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淝水大战的前前后后一,请各位方家指教 -- 闲云野熊
请注意不要歪曲我的话。“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不是主攻是什么?批亢捣虚是什么意思懂不懂?
谁说的?
补充一下,关于正奇问题可以参考一下《唐李问对》,这书虽是宋人伪作,但在军事辩证法上还是很有见地的。正与奇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正的作用就无所谓奇,所谓正兵疑之奇兵攻之首先要用正压迫敌人犯错误,然后才能有奇兵发挥作用四两拨千斤。一味只想出奇兵取险势得胜是很危险的做法。以西晋平吴之势论之,要点在以大压小,分路并进,造成敌人防不胜防,一点失误多处溃烂。而这时的奇兵可能加快战争进程取得奇效。如果没有荆州和淮扬的积极动作调动分散、消灭了吴军的主力,王睿的水师很难取得这样的战果,进一步而言,如果王浑的陆军更积极些,首先夺取建康的就不是王睿了。
500兵守洛阳城市是不是事实?
至于为什么,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以500人为骨干动员城内百姓守城三个月我认为是可能的,当时洛阳城里有多少老百姓我不知道,有史料的话请赐教。
从曹魏开始就是如此,不控制邺城后燕无法确保河北和辽东之间的联系。当然在鲜卑族的心目中这个故都也是鲜卑重兴的象征,为了夺取邺城慕容垂不惜和丁零闹翻。
在己方兵力不足而进攻方无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城墙可以部署少量兵力警戒敌军攀爬,大部分军力可以部署在藏兵洞或者敌楼机动。当然“乘城”更常见一些。
关于洛阳的人口,此时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刘曜攻洛阳之后就基本是死城了。
《资治通鉴》永嘉五年“洛阳饥困,人相食,百官流亡者什八九。”
“戊戌,曜杀太子诠、吴孝王晏、竟陵王楙、右仆射曹馥、尚书闾丘冲、河南尹刘默等,士民死者三万馀人。遂发掘诸陵,焚宫庙、官府皆尽。”
此后又逢刘曜、石勒大战,更不会有多少居民。
类似的例子是刘曜进攻长安时,西晋只有一千兵也守了三个月,而且明确是没有居民乘城的。“内外断绝,城中饥甚,米斗直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太半,亡逃不可制,唯凉州义众千人,守死不移。”
举沈劲的例子就是说,不要认为邺城围攻时间长就表明苻秦得人心,这个推论太主观。邺城围攻的时间长,可以归结到很多因素。比如氐兵氐户的存在、邺城坚固、慕容垂手下的丁零乌桓兵攻坚能力差,等等。
主要原因还是其首领翟氏家族自恃首义功臣的身份,要价太高,而慕容垂自从得到慕容农带来的乌桓兵力之后,就不再过于依赖丁零了。
当时除了邺城以外的河北地区大部已经是在后燕控制下了,所以丁零要求回报也是正常的。
“主力”还是“非主力”是看兵力大小而论的;“主攻”还是“辅攻”,是看作用而定的。
因此王睿的巴蜀水师,在兵力上或许并非主力,但在作用上实质是起到了主攻的作用,尤其从平吴的整个战略上看。杜预的作用,是吸引、消灭吴国的荆州军,而王浑吸引、消灭吴国张悌、薛莹过江反攻的军队。
这个问题田余庆先生已经在《东晋门阀政治》里论得很透彻了。
一个是河北大饥荒,另一个是邺城久攻不下,而河北其他的地方又有动摇的迹象。
其实就慕容垂的为人看,攻下邺城之后也不会亏待翟氏的。乌桓的张骧、鲁利等首领封赏都不错。
首先忽略了
而且这是就事后结果而论功而言,并非制订军事计划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