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替舍妹问计于野:如何提高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 hansens

共:💬402 🌺1349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送花,所见略同

美国电影电视剧的“政治正确”贯彻得极好。

家园 不好意思,歪一下楼。严格地说,TG这个党不是西方意义上

的党,犹如火箭的箭跟箭不搭界,机床的床跟床不沾边,或者拿牛党李党东林党跟西方的在野党来比较谈论党的属性一样。

家园 打铁还得自身硬,身正不怕影子谢。

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在文宣上国内缺人才啊

我们先要看看我们的对手是如何宣传的:

藏独的,出了好几个英文记录片,在Netflix上排名相当高。拍摄的手段相当专业。这种貌似中立的片子,对西方的那些土鳖有相当的杀伤力。而对于这种问题,往往要看两方面的声音才能让普通人不受迷惑。而中国自己的声音,往往缺失。

至于轮子,有个自己的文工团,相当牛逼。光看宣传材料,你根本看不出他和轮子有啥关系。而且他主打的是文化牌。他们的传单遍布各地,差点不明真相的我也对这个晚会感兴趣了。后来别人说这个是轮子的东西,上网查了查才发现果然是。很多美国的大娘大婶,只是赶时髦的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还是中宣部的那句话,舆论阵地你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

我们需要那些熟稔于西方宣传手法的人,抢夺阵地。

在西方的大量新移民中,有很多根正苗红,对党充满了认可,又对希望比较熟悉的人,但是他们没有被发动起来。那些人只在被压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才跳起来,说话。比如去年的火炬事件。

在这些方面,宣传系统,外交系统,情治系统的失败。这些机构如果不改改老爷的的作风,再怎么宣传也不顶用。

家园 要有人入当地的世才会有方向.
家园 花有心人,兄台是有国士之魂.
家园 RE:替舍妹问计于野:如何提高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

If you are serious about this, I have a plan. Please let me know your email address.

mine is sss1974 (at) netzero (dot) net

家园 已经给您发邮件,请查收
家园 另外,俺听你的股评,95块买的中信证券,套到现在啊!!!

家园 这事是好事,问计也可以当回事情来做

咱泱泱大国终于意识到和平YB洋人意识的重要性了,可喜可贺。这事情是于国于民皆有长利,就是银子不好,纳税人的钱,还是希望用在刀刃上。

问计这事也是好事,而且完全可以当回事情来做。

计这事,咱们在这里细说固然没错,但也难免闭门造车,热情换来人不卖帐。得问问洋人是啥想法 --- 设计一套简单的调查表,找主流的海外华人网站,征集志愿者,尤其是在当地企业工作的,发表征询身边的十位洋人,问问他们希望用何种方式知晓何种中国的信息,综合结果,大致就能知道啥方式更管用。然后用设计具体方案。。。。。。 最后,别忘了给志愿者发点精神奖励。

之二就是得有个软性的文化战略。用硬的来通稿人家不卖帐,而且还回馈说咱这是propaganda,那么就先来软的,如同老米的好莱坞加麦当劳加可口可乐,如同脚盆的寿司加和服加本田尼桑车(最近印巴司机们老抱怨新版的丰田凯美瑞质量太差了)

之三就是手法得多样,啥样的地方用啥样赛马。在海外比较常见的各国推广手段如下:

拍电视风光广告片,这个是招旅游的,在人家的频道播,得给钱,没办法;但是管用,上次看了印度的片子,冲动得立马想去定机票。 这招的风险在于万一拍出恶俗的片子,可一下就毁了形象了。 记得杭州第一次出的旅游广告片,搞了一堆老汉在平湖秋月理发刮脸,完了,好好的宋古都就成天桥底下了。

互相搞食品节。 咱不是说中国人以食为天么? 不是说海外中餐馆不正宗么? 那就直接上人家的中心城市摆摊做中餐节,各路大菜去个把特级厨师,做最正宗的中餐;上中东国家把西北新疆的牛羊肉大餐给供应上,做最可口的清真餐,同时找对口城市,把人家的餐饮请进来,做成一年一次的互访,以食文化做先锋。 顺带捎上中国优质食品的供应,改变被奶粉毁了的形象。这招的风险在于万一搞成低档的小吃节,就给人留下了脏乱差的形象了,得不偿失,得不偿失啊。

和电台电视台互换节目. 我不知道这个难度有多大,是否从电台开始容易打入。这电台得是当地的电台,不是VOA之流,这样就保证了三教九流能时不时地收听到。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因为外来工作者偏多,所以各个语言的节目都会有,连菲律宾语的都有。就是没有中文节目,其实哪怕有那么十几分钟也好。这里有中国人收购本地电视台的,但老实说大陆主力制作的电视节目大家都未必有兴趣看,更何况是海外的山寨水准制作。 电台简单一点,做谈话和音乐节目,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easy FM就可以拿去和人家交换,中央十套的历史文化节目也完全可以拿出去。 这招的风险是节目设计制作需要有一定水准,万一恶俗了,就是画虎不成了。

和新闻社交换记者。 这个主意是俺从前在法国媒体担当摄像的同事出的,他们当时和BBC交换一年,就是他们去英国,BBC一组到法国,而且这一年里的薪水还是对方付的,结果老兄只记得BBC给的工资高多了,于是引申到法国的福利没有英国好,法国罢工多。 记者去对方媒体工作的好处当然不言而喻,但风险是:只记得对方台的好处了。。。。。。

制作一系列适合在购物中心表演的节目。杂技魔术这类常见的就先放一放,来点古琴雅乐的,一出来就能镇住人家的心灵,吸引来看的。同时也可以做些纸媒的推广,再进一步扩展成短期的文化教育。这个主意是上次看购物中心来的一个英国幽默动作组合想到的。当时觉得要有京剧武生戏,就能把人家给镇住。这招的风险在于 流于恶俗,同样是毁了形象。

交换背包族旅行。很多洋人对外面世界的看法,是在二十左右走世界的时候形成的。把这部分人吸引到中国来旅行,他们就是免费的宣传者。而同时建立渠道(尤其是签证渠道)把国内的年轻一代背包族送出去,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还可以出面联络对方的公共机构或者媒体,通过介绍本地的好去处,组织对先行者们的跟踪报道,在两地的电视报纸媒体上播出,达到互动效果。 顺便做个摄影比赛,摄像大奖之类的,什么中国新貌,中国人在布拉格之类的主题,把更精神更时尚的年轻(富足)一代中国人呈现给海外,免得让人家老以为是日本韩国人又 来了。 更重要的一招,是和几个最重要的景点,城市协商,建立中文的介绍资料,中文的标示牌, 大家还记得日本走向世界的时候,各地都开始有日文介绍了吧。 这招的风险是,一抢了传统旅游的饭碗;二是万一出去的又是不文明团,赌场团,就又自毁形象了。

在各主要城市建立志愿者联络点,顾问组,通风报信好的主意,找到该花银子的刀刃,通报海外城市的状况,也给国内的节目作反馈,起到民间NGO的作用。 这招的风险是,万一监管不力,被人挂羊头卖狗肉,趁机谋私,那就毁了整个项目了。

接下去的想到了再说。。。。。。

家园 我有一建议,不许笑话

鼓励学历史政治社会科学的男儿们娶老婆要娶洋妞,研究那国就娶那国的妞。

这个建议是受欧洲这边的汉学家东方学家们的启发,他们娶老婆就娶中国的,关于中国的书文章出得不少,一看就能感觉出旁边有人指导。

家园 那也得人家洋妞看得上,

没见不少连讨土妞欢心都成问题么?

家园 要先做心理和智力选拔, 一定不能反而被影响了.
家园 不要强迫就好

我就是文科生,如果强迫我只好改行。

家园 开武馆比开餐馆好

餐馆的风味适应当地,是长期市场化的结果,不是政府可以改变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