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对历史的认识 -- 深夜腌的萝卜丝

共:💬559 🌺1506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有什么好笑的

要你这样说,只要一批评就改过了,所有错误、罪行都不会再犯了,那我们还需要警察、政府干什么?我们早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

如果“一批评就改过了”,你长居的英国倒值得欣赏。不过我知道英国是个新闻自由的国家,批评是长期的,为什么还是没有带来改变? 如此长年累月的批评没有带来丝毫改变,这种批评又有什么用。为什么不干点别的?按说英国是个“自由民主均富”的社会,不像中国是个“贫富悬殊、专制独裁”的国际弃儿,英国为什么就不能顺利解决治安问题呢。

你狠,小偷还没有光顾过你,你自己祝自己好运吧。只是我常常看到刚从国内过来的人,出门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偷的样子总是觉得可笑,真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啊!

================================

我以前一不小心打架的时候,高大威猛的我不会下手,我一般打猥琐的。听说小偷下手也会看人,女的、老的、猥琐的会偷,如果你经常被偷,我建议你检视一下自己。

你看清楚了!我哪句话说可以拖了?我是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别人医疗体系的平等,你有点判断能力好不好?

==================================

我大概还看过你举的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例子,他妻子几年前到英国一家挺有名的医院抢救被拖10几个小时,以致新加坡政府派出专机拉回新加坡抢救。事后那家英国医院对新加坡的不满的答复跟你差不多----平等啊

你不说一下3000年前?中国那时候可光荣了!

====================================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也挺光荣的,你不说一下?

家园 这个不确. 当天预约并就诊是常态.

美国的医疗体系不正是非常不平等,没效率的典范吗?中产阶级甚至高于中产阶级看病都要排几个星期的队,只有最富裕的人不用排队,人家有直升机拉过来插队呀。

家园 我当然觉得可笑

有你这样的“爱国者”,我都为你脸红啊!

你的回复已经涉嫌人身攻击了,所以只好屏蔽你了,不用再回复。

家园 收红包。。。在我们单位这个可以直接开除了。

早两年为这事开除过几个,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谁还敢拿病人红包啊。

家园 北大肿瘤医院和北大医院

确实是在医德建设上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但是这几年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舆论的焦点集中在医院,以及政府对这一块的重视,医院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家园 当天预约并就诊只有急诊才行

不过急诊也要等几个小时。

家园 是闲情的A家后宫楼里的话吧?
家园 站着说话不腰疼呗

感情你不在国内,那些污糟事不在你眼前晃

家园 我的经历

我在澳洲认识的不止一个华人,因为没买private insurance,被迫回国内就医的。

一个老太太,背上长了个瘤,医生说不能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有可能为恶性,但要手术后才能确定。医院排期,要6个月后才能手术。6个月!就是担心也能把人担心死了。无奈之下回国就医。两天后入院,一周后手术。幸亏是良性。天知道拖6个月是否会有不良变化。

我一个同学,突然严重过敏,过敏源不详。看GP,GP治不了,推荐了一个specialist。约appoinment,第一次约,两周后。两周后去,前一个病人超时,医生要下班,不看了。改一周后。一周后再去,说要做过敏源测试,要约时间——三周后才有时间。期间同学状况益发恶化。无奈,买张机票回国。回国当天即去医院看,立即吊生理盐水。吊生理盐水后即有所缓解。两周后痊愈。

还有两个朋友都是在澳洲公立医院自然分娩的。产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均为医生操作不当引起。其中一例导致母亲对这个孩子再也无法喂哺母乳。她的小孩从小没有吃过一口母乳,而这并不是她的选择。而且还无法引入法律程序,因为证据不足。

也有可能这只是我自己的个人经历,但我认识的在澳洲分娩的人没几个,就出了两例。我认识的在中国分娩的人有好多,还真没怎么听说过。所以也怨不得我对澳洲医疗没信心。一个说法是澳洲医生动手得太少,导致经验不足。据说澳洲一个外科医生一个月的手术台数,还比不上一个国内医生一周的手术台数。结果就是澳洲病人为了一个手术,需要等候数月甚至是数年。

澳洲的医疗水平据说还不错。制度和英国相仿。但老实说,和中国的医疗相比,只能说是各有各的好处。特别是对于穷人来说。

家园 特地注册新人就为了回这个帖子

写得很好,有感情。非常支持楼主的观点。但是显然楼主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歧义,容易被人诟病

这个出国后更加爱国,我的理解是楼主自己跟自己比,但是就是有些人,喜欢看成跟别人、跟国内的人比。

其实爱国本身是种选择,不是什么权利,别人既没有权利强迫一个人爱国,也没有权利阻止一个人爱国。

出国并不代表就是抛弃祖国。有因为公职在国外工作的,有寻求知识学业的,也有是追求更好的发展空间的,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祖国、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眷念。

真正的爱国者,是希望看到更多爱国的呼声的,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那些怀疑别人是否有资格爱国的,自己一定在爱国这个问题上还没想明白呢

爱国之心,人皆“可”有之,无非是方式方法的差别而已。纠缠在资格问题上,不过是舍本逐末。君不知,众人拾柴火焰高么,只有依靠遍布全球的千千万万华人共同努力,才能换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园 新兵原创,照例送花:)

别人既没有权利强迫一个人爱国,也没有权利阻止一个人爱国

真正的爱国者,是希望看到更多爱国的呼声的

爱国之心,人皆“可”有之,无非是方式方法的差别而已。纠缠在资格问题上,不过是舍本逐末。君不知,众人拾柴火焰高么,只有依靠遍布全球的千千万万华人共同努力,才能换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园 就俺在美国5个州中8个城市的观察

1. 头疼脑热之类的病, 去general practice (primary physician, family doctor, pediatrician...), 早晨预约当天就可以见医生.

2. 和专科医生(specialist)的第一次预约往往要等, 但其后的看病要迅捷得多.

3. 急诊不需要预约, 直接去急诊室, 按病情轻重缓急决定就诊次序

家园 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

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赞同楼主的多数是在国外呆了较长时间的河友,而不是一直在国内的河友,或者刚出过的河友。

家园 竟然在河里认亲了……

泪。不过说起来我总是在闲情看到有人转河里的文字。还有葡萄大大的粉丝哩。

家园 花之。

这个更字确实是和自己比的——对于我来说。

楼主这个贴原本是回另一个贴的。那个贴被丢草现在不能显示了,就是在纠缠国外的华人爱国的问题。我真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纠缠的,除非纠缠的人自己不爱国。要不然为什么非不让别人爱国呢?百思不得其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