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备战经济学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一) -- 达雅
中国刚刚获得了生存的土壤,却被团团围住,处于两强争霸的夹缝中,随时有生存的危机。这个时候,生存是第一位的。迫不得已所以只好先强兵了。这里说个不符责任的个人猜测:朝鲜战争一开始或许是斯大林的阴谋,不过后来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所以毛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两件事,其中就没把朝鲜战争归在里面,让N多人大跌眼镜。
要不是越南战争,打开了中米建交的大门,竹幕还不知道要封到什么时候,何来后30年的发展。
二、指出取消商品经济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大发展。毛泽东在会上多次批评刘少奇和陈伯达等人主张取消商品经济的错误观点。他说: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不少人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商品的差别,没有懂得利用其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现在还是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价值法则来做为一种有用的工具。我们国家是个商品生产不发达的国家,现在又很快的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还要发展,这是肯定的,有积极作用的。10日,毛泽东在会上讲述斯大林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时说:有些同志读马列主义书时是马克思主义,一碰到实际问题就要打折扣,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 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三十六条(指会议起草的《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1958—1972)>中的第36条——引者注)的写法就是证明,尽量用不明显的词句来蒙混过关。斯大林说:有些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剥夺农村的小生产者。我国也有这种人。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全民所有,废除商品,实行调拨,那就是剥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要看它同什么经济联系,商品与资本主义联系就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系,就不是资本主义,就出社会主义
(毛泽东11月9、10日在郑州会议上讲话文稿)。
所以才有了后来老朱说的:只要是共产党人搞的就是社会主义那句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重视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的,这是事实。
当时刘少奇还在主张取消商品交换穷过渡到共产主义呢。
对于那一段历史,各个角度分析都有不同,但无论强兵还是备战,饿死人都是不应该的,无论如何,这都不是好的结果。
还有,从想干什么,去分析具体政策的对错,实在不敢认同,再好的理由,干砸了,也是白扯。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经济危机什么时候到底,什么时候走向复苏?
我对这个度的把握在,如果认为危机5年才到底,那么现在尽全力拯救危机无疑是得不偿失。而反过来,如果危机在明年下半年就见底了,现在只做就急性的拖延措施就会让中国白白错过危机中抢占先机的机遇。
我们讨论当时的是非,事后辩的是尽知当时国内外环境以及当时与之后事情的变化来讨论的,要是你我身在其中。仅仅就当时的情报搜集手段,我们谁能把握这个度。
自然也不能让每一个人都站在一号的位置上去处理问题,我为什么这么说饿死人的事?因为我姥姥的表弟就是饿死的,来我姥姥家走亲戚,错过了午饭的点,食堂无论如何不给打饭,回去的路上死在路边上。我的父母(都是51年生人)都有过吃野菜,甚至树皮的经历,烂在地里的地瓜,拿回去洗干净,晒干了,磨成面,和上野菜蒸窝头吃,不仅苦,最难受的是吃了拉不出屎来。当具体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让这些一个个的具体的人,对待当年的政策,怎样去理解,怎样去支持?
我们这一代,会对毛主席有着天然的支持,因为我们轻松惬意的享受着他和他领导下的人民为后世创下的丰功伟业,却丝毫不用承受当年的痛苦,所以我喊毛主席万岁,喊得亲切,自然,但不真实。在北京,我最喜欢的事就是晚上开车到天安门去兜风,去看毛主席纪念堂,缅怀也好,敬仰也罢,那是民族的脊梁,能给人力量,但具体的政策,具体到个人,具体到时代,情况是不同的。
坦率的说,毛主席的伟大,恰恰印证着当年的艰辛,而这些艰辛是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伟业,我们感恩于当年的伟大,正因为我们无法去承受当年的艰辛。
饿死人于国家不算大事,但对个人,悲剧。
我会专门写一篇,甚至几篇,来论述大跃进的伟大贡献。这是中国和印度拉开差距的关键一步。大跃进之后,经济的科学技术含量上了台阶,虽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的数据面比较糟糕。但是,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科学院的一大堆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不对?
不停的问自己,难道当时不能做的更好么?以至于,当时有几夜难以入眠在外面的街道上来回的走。
后来,就一些问题请教一些当事人,我问的是,从理论上说大跃进没有问题。而且同样在实践上的冒进与激进政策,不仅在建国三十年里有,在改革这三十年里也屡见不鲜。把大跃进归结在毛泽东一个人的身上,是不能解释之后一而再的激进与冒进身上的。事实上,也正因为汲取大跃进的教训,所以我们经济建设中以粮为纲始终没有动摇过。也正因为粮食保障的底子,中国几十年来的折腾才没在一次次激进与冒进里闹的不可收拾并及时反正。而那个当事人只是说,不管什么理由,失败就是失败,无须讳过。当时制定计划的时候,把气候因素忽略了,或者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里能做补充的是,在2005年中国开始强行实现粮食生产连年增收的时候,当时世界上从美国开始各大粮食产区都逐年减产。这直接导致了2007和2008世界范围的农产品价格的暴涨,而此时的中国是从容应对。为什么我们做的稳妥,那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到观察太阳风暴的影响来预测一定时间段中相关全球气候变化,从而预测相关年份的全球农作物生产情况。这也算是知耻而后勇吧。对了,最后可以说一句的是,我们的近日观测卫星很快就要发射了,那是自美国之后第二个国家将要实现的计划。
另外给个连接,说的是民国时期的灾害人口损失统计,不是为了讳过而是在说我们是从什么基础开始跋涉的。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69761
无论是功,还是过
村里老人提过,见过死人多的年景,一是黄河决堤以后的大旱,二就是58-59年。坦率的说,这两次天灾大,人祸也不小。
饿死人那年,之所以那么大的饥荒,关键是不许家里存私粮,计划没有变化快,灾害一来,毫无准备,一点家底没有,吃啥啊?公社也是干瞪眼。
我之所以提度的问题,关键就在这。搞剪刀差,以农补工,是不得不走的路子,可没必要搞的那么绝,中国老百姓有存粮的习惯,即使是遭灾,农民也是可以扛一扛的,可惜那个时间段,脑袋都发热。。。这不是一个人的过错,是整个民族的灾难,但我们曾经有机会少死些人
即使退一万步,说大跃进是件好事,但是有土地改革放在前面,怎么可能轮到大跃进作这个“关键一步”呢?
有了土改的基础,即使像大跃进这样犯一场大错,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恢复,最重要的是前面没有本质性的障碍了,“前途不可限量”。像印度一样不搞土改,无论短期的经济数据搞成什么样子,始终存在越不过去的上限,这就是前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的关键区别。
我们的户籍制度是在1958年建立的。建立这个制度的背景离不开大跃进。在大跃进时候,大批农民响应号召进城,然后使城市口粮不负重荷,然后这些农民又在党的号召下回乡。毛泽东曾经感慨过,2000万人这样挥之既来,呼之既去,这个在什么时代都是没有过的。
具体到个别什么人的责任,这里很多人都把事情朝毛的身上一推了之。比如,我说大跃进有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与反反反冒进的不同阶段。中间还穿插彭德怀上庐山从纠左到反右中间的反复。还有导致反右斗争的百花齐放,以及中苏逐步走向分裂。这些,都不是一个个的孤立事件当时的历史人物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恰恰对于这个,是我们一直以来宣传里最讳言莫深的。甚至我在看一些旧资料里,提到谁谁谁的时候资料上都是一个个:口口口。算了,一些事情,等当事人都散尽了,才有说是非的时候,等吧你我如果诸事平安总会有看到这些东西公之于众的时候的。
废除了大土地代理人制度,柴明达尔。保留了小土地所有制度。实际在实践中的结果,印度电影《两亩地》可以作为注脚。(想想今天的土地流转实在很汗)
实际上,在印度的现有制度下对土地的改革几乎手是不可能的。地主们利用他们在议会中的优势一次又一次的否决了土地改革上任何的进展,以至激进的中央政府一度默许失去土地的农民暴动,这个就是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荒地夺还运动。到2005年,在1947年控制着印度土地63%面积的那些资本与财团今天依旧控制着相近比例的土地。以至于,印度中央和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公共土地不及印度总面积的1.8%。
更可笑的是,在2007年印度地方南方政府鉴于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的加入毛派,颁布法令要求地主们遵守法律规定的40%地租而不是沿用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60%地租。
这个就是印度,很多人眼中的穷人的天堂。
一、可能是我孤陋,以前只听说过相对于和平时期经济的战时经济,也听说过经济为备战服务,但这是第一次听说备战经济,甚至备战经济学。这词是楼主生造的吧,楼主能系统地论述之,让人佩服。花。
二、“兼为毛泽东时代辩护”(显然并非全为毛泽东辩护)。楼主是为1--毛时代选择备战经济作为经济政策的政治决策辩护呢,还是为2--这个时代的备战经济搞的不错辩护?
如果是为1的话,这就和毛泽东懂不懂经济没多大关系,因为这是个政治决策,不论懂不懂经济都要做这个选择。
我看了楼主的一、二、三、四,觉得楼主是在为备战经济具体措施的合理性做辩护。我认为这个必要性不大,楼主只需为2辩护就可以了----即这个时代的备战经济搞的不错。
楼主说:
既然备战经济的目标是备战,那么备战搞的好不好就是备战经济搞的好不好的判断标准。怎样判断备战搞的好不好呢?我认为有两个指标:1、战争打起来,经济能较好地支撑战争需求。2、战争没打起来(因为准备做的好而避免了被侵略)。
作为1是无法验证的,毕竟战争没发生(小的不算)。作为2,已是事实,楼主只需论证备战经济是战争没打起来的主要原因,那么毛时代的备战经济措施就算成功了。就此,毛泽东(以毛是毛时代的主要决策为前提)是懂备战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