了各地区、各类型住宅的供求差距。

  德国: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平衡化

  德国则是住房政策和金融政策相结合,采用的手段主要是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政策,其梯度型、自助性的金融系统在解决居住问题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德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是公共住宅的建设与供应。战后,德国面临非常严重的房屋短缺,为此政府在大力推动低价住宅建设,同时也支持建设了相当规模的福利性公共住宅。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主要以国家控制为主,承建公益性的大众住房。承建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工厂企业或其他法人,个人或企业只承担造价的20%的投资,其余由各级政府投资或者由政府提供担保。住房建成后,以出租为主,但是租住房屋的必须是低收入居民,住户凭低收入证书才能租用,房租仅相当于一般房租的1/3,其余由政府补贴,也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将房屋出售给个人,售价也低于市场价格。

  二是房租补贴制度。该制度是目前德国对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的主要方式。新的住宅补贴法规定实行房租补贴制度,由政府根据家庭人口、收入及房租支出情况给予居民以适当补贴,保证每个家庭都能够有足够的住房支付能力。

  三是住宅储蓄制度。德国经营住房金融的机构很多,一类是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都可以为个人购建住房提供金融服务。第一类是互助储金信贷组织,比如住宅互助储金信贷社,第二类是契约储蓄系统,任何居民个人按照合同契约规定,连续几年存入一定数额的定期储蓄存款,存足一定金额时,即可取得住房贷款的权利。低收入家庭还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第三类是私人建筑协会和公营建筑协会,他们的贷款办法是自定、封闭性的。1999年,德国住宅投资占GDP的7.2%,其中住宅储蓄占整个住宅信贷的22%。

  四是购房财政税收政策。为鼓励私人建房,政府通过减免税和其他奖励措施予以鼓励。联邦所得税法规定多方面优惠。此外,财政还给予收入较低的购房人不同程度的购房补贴,86%的德国人都可以享有不同额度的补贴。

  日本:官商结合,大企业发挥作用

  日本作为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障起步晚而发展快,保障水平已不亚于其它发达国家,住宅消费保障在其社会保障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日本公共住房的供应模式别具特色,主要以日本住宅金融公库、日本住宅都市整合公团和地方住宅供给公社为主体,其中住宅金融公库承担为公共住宅融资的职责,后两者则直接负责建设和提供住宅。

  其一,重视法律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住宅短缺达420万户,约2000万人无房可住,占到当时人口的1/4。日本政府为了缓解住宅短缺问题,先后于 1950年制定了《住宅金融公库法》、1951年制定了《公营住宅法》、1955年制定了《日本住宅公团法》。此后日本政府又陆续地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通过建立健全住宅消费保障的法规,使得日本住宅政策逐步走向正轨,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不同阶层的住宅需要。

  其二,优惠的住宅政策。在构建住宅消费保障制度方面,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具体做法是:第一,以低息贷款促进企业从事民间住宅建设。第二,政府以低税和免税优惠促进私人住宅的兴建与购置。第三,发挥地方群众团体的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发展住宅建设。

  其三,集团企业发挥积极作用。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集团企业的强大,大企业与政府关系良好,而政府对大企业的影响力巨大,形成特殊的官商关系。因此,在日本住房保障体系中,集团企业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政府也以低息贷款促进民间企业的住宅建设。早在1980年,日本就有200多万家大企业,建造了16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区240多处。日本政府在住宅保障方面的具体措施还包括,政府以低税免税的手段促进私人住宅的建造;发挥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参与住宅建设。

  英国:积极推进住房私有化

  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福利制度发展最早的一个国家,是住房问题产生最早也是政府干预最早的国家。早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就建立了针对城市住房问题的《住房法》。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争破坏,英国住房严重短缺,政府出台“住房法”,采取了以集中建设出租公房为重点,按年度向地方政府拨款,大力促进住宅建设、增加住房供应的政策,并以集中建设出租公房为重点,同时通过规划手段,强制要求新的住宅建设项目必须有一定的低收入居民住房(比例一般占建设总量的15%-50%),对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实行控租。

  1950年后,英国采取房租补贴替代原来的建筑补贴政策,使穷人成为补贴的最大受益者,被称为“真实租金政策”。1962年为规范当时民间兴起的建房社团的活动,颁布了建房社团法,规定建房社团的宗旨是为社团成员筹集资金,并以完全所有或租赁保有房地产证券形式贷给社员等。最初的做法也是兴建公共住房,以低价出租给低收入者。

  但是,随着这一制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财政负担、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进入上世纪80年代,在撒切尔主义主导下,英国政府开始改革原有的住房保障体系,开始更多的依靠市场而不是政府解决住房问题。1984 年,英国通过了《住宅与建房控制法》,推行住房私有化,大大减少了政府的负担,也成为其他许多国家参考学习的范本。

  目前,英国居民中有近70%的居民拥有自有住房产权,另外30%的居民租赁住房;其中20%的居民从当地政府租赁公有住房、10%的居民租住私人房屋。也存在中低收入家庭收入不高,买不起、租不起房子的问题。英国制定的是综合性的灵活保障体制,既有政府的强制性规划,也有财政倾斜,还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具体措施包括:开发商新建住房中,必须有50%低价出售,面向城市的穷人,否则,政府不会批准建设规划;建设6万英镑以下的低成本、小户型住房;为关键岗位人员提供购房补助或优惠贷款;与房地产公司建立合作社,允许灵活的混合产权,如购房者可以先买一半的产权,或买一半租一半等。

  香港:从公屋租赁到鼓励购房

  由于长期受英国辖制,香港受英国相关政策影响较大,也是经历一个从公屋租用到鼓励购房的发展历程。香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每年要安排投资建设约4 万套公共房屋,即港民所说的“公屋”,给低收入阶层租用。公屋租金十分低廉,一般只占家庭平均收入的8%左右。与英国、新加坡一样,为了减少政府对收入较高的公屋租户的补贴,香港房屋委员会从1978年开始实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住公屋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宅。目前住在公屋中的家庭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住居屋的比重约为十几个百分点。

  由于“居者有其屋”计划的房屋用地是政府免费拨给的,因此房屋售价较私营物业价格低30%-40%。申请购买“居者有其屋”计划房屋的人数每期都超过房屋出售数目,房屋署不得不以摇奖方式决定购买者。在“居者有其屋”计划下出售的房屋均给予购买者产权。同时,为了满足既想购政府福利房又希望能有更多一些选择的人的需求,香港房屋委员会又于1987年推出了“自置居所贷款”计划。公屋住户及有资格入住公屋的家庭在市场上购买楼花或楼龄未超过15年的楼宇,可申请自置居所贷款,获得一笔30万港元的无息贷款或领取为期48个月、每月2600港元的按揭还款补助金。

  现在香港的情况是ABCDE分为五类,39平米以下、69平米以下、99平米以下、159平米以下、159平米以上,也就是所谓的大户型,在香港100平米以下的房子里面,按照套数计算的话,会占到香港总套数的70%-80%,但其中约有50%是政府社会保障的住房,尤其是非常小的,25到39平米之间的房子大部分是政府提供的,到69平米之间的房子也有一些是政府提供的

家园 胡温平津战役: 搞不"好", 就是中国许三多养活全世界

中国土地实际上的私有化,中国许三多大规模借钱买房, 带动消费信贷, 扩大内需, 外加中国许三多打工出口低中端产品, 中国进口美日欧高端产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再度起"死"回生.

中国10亿许三多因此差不多养活了国内外大奶, 二奶, 甚至简介养活了美日欧许三多

从各方面看, 这个模式可能性很大, 不是最好, 也不是最坏, 即使对于中国许三多而言.

所以,全世界都向中共抛媚眼,毕竟是中共大老板,最后拍板才行

家园 中共第五代: 在希望的田野上

平津战役差不多也是中共最后一仗, 走资而言

当然, 中国土地私有化不是小事, 胡温"赶"上了, "苦"命

他俩估计要磨蹭一段, 看能否有其他办法, 但恐怕不行, 没打过仗, 胆小怕事, 也没有威信, 最后还是被逼宫, "集体"决定, 个人负责, 胡温最后背上中国土地私有化的骂名;

只要逼胡温过去了这个坎, 到了习接班那时, 就可以轻松了, 在希望的田野上, 哈哈

家园 杜勒斯第三代和第四代演变, 计算还行,也没甚么了不起

胡温淮海战役, 类似美国次贷内需, 十年后中国许三多更加相对贫困化, 一如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GDP 那时估计是世界第一, 很有可能

2020: 中国小米加步枪, 国际市场高端可能照样打不了

国内大奶二奶更加青春美丽, 金山银山, 楚楚动人.

中共依然是一党独大 + 七大军区, 只是粮食要从美国进口不少了.

中美不会开战. 武力占领早已经过时, 美国一定会卖粮给中共的, 只是要赚一些利润.中美需要定期谈价.

老美方面, 也会有他的难处的, 许三多相对贫困化, 老化, 等等

世界依然和平, 资本主义依然全球化,中美依然是不分敌我, 各有优势劣势, 也说不上谁胜谁负.

白猫黑猫说不清.

国内左右倾这个政治名词应该消失了, 杜勒斯的“西方和平演变“当然也就消失了, 参照系没了.

只是有一条不会变, 没钱肯定是负方,个人, 集团, 或者国家.

没钱就是瞎忽悠, 甚么猫都不是.还是邓政委厉害, 一针见血.

家园 精英统治, “下流社会”

1. ZT

  中产阶级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

  “下流社会”这个术语一经在日本出现,立即引爆讨论。因为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正在世界悄然成形,日美欧曾引以为傲的中产阶层正在消失,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加入的“下流社会”,其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作者简介 · · · · · ·

  三浦展,日本“文化研究所”主办人。知名的社会观察家、社会消费现象研究者,以及阶层团块研究者。一九五八年出生于日本新泻县。一桥大学社会学系毕业。著有《快速风土化的日本》、《“便装女”的时代》、《家族和幸福的战后史》等多部作品。

2. 过分精英统治一定是正反馈

表现为精英越战越强, 许三多越战越弱;

意识形态上, 表现为精英越来越“聪明”, 许三多越来越“笨”, 鲁迅的人血馒头宴会.

再下去, 就要搞世袭了, 欧曼几何, 转回去了.前资本主义.

3. 中央台中美两国高中生的对比, 一定程度反映东西方文化, 体制差别

老美资本主义出台湾许三多后代 YHOO

俄罗斯许三多后代 GOOG

非洲许三多后代 欧巴马

社会精英一定是要有的, 但精英也不能近亲结婚繁殖吧? 精英要更多的从许三多出, 才说明社会制度是工作的.

当然, 也不能像毛提拔王洪文那种搞法.

4. 老美最近几年金融政治精英过分了,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老美的制度工作

布什家族近亲结婚繁殖政治精英, 原因之一.

老美要调整.

从经济上说, 老美也只有许三多出身的精英,"新"人, 能”骗”唯利是图资本家们大规模”盲目”投资, 带动整个经济, 缓和相对贫困化问题. 新人就是比故人好,资本家们分不清色和利, 投资都是预期, 概率.

从这个意义上讲,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严师“, 逼许三多后代们成精英, 成建制的出精英, 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许三多后代们还是许三多, 精英出不来了, 就有可能成为“下流社会”.

5. 下流类似色情, 色情本身正常,类似饮食男女, 只是色情也反映了精神上的低级趣味,贫困, 倒退.

封建社会一般色情比较多, 也没太多别的事琢磨 , 没有挑战, 没意思, 于是色情.

所以, 中共内部大面积过度腐化, 最终还是不行的. 老说, 本质上, 总体上是白的, 黑的只是局部, 已经违反证伪法了, 尽管辩证法还管"用”,不行了, 要想办法.

家园 最后回到政治, 许三多们开始讲政治了, 中共怎末办?

当然是城市许三多们开始讲政治了, 组织起来, 不要忽悠要利益, 动不动就游行, 示威, 网上有民科们提供理论支持, 部分舆论界也是扇阴风, 点鬼火, 推波助蓝

1. 欧美人本主义, 民主自由, 市场经济, 是分权分责

数学物理上看, 趋向于社会质能均匀分布 , 老美每个人都赋予盖茨人权, 盖茨概率, 盖茨出不来, 缓和不了相对贫困化, 也是活该, 接着大选, 全社会务虚, 想办法, 但社会体制无大变动, 没有革命, 大家的事大家负责, 本质上, 相对而言.

2. 中共作为母亲, 甚么都管, 当然也是重任在肩膀了

当然也是丈夫, 伟岸.

这个统治模式也不是中国一家, 也不是只是现在.

相对欧美的人本主义, 亚洲是社会为本, 国家为本, 差不多就是统治阶级为本, 国家是阶级的, 马列毛定义的很清楚, 林讲的赤裸裸.

统治阶级为本, 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和平条件下, 差不多就是占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们为本.

社会层面上, 市场层面上, 重文轻理, 二奶们也难以真正的壮大, 日本有些各方面的例外, 也“好”不到哪里去.

3.中国城市许三多们还是比较猛的, 人口至少两亿

毕竟有毛的文革垫底, 和中共也算是师徒关系, 功夫也不赖

不要忽悠要利益, 怎末办? 胡温平津战役, 迟早的事.

中共只要过去这个坎, 就可以从此不早朝了, 至少又一个三十年, 世界艳羡.

中共问题应该不大.

家园 胡紫薇不简单, 讲到价值观

胡紫薇:“在中国成为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中国不会成为一个大国。”

价值观问题归根结底是政治问题,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东西方文明, 政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阿拉伯文明, 欧美文明, 东亚文明, 非洲似乎甚么也没有, 尽管人类从那里发源.

世界文明,应该还是战国时代, 欧美要输出他们那一套欧美文明, 也是好长时间了, 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步. 亚洲是只要欧美文明“钱”的部分, 其他部分不要, 尤其是“人本”部分。

亚洲文明的那一套, 欧美也受不了, 当然也不会要, 尤其是“社会为本, 国家为本” 部分.

阿拉伯自行其是,只要地下还有石油。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世界文明战国时代.

家园 往事并不如烟: 中共警惕“二奶“

本质上, 二奶

们和中共的引力场, 现行党政军体制在根本上是冲突的, 比如政治上中共一党独大, "支部建在连上”, 军队不能国家化, 等等.

历史上, , 二奶很多都是过去的"地富反坏右", "港台分子”。

中国经济半边天靠二奶

另一半, 比较重要的一半就靠中共大老板, 大奶(国企)了, “官办经济“ .

“新社会阶层究竟有多少人?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估算,目前的新社会阶层人数大约有5000万,加上在相关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总人数约1.5亿,他们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并直接或间接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

2007年中国GDP逾二十四万亿元

中共对付二奶们的办法, 抓住小辫子

思路和党内抓腐化差不多, 腐化问题可有可无, 可大可小.

中共的很多关键概念都是模糊数学, 比如合法收入, 私有制.

如何定性定量? 根据动态博弈,“阶级斗争“的需要.

小辫子多长是太长, 多短是太短?

"差值“ 有中共设定, 控制系统的核心就是定"差值“ , 定方向, 正反馈, 或者是负反馈

贝叶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让小辫子先长出来再说.

不怕二奶跑, 中国有的是人想当二奶, 二奶长不大, 也是没办法.眼下只能将就.

家园 这样的日子你要过么?我不要过
家园 最后也回到科技: 科学技术, 官本主义能冲上去吗?

日本大藏省"支部建在连上"搞科技, 冲到了追踪模仿山头, 创造, 创新就不行了, 创造, 创新更多的是个体主体行为, 和谈恋爱差不多, 组织包办, 专家包办, 不好办. 盖茨们往往是神经病.

日本好歹也是至少搞出了三八大盖, 射程就是不一样, 可以打到国际市场中端了。

中共至少要到日本水平, 小米加步枪升级到三八大盖吧?

搞不成, 中国凭什么叫号老美?还不是靠许三多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一套?

所以, 中共文科政委们泛滥, 全社会文科政委们泛滥, 研究政治研究个底朝天, 政治是零和游戏, 极而言之;

中共真正的理工科"眼镜”们太少, "眼镜”们历史上, 本质上一直不好"管“, 又"臭"又硬, 不管又不行, 中共也是没办法.东方官本主义文化.也不能怪中共太多.

ZT

康国平:中国科技能否在20年赶上美国?

  上月相继拜访了中国科技界的两位泰斗级人物:马大猷院士和范良藻先生,他们都以自己的学术成就和敢说真话在科技界著称。两次采访,都让我很是感动。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和一流的科学家在讨论,几近怀疑是在和管理大师在谈天。他们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让身处科学界之外的我对中国科技界充满了好奇。

  博客中国曾经在今年3月底进行了一次科技大讨论,那个时候的主要话题是对现有科技体制以及科技创新的批判。我个人认为,惟有批判到位,方能激励某些关键部门和关键人物,才有可能促进他们行改进之事,才有可能少走歪路,逐渐走上正道。但结果并不如愿。当时专题的主题如下:近来政府数度高调提到科技自主创新,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国策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围绕这个话题,全国的政府机关、科研单位、高校以及企业界等领域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又一个大话题运动。然而在中国创新的背后隐藏着另外一种潜规则,正是这套规则导致了科研效率低下,部分科研人员浮夸浮躁,并直接引发了学术腐败愈演愈烈的现象。这种环境一日不变革,创新将只能成为奢谈!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袁江洋在其最新的文章《科学中心转移规律再检视》结尾强调:在目前的情形下,设想中国科学在未来几十年内以极限速度发展,超越美国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只能说是一种幻想。学者应将这冷酷的事实明白地告诉给那些热衷于此梦的政府官员。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不是超越,而是坚持走好自己的道路。这也正是作者撰写此文的动机之一。

  袁先生的文章引用了日本学者小岛典夫、铃木研一对1980年至2002年世界各国获得科学技术大奖的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结果反映1980-2000年期间全球几大科技强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获奖情况,并统计出了各国获奖人数占其总人口数的比例。根据两个数据,可以看到,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居于前五位,如不计两项日本奖项,则前五位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英国居于第一位美国之后,在世界科技强国中居于前列。而中国科技水平并没有进入前5名的希望。

  这段话是从科技历史发展的角度下的结论,范良藻先生很不认同。范先生认为中国科技完全可以在20年内赶上美国,只要我们把现在的体制弊端给剔除了,完全可以。范在访谈中强调,以登月作为比较标准的话,中国已经有能力在2-3年实现登月,而美国是69年就完成了的事情,差距在35年之间。每年中国GDP增长比美国至少高出6个百分点,完全可以在20年内赶上美国。但是,要赶上美国,起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动大手术:

  1. 知识分子要赶说真话,敢干真事。不能知识分子不像知识分子,官员不像官员,企业家不像企业家,这样,科技创造力将全面钳制,不能发展。

  2. 人文社会科学要加强。应用科学我们可以较快地赶上别人,人文社会科学追赶起来就慢,但尤为重要。

  3. 现在科学界有人反思为一塌糊涂,如果不改革,将变成一塌糊涂的平方。

  4. 要有一批敢于说的科学家,比如马大猷,还有很多科学家,他们的能力非常高,有很强的凝聚力。

  5. 要在科技界首先摒弃官本位,学术人物不应该当官,当大官。防止出现寻租的权利而破坏科技高速发展的环境。要有彼得大帝式的人物。

  6. 基础研究亟待加强。现在的基础研究不够深入,研究不够。投入太少。

  7. 对院士要加强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现在的院士中,可以说有1/3不够格,1/3是带了官职甚至官派的,只有1/3是真正合格的。

  8. 希望能颁布科技大宪章,强调民办科学院,民办一流学府。要有真正引导科技朝正常快速发展路上引的法律政策和实施的人。

  在说到自己为什么觉得中国科技有望在20年赶上美国的时候,范良藻指出,全球顶尖科学家,几乎有一大半集中在美国。而美国的1400多个知名科学家中,华人起码有500个。这些人跟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培养出来的本土科学家比并无特别突出的思维优势,有的是工作的环境。中国必须为年轻科学家准备这样的环境。老科学家应该勇于让出环境,让出位置。这样,再过20年,不怕赶不上美国。

  相对范先生的乐观,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马大猷先生,则对当下科研环境表示了极大的担忧。他并没有直接回答中国科技能否在20年赶上美国这个问题,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他对当前科技现状的看法:如果按现在的情况,不做改善,政府不加强对科技的投入,恐怕200年也赶不上。我们的科学工作者,首要的任务是要多考虑实际的问题,真正推动中国科技的改革。 今年90高寿的马大猷院士对现今中国科技领域上档次论文逐年减少这个现象表示了担忧。他说,90年代我国的论文在国际刊物中的比例比现在要略高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在退步,而不是进步。而国内的研究者,还是有一个贪多求快的通病,论文水平太差,无质的提升。博士生水平不如50年前硕士的水平,博士导师招收大量博士生,自己的水平甚至都不到真正的博士水平。

  马大猷院士对如何提升研究论文水平发表了很多好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2条是:首先科研人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热爱科研,才能搞好科研;其次,国家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不能挤压科研人员,科学不能短平快,要给科技人员保持一个学术自由和独立的氛围。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谈赶上美国都是白谈。 马大猷院士还结合自己60多年学术科研经验,谈到了当今科研环境和过去的不同,以及科研人员自立自主的重要性。并建议,从现在开始,要从科技界开始,打破传统,不要一味地尊师尊长,要敢于提问题提建议,不要怕面子,这样对科研是没有好处的。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不是真的,怎么吹都不可能有助于这个社会的发展。老师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质疑,甚至挑战。 马先生1940年从哈佛毕业,获得博士学位。胡适当北大校长时,曾任北大教务长,是当时的工学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2005年3月1日,马大猷先生已经度过了自己的90华诞,如此高龄,他依然坚持每周3天到中科院声学所上班。2005年5月18日,马先生在自己的办公室跟我们谈起了中国高科技产业该如何走的话题。马老听力不是很好,需要借助于助听器,但思维非常敏捷,谈到一些话题时,还能发出爽朗的笑声。谈到如今的博士生水平下降的话题时,皱着眉头甚为担忧。带我们去访谈的范良藻先生透露,平常马先生接受一些媒体或非声学相关领域的访谈,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这次破例谈了将近2个小时,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事后,我对这次贸然打扰深感不安,没想到自己浪费了马老如此多的休息时间。访谈完毕,马老的助手和司机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们大概也没想到马老有如此高的兴致。离开声学所,回味马老的一些话,我想,马老如此高的兴致,或许正是马先生一片赤子之心的体现吧。

  1940年,中国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兵荒马乱,灾难深重,马先生的母亲也被困在沦陷区。马先生参加完哈佛的毕业典礼后,立即打点行装回到祖国,投入到抗战行列,拟以所学专长,报效祖国。40年回到昆明,在西南联大电机系任副教授,27岁即晋升为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后会北大创建工学院,任院长。50年代末,马先生亲自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现代化实验室的典型,也是发展我国声学的重要基地,马先生作为主要设计者之一的世界上最大的厅堂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的音质,受到了国内外的赞赏。而后的几十年,马教授带领自己的科研人员,在声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如今90高龄的马先生,依旧活跃在我国声学科研领域。

  在将近2个小时的访谈中,马先生一直强调学术的独立自由。作为一个非科研机构人员,我无法完全而真切地理解他的话中之意,但我读出了他的一片赤子之心。马大猷先生对青年科学研究者的要求是:要自主独立,要深入思考,勇于设想。如果环境允许,应该有所准备。并对所有非科研机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提出建议,制造舆论,以对外部环境产生压力,使中国科研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并特别批评了无效的科学规划,组织上千科学家来讨论规划,结果是规划又不能很好地实施,改来改去,浪费了科研人员的时间。规划需要慎重,创造良好的环境最为重要。企业搞规划也比国家为规划而规划要好。比如企业科研的规划,应该由企业按照需求,对照国外的科技发展情况来进行规划。而基础研究的规划,美国也不一定做了就能成功。这也可看出,我们追求短平快的思路是有问题的。马院士推崇日本的科技规划思路,即根据研究人员的资源来规划,以人为本。如果有好的数学家,就重视数学,如果有好的物理学家,就进一步重视物理。这样,成功率高。马老还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专门撰文呼吁,体现了一个一流科学家的学术良知。 到底中国科技领域能否在20年赶上美国,这似乎变成了谁也无法回答的问题,我只希望,能像马老以及范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多一些,这样,年轻科学家不在走歪路,至少不会被引入歧途,离赶上美国的目标就近一些。否则,如果依然跟现在的情况一样,科学研究的主体的人没有质的提高,科研环境又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越来越差,谈追赶美国,就会是一个十足的伪命题。如果真是这样,大家还是别谈了好。

家园 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院士, 也是很喜欢当政委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43621

看看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院士是如何打算把清华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研究中要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关系;师资队伍建设中处理好尖子人才与团队关系;以及学校管理体制上要贯彻民主集中制等等。总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问题,那种完全照搬国外一流大学的指标与办学模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合适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