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运动与科研:前言 -- 打造顶顶
请按平时的理解去阅读。理解成政策也可以,可我还是觉得运动二字更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特征。
现在还在不停地想办法修改。
中国的电子工业起步落后于日本,到冬天时代末春天时代初的时候,总体上已经赶上日本。其中消费类电子产品,如电视机等差距没有缩小,但生产类电子产品,激光照排成功,离子注入机可以向日本出口,高能计算机已经赶上日本水平
另,中国卫星发射晚于日本,到75年已经是世界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的国家。
所以,为了解决轰炸机、预警机平台以及民用大飞机的问题
在文革后期,就上马了运十。
由王洪文负责
文革结束后,运十试飞成功
紧接着,就是下马
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当初花在各种各样会和运动中的时间是不是有点长?适量的会议和到基层体验考察生活确实是必要的,但是现在有些下基层体验整个一公款旅游,个人以为这样的话反倒没有必要。
冬天时代对重工业的投资占了财政太多资金,而重工业增加的是未来的消费,只要继续重工业优先战略,消费的增加将很难进行。只要改成轻工业优先,经济发展速度不变,人民生活水平也会迅速提高。大数过来人认为,春天时代初生活水平提高速度要大于统计局的经济增长速度。
终于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我自己写文章的水平还不敢一提,只能送花鼓励你
实际上,中国的前三十年和现在的科学水平上来看,我还是认为前三十年总体上高一点.
之所以您说的中国的科技工作比起外国有差距.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从基础上讲.民国时期的教育,特别是人的智慧教育上才是使中国出那么多大家的基础.
但革命后到文革前的教育基本延续了民国时期的思想和手段.所以在文革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都是上升阶段的.
而之所以中国的工业产品到现在为止依然品质不好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没有现代化的意识.比如,今天中国工业的主体思想还是骗钱.还美其名为减少开支.造成中国工业品质量低下.这是关键之一.
运动和科学的关系,前三十年的运动,最主要的内容和目的就是消灭一切不同声音.而运动本身就是荒唐和错误的,那这样就使中国科技工作者难发挥.
当然,当时的很多科学家在反革命分子的保护下做了不少工作.使的象合成苯,维生素C等一系列世界性的重大成果.这些在于政治上这些成果是对革命的讽刺.
在新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教育成了宗教传输.所以没培养出多少象回国那些大家一样的科学家.
到七九之后,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人才的的缺乏后和自己体制的不充分.把文理分开的教育,也只能培养出应急的专门的人才而出不了科学家.
回顾一下,文革到七七年这段时间,中国教育一踏糊涂.至使您说的春天没出什么成果.其实,春天成果少的原因是政策和历史遗留问题的两个作用.
今天,八十年代教育出来的人才已经挑大梁了.但这批人和前三十年的有什么差别?最大的差别是以前的老科学家在科学观念,技术的水平等差的很远.所以今天虽然新的东西是出来不少.但属于自己的科技智慧的极少.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使人没法有自己独立思维的结果.
说到运动时期,他们就没想过让人民好过.粮食之所以大规模出口,并不是资源不出口要用粮食.而是资源的开采等需要的技术等我们不具备.所以出口粮食.
按一些经济理论,粮食是基准货币.那大量的人去从事粮食生产来获得物资去发行货币来经济财政问题,那就不需要工业.这个理论在柬埔寨得到了彻底的执行.
在计划时期,各县都有两个机械厂.一个五金厂.一个化工厂和一些被服厂.它并不是为民生的.那是确立在战争状态下一个县按抗战前的模式能支撑一个团规模的陆军部队.而轻武器生产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保证工匠级别就行了.
而大项目上,特别是三线建设,从人才到设备再到基础投资都和普通地方企业不同的.地方企业是为保障初级.而大军工是保障中央.
这就造成八十年代中国有很怪的事情.某些东西.质量和科技含量都是国际先进水平.而大部分却质量低下.原因就是前三十年的政策和观点上的不合理造成的.
在大计划时代,一条毛巾,一个搪瓷口盅都是地位和荣耀的表现,那里需要什么质量?县处已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做小车.那小车那里需要那么好的质量?
今天中国,商业是诈骗的同义词.科学是吹牛的另类说法.决定个人地位的不是技术或者科学,而是你能多搞钱.那就成了现在今天,有能力的去搞位置和钱,没能力的去搞科学.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绿钡!
而说到中国科学人员的总体水平,虽然号称有数量庞大的人员在美国从事前延科学研究.但华人的成果在那里?属于新中国教育出来的成果在那里?
三十年来.那一个新药(中成药不算),那一个材料.那一个理论是由新中国教育出来的科学家搞去来的?没有嘛.至少我不知道.
反观我们耻笑的印度,人家反而在这些领域上成果并不比我们少.
其实,八十年代的文理分科的目的是培养应急人才.早成这样局面的是毛泽东的一惯伟大而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今天,大学教育是普遍了,但教育者的素质和社会风气又成了问题.
说到低,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路子还很远!
平等的和谐社会值得努力。
在本文我想简单说下储蓄与消费的关系。部分内容来自老田的《新中国经济史论》、韩德强的《整体管理》和愚蠢小猪的《刷盘子读书》。
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有储蓄(或者理财)的习惯,其实质是以今天的消费换明天的消费。储蓄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了未来更多的消费(增加的利息),二是为了防备未来突然增加的消费需求,如家人生病,孩子上学等。
冬天时代以储蓄为主,其表现为重工业优先和三线建设。投资重工业得到的是机器和厂房,那都是不能吃的,我们只能希望,未来的一天,等重工业充分发展起来后,能够反哺轻工业和农业,这样我们就能拥有丰富且先进的消费品了。遗憾的是,直至冬天时代结束,我们也仅仅是初步完成这个目标,这个初步建成的工业体系,只能为我们提供初级的机器,只能保证我们充分享受较差的消费品。
再说到三线建设。当时由于太祖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中国不得不同时与两个超级大国为敌,安全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纯粹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三线建设效益很差,因为三线地区基础差,交通不便。可一旦三线建设完工,中国就有足够的底气同时面对美苏两国。无论美苏两国的哪一个打过来,就算能把我一二线全毁了,我还有三线能把你拖死,就算不能把你拖死,也能让你变得很衰弱,等我死的时候,你剩下的力量在面对另一个的时候也会不堪一击,就这样,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敢轻易开战。中国得到长久的安全。
但是,以储蓄为主,使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首先是消费品数量的严重不足,这个前面已经说过,另一个就是消费品的长期单一,“几十年不变”,这个原因得解释一下。制造业有个术语叫规模优势,就是说生产同一种产品,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不断下降。同时,如果要把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线改产另一种产品,则要付出寻找原料供应、更换机器、工人重新培训、更新包装运输、消费者重新培训等成本。例如,有三种材料、生产工艺一致但形状不一样的牙刷,如果改成形状一致,以目前珠三角的情况同样生产10万支,光生产成本就能节省至少三分之一(模具成本约占25%,生产10万的模具只比生产3万的贵约30%,再加上其他因素还能再节省)!当时的中国,很多老百姓家里一件现代工业品都没有,而少数精英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属于次要矛盾。正因为单一产品带来的巨大成本节省效果,促使既想快速工业化又不想老百姓太痛苦的太祖选择了维持单一的消费品以取得规模优势的决策。从过来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增长速度远远慢于统计局给出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经济濒临崩溃的铁证之一),这倒不能说统计局造假,扣除人口增长的因素,大部分的经济增长都到了重工业部门了。
春天时代则以消费为主。表现为出口资源,加大农业和轻工业投资,大力吸引外资,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出口资源的意义前面已经说过。加大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对老百姓生活的提高可以说立竿见影。一方面,国家减少粮食的出口,增加粮食的进口;另一方面,增加化肥进口,当年就能增加粮食产量。
中国粮食产量、化肥使用量和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的简单对比:
年度 粮食
产量
万吨 价格补贴
支出
亿元 价格补贴
占预算
收入比重
% 农产品
收购价格
指数
上年=100 城市居
民消费
价格指数
上年=100 粮食
进口
数量
万吨 化肥
使用量
(折纯)
万吨 进口
化肥
数量
万吨
1978 30477 11.14 0.98 103.9 100.7 884.0 14.7
1979 33212 79.02 6.89 122.1 101.9 1086.3 20.9
1980 32056 117.71 10.15 107.1 107.5 1277.3 1269.4 37.3
1981 32502 159.41 13.56 105.9 102.5 1424.4 1334.9 95.9
1982 35450 172.22 14.21 102.2 102.0 1322 1513.4 253.3
1983 38728 197.37 14.44 104.4 102.0 992.5 1659.8 280.9
1984 40731 218.34 13.29 104.0 102.7 550.2 1739.8 279.6
1985 37911 261.79 13.06 108.6 111.9 698.9 1775.8 453.6
1986 39151 257.48 12.13 106.4 107.0 1501.5 1930.6 570.9
1987 40298 294.60 13.39 112.0 108.8 1481.1 1999.7 525.5
1988 39408 316.82 13.44 123.0 120.7 1494.9 2141.5 401.3
1989 40755 373.55 14.02 115.0 116.3 1290 2357.1 554.6
1990 44624 380.80 12.97 97.4 101.3 1237.2 2590.3 710.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国内粮食总量增加后,可以制造更多的饲料生产肉类,致使中国破天荒地冒出来那么多营养过剩的人们。
还有大棚菜,这是个高消耗的农业方式,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把重工业节省下来的资源调配过来,增加了大棚的数量,使老百姓在冬天也能吃到新鲜蔬菜。
为支持“菜价优先上涨”,自1980年开始财政中间每年有超过10%的支出用于对城市居民发放“蔬菜补贴”,菜农的收入大幅度提升,足以维持“蔬菜大棚”那样的高成本生产,再加上财政直接转移所投资的“菜篮子工程”,使得城市的副食品供应水平,也迅速攀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中国经济史论》
对轻工业的投资见效也快,凭借部门齐全的重工业支持,很快就把投资变成机器,继而变成产品(俺搞模具加工,就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加工模具成型部位要用铣床,要是用日本发那科的高速数控铣床可以节省近半加工时间,可那机床要上百万,要预订很久才能到货。要是用国产的精雕机,虽然加工时间长一点,可效果也不差,还有那机床才十多万,半个月就能到货开始干活。)
再到吸引外资,有两个因素,一是允许倾销,二是税收优惠。当年可口可乐刚进来的时候,声称为中国的消费者的利益,他们已经准备好连续十五年不赚钱,这是公开的倾销宣言;另外沃尔玛已经悄悄地干了好多年了,估计再过几年就能全线扭亏为盈了。再有税收优惠,我们都知道三减五免,可跨国集团在避税上有独特的经验,于是我们看到,多家长年亏损的三资企业能够在中国“长亏不倒”。很多人把三资企业的高工资归因于高效率,其实不然(韩德强证否了这个观点),国企要交的税太多了,如果不用交税,直到90年代初,国企仍然可以跟三资企业比待遇,拼福利。正是上述两个优势,保证了外企以价格和质量双重优势在华攻城掠池。
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可以凭借当地的地理优势和历史积累减少改革成本,加快经济发展。从过来人的描述中,我们发现,直到80年代后期,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中国人连续十年以比经济发展更快的速度改善着生活,满怀希望地迈进小康社会!
又一个三十年过去了。今天,外资已经控制中国大部分产业,并且有进一步加强控制的趋势;国内生产成套设备的企业纷纷倒闭,轻工业的生产设备越来越靠进口;农业在春天时代初短暂的辉煌过去后,90年代出现三农危机;中央想弥补财政亏空,无法对外企增税,只得加强对非外企的税务监察来增加收入;外商多年的辛苦终于得到回报,汇出的利润开始大于直接投资。
1985年度 1995年度
工业品产销率 97.5% 95.9%
工业增加值率 36% 24%
销售收入利润率 11.9% 3.1%
资产利税率 19.4% 6.4%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151 231
3200多种主要生产设备 进口设备占18.2% 进口设备占47.1%
工业企业个数 518.6万 734.2万
从业人员 9397.6万 14735.5万
本表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总,引自《中国经济年鉴-1997》
利润 税收 退休职工负担 产值比重 税收比重 利润比重 利税负比重 利税比重/产值比重
乡镇企业 991.9 846.4 33.4 19.6 44.3 28.41 85.06
三资企业 400.4 398.2 19.1 9.9 24.5 12.34 64.61
国有企业 665.6 2563.2 603.8 33.8 55.2 59.24 175.27
以“利税负比重/产值比重”粗略地衡量三类企业的按产值创造的增加值能力,
本表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计算而得,平均赢利能力=100
略》
然而,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
当年,我们以打越南为投名状,同意成为西方的经济殖民地,换来了西方给予的和平,得以放心地发展西南沿海。然而,和平不等于安全,只要西方不高兴,和平随时都会消失。由于大部分经济分布在沿海,一旦发生战火,中国的繁荣立马消失。随着沿海经济的增长,中国对和平的需求也在增长,为了和平,中国必须增持美国国债,为了和平,中国必须一再向外国表明,我们将以和平谈判解决南海问题。
当年,小红书成为西方第一畅销书,来了个尼克松称中国为世界三极之一,其后,撒切尔夫人说,没办法,中国是超级大国。今天,没人会说中国是超级大国。中国文化哀弱,直接后果就是:中国人便宜了,以前需要花200万才能收买的,现在恐怕不到100万就可以了。我们看到,福特基金会只花了五亿美元就控制了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中国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大搞股票大赠送,感动了股神,以至巴菲特先生亲自写信赞美中国人的慷慨;在银行大贱卖中,挽救了数家外国银行,表现了新时代的国际主义精神;现在流行裸体做官,失去信仰的大批官员已经卷好包袱,随时准备走人。
我认为大科学家的贡献不像官方宣传的那么高,因为我看不到他们与印度科学家相比有什么优势。
另外,科技部长万钢,就是工农兵大学生,他的贡献没几个80年代的大学生能比得上。
其他问题有些我已经写了新的章节回答,请看
运动决定科研(6)(补充)储蓄与消费
只可惜,由于当时人们爷吃崽粮,农业增长的集体经济基础被破坏,这个红利吃到84年就吃光了。
其实当时官倒是不可怕的,可怕的重新到来的物质紧张。
可挡不住刘培善中将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有的牛棚设在了二层砖楼里,正好给那些人提供了一跃而下的好地方。
咳,那些人怎么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欧洲的科技人员与中国和苏联不同,都带有泥土味或者汽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