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分析:国务院四部委研究开征物业税 -- 陈经
显然是低房价+高成交量创造内需嘛。房地产之所以能成为支柱产业,主要就因为它的产业链特别长,盖房子,要水泥、玻璃、钢筋、工程机械,买下来住人,还需要家具、装修、电器等等。在社会购买力水平和投资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是20000/平的房价创造的内需多,还是5000/平的房价创造的内需多,这是显而易见的吧。因此高房价确实是内需不振的源泉,无论对相关产业还是对不相关产业都是如此。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不是把房价抬到20000/平大家都买不起,而是5000/平让大家攒十年八年的钱就能换一套房子。
我倒是对征收手段比较感兴趣,对于那些连物业费都不交的主,税务局靠什么手段来征收,会扰民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搞的鸡飞狗跳的?
每年150元.
你不交也行.但是到你万一有什么事情要用到这个东西的时候,那对不起,把以前的全部补交齐.
同样的道理,物业税也可以这样.然后再加上滞纳金.
敢拖欠物业费因为业主是物业公司的甲方,乙方找甲方要钱总是难的。税务局可不是我们的乙方。
应该是研究如何征收的问题.至于要不要征收,那已经不是问题.拓展地方政府的财源太紧急了.
不太同意的一点是,对房价短期影响不大.现在的房价就是靠信心和贷款在撑着.征税的消息对信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估计很快大量的二手房就会涌出来了.
开征的速度,和地方财政的缺钱程度正相关.
注意2个消息:一个是让地方发债了.一个是地方的配套资金到位率不到50%.
地方财政没钱了.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卖地又卖不出去,巴不得快点收税.
而且还有两年的免费期
我在免费期到之前把档案转走了~成功赖帐
继续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免费期到了以后,还要补交两年的钱
房价在一两年的时间内,从20000万跌到5000绝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啊,叹……
“目前我们的指导原则是小幅调整,而这种慢慢税率调整的节奏,也许获批之后三年之内,各方面都不会有太明显的感受。”
这是狡猾地先准备好。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从过去二十来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主要的动力引擎就两个。
一个是江朱时代坚决为富国打工政策所造成的外销。从一年
一度的最惠国到永久最惠国再到入世贸。中国的特色劳动力--
聪敏、勤奋、巨量--向世界大量出口,这个引擎造成中国的外汇
储备迅速增多。
一个动力引擎就是房地产,房地产是正宗的内
需产业,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房地产欠帐太多的国家。房地产从
98年起成为中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到今天仍然是。虽然前不
久国务院的文件中不把房地产列为经济支柱产业,在实际生活中
它仍然是。目前中国还没能找一个或数个产业来代替房地产在国民
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国务院的做法是掩耳盗铃。
经常看见有人说地方政府收土地出让金是
吃增量的办法,而收物业税
的做法是吃存量的办法。这个看法不错,只是往往在其后延伸出
吃存量的办法(收物业税)才是“公平的”,这样的说法就一厢情愿了。
衡量公平不公平的不应该是在吃增量还是吃存量的办法上区分,
而是应该在效率上区分。地方政府收土地出让金后,这些资金运用
的效率如何?这才是评价标准。同样,收物业税的方法如果实施,
收上来的税金如何使用,也同样有个效率问题。无论那种办法,
让官员的贪污渎职以至于损失高比率资金的都是不公平的。
如果一个城市要发展,典型的象上海,城市建设欠
帐极多,要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上海又不象一些老牌的贫困地区,
可以伸手向中央要钱,那么收土地出让金就是唯一有效的资金来源。
上海的土地出让金利用率是非常高的,浦西旧城改造的速度和质量、
浦东的开发,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效率。
如果,现在开征物业税,据说物业税是几个税费的合并,其中就有
土地出让金,那么上海发展的一个主要资金来源就会断流。当然,
每个城市都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停滞下来,由维护代替发展,
问题是现在到这一步了么?上海比较典型,但是增量资金来源重
发展,存量资金来源重维护,应该对任何城市都适用。
就目前来说,只要房地产还在承担国民经济的大头,推出物业税
来限制房地产的发展恐怕与当前保经济、闯难关的政策背道而驶。
陈经最后的一段似乎太乐观了
比如说,低价推出地块后,七通一平的资金那来?
地铁、轻轨和公交又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