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信贷消费力角度看美国经济危机路线图和最终分裂的结局 -- 万兹
任何一种分裂,直接原因当然是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说美国必然分裂,原因也是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不平衡。具体就是有的地区生产和消费正常,有的地区生产和消费萎缩。
实体消费萎缩,还是有一些办法的,比如加大公共工程投资,甚至发动战争来加大消耗,等等。所以美国大萧条靠罗斯福新政和二战是可以恢复的。但是信贷消费萎缩却比较麻烦,因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破产以后,就丧失了信贷消费的资格。银行由于政府注资可以变得有钱,但还是不会给一个已经破产的人或企业发放贷款。破产者的信贷消费力基本上永久丧失了。现在的美国经济发动机靠的是信贷消费来拉动,所以次贷危机以后,消费力的降低是一次硬着陆,给银行注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经济危机象链式反应一样是会传导的。首先是个人性质的次贷和相应的信用掉期市场危机,部分穷人丧失掉信贷消费力,必然也丧失很多实体消费力。于是企业东西卖不出去会受影响,失业人口增加,企业利润降低或破产。由于中产阶级多数都是靠信贷消费,失业的增加必然进一步降低信贷消费能力,降低购买力,从而进一步威胁到企业利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危机由此进入第二阶段。企业债中的垃圾债和相应的信用掉期市场发生崩溃,这一崩溃会加速企业破产速度,使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企业信贷消费能力也大大降低。到此为止,整体经济基本上是无药可救。如果任其发展,随着企业信贷消费能力的降低,必然进入第三阶段出现利率掉期市场崩溃,银行和企业一起完蛋。
目前的状态是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美国政府的措施是给银行注资,实际上是弥补了主要银行在次贷的信用掉期市场的损失,也就是弥补了金钱游戏的那部分损失,但对大众的信贷消费力是无能为力的。股市反弹,会使企业的非经营利润看起来比较好看,整个经济状况显得比较平缓。但大众信贷消费力这一硬伤正在暗暗扩大,企业债危机的到来是必然的。企业债危机的到来会引发更大的信用掉期市场泡沫破裂,美元短期内汇率还可能上涨。理论上说,企业债危机过后,美国还是可以印钞票来挽救主要银行,但对大众和企业的信贷消费力的硬伤还是无能为力。
其实,印钞票只是治标,只对银行家有好处,提高信贷消费力才是治本的办法。
进行公共投资搞基建可以解决问题吗?从罗斯福新政看来,有效果但效果不大,不太有持续性。新能源可以解决问题吗?新技术的采用是要代替老技术的,哪个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实在很难说,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幻想上并不理性。要知道,网络泡沫以后,是靠次贷来支撑信贷消费力的,有长期广泛的舆论优势的网络技术本身并没有多少支撑能力。而次贷所代表的信贷消费力的消失是永久性的,要靠某一新技术来弥补,广泛强大的人气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在秘密实验室里秘密传承的所谓新技术能靠得住吗。根据罗斯福和网络泡沫的经验,可以肯定基建和新技术对于提高信贷消费力都是靠不住的,对经济都没有多大拉动力。
钞票印多了会通胀,由于美国中产阶级本来就没有储蓄,所以通胀也抢不了多少。通胀对促进信贷消费有一定帮助,但在高失业率情况下,有资格进行信贷消费的人数受限,总体作用并不会很大。次贷危机造成的信贷消费缺额靠通胀是补不上的,更何况还有企业垃圾债崩溃造成的信贷消费缺额。
战争可以提高消费力,对银行军工有好处,但跟二战前不同的是美国的很多其他产业已经转移到国外,就是说战争对工业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国家最有利,不一定对美国最有利。在前述其他手段都用尽以后,战争手段不得不提上日程。对美国而言,战争会使某些产业复苏,而其他产业继续衰落,这就会造成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不平衡就会出现裂痕,裂痕扩大就会分裂。劣势产业和个人会抗议、骚乱、枪击无辜;优势产业和个人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也会主动分裂甩掉包袱。
其实英国从日不落帝国收缩回岛,也算是经历过一次大分裂了。美国曾经给印第安人划定保留区,其分裂恐怕会从富人给自己划定安全保留区开始。
分裂甩掉包袱以后,经济危机可以不进入第三阶段即利率掉期市场危机阶段,美元可以幸免于难,美股虽然无法达到2007年的最高点但还是可能经历又一个小高峰。
比如国内的所谓“高档小区”,莫不包围在围墙里,门口如狼似虎的保安,24小时电视监控等。
美国也一样,富人聚集的社区,突然出现一个步行的陌生人,一定会被警察盘问的。总之就是不欢迎,还记得第一滴血吧。
列宁曾经指出,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资本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过程。这里的“生产部门”,就是指产业。根据他的这个定义,此次美国危机能否结束、经济能否走出萧条,关键在于美国能否尽快找到(复活或新创造)一个产业,这个产业能够代替已经崩溃的房地产业,容纳从房地产业中释放出的资本。现在看来,美国人是把宝押在了新能源上。
在消费拉动经济的制度下,总效果等于0。若新能源真牛,则效果为负。
信息技术是真的“新”,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新能源会摧毁原来的就业机会。所以新能源只是忽悠,而且即使忽悠都没有多少人气,跟信息技术没有可比性。
我理解列宁的意思是指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从能力过剩的产业转移到能力不过剩的产业,或者转移到相对不过剩的产业。因为能力过剩越厉害,意味着利润越低甚或亏损。当然,如果有新的产业那肯定是最不过剩的产业了,如果新产业的容量足够大,就会成为经济危机的救星。如果没有新产业,那么通过一次次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资本不断转移,就是一个不断地拉平各产业的资本利润率即资本增值的速度的过程。
其实,人类创造的所有的财富,最终都要消灭,不是消费掉了就是浪费掉了。而资本,我想是否可以理解成人类创造的、还没消灭的存量财富或其符号。它不一定是已经制造出来的产品,还可以是以财富创造能力的存在,比如机器,比如熟练工人,比如科技成果,比如科研能力,比如管理系统等等。
本来寅吃卯粮,现在吃不下去了,整体萎缩,如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崩溃,就还能在新的较低水平上维持下去。
货币供给与利率传导基本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准利率与基础货币;第二层次是银行同业拆解与银行市场利率;第三层次是终端信用消费者及利率;美国证券市场发达,在第二层次充斥广泛的非银金融机构,在第三个层次以债券市场为主要存在形式。与货币政策传导进程不同,在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发展和爆发过程是一个反向过程,即第三层次的信贷需求下降和违约概率上升,进而引发第二层次的资金紧张,但在危机的不同阶段第一层次广泛地以货币当局以反周期的救助表现出来即所谓的格林斯潘期权。当第三层次的信贷需求下降风险偏好下降(经济停滞)与物价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并行的时候,第三阶段真的到来了。
说得清楚明白。
我当时主要是针对“葡萄”的美国永胜论来说的,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趋势上似乎蒙对了。呵呵。
既要相信事物运行的惯性和事物发展的惰性,又要相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是多年盲人摸象积累的经验。我现在离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的阶段差得远哩,和神性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以后还要多多请教万兄。
从目前来看,信息产业对于传统行业包括第三产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失业率相应增加,虽然创造了一些信息产业相关的新岗位,但是得失相比哪个更多有待数据评论。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造成了了大量工作外包,使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绕过国境线,全球招聘员工,从而减少了高工资国家的就业机会,相应的管理职位的增加则不成比例。感觉上我更倾向于信息产业减少了就业岗位。
石油能源生产已经达到平顶,无法增加就业了。1975年以来西方的经济就在走向末路,而苏联的垮台和信息技术(军转民)暂时拉了资本主义一把。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石是化石燃料,这个燃料的产出一旦达到瓶颈,其衰败是不可避免的。
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类似中国的明清时代。
还在纸上谈兵。
所有的剥削社会的失败崩溃全部是归结于无法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那个时代的动力源:
奴隶社会无法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奴隶;
封建社会无法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畜力;
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化石燃料。
而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所谓的社会主义无法摆脱资本主义社会的能源特征,所以他们的革命都失败了。
只有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能源,才能走向物质极其丰富的社会阶段,这样的革命才会成功,这样的革命才会不显示暴力的特征。
所以新能源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成长起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损失一切,但只要把新能源开发起来,什么代价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新能源面前,人类丧失的是能源缺乏的锁链,得到的是无限制能源供应的新世纪。
终极方案就一个 叫做可控核聚变
新能源里面其实最有持续性的 还是核电 可现在被打趴下了
风能 光能 持续性不足 不能当基础电力
而可控核聚变在地球上根本无法实施。从日本地震的核电站结局来看,这个玩意出事故的规模难以想象。
这个结论你做过论证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