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三则新闻,请诸位河友评论 -- 雪风加野分
1,4万亿力度不足 中国财政部大规模筹资方案呈国务院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81221/270976.shtml
2,商务部拟积极发展信用销售 推动“赊账”消费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81219/267580.shtml
3,家贫无钱医治,九龄童用红领巾自缢
http://www.huaxia.com/zk/sszk/wz/2008/12/1249179.html
棋局否?麻将否?宪章派否?
这个属于城市赤贫阶层,问题是不知道这个阶层现在到底有多少,将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土地流转理论上是好的,但是长远看会造成什么后果,真不好说。
我现在有点悲观,我觉得这个国家很难实现国民的整体富裕,至少五十年内很难。
那个信用消费是邯郸学步,不值一提。
4万亿投资也许能治标,但不能治本。
那孩子是反抗XX暴政的小英雄,估计09年炸药和平奖非他莫属(建议其父母应一起得奖).欧洲人的XXX人权奖也应该给这孩子吧.
然后大妓院 BBC CNN 德国之声 法国呻吟什么的要全天候24小时*7Days集中报道,09版宪章签名的时候也别忘了让这孩子签名啊.
这意味着公民长时期的(100年)个人牺牲和忍耐,和执政者的无情的决心和毅力。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美国人都准备用100年的时间完全用可替代能源取代化石燃料能源,中国人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时间除了完成能源转型,同时额外完成人口转型,产业转型?
美国在1929年的人口比中国少多了吧?比当时的中国发达多了吧?领土面积只比中国略小。可耕地可比中国多得多。
结果呢,大萧条一来,一边是失业遍地,老百姓吃不上饭,另一边是生产过剩农场主大肆销毁农产品。
根本原因还是在分配制度上。如果搞剥削制度,最终的结局就是如此。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很迷惑了一批人。不能说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他并没有把分配制度考虑进去。而不同的分配制度在同样的物质条件下能够承担的人口基数是完全不同的。
过去几十年改革最大的弊端就是分配不公,希望这种孩子以后会少出现
九霄环佩写到:
中国的局限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客观制约在那里--自然资源,包括可耕地土地。
美国大萧条按照平均移动曲线来讲是个毛刺,在1900年到2000年这100年,美国经济还是增长的。如同中国,自从1949年,中国的GDP平均增长是7%,尽管有60年代的困难时期那个毛刺,但不能改变中国的向上趋势。
美国的人均装机现在是3.6千瓦,人均生活用电1999年是2400度,而中国现在是人均装机0.5千瓦,东部发达地区人均生活用电300-700度。在用电水平如此低下的情况下,电器下乡不是很好笑吗?这种电器下乡和销毁电器是一回事,只是收回一些成本(美国当时销毁农产品是将玉米送到发电厂做燃料)。
销毁农产品和将电器送给无法消费电能的农民使用不是一回事吗?一方面电力市场产能过剩,发电量在逐月下降,一方面农民和下岗民工无力支付电费而无法使用家用电器。
在分配制度相同的情况下,人均还是说明问题的。分配不仅仅是工资这一块,还有社会保障,而后者更重要更反映了平等性,而社会保障也是和人均有关(工业国家经验说明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就上升到议事日程)。
派或者说现状派的阵地。再分配的问题。
交换有两种目的:赢利或非赢利。
很不幸在前总理的一切以利润挂帅的教条下,教育医疗住房都被纳入了赢利的范畴,我们在中国还能听到非赢利这个名词吗?
第一章里的劳动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要害是避开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根本,抹煞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劳动只有具备物质条件并作为社会劳动,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
如果再这样下去就是拉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