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关于地铁事故的闲聊 -- 长颈鹿
空隙的问题之诡异是有原因的,那些回答也不是他想那么说的
未来常委去视察,当然可以说些气势磅礴的话,但实际上问题根本不是技术问题
废物利用要看怎么说,俺觉得事实上是造成了更大的鸡肋,当然敢把那些车不用的人估计要比下决心彻底封堵的人需要更大的魄力,特别是那些车是领导定的
拥挤的是8号线吧。
我曾经在曲阜路站往人民广场打算就坐一站,结果门一开,发现连下脚的空间都没有
门一开,就有人掉出来,哈哈。。
非常痛恨这种说法,如果我是王,会傻到这个时候跳出来么?
同意楼主说的,杭州地铁暴露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最大的潜规则,决不是什么层层转包,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先冷静观之。
从新浪新闻字面上读来,似乎双方都不无道理,所以,还是先观察,莫慌作结论。
防护层少了1/3,更准确的说法是“应该用80cm的墙体只用了60cm,施工时逃脱不了责任的”估计这个都会见报的,说了也无妨
值得深思的还是如何在现有体制下避免今后的问题
个人觉得王院士这样直白的说法作用有限,很钦佩他,但未必有效
看看这里面说的事故责任海豚马:【原创】闲谈铁路
很可能最后的结果还是中铁四局背的更多
记得一个同学的老婆这样介绍老公,搞基建的,甲方。个人觉得,至少可以预见的十年之内,甲方乙方,还是个好的电影
就是希望这个电影能够演得更好一点
只是说我不会那么傻而已
就像前一阵子说林壮士的舅舅是鹿高官(不是社长啊)一样
要是利益相关方,需要考虑今后还要不要在圈子里混的问题,
刚看了楼主回复的帖子,那个“鞍钢的代表是哭着回去的。”很能说明问题——背黑锅和经济利益的权衡,很大程度上决定最后的事故定性
王院士的简历:
1997年5月至今 北方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和中国铁道学会理事;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付主任、高职评审付主任;兼职七个院校教授。
从文字来理解的话,97年就调到北方交通大学做教授了,常理而言,应该是调离隧道局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隧道局副总工”、“中铁工总设计师”说法似乎不妥。当然,做点社会团体兼职性质的工作还是可以理解的。
最关键一点,王院士首先认为这次杭州地铁坍塌事故是“突发性自然地质灾害”,然后才提杭州方面的几点问题,网络上似乎不去关注“突发性自然地质灾害”,而更多关注院士和政府的“嘴官司”了。
网言可畏!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有的人可以直接去墙壁了。
尝试过高峰时间赶1号线,在莘庄站附近我可以做到双脚离地,均速前行,下来后满身大蒜和狐臭味。
幸好只是临时挤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