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和双石中校——也发一份有点意思的档案(上) -- 老拙

共:💬74 🌺394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有张杨,老蒋必在日酋意料之中步步退让!
家园 花军人视角
家园 鬼子的情报工作想想直让人害怕.
家园 日本那个时代有大量的书籍资料介绍中国共产党

兴味很高的样子,有些描述满有意思的。

家园 萨大以后多介绍点,说实话,俺也没想到鬼子那会儿就……

对中国大地各路诸侯队伍中看起来最没成色的一支队伍,有那么大兴致而且那么重视——甚至视为未来最大最重要的对手。

不过回想起来,好象也不奇怪,抗战后鬼子们与国府但有“合作”商洽,甭管成与不成,内中必有共同反共防共条款,要出卖的,一定是中共。而共军发起百团大战的动因之一,就是唯恐出现“远东慕尼黑”,唯恐国府被鬼子诱降后自己被出卖……

家园 【文摘】和双石中校——也发一份有点意思的档案(中)

前面看了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我们再来看看蒋委员长的心思。

关于蒋委员长的心思,最好也是采用历史档案。看了原件,大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老拙也搀杂些个人看法。

1935年5月,继两年前签定《塘沽停战协定》后,鬼子又向国民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要求。5月29日,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被称为“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

注意,梅津美治郎于6月9日提出备忘录,何应钦7月6日正式复函接受日方要求。

我要给出的是6月22日蒋介石致何应钦电:

冀于既去,察宋又撤,党部取消,军队南移,华北实已等于灭亡。

吾人以国力未充之故,不得不撤兵丧权,失地忍辱。此在革命时代,实无所谓,既天下后世亦能深谅,惟所求者仍在始终保持独立民族之人格,只要不遗点滴墨迹于对方之手,即使国亡种灭,亦可安心瞑目

资料来源:《蒋介石致何应钦电》(1935年6月22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档案,革命文献第25册,第110-112页。

瞧,又是一份有点意思的档案文件。

委员长真够想的通的:“即使国亡种灭,亦可安心瞑目”。不但自己想的通,还做何应钦的思想工作:“此在革命时代,实无所谓,既天下后世亦能深谅”。

在座的天下后世们,不知能“深谅”蒋委员长否?

我看蒋委员长的判断是完全错误。还没等到“后世”,针对国民政府撤兵丧权的行为,1935年11月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式后发生了孙凤鸣刺杀事件;接着,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并迅速扩展到全国。全国抗日呼声的高涨,迫使蒋委员长不得不考虑抗日问题。

可是在蒋委员长心里,抗日必须先有两个前提。

第一个,凡事必有个先后次序,攘外必先安内。这就是“革命时代,实无所谓”包含的深层含义。

第二个,“吾人以国力未充之故,不得不撤兵丧权”。中国抗不过日本,抗日必先联外。松室孝良说的明白“严防中国当局之联苏、英、美, 而进行抗日”。意思就是,中国当局必须先有“联苏、英、美”;而后才会有“进行抗日”。

这两个前提还真的很矛盾。你想啊,在抗日这个问题上,英美是靠不上了,而联苏就不能安内(消灭中共)。“联俄”就得“联共”,还要“扶助工农”,那十年剿共不就白干了吗?这可如何了得?

尽管这事够头疼,但难不倒雄奇之人常凯申。这时候,委员长想出了一个高招——把“联苏”跟“安内”二者结合起来,闹他个“一箭双雕”。

办法其实特简单:考虑到中共已经被逼到了贫瘠的陕北山沟里,处于走投无路的窘境之中。乘此机会,借“联俄、联共”抗日的名义,把中共招了安,不就完了吗?委员长当然很了解毛、周、朱,知道他们都是死硬的共党首领,明说“招安”肯定不会被接受,于是换种说法,叫共产党向南京政府“输诚”。共党不是要联合抗日吗?那你就的表示诚意。怎么个“输诚”法?1936年年初,委员长派邓文仪到莫斯科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提出了以下四点:

一、取消苏维埃政府归顺南京;

二、取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三、共产党可以存在,或共产党全部加入国民党;

四、改编后的红军全部开赴内蒙前线地区驻防抗日。

资料来源:《潘汉年与邓文仪1936年1月13日谈判情况纪要》

表面上看,除了第四条,前面三条跟后来两党达成的协议并无根本区别。难道蒋委员长真的诚意跟共产党再次合作了?

NO.

1936年2月20日,委员长在他的日记里明白写道:

可联俄,决不可容共

资料来源:《困勉记》卷三十六,1936年2月20日条,台北国史馆蒋中正档案

瞧,有点意思的档案还真不少呢。

一边开口说“共产党可以存在”,一边咬牙说“决不可容共”,蒋委员长究竟咋回事?

其实,蒋委员长说“共产党可以存在”不假,“决不可容共”也是真的。

关键是有一条委员长没说,说出来就不奇怪了。

关键的那一条就是:将红军交给国民政府编遣。

一句话:交出枪杆子,共产党就“可以存在”。否则,“决不可容共!”

在前期与共产党接触的过程中,这一条委员长一直没有公开地说出来,任由陈立夫跟中共的张少华扯来扯去。直到1936年8月两广事变被平息,接着红军西路军在宁夏失败,陈立夫开始四处寻找中共提出正式谈判。10月,当中共正式派出潘汉年为代表,与陈立夫进行谈判时,陈立夫才第一次正式传达蒋委员长的条件。

第一,红军可以缩编成3000人,其余由宁方编遣;

第二,师长以上官佐由宁资遣出洋考察,半年后回国按材录用;

第三,可派代表参加国会及各军政机关工作,但须先由我方提出适当名单,由彼酌量用。

资料来源:《潘汉年关于与国民党谈判给中共驻共产国际的报告》(1936年11月21日)

这次,陈立夫特别说明:这是蒋委员长的意思,不是他个人的意思。几天后,陈立夫还特别找潘汉年补充说:委员长的条件绝无更改可能。

这样的交枪条件中共当然不能接受,中共中央接连两电潘汉年,明确表示:

红军在彼方忠实地与明确地承认其参加抗日救亡之前提下,可以改换抗日番号,划定抗日防地,服从抗日指挥。…必须两党(不是两政府)平等地签定抗日救亡之政治军事决定,红军不能减少一兵一卒,而且须要扩充之。离开实行抗日救亡任务,无任何商量余地。

因只要蒋介石尚有“剿灭”红军之可能,彼必步步进逼,要价日增,实无谈判之可能。故中共中央决定,先从各方面造成停止进攻红军的运动,酝酿一处,发动一处,到处响应。以此逼迫蒋停止剿共,此是抗日统一战线的中心关键

资料来源:《杨子任致潘汉年电》(1936年12月9日)

果然,三天之后爆发了西安事变,终于逼迫蒋委员长停止了剿共。

最终,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力量逼迫蒋委员长停止了剿共,而前面鬼子特务机关长的报告中,最担心的也正是“冯系实力(指宋韩言)与阎张陕北红军之总联合而抗日”。

这可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

那么,中共建立各方面抗日统一战线的行动,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家园 这个。。。我们不是最怕认真二字么~~
家园 原来所谓的“蒋与TG早有接触”是这么回事~
家园 应该看看汪伪政权建立的过程

汪精卫原来是坚决抗日的,对张学良退出东北,气的力主枪毙他。后来到前线一调查,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汪精卫智力比你我聪明的多。即使当局者迷,别的国家应该比较了解中日的国力。有哪个国家不认为中国败的?最后给我们援助的,也是惊讶于蒋的坚韧,有了一丝希望。开始是一点也没有的。抗日战争是蒋领导下取得胜利的,不管多么不愿意,也是事实。事后点评当然容易,甚至当时也有的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人。国共两党在抗日中,国民党杀死多少日军,共产党杀死多少日军,可以列一列吗。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可也别太偏,这样对不起后代。

家园 政治是个奇怪的东西,有些东西一直在变,有些则一直不变.

关键的那一条就是:将红军交给国民政府编遣。一句话:交出枪杆子,共产党就“可以存在”。否则,“决不可容共!”

...................................

这跟以色列总统内坦尼亚胡给巴勒斯坦建国开出的条件不是一样的吗?

家园 这位常凯申委员长很多时候简直一厢情愿到了近乎偏执

的地步,更有很多时候对于国内事情自以为有过人的自信力,而对于外国人却又有着超凡的他信力。

哎,老常啊,不说他了。

家园 花一个!的确很有意思!特别是那个“不留墨迹”!

呵呵,常凯申的智商不低嘛!

家园 我是没有汪精卫那么“聪明”

后来到前线一调查,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如何转?干脆投敌当汉奸?

不但老拙,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他那么“聪明”吧。

家园 汪精卫那是瞎嚷嚷,不是什么转变

汪精卫不过是拿抗日为借口进行党内斗争罢了(这在当时国民党内司空见惯),实际抗日上比蒋介石更消极。日本方面对包括汪精卫在内的当时中国各政治势力有长期观察,对他的这个观点一直没变。至于援蒋是惊讶于蒋的坚韧,抗战爆发后立刻大规模援华的是苏联,至少苏联就没认为中国会战败。40年以后苏援才让位于美援,看来让美国人惊讶比让苏联人惊讶困难得多啊。

家园 这不是自相矛盾

吾人以国力未充之故,不得不撤兵丧权,失地忍辱。此在革命时代,实无所谓,既天下后世亦能深谅,惟所求者仍在始终保持独立民族之人格,只要不遗点滴墨迹于对方之手,即使国亡种灭,亦可安心瞑目。

都作了国亡种灭之打算,还谈什么独立民族人格,还谈什么后世?后世不是没了都“实无所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