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怎样从外贸转内需:晒晒我的小农意识 -- 唵啊吽
美元流动性梗塞了,据说导致浙江广东等地20%企业倒闭。那么,这些危在旦夕的依赖外贸的中小企业如何创造内需市场而生存下来呢?下边我根据自己的小农意识提些不成熟的建议。
根据我和润树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争论,一个方向就是发展小型农业机械。我们出口很多个家用电器,其中一部分就是家用园林设备,如割草机和自动给草地浇水之类的机械。按照我的小农意识,这些技术可以转型为家用小型农业机械。讲道转型,印象中很多国家在二战时拖拉机厂都转型为坦克厂了。当今这场金融海啸不亚于世界大战,全民要总动员进行这个转型。
话说回头,浙江省探索了许多城乡一体化的说尝试。彻底的城乡一体化化,房前屋后不应该像西方那样种花草,而应该在门旁窗下种瓜果蔬菜。家用个割草机和铲雪机工厂应该生产庭院农业器械,开发埋管滴灌等家庭节水灌溉技术。(够不够小农意识?)实际上,花菜很好看,可以有白色,紫色,绿色等多种颜色。生产一些便利套种的器械(不是生产出口运动器材吗,转型),设法不要浪费庭园内每一寸阳光,搭棚,套种,盖膜,我相信一定给家庭增加不少乐趣,而且,小孩以后的生物学一定很棒。采用免耕技术,地表铺些稻草木屑之类,合理密植,高空结瓜豆,地面长菜,地低长花生土豆地瓜。
发展能爬山的梯田水稻可以用的小型机械,山区可以用,别墅也可以用。(还是小农意识?是不是有点中农意识了呢?)
以前外向型,生产一些与人类生存可有可无的休闲消费品,金融海啸来了,转型吧,生产一些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产品,利用阳光,节约淡水,把转型作为一场世界大战来打!中国革命战争就是农民革命,再来一次吧,把内需做起来,用我们的农民意识把这场战争打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你的建议很有启发性,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的市场渠道,既不知道具体需求,又没有销售网络,砸钱转型新产品的风险不是一般的高。
环保不环保还另说。
北京周围的农村,有试点是请专家做房屋结构的环保评估后重建,用太阳能和沼气(生物能)来提供家用能源的,很多农家乐类型的旅馆都是太阳能的。
不过房前屋后养菜种果,都是家有退休人员的干活,年轻的上班族是连做饭都能少一次就少一次。
战争动员,把扩大内需看成一场世界大战来打,估计官办经济会有解决方案。二战时拖拉机转型坦克大约就是一年的时间,(坦克只是一个例子,民用转军需应该包括许多产品)。沿海省份和西部省份是有指定扶持关系的,转型过渡时期可以参考战时经济,不可囿于市场经济。
不必按照我的产品和小农意识去做,只有把出口型企业转型为创造内需市场型企业就行。尤其是盯着农业农村农民的市场。
用郎咸平的话讲,原来我国只是产业链中6+1的1,现在要补上那个6,除了资金还有许多其它的重要因素,从零开始谈何容易。
也许官办经济还能创出奇迹?当年官办钢铁可是办砸了。咱再脑力激荡一下。
例如唵啊吽:法国禁止裁员,只许减薪。显然就有战时经济的影子。
主要出口北美。但如果这个东西拿来内需,则需求有限。靠近城郊的农村宅基地紧张,早有没了院子。而城市居民都成了鸽子笼,只有部分别墅和排屋有一定需求,但毕竟有限,无法成为主流。不过这几次食品事件一出,看看是否城市农庄会开始流行,这个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要城市化,又不能减耕地,就只能打农村宅基地的主意了,以后有房前屋后的恐怕都是富豪了吧
但许多农村新建筑确实周围是菜地。我认识一些朋友在北美也在后花园里种点瓜菜。
客观事实是中国人不能像北美那样奢侈地种花草,但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一定可以演化出一种高效率利用阳光淡水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再悲观也不能坐以待毙。
奥巴马上台了,中国制造的美国市场面临更大的政治风险。
不过面积一般不可能太大,可能用锄头就搞定了。庭院经济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就提过,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发展起来
我家住楼顶,顶上就是一个自己搞的小菜园
这个真的很需要
前几年极端天气少的时候不觉得,这些年极端天气不停的情况下觉得需要
家里那点自留地玩这个有点夸张。农村普及有一个成本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快 成金融风暴避风港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71709
工业和信息化部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7%。显示在全球金融动荡影响,中国工业领域下行压力虽然加大,但高技术行业、装备制造业三季度仍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中新社报道,数据显示,大规模集成电路、笔记本计算机、液晶电视机、片式组件等高端产品增长30%以上。附加值较高的软件业增长也较快,前三季度业务收入增长32.8%,其中管理软件销售收入增长40%,企业计算器辅助设计制造软件增长10%,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仍有较大市场。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称,金融动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蔓延,电子行业也受到影响,但对不同产品影响不同。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处于产业链上端、拥有自主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注重质量的企业,此次受影响较小。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中央出台金融、税收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但长期来看,关键是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目前外需已呈减少趋势,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面向内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