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团长我的团》之我见 -- 松阿察
看完了书,再看电视剧你会发现,
电视剧的结局相当于 攻击立止
书中结尾那些人性的东西,
比方,迷龙和他老婆的私房话
不辣和日本兵交朋友,
团长对红脑壳的看法,
阿译的成长,烦啦的担当,
这些都体现不出来,
白瞎了前边那么多铺垫。。。
很多人在网上挑BUG,说什么飞机是拷贝珍珠港的,这帮人都一个脏乎乎的。。。。都是看什么啊,只能说他们还没有看懂的能力。
我也还不能够完全看懂,但至少理解了。79年自卫反击还有逃兵呢,还能指望几十年前那帮没有希望、没有理想、麻木的看客中能有多少伟光正的气概?
里面的角色都演得很好,主角们不提了,阿译、不辣都挺传神的。还有小书虫子,自从我看到他出现,一直到他牺牲,都感觉很不舒服,后来我明白了,他在里面太不“和谐”了。
也有很多人把团剧和亮剑比,唉,抗战中被小日本蹂躏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耻辱,虽然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法真正面对,但我们不能缩着头,甚至穿越吧。。
作者有太多的话想要借这些炮灰的嘴说出来,以至于都忘了这些炮灰应该还有自己的话要说
民族之祸,国家之灾,小民的痛苦,牺牲的无奈,在蒋总财治下的老百姓真不是幸事,为什么?从九一八到沪淞抗战,徐州会战到南京大屠杀,直至一九四五年的大溃败,日本人到现在还对中国怀有吞并之心。所以我以为,现在不光在感叹抗战老兵们的过去奉献,而是如何不再让悲剧发生。
不知道是剪辑了,还是什么原因。很多很重要的情节在电视剧里都没有看到。
作者把时间弄混了。
42年第一次远征军出国时,5、6、66军都是从陆路入缅,并没有美军飞机空运。
团剧中的那个情节取自后来组建驻印军时,从国内空运兵员到印度,因为下飞机后美国佬坚持全面消毒,将衣物全烧掉再换里外全新的。可国内知道这情况后,为了所谓的节省,让补充兵源上飞机前全扒光,说反正到了印度也得烧掉,还不如留在国内。当时的飞机无密封增压,不少人被冻僵冻死在途中。
不好意思.我现在才看到您写的这篇!
最大的是穿越后在南天门最高主峰为什么不插一面国旗?这是最大的失败的地方.
其实对占领阵地的表现不外乎插国旗.象老山的张连长最后悲壮的动作就是国旗.炮灰团打这样的战不可能不带面国旗.一但插上国旗就视为占领.那虞师座就没理由坐视的.兰晓龙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但可能是康导不让插.如果插上旗.那戏是演不下去了.但那才是符合情况.
远一点,松山的日军守三十八天,八千中国军人阵亡这样悲壮的事件.谁都无法接受!穿越一下可以.但总的来说这片虽然我为它叫了好.好的地方是政治而不是片.
这片成功了.上星期CCAT新闻台都用<中国远征军>来出个节目并说马上去找老兵.并在不久后把采访老兵的情况播出来.
但做为一个导演或者制片人,那么明显不符合情况的东西上到电视剧.我说他脑子有问题.
其实先不管那些空运士兵和沙盘上的198师的松山之战.最重要的是那神棍出奇的成功和后来的东西.这是典型的逻辑错乱性脑残想的东西.
但观众对这些东西并不执着.而对他对远征军的描述感到安慰和鼓舞.
真的,我很想感谢兰晓龙和康洪雷,他们让一群被遗忘的英雄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但我也要对他们说草泥蚂.因为这样烂而且破绽百出的东西也敢拿出来.我最可气的是这样的东西居然成功了.差点连我也忽悠了!
我跟您很多地方观点不同,不过还是各抒己见,不求一致。
这个我不太懂,一旦插上一面国旗就可以视为占领吗?假如这个团长和孟烦了两个人渡江侦查的时候,带了一面国旗,然后插在南天门上,就可以视作占领吗?因为团长摸到树堡的树根了,当时插个国旗也不难吧,只是插完他肯定会被日军发现。我看日军兵经常在枪上挂面日本旗到处走,总不能他走到哪,那儿就算被他占领了吧?
可能我跟你着眼点不太一样。您似乎觉得《团剧》树立了中国军人以一敌百的胜利者形象,但我觉得这个片子里这群炮灰一直是一帮失败者。收容站和川剧团在剧本中的地位很重要,算是文眼。收容站表示这帮炮灰努力的起点和结果,而川军团表示他们努力的过程。可以发现他们一次一次地为了逃避收容站(也即失败的命运),而参加川军团,想要有所作为,可是最后又一次一次地回到收容站,显示了失败命运的循环性和不可抗拒性。
为了重整川军团,这帮人一共离开过3次收容站(电视剧里没有拍第三次之后的事情):
片子一开始就是一群炮灰、兵渣子聚在收容站里。为什么会跑到这呢?因为失败,从东北失败到西南,丢了半个中国,一路失败才跑到这里。这时候的川军团在哪里呢?打没了。可见这时候川军团也是失败者。
然后虞啸卿来了,吹得天花乱坠,搞得这群人参加重建的川军团,离开收容站,一心想去缅甸欺负日本人,结果是穿条短裤去缅甸,然后被日本人再赶回禅达,怒江西岸还被占领了。虽然南天门阻击战算赢了,但改变不了中国军队再一次丢失国土的事实。因此这帮人还是失败。这时候的川军团也又一次成了一个空番号。因为虞啸卿把它吞了以后,就不要这个番号了,川军团这个词也是一个失败、无用的标志。
在后,龙文章重建川军团,这帮人也再次离开收容站。虽然表现得热火朝天,最后这帮人组个敢死队,占领了树堡,然后抗拒日军三十八天。的确,打得是以一敌百。可是这里英雄的是谁呢?也就是这帮敢死队员。虞啸卿也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堕落成了一个小人。整个中国军队也依然是一个见死不救的混蛋形象。一个大的集体中某小部分人的英勇,改变不了整体上无能的现实。最后的结果,川军团死的只剩下这十几个人,虽然不算覆灭,却再次回到收容站。一个英雄的团队,最后却被送回收容站——这即是这群人的失败,也是川军团的失败,也是中国和中国军队的阴暗面。我想这里,没谁能是真正的胜利者形象吧。
片子里没有反映这群人再次回到收容站以及以后的事情。在小说中这本来是他们最终逃离命运的表示,可是电视剧里没有表现(所以下面一个帖子说电视剧就是“攻击立止”)。所以整部片子里,这群人都是一付失败者的形象。
他们可是在日军的包围中。小说里面有写他们挂旗帜,他们的刑天团旗。刚挂出去就被日军打掉了。直到他们后来拿日军首领的内裤画上刑天当旗帜挂了出去。日军才罢休。另外我对插国旗就代表占领,然后虞啸卿就不会坐视事态发展这个逻辑深表怀疑。
我也觉得团作为历史剧或者军旅剧来看,在我看来,导演编剧的目的是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表现人的精神,甚至不是当时人的精神,也不是社会,国家的精神。就是单纯的,我们周围人的精神,就如同你所说《团长》里反映的很多问题,其实今天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改掉,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有人一腔热血却总会与现实妥协,有人精于事故,有人用所谓的道理逃避,他们或许混混碌碌,或许为人所不齿,但他们内心都有魂,向上进,想混出人样的魂,这和士兵突击是一样的
其实我怀疑编者想的就是那些,没我们说的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