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中日房价对比看北京房市 -- 萨苏
您算明白人
内环内住外国人,中环内住温州人,上海人可以住到外环外
01年,外销房,也就2千多
01年,隔壁邻居要搬,两室户的房子挂牌13万,当时俺心理价位最多12万就没买,现在那房一挂牌至少60万
也只有2400点
自动续期怎么可能
国家可以让你继续住
也可以交钱续期
也可以赶出来搞拆迁
就是不会自动续期
好比你买块地,然后跟威斯敏斯特公爵说99年后自动续期~看人家打不打你~
地方政府征地的时候,恐怕没有什么“红线”的顾虑,(征地时只要补偿够多,不会有人去告的,我家长辈为机场,电厂和国道之类的大户征过很多地,唯独没有房地产商,因为很多农地没有公共设施支持,况且我们家乡人口密度比东部小很多)而且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周围郊区恐怕都不会有多少人住。上海郊区可能基础设施好,但是中西部大部分城市郊区设施都很差,没有政府主导的公共设施建设,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人买房子的。
小产权房子更加复杂,我父母有套老房子,90个平方,2万块买的(97年),是单位的集资房,现在拿不产权,也不可能拿到。第一,单位不给,头头们谁也不敢背“国有资产”流失的罪过。(他们和我家住一栋,自己的房子也没产权)
第二,没法重新按市价计算卖给职工。
所以也没人敢买我父母的房子,我父母如果要卖只能按原价卖给单位。
其他小产权房子的困境估计类似,(第一,没有付土地费用给政府,政府是不会让你卖房子的,第二,不好界定土地的产权)
主要的原因应该不是土地的顾虑,而是地方政府从收入的角度考虑,没有为“国有土地”付钱,农民不可能有权利卖自己盖的房子。再说了,房子要有基础设施配合,有天真的开放红线,也不会把所有耕地都变成房子的。
那就是地价啊.......
萨大啊,这么比较是不全面的。
相比房价的不合理,地价已经涨到了更不合理的地步。
这四五年涨了150%吧
当时我住的房子,二手价是6000,现在二手价是15000,也没涨五六倍。
我说的小产权房,是农民、大部分是村里组织盖的在城市周边的房子。可以卖给你,但是没有房契,产权不完整,所以叫做“小产权”。名义上好像也不敢叫售房,而是长期的租,实际相当于售,但法律上的风险很明显。有朝一日政府把这块地征用了,卖家又不愿意补偿,对不起,您自认倒霉。但如果不出这种事情,本来买的便宜,几十年住下来,您还想怎样?再说还可能政策一变,产权扶正呢?另外,如你所言,基本设施水啊电啊有时候会有麻烦。
我所在的城市,去年开车,发现那些房子还在。不要以为村里盖的房子就土头土脑,式样一点不比任何一个现代化小区差。有草地、有绿化,楼宇至少外表看起来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专门修了一条路通到外面。只要有钱,建筑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好像没有卖出去,大部分是空的,有部分明显看得出来是农民自己在住,阳台上挂满了丝瓜。原因如何不得而知。
如果中央政府说,OK,农民个人或集体的房子,算你合法,交一笔钱上来,我们发给房契。那就是“扶正”了。一旦扶正,有钱收,我想水电应该不成问题。按照我那个房产公司经理朋友的理论,一旦扶正(放开),就管不住,势必导致大量耕地流失,破坏红线。当然,他有他的屁股,但是一家之言也不妨听之。
这样级别的问题,涉及微观和宏观,涉及方差异,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应该由专门机构去调查。我们老百姓只应该看一个权威的结果。我们在这里讨论,贵在相互参照,恐怕不能指望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当然我希望有可信的人出来给大家一个全面正确的结论。但是好像很难指望,估计能获得第一手信息的人都发财去了,hehe。如同我那个朋友,转向房地产不久就发了财,他的感想也很有意思,说来话长就不展开了。
茅于轼被骂了一道。但是他那个20万的项目的结题报告怎么说?相关论文发表在哪里?是什么结论?未见记者有兴趣。
巴巴地回来补充一句:我还是觉得茅案是利益集团控制舆论的经典案例,网络舆论也可以控制。各位回想一下过程,能否发表一下?我求个印证。如果觉得我多疑,参看本人ID。
日子好的时候问题不大
就目前这个状况,我觉得T G 玩的过了
国内人民,看到以上论述,绝对会认为您是5毛。
因为,地方政府超过50%的财政收入来自土地和房产,是推高中国地产市场价格的根本原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