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票生育救国(生育数量、意愿和可能性调查) -- 科大胡不归
- 投票信息
多选,参与 266 / 87
现无孩子,想生1个18/6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60/28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15/2现无孩子,想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或无配偶19/4现无孩子,想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4/2不打算要孩子13/5现有1个孩子,不打算再生33/10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28/9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1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46/13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3/2现有1个孩子,还想再生>2个,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8/1现有2个孩子,不打算再生12/4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政策允许或决心超生、配偶同意2/0现有2个孩子,还想再生,但政策不允许或配偶不同意1/0现有3个或更多孩子4/1
仔细一看。噢,原来是这样,不知道是些什么样的人会送花。还揭穿别人,不知所谓。
你自己搞明白是拿什么换算什么吗,你唬不到我,特别是喜欢用不靠谱数据唬人的家伙,河里真的太多这样的怪才了。
离岸价、市场收购价、批发价、进口价、出口价,一下子能看晕很多人呢,特别是文科生。
你怎么不拿出,国标一等收购价、二等收购价、三等收购价。
实际成交价!
[B][/B]
知道我为什么一直讲3倍吗?因为走私大米利润三倍以上。国际大米价格相差3-4倍,走私集装箱里有大米有小麦。
赶紧取消直补,国际接轨,反正最后吃亏的不是农民。
我替农民、市民感谢你揭穿我。
我老婆也是体制内小市民,还连带我。
讲得很清楚了,你所标红的请联系上下文,不和你啰嗦了。
河水本来就泛滥,还要为“污染眼球”流几滴眼泪,无聊。
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为了理顺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益,今年,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0.11元和0.13元。年内最低收购价格是否会继续调整?粮食价格走势如何?如何看待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中的主体作用?
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农业组小组会议结束以后,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就这些问题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
“大家放心,肯定会有粮食吃”
记者: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是否还会继续提高?
聂振邦: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需要价格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一起研究,综合考虑农机、化肥、种子、农药、地膜、柴油等农资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等各种因素。如果农资价格上涨,农民收益就要受到影响,国家就会考虑提高最低收购价。
今年一二月份各种农资价格都比较平稳,有的价格还在继续回落。主要原因是国际上石油煤炭等价格都大幅下降,而这些都是生产化肥等农资产品的主要原料。所以,短期来看,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记者:但是受今年大旱影响,农民种植成本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否在2009年继续保持?这对我们的粮食产量又有多大影响?
聂振邦:不久前那场历史罕见的旱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据统计,旱区麦田浇一遍水,每亩地要30元,成本高一点的地方需六七十元;另外还要追加5~10公斤肥料,约需10~20元。而去年,每亩小麦的净利润只有70元左右。
旱灾发生以后,中央和地方都及时加大投入,出台了有力的扶持政策。包括国家紧急拨付特大抗旱补助经费、农业生产抗旱救灾资金、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等,再加上各地抓紧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旱灾没有给旱区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据统计,去年越冬小麦数量没有减少,而且略增。现在旱情也已经缓解,我比较乐观,今年夏粮还会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收成。对秋粮的影响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是不会影响到播种。大家放心,肯定会有粮食吃。今年2月全国粮食收购价格有所上涨,小麦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幅度较大。目前,相比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价格,国内小麦和玉米价格都高出0.2元左右,稻谷高出5到6分钱。大豆则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价差达到0.6元。
今年粮价能够保持基本稳定
记者:旱灾发生后,国内小麦等粮食品种的价格都有所上涨。你认为现在的价格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
聂振邦:当时粮食价格确实受到旱灾因素影响而上升。目前来看,上一年度粮食已经收购完毕,进入消费阶段,而新粮还未上市。现在粮食价格略高主要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历年这个时候,无论丰收、平年还是歉收,都是一年中粮价最高点。我认为,今年全年粮食价格能够保持基本稳定。
我们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同时也要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国家有足够的粮食储备量,通过调节投入市场的储备粮数量,稳定市场粮价。
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8年,各地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3407亿斤,占全社会收购量的58%。同时,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实现统算盈利20.9亿元,比上年增加1174%。
记者:你认为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国有粮食企业的主体作用是政策性因素形成的,还是市场因素形成的?今年国有粮食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聂振邦:两方面因素都有。实行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以后,经受住兼并重组考验保留至今的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水平、管理水平、人才质量、竞争能力等都是比较强的。去年前期,粮食收购价格较低,后期却陆续上涨,给粮食购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另外,去年国家加大了政策性粮食的收购力度,对于政策性粮食收购,国家都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比如保管费等,这也增加了企业的收益。
今年的发展主要看市场状况。总体来讲,由于政府调控等原因,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这也符合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人呀,打架是不对的,我犯了嗔戒,到此为止吧。现在感觉到河里有些老ID们的苦楚了。
粮食走私案件频发的背后伴随着国际粮食市场的暴涨行情,粮食走私利益链是怎样形成的?
粮食走私是因为原粮食出口大国遭遇歉收造成国际价格暴涨背景下发生的新情况。
另外我搜索了一下你说的国标一等国标二等国标三等,和dragan提供的数据差不多,你如果不信自己搜一下。
浙江上八府是指宁,绍,台,温,处,金,严,衢.严州是建德,处州是丽水.
杭嘉湖是下三府,因地势低,故称下.
早前原有个下八府,不过蒙元浙江西路被分拆设省后,就只有三府留在浙江,而其它五府都去了苏南.
菜叶子如果和偶和月色在一起的,那么就是上八府了.扣掉宁绍温,剩下五府中的哪个涅?
另外麻烦您打听一下您那楼的温州人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您去打听一下,温州人有几个是民工?
如果他们都是城市人,岂不是带头破坏计划生育的不是农村的农民,也不是城市的民工,而是城市市民自己?那样岂不尴尬?所以您去问清楚一下比较好。
农耕时代,上三府地处太湖流域,土地平坦,沟渠密布,不惧旱涝,鱼米之乡一点不夸张,种桑养蚕,经济收入也一流,实实在在是天下膏腴之地呀。老早就有话,论财力,浙东下八府一起也抵不过浙西上三府。
不过,我有点好奇呢,到今天还是这样吗?感觉下八府倒是一个个财主名声响亮起来了。
我反正是浙东路的,不是外路人
我大姑妈家早些年,上厕所要跑很远,厕所旁边(还是后面)是猪圈。去上个厕所,进门前免不了要和那些猪一下。当然,有可能这些猪被弄得很干净,粉白色,不是两头乌,看上去不算太难看啊。姑妈家烧大灶的,燃料是脱粒之后的糠,就这个我还弄过笑话= =b(唉,不想回想)。
另外,为什么农民在城里只要不是民工就是城市市民?我一直以为这是看是农业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不是看从事工作的。
”一般情况下,子女多,老人会更幸福,养老会更容易“,这条路走不通。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结果一定是人口爆炸。当固定的土地养不活愈来愈多的人口时,生存危机也就不远了。要是你看到祖孙三代六口人挤一间房的例子,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现在农村正在大规模的城市化,但是城市化的过程正是大量耕地被征用的过程,虽然在此期间农民会得到一些经济补偿,但大部分的收益被地方政府拿去.城市化只有伴随着工业化才能够消化大量的就业人口,而真正能够吸纳大量人口就业的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又与汪洋的腾笼换鸟相孛,顺便说一句,严重鄙视汪洋,中国这样大人口的国家只能走低、中、高端产业共同发展的道路。
农村的城市化只不过是将部分农村人口转换个身份,变成所谓的城市人口,如果不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彻底解决农民的养老、医疗、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基本不存在,农民自有住房的拆迁安置可以解决),就和前些年忽悠农民购买城市户口一样,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和敛财手段。
农民靠城市化确实获得了一些现实的经济上的好处,但是指望他们所获得好处就认为他们想抚养两个或更多的孩子确实有些脱离实际。首先我们假设一个前提,任何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健康的成长,然而教育的产业化,基本医疗保障的缺失,在经济上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伴随城市化,必然是房地产价格的大幅提升,如果说城市化初期农民尚有拆迁安置房可以落脚避雨,生育一个孩子在经济状况不太好时结婚尚可以与父母同住,那如果两个呢,恐怕结果就会是部长大人回答不了的“买不起房娶不了媳妇”了。
相反如果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控制住人口,解决好养老、医疗,那么就业的压力就会减轻,农民的生活就会改善,子女的未来就会得到更好的规划,人口的素质就会得到提高,农村的经济状况就会越来越好,即使将来出现人口的老龄化,人口的负增长,以中国现有的人口基数——这样的人口基数恰恰是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的结果,其绝对人口仍然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经济条件好了的新农村完全可以兴建养老院来供养老人。唯一遗憾的就是缺少些许亲情的关怀。
另外补充一点,现在的计生办在执行政策上有些时候就是一罚款办,农村许多地方只要你交罚款,想怎么生都可以。
结论:支持计划生育。
政府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粮食安全,又不能对粮食价格造成太大波动,毕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江西这样的大米主产区之一收购实际成交价从0.5元到1元/斤不等,那个国标在收购时其实是个摆设,我早就料定有些人不懂这些,拿一大摞一大摞的数据忽悠人,除非国家主动提高收购价才会出现0.1元的增加,这是非常高的,平时像大米价格的波动也就1、2分钱。
大米流通到城市终端,像南昌市目前常吃的大米价格在1.2-2元不等,当然也有更廉价的,也有更高一些的不知所谓的米。现在种粮还能赚些钱,这得益于国际粮价波动和政府的补贴。农民送大米去卖的时候有很多贩子直接从农民手上收购的,开价要稍微高一些。种粮的钱与劳动力补贴相加赚的比大部分市民赚的多,粮价再升市民就要争抢做农民了。
就口感和质量来说,南方人更习惯南方米,也不觉得泰国米物有所值,江西的大米价格低了点,卖不出高价,价格稍一波动政府就会干预,去年有段时间市面上米价飙涨,很快就被稳定了,这种事每天为家里张罗柴米油盐的MM应该清楚。大米从收购到流通定价一直由政府主导,而不是市场。
中国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是现实,讲种粮成本和规模化种粮成本均摊的差距有多大,其实就光讲种粮,差距不大,因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反正现在也只种一季稻。无论如何农民自给是足够了,土地就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儿女就是养老保险,别的地方我不妄言,江西农村生养2胎、3胎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现在就是2胎3胎6、4开的样子,我就暂时把那些生1胎的当不存在吧,比如我的一位表兄。
我绝不会像有些人信口开河,旁征博引的“胡说八道”,和某人的话题是越扯越远,有些话题现在还没结呢,就好像从来不是他讲的,或者又是政府或者某位权威讲的吧,总之,不是他讲的。。大概是我这个城乡夹心老表见识太短浅吧,抑或是我太愚钝了,不会算数,当年就该学文,长大好做文艺青年。
我绝不会引用不相干或者只能参照的数据来作为证明自己的依据,那很可耻。
我还是那句话,取消给农村一切补贴,取消进出口配额,市场定价,让低廉的倾销品进来,看最先倒下的会是谁。假如中国农民12.5亿,市民0.5亿,或许我会收回这句话。
希望剪刀差、上山下乡永远不会再发生在中国,每次回乡都会有新的发现,惊奇与失落,越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但渐行渐远,遗留在乡村的文化之根已经无人守护。
在这个贴里我讲了一些话开罪了很多人,包括我的妻子、丈母娘...坛里网友们,得罪的地方还请多包涵,向你们说声对不起:
我的妻子,一个父兄亲戚平辈只有1个男性,下一代再也没有男性的家庭,老潘家以后没有姓潘的了。在这里向你说声对不起。我也是小市民一个,生一个就生一个吧,总不能让你没事玩下岗。
我的岳母,下乡知青,种不好庄稼浪费地力吃乡亲的可不应该“免费”,我嘴巴不饶人得罪了您,对不起。
讲了一些气话,开罪了大家,还梢上了自己和家人,对不起!或许我讲的全错,将就着看,就不在这贴里灌水了。
可惜我没有这个权力.
建议楼主读一下河里范适安兄关于期货特别是大豆的系列文章,看一看我们国内的大豆产业链是如何落入外人之手.痛定思痛,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政策,象农业这样影响国计民生的命根如何抵御进口农产品廉价倾销?
再者中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的比例高于城镇人口.面对危机,孰轻孰重?
那么多的农村人口怎么办?
我赞同风中虎文章中的观点和方法论.
1)危机中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有很多,但要抓主要矛盾.
2)农业是重中之重,中央一段时间以来一直以三农问题有主线是正确的.
希望能以全局观念来分析问题,切莫以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主导.
delllllllllllll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