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1 -- 哥城

共:💬246 🌺123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听说是小护士把胃药换成了毒药

不过刘湘临死之前的演讲也相当悲壮,也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你说起韩,我眼前就浮现血战台儿庄里头韩和蒋顶嘴,回头就被塞进汽车里的段子^^

家园 电影

是否为宋氏三姐妹?

家园 捞你一下,可惜没出宝。

俺运气咋那么差涅?

家园 儒家的精神和各人的具体理解是两回事

至于老蒋,则根本不算一个儒家信徒,与其说他是儒家信徒,不如说他是水浒的忠实信徒+政治上的机会主义者。

儒家是有大局观的,为国为民方为儒家之大仁,蒋那样重私情甚于公义,作为布衣,也许他的做法还可以,但作为上位者,则完全背离了仁义之道。

至于蒋手下的忠义问题,这个恐怕要两看,不少人忠于的是蒋的个人,却未必同意蒋的做法。取舍之间,真正理想的儒者在那个时代会非常痛苦,恐怕要么最后选择转变理想,要么只能选择亡。

精神的重建是漫长的过程,比这百年来的革命和动荡,恐怕需要更漫长的时间

家园 呵呵,老观这个,哥城还专门写过帖子劝他来着
家园 多谢您,呵呵,要是能在祖父去世前认识您,他也会很高兴的

哥城希望能真实的还原部分历史,起码是真实得还原我知道看到的事情。。。。

看来还是高先生跟他们接触多,见怪不怪了。

其实我真不知道具备这样的旧道德思想还有很多,我一直以为他是比较另类呢。

我的祖父对曾哲生很尊敬,曾经说过曾是,智信仁勇严之将。。。

另外,曾在起义以后,我的祖父曾经给北平的治安司令还是警察局长打电话,这个人是我祖父以前的老师,他请他的老师尽量不要难为在北平的曾的家眷,有没有效果不知道,算他为朋友尽些力吧。。。

家园 反对口号贴!

请问苍野所说哪一句不是事实?

请问先生又举出了什么事实就说人轻薄挖苦?

家园 花慰
家园 del。
del。
家园 del

...

家园 燕兄收好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del
家园 del.
电影
家园 可能是,我记不得了。
家园 窃以为苍野贴谈不上“无聊”,但对楼主可能过于尖锐刺激!

其实用不着,哥城先生基本上是平铺直叙,态度平和,作为一家之言,言者姑妄言之,听者姑妄听之,这也是一个视角一个剖面嘛!听听也没什么不好,这也是那段大历史的一个参照嘛!

至于从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其有老人的,也有哥城先生自己的,各位都不必苛求——这也是苛求不了的,大家同样可以成为朋友嘛!

就凭哥城先生在去年四月间写的那些文字,尽管俺也不尽同意他的所有观点,从治史角度而言对他陈述的一些史实也不是没有疑虑,俺也得将哥城先生以师友之礼事之!况且,哥城先生的态度是诚恳的,与人为善的,而且还虚心听取了河友们的意见,对所撰文字作过修改——这个态度就值得人尊重(偷偷说一句,比俺的某些左派朋友强,更比国内的那些自由派精英强过百倍)。大家有些不同看法,也尽可以求同存异,各自保留。

哥城先生继续填坑儿,俺还等着看哩!

家园 【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7 我的外公—绥芬河

在茫茫白山黑水的大兴安岭,有一条河,叫绥芬河,我的外公的家,就在绥芬河边上。百度的介绍是:绥芬河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唐称“率宾水”,金称“苏滨水”、“恤品水”,明称“速频江”、“恤品河”,清代始称“绥芬河”。绥芬,为“率宾”、“恤品”、“速频”的音转,满语,意为“锥子”。因蜿蜒穿行于老爷岭的丛山密林之间,颇似锥子而得名。

外公的妈妈跟我们说过,他们原来的家,住在绥芬河北岸,后来有一天沙俄士兵来了,把中国人全部赶到河的南岸,他们也就在河的南岸安家落户了。河的北岸,变成了沙俄的疆界。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那里的中国人,恨沙俄超过日本人,沙俄被称为大鼻子,日本人被称为小鼻子。外公一家的口音应该是哥城听过最好听的普通话。远没有祖父铁岭口音里那么多乡言。铁岭话管日本人叫意本人的。

外公的妹妹有一次在家带小哥城,给小哥城看地图,哥城仍然记得她用那么好听的声音指着地图上的俄国城市告诉哥城那些城市的中国名字。哥城现在唯一记得的一个城市,就是哈发罗夫斯克,她告诉哥城那里是海参崴。外公的妈妈也提起过,在边境的中国村落一夜之间被沙俄士兵屠戮殆尽,没有什么描述,仅说都是被刺刀挑死的,与这个常年在原始森林里讨生活的家庭的嘻嘻哈哈什么都不在乎的风格不一样的是,说这事的时候,他们难得的严肃,一本正经。

外公的家里是当地的一个猎户,也捕鱼,不耕种土地。外公他们这家标准的汉人在茫茫原始森林中过着女真族原始的渔猎生活。记不太清楚了,好象是春天进山采人参,很危险,在原始森林中随时都会丢掉性命。秋天打狗熊,也经常有猎人被狗熊打,作为狗熊越冬的粮食。那时的森林里有东北虎。他们提起来好像怕虎远超过狗熊。外公提起熊掌颇有些不屑一顾,那时候他们拿熊掌当猪蹄吃的,说一点也不好吃。家里小时候还有熊胆,又腥又苦,哥城每次被逼吃熊胆就大哭。家里的粮仓要建到树上,可是狗熊还是会爬上去偷吃玉米。他们说起来,狗熊只会上树,不会下书,爬上去了,吃完了,就一屁股从好几米高的树上一屁股坐下来,然后爬起来揉着屁股一瘸一拐的走了,听得哥城哈哈大笑。狗熊特别嘴馋,吃蜂蜜的时候,上马蜂窝一比活,然后拼命往河里跑,把马蜂淹死,再回来一比活,等马蜂死的差不多了,就大马金刀的坐着,顶着一脑袋包吃蜂蜜。外公称为游击战,没有揶揄游击战的意思,就是觉的好玩罢了。不过狗熊也挺厉害的,往往有人被狗熊一屁股坐死,村子里也有人半张脸被狗熊舔没了,外号半拉脸。

比东北虎更可怕的是罴,据说罴一出来老虎都跪着等死。罴长得瘦小,可是无比凶猛。好多年前他们村子里有个打死了罴的勇士,被送到海兰泡当了千总,还成了满清的巴图鲁。回家的时候风光无限。。

山里头盛传山神土地爷,村子里也常闹狐狸精黄鼠狼,因此规矩避讳不是一般的多。记得小时候在外公家吃饭还要插筷子上香什么的,后来也就没那些规矩了。有些鬼吹灯的故事哥城看着眼熟,可是当年听他们云山雾罩的讲完了,过几天一想,啥也没记住,更别提现在了。现在能记得的,就是村子里都谁谁被黄皮子附体,来了跳大神的,满屋疯闹的病人吓得瑟瑟发抖,跟大神的自报姓名叫黄什么什么的。。说起来现在哥城神神叨叨的,估计是小时候被他们的绥芬河鬼吹灯吓的。。。

外公生于20年代末,童年是在原始森林里背着猎枪长大的。家里的大伯二伯陆续由日本留学回来,不知道一个猎户家庭如何能负担留学的学费。大伯二伯在吉林和日本人合资开了两家工厂,一家是做酱油的,他们叫酱园子,另一家是做粉条的,他们叫粉房子。尤其是酱油,销路极好。在东南亚很有名。哥城已经记不得酱油的牌子了。外公小时候在学校里接受日式教育,日语说的比留学回来的大伯二伯还好,外公的父亲在吉林工厂里面开车,外公有时候在绥芬河边的家里,有时候在吉林的工厂里帮忙。还颇有几个日本朋友。他可不向祖父一副不苟言笑的军人派头,而是满嘴脏话,他妈的不绝于口。记得他说起来跟日本人喝酒,说,他妈的,那就喝呗,老子他妈的还怕了你了。外公能喝两斤烈酒,居然喝不过日本人,后来才发现,原来日本人的酒壶中间有隔板,满满一壶其实就是一半的酒。把他喝醉了也没喝过人家。对了,日本人还送他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哥城小时候长个啊长个,就盼着能长到那个抽屉高,摸一把匕首,结果后来轻轻一摸就把手划破了,非常锋利。。。

就这样,外公在1945年长到了18岁,在原始森林里练就和强悍的体魄,在商场练就了豁达的性格,这一辈子没发过愁,没上过火。为人极聪明,当年报考日本仅有的三所帝国大学之一,旅顺大学,差了一分没考上,据说很刻苦,睡在教室里,不过又据说只刻苦了那一晚上。然后是人缘极好,他的东西,谁愿意拿就拿去,他的钱,谁愿意花就花,脾气暴起来很暴躁,可是一般没暴躁过,谁训两句也不生气,乐呵乐呵,开着自家的车,东游西逛,长得一表人才,头发自来卷,迷的女孩子晕头转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