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缘起 -- 史文恭

共:💬497 🌺200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家园 同喜同喜~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静听海涛~

如远方隐约的惊雷,

家园 这个...不大像

我所认识的总统哎

家园 陈独秀的东东有趣得紧

南京的那个考场我还去看过,江南贡院嘛,就在夫子庙,秦淮河的边上。至少现在进去看,还不是太糟糕的感觉。陈秀才估计还是有点偏激了吧。。。号舍两万零六百四十四间?我怎么觉得没有这么多,难道是只保留下来一部分???

家园 东北易帜

有皇姑屯杀父之仇在先,后有杨宇霆等老人不买帐,少帅未尝没有算计!

易帜后,杀了杨宇霆,真正掌了东北大权,就急急搞个“中东路事件”,被揍得鼻青脸肿之后,一下子变得畏敌如虎,中原大战先骑墙后摘桃,以为俺少帅又杀回北京城了!九一八后不战退出锦州,有他这么败家的麽!

位高而德薄,智浅而谋大!

明为小忠小孝小义;实为不忠不孝不义!

赵四不离不弃,也是没有办法,自己把自己困住了!

家园 看了这个提纲,无限崇拜,同时也无限同情

MM要备好加大加厚的重型防弹衣和钢盔,不要逗留纠缠,快速通过开阔地带!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每帖必花!

家园 贴一段儿

贴一段儿当年明月对自己书的后记,虽然我没有看过明朝那些事儿

出处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

以上的话,能看懂的,就看懂了,没看懂的,就当是说疯话。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因为看得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比较有历史感,当然,这是文明的说法,粗点讲,就是悲观。

这并非开玩笑,我本人虽然经常幽默幽默,但对很多事情都很悲观,因为我经常看历史(就好比很多人看电视剧一样),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只有悲剧结局,无一例外。

每一个人,他的飞黄腾达和他的没落,对他本人而言,是几十年,而对我而言,只有几页,前一页他很牛,后一页就怂了。

王朝也是如此。

真没意思,没意思透了。

但我坚持幽默,是因为我明白,无论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你自己都要充满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曾经有人问我,你怎么了解那么多你不应该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有那么多六七十岁的人才有的感受。我说我不知道。跟我一起排话剧的田沁鑫导演说,我是上辈子看了太多书,憋屈死了,这辈子来写。

我没话说。

还会不会写?应该会,感觉还能写,还写得出来,毕竟还很年轻,离退休尚早,尚能饭

继续写之前,先歇歇,累得慌。

是的,这个世界还是很有趣的。

家园 我读的也是热泪盈眶啊,哈哈

作为这个伟大时代无数的受惠者之一,兄弟俺,为此涕泪横流。F----- 在现实生活里,讨论党史只能在酒桌上的八卦,你很难想象,能够和雪里蕻或者公鲨这样的头脑一起探讨,----而在网络上,现时的距离除于光速后接近于零。 -----同样的,你也极少有机会聆听象潘涌或柳叶刀这样的前辈诉说身世,而在青史微言,我们象少先队员团聚在老红军旁边一样,孜孜不倦。-----因此,正是这样的一种氛围,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促使俺领悟到,在这个网络时代,写作必须根植在一种出于感恩的共享态度,并怀着遭受砖林蛋雨的觉悟,准备虚心地向无数被网线所勾结,躲藏在各式各样显示器后面,炯炯的目光和高妙的头脑致敬的惶恐心情来操练。-----而这正是俺下面这个系列的起点所在。

家园 预订
家园 因为天真,所以被史MM凝望。哈哈

基本上,他们,因为单纯,所以痴情。因为清高,所以清贫,因为深刻,所以狭隘,因为激情澎湃,所以头破血流。

家园 深刻

所以,认为九一八事变仅仅是日本军队内部少数几个军官“下克上”的偶然事件,无疑是一种肤浅的想法。因为这个事件后面所包含的极大的经济利益才是日本人真正的动机。

家园 【原创】大河入海处--以前的中国C

对于被全世界的强国联合欺凌的中国而言,作为一个整体,中国的奋起只能建立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构。没有这样一个机构,就无法使中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个前提并不取决于这个国家机构所秉承的理想是否远大,而仅在乎这个机构的执行力是否有效。

在这里,孙中山和袁世凯正是一个好例子。孙中山作为一个来自夏威夷的赤脚医生,(此处是玩笑,实际上孙中山是中国第一批的西医,曾在澳门挂牌行医的。不属于电线杆贴广告的那类。)后来居然成为一个不屈不挠的革命领袖,他的这条路走得也是非常地艰难,----这个艰难是毫不打折扣的。-------按照黎东方《细说民国肇造》的统计,孙中山亲自领导了十次起义,但没有一次成功。----而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武昌起义,总体上说,和孙中山是毫无关系的。-----所以革命领袖的毅力的可敬的,但假如革命领袖有超韧的毅力,却没有匹配的军事能力的话,------那作为他的部下,就更值得尊敬了。

反观袁世凯,他本是文官世家子弟,投身李鸿章的淮军后,一路直上,借小站练兵,练出北洋六镇新式陆军,从此奠定了北洋政府的基础。----等到武昌起义爆发,全国群情鼎沸之时,满清的孤儿寡母们最后只能任袁项城摆布,无他,就是因为当时全中国最精锐的军事力量成为了袁最大的政治资本了。

也是因为如此,孙中山终其一生,只是一个“革命先行者”,或者印在纸币上的“国父”,而他的“大总统”,要么就是“临时大总统”,要么就是“非常大总统”,说白了,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归根到底,也就是因为,虽然人称孙大炮,但实际上,孙中山始终没有一支自己的,成规模的军事力量。----是以,孙中山虽然无愧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但对于从根本上完成中国当时的历史使命这个角度,孙中山无疑是力不从心的。

但话说回来,袁世凯固然因为他的北洋系统而成就了他的袁大总统以及北京政府,但是,他实际上对军队没有切实的掌握。在满清刹那崩溃的那一刻,乱世的局面需要袁世凯这样一个北洋各路军阀都能认可的老帅来主持局面,完成改朝换代,但等到大局已定之后。各路军阀自然开始为自己的福利打算。-----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袁世凯并没有阻止他之前的部署们完成对军队的私人化。-------说到这儿,顺便提一下,军阀这个问题。俺记得不知道是黎东方还是唐德刚,曾评论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都有一个大问题,即军队私人化了。因为这个问题,所以国将不国。------但俺觉得,这个观点是本末倒置的,军队之所以私人化,其本质问题在于国家的中央政府本身的腐败和无能所致,-----换言之,军队私人化是对腐败中央政府进行改革的第一步。------从这个角度看,北洋六镇听命于袁世凯,要比听命于满清的隆裕太后和宣统小儿要好得多。------但问题是,当袁世凯的民国政府建立之后,这个军队的私人化并没有得到马上的纠正。----或许这是因为袁世凯以为他对北洋军队依然有完全的控制。----比如孙中山在宋教仁遇刺后搞得“二次革命”很快就被北洋大军镇压,就是一个证明。------总而言之,袁世凯对军队控制的自信,和他儿子急于作太子的心态相结合,促成了袁世凯企图更进一步,从总统直上洪宪皇帝的迷梦。------为了这个迷梦,他失去了一切。----而袁世凯的去世,造成一个恶果,即北洋诸镇群龙无首,致使各自坐大。成为军阀。导致国家的局面不可收拾。

从这个角度,可见军队的建设,以及军队和国家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个紧要处,而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条定律,在那段历史区间里,企图改造中国命运的政治力量,必须要掌握或建设一支坚强的武力。

而从这点,我们可以看见蒋介石的成功得力处。-------他紧紧地抓住了孙中山所留给他的最宝贵的遗产,----黄埔军校,-----并把通过这个军校所培养出来的“党军”死死地握在自己手里。从而,使自己从一个宁波乡间的寡妇之子,成为中华民国的总统。-----不言而喻,相比袁世凯,蒋介石对黄埔系的控制无论在军队的组织结构和干部提拔上,都远胜许多。------与此同时,蒋介石还有一个孙中山留下来的“三民主义”这个政治理想,以及国民党这个政治组织,加上上海财团的支持,所以相对于袁世凯当初靠结拜兄弟,或者送义女给部下做老婆这种旧式笼络手段,蒋介石要高明多了。

而且蒋介石作为一个前证券业从业人员的经历对他后来军事生涯助益非浅,因为在中国现代史上,以收买敌对军队的效率和成绩为标准,蒋介石无疑是冠军。无论是冯玉祥庞大的西北军还是李宗仁精干的广西军,都在蒋的银弹上土崩瓦解。------作为一个统帅,蒋介石所赢得的中原大战是值得钦佩的战绩,因为他是以一敌三,吕布战三英,但他却获得了全胜。------这个成就,无论是靠子弹还是银弹,或者兼而有之,都是了不起的。------在同时代的名将里,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纵然蒋介石一生打遍军阀无敌手,可他进攻毛泽东的苏区,以绝对优势兵力围剿了四次,却无一胜绩,最后,靠李德,博古的帮忙,才勉强胜了第五次。等到毛泽东和红军过了西安事变这个坎之后,蒋介石再也没有在大局上对TG占过上风,一直到被赶到台湾那个海岛,还要靠美国人的庇护才得以苟全。------显然,蒋介石军事生涯前半生的辉煌和后半生的颓唐作为一个教训,提醒了我们。对于国家武力,这个政治力量的思考,似乎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无疑,作为从满清之后,中国的乱局最终的胜利者是TG和他的军队。那么作为一支军事力量,共军何以具备如此强悍的战斗力?这个现象,又如何从政治架构的角度进行解释呢?

关键词(Tags): #中国当代发展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嗯。。明朝那些事儿,俺是看过六本的。

觉得在叙事的手法上,确有独到处。而那么长的一段历史,当时明月同志可以坚持下来,也同样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儿。从这两点看,俺都是敬佩的。

所以,在做完如此漫长的事儿之后,当时明月同学的后记的抒情变得深刻而自然。当然,假如不限俺苛刻的话,俺是说,这段“抒情”感触很深,而不是道理很深。

因为俺一直相信,历史是一门科学。是让黑格尔,马克思,韦伯等等大牛们在夜里凝望星空的科学,所以这无关个人感受,而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因为这点,历史才值得探寻。-----明月的感慨,未免太感性了。。

家园 谢谢。。。有花必回。。哈哈。。
家园 呵呵,谢谢投入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