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乌有之乡提醒:警惕有人可能对邓玉娇下手后栽赃政府 -- 思想的行者

共:💬85 🌺4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乌有之乡提醒:警惕有人可能对邓玉娇下手后栽赃政府

给巴东警方:如果邓玉娇在巴东看守所意外死亡,你们怎么办?

事情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若干谣言满天飞了,如屠夫网友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两名夏姓律师被人砍伤住院,玉娇妈妈被警方控制等等。已经有很多谣言,有记者指出,通知各大媒体记者说玉娇妈妈被警方控制的不是别人,谣言正发源于这两位律师。

当地还有个传言,说不少家庭已经接到境外电话,鼓动他们上街为邓玉娇声援。一边说要相信法律,一边制造谣言,一边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街,用心是很险恶的。

玉娇妈妈和玉娇不出意外则已,若出意外多半与他们有关。为什么呢?为了进一步把事情搞大,为了蒙蔽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这是巴东政府干的,进而否定中国政府。

  希望巴东政府、湖北省政府一定要加强保护邓玉娇的力度,不让她出任何意外;鉴于已经有谣言说邓妈妈被警方控制,也应同时保障邓妈妈的安全。如果有谣言说邓妈妈被不明人士砍伤,甚至砍死,要及时澄清。如果邓玉娇和她的妈妈出一点意外,你们是担负不起这个责任的,也是广大爱国网友不愿意看到的。也会有人高兴,他们的根源在大洋彼岸。

另外,我目前得知邓玉娇已经由原先的强制措施变更为监视居住

这样看来,夏律师所代表的势力要下手,然后栽赃就更加方便多了

多事之秋!

我对此事件的分析和对中国政府的建议请看

三人成虎-----美国对中国的心理战(邓玉娇案为例)

家园 教主真是忧国忧民啊
家园 心理战---以谣言为武器

看看美国在南联盟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谣言进行心理战的理论和实践

确实是比较丰富的

西方人确实是善于建构理论,以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美国舆论战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特点及策略

5.攻心战。

  [quote]对越来越依赖由电子装置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传输信息,而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现代人,被伪造信息欺骗是完全可能的。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高技术手段散布谣言,移花接木,伪造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等,更具欺骗性。这为舆论战的攻心战提供了方便。以所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手段统一民心。美国的新闻舆论特别“注重真实性的细节”,以某个人的真实经历、亲眼目睹,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虽然很强的导演成分,但因其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强,从而使人忘记其表演成分、片面性、夸张性和煽情的东西。总的原则是目标受众在接触信息后,产生的心理变化导致的行为活动对己方的作战进程有较大的益处。

  如海湾战争中,盟军利用伊军的矛盾心理进行攻心,把萨达姆作为心理战的首要目标,制造其政权动摇、统治不稳的假消息;对士兵利用伊军共和国卫队装备精良、待遇高,而其他部队士兵装备落后、待遇低的矛盾进行攻心,严重地削弱了伊军的斗志。

  科索沃战争中,3月25日,北约新闻发言人在发动空袭后,在众多记者吹风会上巧妙散布科索沃阿族领导人鲁戈瓦被塞族杀害的消息,将新闻焦点由北约发动攻击的合法性和空袭造成的伤害转移开,并为自己的入侵行动争取舆论支持。

  在这四场战争中,美国舆论战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议题设置,控制舆论主动权

传播学“议题设置”原理认为,通过改变信息供给比例和转移信息量,可以达到突出或平息议题的目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局部战争中运用“议题设置”原理,控制舆论主动权。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媒体似乎很少出现反战声音,但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民间媒体监控组织FAIR统计表明:战争期间,美国主要媒体采访对象中只有1.5%来自美国的反战抗议团体,其他被访问对象中有1.5%的人认为战争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在接受采访的887个组织机构代表中,只有一个是来自和平组织的领导人。信息供给比例几乎全部倒向主战派。

  战争期间,白宫、国防部和中情局每天早上都要开会研究当天的“每日咨文”,经白宫发言人审查后向新闻界发布。这些消息发布后,又整理成“谈话要点”和“谈话指导”,传真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政党领袖、企业总裁和宗教人士,通过他们向公众传播。美国政府的一份有关“谈话要点”的备忘录这样写道:“无论是在鸡尾酒会上,或是在董事会上都不要忘记提到这些要点。”因为这些政党领袖、企业总裁、宗教人士是公众人物,对社会舆论有影响,这样做,有利于改变信息供给比例。

  科索沃战争时,克林顿在“开战宣讲”中承认,绝大多数美国人不知道科索沃在地图的什么位置,开战一个月后,CNN的公众舆论调查表明,只有9%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了解北约在巴尔干地区干什么。

  西方媒介的报道无疑左右了大众的舆论倾向。英国《卫报》4月3日一篇署名文章认为,“如果说有谁应该接受海牙战争罪法庭的审判,那应该是某些记者。”

  对某些事实的有意多报或少报,对控制舆论也十分有效。如对科索沃解放军KLA的暴力活动有意少报或不报,3月2 1日晚阿族在科索沃首府布里斯蒂那杀死四名塞族警察,3月22日晚在布里斯蒂那中心的两家咖啡馆制造爆炸事件的事实,西方媒体大多只简单报道塞族警察被杀,咖啡馆被炸,但不报道肇事者。而对消息来源无法证实的塞族“种族清洗”、“种族灭绝”,如“万人坑”、“轮奸营”则简单加上“尚未得到证实”、“无法证实”的表述反复播放。

  科索沃战争前,美国媒体通过转移信息量,连篇累牍地集中攻击南联盟。《妖魔化与媒体轰炸》中提到一组数据,科索沃战争中,我驻南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ABC、CBS等四家媒体,从1999年5月8日至20日这12天中的报道各自仅有10篇左右。而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后,媒体对这两起事件进行了长达10个多月不间断的报道,据统计,l0个月里,《纽约时报》发稿139篇、《华盛顿邮报》发稿143篇、ABC滚动播出2868条、CNN滚动播出2183条。这组数据可能不是很准确,但足以说明美国媒体对新闻的高度选择、信息“炒作”的力度和转移信息量的策略。

  衡量一个媒介是否公正公平的标准之一是报道时间和表述机会分配是否公平。而CNN、BBC安排给塞方的时间是安排给北约人士时间的几十分之一。英国《独立报》4月6日发表的英国媒体研究人员菲利普·哈蒙德的文章表明,“电视台的新闻很少提到全世界反北约的抗议,不仅不提马其顿、俄罗斯、意大利和希腊的抗议,而且也不提特拉维夫、里斯本、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多伦多、悉尼等地的抗议”。此外,在报道中给予北约人士如克林顿、布莱尔一小时又一小时的直接面对观众的说话机会,而对南联盟观点和立场绝大多数使用自己的播音员采用“引语”方式播报。

  “9·11”事件后、阿富汗战争前夕,美国各媒体反复报道“美国是最明亮灯塔”、“无辜生命被摧残”、“对世界和平的挑战”、“美国依然强大”等话题。频繁播出两架飞机撞世贸大楼的情景及世贸大楼倒塌后一片废墟的惨境。战争开始后,媒体又反复强调美英军事行动是对恐怖分子的反击。CNN、NBC、ABC均以“美国反击”制作新闻专题,而对发动战争可能造成的严重灾难却不置疑。

  二、精确打击,抢占舆论制高点

 

 精确打击,是军事战术的一种,指综合运用信息优势和各种精确作战能力、对作战力量实施精确的投放打击、对作战部队实施灵敏的指挥与控制,从而以最低的风险和最小的代价达成理想的作战效果。舆论战中的精确打击主要表现在:

  一、点对点精确打击少数人物。

  少数人物指的是对象国掌控战局的首脑和关键人物。舆论战中具体表现为丑化攻击对方领导人。

  海湾战争,美国媒体对萨达姆进行人身攻击,还大量出版丑化他的书刊。说他是残酷镇压国内人民的刽子手,是“恶煞”、“希特勒”、“中东的诺列加”、“战争狂人”等。科索沃战争前几年,美国媒体曾把“科索沃解放军”定性为恐怖组织;现在为打击南联盟,美国媒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将米洛舍难奇称为“罪犯”、“纳粹”、“恶霸”、“屠夫”等,描述他有“一张娃娃脸”却有“一颗冷酷的心”,称其是一名“独裁者”,而事实上米氏也是南联盟经过多轮民选产生的总统,并误导受众以为科索沃危机只是米氏玩弄权术、一意孤行的结果事实上南联盟抗击北约的行动是南联盟议会投票决定的国家行为。

  二、针对目标群体精选舆论内容。

  1999年3月26日,《泰晤士报》登载了联合国驻波黑维和部队前司令官迈克尔-罗斯将军的评论,称:“战斗力由三个要素组成:武器、军事理论和作战的道德基础。”、“最终能够决定胜负的是道德因素。”、“最重要是要得到参战北约国家人民的支持。这些人民对发动攻击塞方的法律和道德理由的认可程度将决定北约最终能否达到目的。”即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媒体强调甚至夸大对象国的违反公理和人道,以削弱对象国统治指挥权威和军心士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世纪语言学大师诺姆·乔姆斯基(NoamChomsky)在《制造共识》一书中指出,“美国的媒体是要炮制一个意识形态的共识”,“是赤裸裸的媒体控制或政治宣传”。报道南联盟的所谓“种族清洗”时,美国媒体通过大量煽情的文字、照片和电视画面,有名有姓的被采访难民,给人“绝对真实感。这就是乔姆斯基的“有价值受害人”如因为轰炸造成的大规模阿族难民潮和难民营中的阿族人和“无价值受害人”如南联盟及其民众。

  海湾战争前,美国各大媒体多次打出“为了和平”、“支持正义”的旗帜,强调美军行动符合联合国有关“决议”,宣扬美国是为“正义和自由这一得到全世界支持的事业”服务。“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后,美国媒体宣称“解放科威特的战斗”已经打响,伊拉克是野蛮侵略者,美国有义务赶跑侵略者,“解放科威特”、“维护世界和平”。美国媒体还不断“透露”伊拉克等国家打算瓜分沙特阿拉伯的所谓秘密计划,为发动对伊战争造势。

  科索沃战争前,美国主流媒体集中炒作南联盟进行“种族清洗”,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把米洛舍维奇卷入公众痛恨和声讨的旋涡中。媒体不报道北约轰炸对南斯拉夫城市的毁坏,也不报道南斯拉夫老百姓的流离失所,只报道北约在美国人保护下的阿族难民,配上会说英文的阿族人对塞族人的“控诉”。网络信息平台制造虚假宣传舆论,肆意夸大南联盟的“种族清洗”还不断播发“人权高于主权”要用武力“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等所谓北约出兵的理由。

  偷换概念,以凸显北约出兵的道德因素。北约出于自身政治目的,引导媒体有意混淆“北约”和“国际社会”两个概念,误导受众认为北约的霸权行为是得到所有国际社会的支持,忽略北约的行动是受到包括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大国的反对,甚至北约国家中希腊、意大利也反对动武。

  阿富汗战争开始不久,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先发制人,打着“道义、宗教、人道、谈判”旗帜,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舆论宣传,在中东产生一定影响。美国媒体对此进行针对性报道,排除战争的文化或宗教因素,同穆斯林无关,矛头直指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及恐怖分子,并频频报道美国为穆斯林难民空投物资,以“证明”美国“人道主义”出兵的战略意图。

  三、传播谣言,转变舆论热点

 

 传播学的魔弹效果论认为,受众就像射击场里的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只要枪口对准靶子,舆论的信息诱导可以迅速产生效果。

受众对国际问题不关注,使其对新闻传播中不真实的信息无法辨别,更不能持批评态度。受众决定接受什么样信息,受学术界、新闻界、娱乐界长期潜移默化形成的历史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和观念性知识影响。而所谓“CNN效应”认为,美国人甚至整个国际社会想什么都受美国媒体的操纵,因为常是CNN摄像机到哪里,哪里就成了联合国要讨论的问题。美国媒体就利用这个道理传播谣言,将舆论热点转到有利美方的立场上来。

  海湾战争中布什亲自签署过三项密令:授权全国舆论工具、情报机构、科研机构、某种心理战专家和东方学家拟订“特殊计划”,编造忽东忽西的“可靠消息”使伊军摸不透多国部队的具体计划与意图。海湾战争爆发第一天,美联社就报道了一条“传闻”,称萨达姆已被炸死,其家眷已逃到毛里塔尼亚。并称萨达姆在瑞士为家人购置房产,其妻及9名家庭成员已入住进赞比亚总统的国宾馆。在美英对伊拉克轰炸高峰期,美国媒体又散布伊拉克可能发生政变的消息,谣传伊拉克国内反对派和军人企图暗杀萨达姆,以动摇伊拉克民心,涣散军心。美军第一次空袭后,媒体向外界报道,伊拉克军事力量已受到沉重打击,“飞毛腿”导弹大部分被摧毁,剩下的也已失去发射能力,80%作战飞机、几百辆坦克也成一堆废铁,欢呼这是“100%的胜利”。后来的资料证实,美军头一天所轰炸的目标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只有12辆坦克、11架飞机被炸毁。据调查显示,美国的谣言战术使伊拉克士兵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也使部分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政府的前途产生疑虑和担心,减少对萨达姆政权的支持。

  科索沃战争前,美国务院曾经向新闻界透露过一张卫星照片,显示在科索沃的拉察克村“埋葬着7000名科索沃阿族死者的群体坟场”,美国媒体借机渲染南联盟实行“种族清洗”。事后美国CBS著名节目主持人华莱士等数十名美国记者前往当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证明这是一条与事实根本不符的假消息,但没有一家媒体出来批评政府制造假新闻的行为。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各大电视台和网络媒体曾播发南联盟米格-23战机被击落的图片和录像,在当时达到了鼓舞国民和士兵士气,打击南联盟的目的。后来据俄罗斯新闻机构核实,这些镜头不过是高技术合成的假新闻。

  四、利用技术,制作“真实的谎言”

 

 美国媒体还利用技术手段,剪辑、嫁接图像、镜头,制造“真实的谎言”。从报道局部看,信息都是真的,但通过技术手段的处理,合成的报道则根本与原事实不符,成为“真实的谎言”。而这种谎言最易使公众相信。

  科索沃战争中,国际记者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的Aidan White接受BBC采访时列举北约提供假信息的例子并评论:“北约并非在那里为我们服务,他们有自己明确的军事和政治目的。”4月北约飞机误炸科索沃境内的阿族难民后,北约向媒介提供塞方利用难民作“人体盾牌”的消息是无法证实的。4月22日北约一飞行员发射的两枚导弹击中一辆正在过桥的国际旅客列车,炸死55名乘客后,北约向新闻媒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展示了飞行员向桥发射导弹时,列车闯入了导弹的攻击地,北约是误杀。以此证明北约所谓的“间接破坏”,即打击军事目标时普通老百姓遭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无意性。

  5月20日格林尼治时间6时,CNN以“特别报道”形式播出其战地记者Christiane Amanpour做的一个有关塞族对阿族“种族屠杀”的专题报道。节目十几分钟,将一些声称拍摄于屠杀现场的影像拼凑在一起,采访了包括塞方在内的众多人士,最后得出米洛舍维奇是战争罪犯的结论。但报道中只报道塞族“屠杀”阿族,没有阿族“屠杀”塞族,声称拍摄于“屠杀现场的影像”却没说清影像拍摄日期是在3月24日北约发动侵略南联盟之后,并有说法认为“北约对南联盟发动攻击,恶化了科索沃和谈环境,造成塞阿两族相互屠杀升级的直接原因,南联盟已经向海牙国际法庭起诉北约犯有战争罪”。

我总结了一下美国的心理战理论和实践与ISO的理论差不多,强调准确的确定what which when who how

即研究了谣言传播的内容,谣言传播的对象,谣言传播的时间,谣言传播的方式等等,研究什么样的内容,针对什么样的对象,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时间内进行谣言的传播来达成最大的心理战的效果

应该说他们的研究成果是硕果累累的,国内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显然是落后非常的多,甚至让人怀疑有没有这个方面的研究和有没有人专门对此进行研究

提出超限战的看法是不够的,心理战就是超限战的内容之一,但是怎么样把心理战的理论丰富起来呢?

至少我不知道,当然我比较孤陋寡闻

家园 送花支持
家园 晕,您这贴怎么那么像山雨欲来的放风贴呢

看完第一感觉——难道巴东的恶势力要对邓玉娇下手,事后准备栽赃给米国滴恶势力?

家园 有可能...

也有可能是巴东地方政府害死邓,灭口哦。

呵呵呵,这个不好说哦。律师要是死一个也是两个可能。

案子从一开始认定邓玉娇故意杀人凶嫌,就必定走进目前这个陷阱。警方凭什么一上来就确定邓玉娇的凶嫌?

家园 大家都不要传谣好了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谣言止于智者。。。教主这个帖子,起的作用并不好。

家园 那些小地方的官僚素质真的不好说啊,

他们是脚下踩着工农兵,手上挽着仕学商,心里爱着欧美日.嘴上喊着党中央,

家园 那个屠夫是代表 凯迪 的,夏律师 可以算是 南都 的代表

那个屠夫是代表 凯迪 的,夏律师 可以算是 南都 的代表,

买办势力的朝野各界的聚集一堂。

可见这个事情闹大是完全可能的。

网上已经有伪造的学生游行的照片出来了。

家园 政府也不想邓女在这时候出意外吧.

邓本身自己在吃抗抑郁的药,如果大家知道抑郁症患者的表现,也许能慢慢了解当地政府的行为.

她从拘留所,到精神病院,再回到家监视 .当地还是有官员不希望她精神崩溃,闹出自杀什么的,那可就说不清了.

家园 这个不好说,地方官员,呵呵呵....

不好说他们的动机。慢慢看吧。打酱油。

家园 正是神都有事时

又来南国踏芳枝。

家园 研究蝴蝶的翅膀没有用,还是看看气场吧

没有气压差,鲲鹏般的蝴蝶振动翅膀也掀不起风暴

家园 问题在于有些势力想要邓玉娇出意外,以便栽赃政府

家园 中华网的问题也很大了

有人把PS 的相片发出来以后,我把原图发出来,也被管理员给删掉了

看来中华网可能已经自从去年质疑凯迪以后已经经过了改组,已经和凯迪差不多了,只不过凯迪一个明一个暗

连发一张图片,来揭穿人家的PS都不行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