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辛弃疾为什么不提岳飞?回复更精彩,敬请多关注。 -- 王小棉她妈
每首都是细细品,呵呵。
虽然号称是主战派领袖,但此公到哪里哪里就坏事.在川陕搞个富平,在淮西搞个郦琼兵变,孝宗时复出又搞个淮西兵败,每每是大好时机给这厮搞坏,让主和派又上台.
不过我对岳飞北伐的成果还是有所怀疑,绍兴十一年兀术再出淮西,张俊、刘琦、杨存中和王德四个大将,居然也是小胜后大败。这其中固然有张俊、刘琦不和互相掣肘的原因,但也从侧面证明兀术的战斗力并未受很大的损伤。
两个大王的事情还是第一次知道,再查一查,先谢谢了。但夏金吾到底是谁还是搞不清楚。
兀术瞅准了赵构不想北进之后想再赚些砝码罢了。大败之后最怕的就是继续示弱,大半年的时间,兀术还不至于连这点兵马都找不出来~只是这试探很不成功,试探的结果就是连杨、王这样的二流将领也能揍他了~兀术脑子还是很清楚,所以后来胜了也没再进兵,见好就收了~对比他绍兴十年的态度,此君思想转变的轨迹还是很清楚的
何况宋军后来的败绩完全是内讧所致,再有岳飞的援军也被张俊的反复无常耽搁了。所以俺一直觉得岳飞的那两句气话或许真有其事,nnd,实在也没办法不生气~
不过这个完全就是臆测了
ps:张浚岂止是废柴,简直就是祥瑞不过在川陕战区他还是积了点德的,虽然杀了曲端,但发现了吴玠~
南渡时代的风云人物一网打尽, 不妨一读.
至于吴家后来的事情,只能说子孙不肖,累及先人.网上有一篇<<开禧北伐>>的老文章,作者好象是"浮星槎",文章有点感性,不过内容详实,用来做了解吴家结局的基本读物是再合适不过了.
宋人不用是宋人的事情么。
不过,唐人写诗也经常COPY唐朝人自己的啊……
一般化用一下,就成了自己的。
是啊,辛弃疾投奔南宋后,郁闷了50年。其间除在湖南督抚期间成立了飞虎军稍微发挥了一下才干外,基本上是闲置。
岳飞从军十余年,大小仗打过不少,算是成名的军事家。辛弃疾虽文武才干不差,但毕竟少战绩证明,终久只是个词家而非军事家。
但若辛弃疾真有军权,未必比岳飞差。
他的词,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阙《破阵子》。
老外喜欢陈与义的《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这两首景象,一文一武,两相映衬,可谓绝唱。
以前听说过郭某人"带汁诸葛亮"的典故,原来张大善人也是"诸葛亮",不晓的他的前缀是什么呢?
因为周末没有上网。
颍昌之战最原始的纪录应该是岳飞报王贵颍昌捷奏
今月十五日,据本司中军统制、提举一行事务王贵申:“依准指挥,统率诸军人马,於颍昌府屯驻。今月十四日辰时以来,有番贼四太子、镇国大王、并昭武大将军韩常及番贼万户四人,亲领番兵马军三万余骑,直抵穎昌府西门外摆列。
贵遂令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贵亲统中军、游奕军人马,并机宜岳云将带到背嵬军出城迎战。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重伤番贼不知数目。其夺到战马、金、鼓、旗、枪、器甲等不计其数,见行根刷,续具数目供申次。委是大获胜捷。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杀敌500,谈不上多大的胜战。前面小商河杨再兴刚损失掉了300人。
绍兴10年肯定是场胜仗,宗弼总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还军”的,但这胜仗的规模还是无法完全相信宋史岳飞传的记载吧。固然金史是有讳败扬胜的倾向,但宋史就没有吗?反正500破10万的事情我是不信的。而且即便是在绍兴10年的一系列战斗中,最大的胜仗也是顺昌,是刘锜打的。
就小棉妈的这个帖子,我们跑题已经太远了。其实无论岳飞是中兴四将之首,还是中兴四将之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中兴四将之一,另外还要加上吴氏兄弟、刘锜。。。南宋初年军事上的成绩是由这样一批优秀的将领打造出来的,绝对不是岳飞一人的事情。是后世才将岳飞神化,凌驾于其他诸将之上,这是很不公平的,连铁手都要问吴氏兄弟是谁。
产生英雄崇拜的原因在于救世主情结,而这世上是没有救世主。历史上本来就没有,而祈求救世主降临的时刻就更不可能有了。
他本质上是文官而不是武将
宋史的评价
有这样的成就称名臣足够了。
提拔人才当然值得夸奖,可是一次富平和两次淮西败的事,实在难以弥补。富平把西军最后的精锐消耗一空,辎重损失无数,诬陷自斩大将曲端,此后宋朝再无收复关中的能力。
因为紧接着兀术就要对付北方的鞑靼了,他急需稳定南边的形势。但问题是,张、刘、杨、王几位兵力已经足够雄厚,仍然打个大溃,可见兀术的精锐还保存很好。
如果绍兴十年兀术真受到岳飞的严重打击,一年之后就很难有此表现。因为金朝的兵力、特别是女真军是很有限的。
关于偃城和颖昌,俺和雪兄的讨论里说的很详细了,引的也基本不是宋史里的资料,已经说过了,宋史金史其实都不是讨论这段历史的好材料,这里实在没力气多说了~
关于英雄崇拜,是因为兄台的回帖说南宋没有岳飞崇拜,所以俺忍不住举啦一堆例子。俺们这里也不讨论英雄崇拜产生的原因及该不该有的问题,只讨论当时有没有的问题。。。
关于岳飞的声望凌驾于他将之上,这个也是当时就有的。李纲的信,永乐大典里保存的一篇宋人遗文,赵构绍兴七年的任命,朱熹后来对南渡初人物的评价。。。具体内容俺就不列了。时人的推重不是没来由的,川陕战区在整个绍兴年间都是善守不善攻,吴玠和尚原之后试图再作进取也遭败绩,这些都是史实。他的军事才华与战功,我以为在南宋中兴名将中可排第二,但是比起岳飞,确实是有不足。明明比别人优秀,却非要扯平,这个好像也称不上公平吧?退一步讲,就算岳飞的名声绍兴十年以前凌驾于吴玠不公平,那么凌驾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也不公平么?再退一步讲,兄台看重抗金战功,但打击游寇和伪齐,对当时的南宋百姓就无益么?何况在事实上,南宋是不可能只按抗金战绩算战功的~老兄的这句“很不公平”,似嫌有些感情用事~大锅饭要不得阿
还有
汗,已经说了,这个中兴四将,是按资历排的,不是什么过硬的东西。兄台怎么就对这个玩意这么执着呢~俺举的那本《吴氏家族的兴亡—南宋武将家族个案研究》,直接就认为这排名是地域歧视再说了,兄台的高度评价,张俊、刘光世二人是断然当不起的。他俩要是能称得上优秀的将领,岳飞、吴玠,特别是韩世忠和刘锜非火冒三丈不可议论历史需与史实相符,只有感情是不行的。
当然了,兄台如果还是坚持认为岳飞居中兴名将之首是后世神话的结果,也无不可。记不得哪位河友说的了,辨论其实是给旁观者看的。俺一直觉得此句话大善~
再赘一句,您若遵铁老大之命挖吴氏双雄的坑,还请多匀些笔墨写写刘子羽~俺持花等着
他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不安于文臣,始终希望能够以总统帅的身份获得北伐的成功,绍兴七年淮西并军的反复是最明白不过的例子。
倒霉的是,此公根本没有这等能耐。
富平一战断送了整个西军,从此川陕无北进可能~
淮西兵变葬送了赵构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北伐雄心,造成郦琼部哗变,给岳飞埋下杀身隐患,顺便还因为和赵鼎的不和,给了秦长脚咸鱼翻生的机会~
隆兴北伐,使得孝宗果然如其老师史浩所言“终生不得复望中原”。。。
这三件事,随便挑一件事摊在别人头上,都足以终结政治生命,他竟然全占着,说其不是祥瑞其可得乎。。。
而且三次张浚都是直接指挥者和执行者,前两次还有首辅的身份。做了事就要承担责任,大把的资源、数万将士性命、无数次扭转国运的机会,若仅以一句“是文臣而不是武将”带过,未免太优容他了。
颖昌的战绩我比较赞同你的,杀一个万户其实也不算什么大战绩。不知道怎么就夸成兀术女婿了,当时女真还没姓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