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秋兴》之二 -- 九霄环珮
《秋兴》
作者: 杜甫
(2)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斜,音侠,为唐诗常用尾韵。每,意思是“常常”,“每一次”也说得通。《秋兴》第二首以落日起兴,也以落日起笔,上接第一首尾笔之“暮”字,这样以来,第一首以第二首诗意贯通无阻。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颔联的对仗有典故。赵云《宜都山川记》中这样记载:峡中猿鸣至清,诸山谷传其响,行者歌曰:“巴中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三峡两岸有猿啼这对于唐代诗人似乎是一个非常耳熟能详的典故。这里,杜甫沿用了“猿鸣三声”的典故,但是他的写法上有讲究。注意到此句杜甫用的不是常见的语序“听猿三声实下泪”,而是采用了一个倒装结构。“三声“是形容猿鸣而非形容落泪!读诗,有时候必须习惯这种顺序上的倒装。其实,倒装在中国古诗中倒并非特别普遍存在,而在西方语言的格律体诗歌中,倒装是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杜甫在这里为什么要倒装呢?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为了和下一句“奉使虚随八月槎”形成对仗关系,其次,“听猿三声实下泪”过于干瘪了一些,显得没有文采,而“听猿实下三声泪”带有一定的新奇性,最后,在声律上,倒装恐怕也是更可取。
如果说,“听猿实下三声泪”一句搞清楚了倒装就清楚无疑的话,那么“奉使虚随八月槎”则要多废一些口舌之辩。首先要辨清典故。“八月槎”出自张华《博物志》,其中讲到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人居住在海滨某地,每年八月都能准时见到浮槎(即木筏)来临,这人乘槎航行许多天后来到一个地方,那里有城郭、屋舍,还看到有女子在宫中织布,有男子在河边饮牛,这人就问饮牛者“这是什么地方”,饮牛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告诉他回四川去问一个叫严君平的人。然后这人回去就去找严君平,严君平估计是一个古代的天文学家,严君平就告诉他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犯牛郎织女星,意思是这人当时到的地方是天河——《博物志》认为大海与天河相连。
“奉使”则是另外一个典故,说的是张骞奉皇帝的使命出使西域以及探索黄河源头的事迹,这在《汉书》里是有记载的。但是“张骞奉使“和”八月槎“的神话故事怎么联系一起的呢?原来,在杜甫时代,有传说乘槎至天河的就是张骞。注意《博物志》八月槎的故事里主人公是”某人“,并没有讲是谁,后人就给按了一个真实人物张骞——估计和张骞到过许多地方有关。那么这个后人是谁呢?这个人很可能是南朝梁代的宗懔,因为他写的《荆楚岁时记》最早把张骞和八月槎联系到一起。到了唐代,这个新版的神话故事似乎在社会上传开了,杜甫就沿用了这个新版传说。
搞清楚典故之后,“奉使虚随八月槎”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很显然,这里重点是“虚随”,和前一句的“实下”相对。杜甫在这里意思是说:以前听人说过“猿鸣三声泪沾衣”,而今听见猿鸣确实让我落泪;我又听人说张骞奉皇帝使命乘八月槎到过天河,而今我没有皇命可奉,也没有这样神奇的浮槎能带我回到京华,我只好靠想象在回忆中神游京华。所以,“虚随八月槎”实际上说的是“虚回京华”,这个意思是承接首联“望京华”而来的,此处起承也是饶有趣味。此外,之所以会用到这个八月槎的典故,大概是因为,一则严君平是四川人而作者此时在四川,二则八月为秋季而作者诗题为《秋兴》,三则增添一些诗歌的神话富丽色彩,等等。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这一联,特别是前一句,恐怕一般读者也是莫名其妙,我觉得这是旧体诗一个整体上的遗憾之处。许多诗是很美妙的,但是完全地欣赏到位需要足够的背景知识,这对于普通的现代人来说,有点苛求了。
问题主要集中在“画省香炉”四字。据《汉官仪》这部书记载,汉代的尚书省(其实叫尚书台,是主要的行政机关,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官署里有些墙壁上画有古代的列女像,所以尚书省也可以叫作“画省”。另外,在尚书省供职的尚书郎到官署值班时,有二女史持香炉护送“入台”,这是一种职位上的特殊待遇。到了唐代,行政中枢分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诗人杜甫早年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左拾遗,属于门下省编制。当代学者袁嘉莹认为唐代的三省官署应该都有壁画,省内官员也应该享受到香炉级待遇,并提供了一定的论据。笔者这里依从袁说,即“画省香炉”指的是杜甫在京华担任左拾遗一事。
违,是“久违”的违,意思是离别。伏枕,即卧病,在这里代表老病。画省香炉违伏枕,意思是,当初在京华的画省香炉的生活已经远离老病的我,接下来一句的意思是:而此刻建在山上的夔州府的门楼与刷白的女墙也渐渐因为日暮而隐没在胡笳的悲鸣之中。”山楼粉堞隐悲笳“一句主要是“隐”字有点争议,笔者这里采用的解释是“隐没在/被隐没”。山楼或者指夔州府的门楼,或者指不远处的白帝城的门楼,无所谓。堞,即女墙,粉堞,即被刷白的女墙。悲笳,隐含战乱未消之意。
颈联一个比较值得说道的地方是于颔联存在一个地点上的交叉承接关系。京华中的画省香炉的意象上接“奉使虚随八月槎”,而眼前的山楼粉堞上接“听猿实下三声泪”——这一组《秋兴》的一个特色就是在诗意在两地之间来回流转。
颈联表达了一种“事物(包括过去的远在天边的和此刻的眼前的)在凄切中离我而去”的意象。前两联则以“我”为主语论事,颈联则以客观事物为主语抒悲凄之情,这里有一个视角的变换,诗意也从“望京华“ 以及“不得回到京华”的感伤,转入对光阴流失的感伤——一种“失去“的感伤。正所谓“起承转合”之“转”也。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首联以“日落”起笔,尾联以“月出”合题,此所谓“起承转合”之“合”也。“请看”与”已映“连用,表现了一种“光阴迅速、人生几何、不堪久旅”的言外之叹。仔细品味,还可以体会到一种月移的动感。石上、洲前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作者身处孤舟之中,视角决定。藤萝月,可以理解为映照藤萝的月。芦荻,芦是芦,荻是荻,两种相似但不同的植物。芦荻花,属于秋天的景致。尾联两句连起来的意思是,请看刚才还在映照石上藤萝的月亮,(因为移动迅速),已经映照这沙洲前的芦荻花了。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寒假回家,一直忙着帮我老妈在家做些杂事,这两天终于得闲下河。看到九兄这个系列的时候,不禁微笑,真是巧了,我们家的落地大窗刚好拉开了窗帘,眼前正是引得杜子美当年诗兴大发却仍然逝者如斯的江水和险峻而又绵延的巫山山脉。
九兄的妙文我就不再多加赞誉之词了,不过有一个小地方我想指出来,其实并没有大碍,大概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只是我对此地此诗太过熟悉所以一眼就看出了:《峡中行者歌》是我幼年时必背的功课,原文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哀,猿鸣三声泪沾衣。”
九兄在文中误写为“巴中”了。所谓巴蜀之地,其中的巴正是指重庆,而长江三峡贯穿重庆东部和湖北西部,巫峡就位于重庆最东部的巫山之处,故而才会有“巴东三峡”之语。现在,湖北省紧接重庆边界处也有一个县名为巴东。民间有一首《唤风谣》,说的正是巫山与巴东的邻里关系:“巫山十二峰,峰峰都朝东。唤起顺风来,转眼过巴东。”
巫峡的确是千年来名家争相以诗相咏的,巫山之绵绵,寒江之悠悠,神女之峨峨,清猿之啾啾,早已幻化为负笈求学离乡十载的我心中的一个梦了:
巫峡梦,巫峡梦,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荡烟雨中。杜甫的好诗配九兄的好文,让我感触连连,若然是读此诗时身在他乡,只怕未闻猿啼只见猿字便已潸然了。
《峡中行者歌》我不太熟悉,张兄讲的有道理。
杜甫《秋兴》,到目前我的理解还比较模糊,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有把握,这些帖子算是一个读书笔记吧,欢迎张兄和其他网友多讨论。
午饭时闲读书,恰看到这条,估计张兄和九霄兄可能都读过,放这里帮你俩做个附注:
川峡记行者歌曰:"巴东三峡猿鸣悲,猿啼三声泪沾衣。"故古乐府有"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衣"。陈萧诠《夜猿啼》诗断章云:"别有三声泪,沾裳竟不穷。"故子美诗:"听猿实下三声泪。"
从这条笔记来看,“三声泪”可能本身已经发展为典,可单用,便如“相思泪”,“红蜡泪”。
如把“三声泪”当一个固有名词来看,这句诗也可以解得。
所以,如语声兄想家时,便可直接说“三声泪不穷”了。
经过陈萧诠和杜甫的创作,我同意这个三声泪可以作为一个词来用了。
另一方面,假如陈萧诠没有“别有三声泪“一句,或者说假如杜甫没有读过这一句,那么“听猿实下三声泪“还能否成诗呢?我想,还是能的。同样的道理,假如读者不知道前人的典故,是否还可以在理性的范围内读懂此呢?我想,也还是可以的。
真是受教了,小子仅逾弱冠两载,嘉木直呼“声语”便可,称呼我“张兄”实在是让我不敢当。
看来关于三峡猿啼的诗作之多,难以数计。幼时,还曾起心要收全所有咏诵巫峡和猿啼的诗歌,最后也不了了之。在此小作介绍,以回报嘉木。
三峡巴猿,形体不大,乖巧灵敏,擅于在悬崖峭壁之上攀爬,据说,它们极爱自己的骨肉,一旦丧子,就悲啼不止,直至肝肠寸断,气绝而亡,故而凡过往三峡闻之者,莫不动容下泪。故而民间才有《行者歌》的流传。至于文人骚客之作,追根溯源,在下认为要从屈原的《山鬼》算起: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鬼即是山神,普遍认为即指巫山神女,诗中的“狖”,音“又”,是一种黑猿。所以屈原可算是用哀转绝伦的高猿长啸来表达自己的感伤之情的开山鼻祖了。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最早关于三峡猿语的记载大概是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写巫峡如是: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故有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经历了唐宋诗词的蓬勃发展以后,当然少不了一些大家的贡献,(中间省略啰嗦引用若干),“猿啼”也就渐渐化为诗词上常用的典故。
真是不敢当,我是一后生小子,大家互相交流促进
用典毫不穿凿,平和自然。正如他在《禹庙》一诗中的诗句:“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其中“垂桔柚”、“画龙蛇”,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含典故,分别来自《尚书·禹贡》的“厥包桔柚”与《孟子·滕文公》的“驱蛇龙而放之菹”,都是赞扬大禹的词句。无论读者是否懂得此典故的来历,都不影响诗歌本意,前人称赞这两句“用事入化”,是“老杜千古绝技”(《诗薮·内篇》卷四)。
不过,声语真是了不得,我22的时候,要不成天跳来跳去地找人玩,要不忙着和现在的外子吵架呢。
估计得是近视眼......
读书太多的人,大多寂寞。
我终究是喜欢子美胜于太白,老杜的灵魂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活艰辛是一方面,我估计抠头脑子也是一方面。作诗是高风险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